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一氧化碳的关系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殷慧群 周志泳 +1 位作者 陈冬云 王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碳 缺血预处理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限定因子诱导胎猪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细胞 被引量:3
2
作者 殷慧群 曹鸿国 +8 位作者 孙雪萍 薛奕杰 张卫琴 黄伟玲 陶勇 刘亚 李运生 张运海 章孝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7-612,共6页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的细胞克隆,细胞集落生长状态稳定、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Oct4、Nanog、SSEA-1蛋白表达为阳性,体内能够分化形成含有三个胚层的畸胎瘤.结果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克隆为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为进一步完善诱导方案和深入研究应用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 限定因子融合蛋白
下载PDF
核黄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殷慧群 陈冬云 周志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核黄素(riboflavin)对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核黄素干预组(... 目的 探讨核黄素(riboflavin)对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核黄素干预组(RBF组) ,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缺血区心肌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 与IRI组相比,RBF组在缺血后各时点血清中NO含量升高明显(P <0 .0 5 ,P <0 .0 1) ,心肌组织匀浆中各型NOS检测结果示:RBF组cNOS的活性较高,与IRI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结论 核黄素对再灌注损伤干预作用的部分机制是通过保护冠脉血管内皮,维持cNOS活性,增加NO的释放,从而对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鸿宝心脑康胶囊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殷慧群 张定国 +2 位作者 许敏 陈冬云 左保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鸿宝心脑康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ISO心肌损伤模型,测定血浆中vWF、P-selectin、t-PA的含量和血清中NOS的活性。结果:ISO可使血浆中vWF、P-selectin和t-PA的含量升高(P<...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鸿宝心脑康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ISO心肌损伤模型,测定血浆中vWF、P-selectin、t-PA的含量和血清中NOS的活性。结果:ISO可使血浆中vWF、P-selectin和t-PA的含量升高(P<0.01),cNOS的活性下降(P<0.05);鸿宝心脑康胶囊可使该模型大鼠血浆中vWF、P-selectin和t-PA的含量有所降低(P<0.05,P<0.01),血清中cNOS的活性回升(P<0.05)。结论:ISO可损伤血管内皮分泌功能,鸿宝心脑康胶囊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异丙肾上腺素 鸿宝心脑康胶囊 VWF P-SELECTIN T-PA NOS
下载PDF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不受精或低受精周期中的应用
5
作者 殷慧群 姜宏 +1 位作者 何瑞冰 汪存利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81-483,共3页
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中,卵母细胞受精低下或不受精的发生率约为10%~20%。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rescueICSI)作为受精... 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中,卵母细胞受精低下或不受精的发生率约为10%~20%。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rescueICSI)作为受精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已在许多生殖中心实施,早期多行晚期补救,一般在受精后16~20h观察原核形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失败 补救ICSI 短时受精
下载PDF
Sox2-R_9-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穿膜能力鉴定
6
作者 殷慧群 张运海 +3 位作者 刘亚 曹鸿国 孙雪萍 章孝荣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1年第3期143-149,共7页
构建、表达、纯化、鉴定Sox2-R9-EGFP融合蛋白,验证其在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转导活性。以胎猪原始生殖嵴为材料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设计带9聚精氨酸(R9)的特定引物,从cDNA中扩增出猪Sox2基因,克隆到pET-28a-EGFP载体中,... 构建、表达、纯化、鉴定Sox2-R9-EGFP融合蛋白,验证其在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转导活性。以胎猪原始生殖嵴为材料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设计带9聚精氨酸(R9)的特定引物,从cDNA中扩增出猪Sox2基因,克隆到pET-28a-EGFP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Ni2+柱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后,将Sox2-R9-EGFP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以观察其转导活性。成功构建Sox2-R9-E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后蛋白经SDS-PAGE检测证实融合蛋白片段大小正确,加到培养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可观察到Sox2-R9-EGFP融合蛋白能进入细胞,且部分可定位于细胞核。获得了Sox2-R9-EGFP原核蛋白表达载体,R9能介导Sox2蛋白进入细胞,为进一步利用重组蛋白建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2基因 原核表达 细胞穿膜肽 融合蛋白
下载PDF
黄芪预处理对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海华 戚仁斌 +3 位作者 殷慧群 陈冬云 周志泳 左保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 :比较黄芪和非创伤性肢体缺血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大鼠离体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大鼠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离体心脏进行灌流。预灌 15min后 ,缺血 15min ,随后 15min再灌注。观察先用含黄芪注射液 ( 10mg/L)... 目的 :比较黄芪和非创伤性肢体缺血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大鼠离体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大鼠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离体心脏进行灌流。预灌 15min后 ,缺血 15min ,随后 15min再灌注。观察先用含黄芪注射液 ( 10mg/L)预灌在相应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和心肌匀浆中SOD的活性和MDA含量 ,同时记录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 (MAP)和心肌收缩张力曲线。结果 :黄芪预处理和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 ,提高SOD活性 ,稳定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和肌张力。结论 :黄芪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的膜相结构等途径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再灌注损伤 离体心脏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洋 何瑞冰 +5 位作者 汪存利 殷慧群 朱杰 史三宝 曹振毅 姜宏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IVM)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6例不孕患者IVF/ICSI-ET治疗周期中357枚未成熟卵(MⅠ期,217枚;GV期,140枚)进行24h和48h体外培养,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率、受精率...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IVM)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6例不孕患者IVF/ICSI-ET治疗周期中357枚未成熟卵(MⅠ期,217枚;GV期,140枚)进行24h和48h体外培养,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 MⅠ期卵24h和48h总成熟率均显著高于GV期卵(分别为59.91%vs.24.29%和72.35%vs.42.86%)(P<0.05);体外成熟MⅡ卵平均每取卵周期可利用胚胎数只有(0.50±0.84)枚,且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同一促排卵周期体内成熟MⅡ卵(P<0.05)。结论 IVF-ET周期中所获未成熟卵经IVM能发育成熟,并具备一定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但相关指标明显低于体内成熟卵,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成熟 体内成熟 未成熟卵母细胞 人成熟卵泡液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华 戚仁斌 +3 位作者 张定国 殷慧群 左保华 周志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揭示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6),内毒素组(ET组;n=6),鱼腥草注射液+内毒素组(HHI+ET组,n=6)和单纯鱼腥草注射液组(HHI组,n=6),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 目的:揭示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6),内毒素组(ET组;n=6),鱼腥草注射液+内毒素组(HHI+ET组,n=6)和单纯鱼腥草注射液组(HHI组,n=6),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以HR、LVSP、LVEDP、LVDP、+dp/dr_(max)、-dp/dt_(max)等6项参数为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与ET组相比,HHI+ET组在相应时点,左心室压差与心率乘积(LVSP-LVEDP)×HR、LVDP、+dp/dt_(max)恢复百分率明显改善,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OD、SDH活性的降低和MDA、NO含量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通过降低心肌中NO的量,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提高心肌对内毒素性损伤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内毒素类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晓华 殷慧群 +2 位作者 陈冬云 鲍能胜 庞瑞萍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8-168,171,共2页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 (6 5 4 2 )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测量家兔血清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 ,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MDA、蛋白含量和肺湿 /干重比。结果  6 5 4 2可明显减少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清及BALF中MDA和BALF...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 (6 5 4 2 )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测量家兔血清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 ,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MDA、蛋白含量和肺湿 /干重比。结果  6 5 4 2可明显减少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清及BALF中MDA和BALF中蛋白含量 ,并使肺湿 /干重比降低。结论  6 5 4 2可通过其抗膜脂质过氧化对油酸性肺损伤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油酸性肺损伤 丙二醛 肺表面活性剂 家兔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华 张定国 +2 位作者 殷慧群 左保华 周志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 ,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测定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琥珀酸脱氢酶 (SDH)、肌酸激酶 (CK )活性。结果 ... 目的 :研究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 ,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测定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琥珀酸脱氢酶 (SDH)、肌酸激酶 (CK )活性。结果 :与内毒素组相比 ,鱼腥草组和双黄连组在相应时点 (LVSP LVEDP)×HR、LVDP、+dp/dtmax及 dp/dtmax的恢复百分率明显改善 ,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DH活性的降低、CK水平及NO含量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均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 ,通过降低心肌中NO的量 ,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能量代谢水平等途径 ,提高心肌对内毒素性损伤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 内毒素 心肌损伤 中药制剂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奕杰 殷慧群 +3 位作者 张卫琴 陈涛 曹鸿国 丁建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9,共5页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家畜的iPS细胞诱导成功,将iPS细胞诱导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相结合,在家畜的遗传育种,尤其是在转基因育种、转基因...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家畜的iPS细胞诱导成功,将iPS细胞诱导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相结合,在家畜的遗传育种,尤其是在转基因育种、转基因生物反应器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科研及应用价值。笔者就iPS细胞的研究概况、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同时初步探讨了尚需解决的学术及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细胞 生物学特性 转基因动物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优选精子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存利 姜宏 +1 位作者 何瑞冰 殷慧群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比较上游法、三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洗涤离心法优选精子的效果。方法门诊收集浓度与活力正常的精液标本44份,每份精液各取0.5ml×5,分别采用上游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洗涤离心法进行处理,比较各组的精子浓度、活力、畸形率、精... 目的比较上游法、三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洗涤离心法优选精子的效果。方法门诊收集浓度与活力正常的精液标本44份,每份精液各取0.5ml×5,分别采用上游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洗涤离心法进行处理,比较各组的精子浓度、活力、畸形率、精子畸形指数(SDI)和DNA碎片指数(DFI),再按试剂来源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为Sperm Grad梯度离心组(A组)、Pure Sperm梯度离心组(B组)和Pure Ception梯度离心组(C组),进行上述参数比较。结果与上游法和梯度离心法相比,洗涤离心法精子浓度、DFI值、畸形率、SDI值及头部、中段、尾部畸形率均显著增高(P<0.05),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梯度离心法相比,上游法精子浓度、DFI值均显著降低(P<0.05),活力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总畸形率、SDI值及头部、中段、尾部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间精子浓度、活力、畸形率、SDI及DFI等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中段畸形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尾部畸形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对于精子浓度和活力正常的精液标本,上游法精子活力最高、畸形率和DFI值最低,且精子浓度能够满足临床需要,是较为理想的精子优选技术;三种不同梯度离心法优选精子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适用于严重少精子症精液标本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优选精子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华 张定国 +1 位作者 殷慧群 左保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在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SD雄性大鼠 1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NC组 ,n =6 ) ,内毒素组 (ET组 ,n =6 ) ,双黄连组 (SHL组 ,n =6 ) ,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 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 目的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在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SD雄性大鼠 1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NC组 ,n =6 ) ,内毒素组 (ET组 ,n =6 ) ,双黄连组 (SHL组 ,n =6 ) ,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 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不同时点测定心功能指标 ,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琥珀酸脱氢酶 (SDH)、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 与ET组相比 ,SHL组在相应时点 ,左心室压差与心率乘积 (LVSP -LVEDP)×HR、LVDP、+dp/dtmax恢复百分率明显改善 ,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DH活性的降低、CK水平及NO含量的升高差异显著。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中NO的量 ,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能量代谢水平等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液 内毒素 心肌损伤 心肌保护 一氧化氮 肌酸激酶
下载PDF
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与卵裂期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杰 姜宏 +3 位作者 何瑞冰 汪存利 殷慧群 李洋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探讨卵裂胚移植后剩余的姐妹(sibling)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及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ET的454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8个周期为受精后第3... 目的探讨卵裂胚移植后剩余的姐妹(sibling)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及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ET的454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8个周期为受精后第3天(D3)行卵裂胚移植,设为A组,有266个周期行全囊胚培养并移植优质囊胚,设为B组。A组再分为优质囊胚形成组(A1组,127个周期),无优质囊胚形成组(A2组,61个周期)。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结局,直线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临床妊娠率(69.7%,)和种植率(40.1%)均显著高于A2组(52.5%、28.2%)(P<0.05),A1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总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44和r=0.867,P<0.05)。结论卵裂胚移植后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的临床结局有预测价值,优质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剩余姐妹胚胎培养形成优质囊胚可获得与移植优质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姐妹胚胎 卵裂胚移植 囊胚移植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内毒素性离体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华 张根葆 +2 位作者 殷慧群 包鹏举 胡可俊 《蛇志》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组分对大鼠内毒素(LPS)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PCA组和PCA+LPS组,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记录HR、LVSP、LVED... 目的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组分对大鼠内毒素(LPS)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PCA组和PCA+LPS组,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记录HR、LVSP、LVEDP、LVDP、+dp/dtmax、-dp/dtmax的变化,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CA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心功能改变并抑制心肌SOD活性降低和MDA的升高(P<0.01)。结论PCA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改善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激活物 蝮蛇毒 内毒素 心肌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慢病毒直接诱导形成猪iPS细胞无需限定因子
17
作者 曹鸿国 陈涛 +8 位作者 殷慧群 孙雪萍 蒲勇 杨盼 张运海 刘亚 李运生 陶勇 章孝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证实慢病毒对细胞具有遗传修饰和重编程作用,在本实验中使用慢病毒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显示:慢病毒介导的EGFP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稳定和高效表达,使用添加LIF和bFGF的细胞培养液,部分猪的胎儿成纤维细胞逐渐改变原有的纤维... 为了证实慢病毒对细胞具有遗传修饰和重编程作用,在本实验中使用慢病毒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显示:慢病毒介导的EGFP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稳定和高效表达,使用添加LIF和bFGF的细胞培养液,部分猪的胎儿成纤维细胞逐渐改变原有的纤维状形态,形成圆形的细胞,细胞逐步增殖形成细胞集落,细胞集落边界清晰,在饲养层上细胞集落生长迅速,具有稳定的生长性能和正常核型,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表达干细胞特有的标记Oct4、Nanog和SSEA1,在体外能够形成拟胚体,在体内分化形成包含三个生殖层的畸胎瘤.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克隆胚的卵裂率为53.33%、桑椹胚率为9.03%、囊胚率为2.07%、孵化囊胚的总细胞数为26.5,在桑椹胚率和囊胚率方面显著低于猪普通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克隆胚的发育能力(P<0.05).结果证实慢病毒能够直接使猪的胎儿成纤维细胞转变成iPS细胞,因此慢病毒将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和工具用于细胞的遗传修饰和细胞重构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猪iPS细胞 胎儿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18
作者 范静 殷慧群 +1 位作者 汪存利 姜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2-727,共6页
为了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将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小鼠BMSCs,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 为了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将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小鼠BMSCs,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三代(P3)BMSCs,分别添加不同浓度(5、10、20、40和80ng·mL^(-1))的BMP4作为实验组,未添加BMP4为对照组。4d后,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生殖细胞阶段特异性基因(Oct4、Dazl、Fragilis、Mvh、Nobox、Stella、Stra8和Gdf9)的表达。结果发现,BMP4浓度为5~20 ng·mL^(-1)时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最高;BMP4浓度为20 ng·mL^(-1)组Mvh、Fragilis、Oct-4、Dazl及Stella表达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box表达水平则在BMP4浓度40ng·mL^(-1)组最高,且各浓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BMP4组Stra8和Gdf9的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提示,BMP4浓度在20 ng·mL^(-1)时,BMSCs的存活率、增殖率及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最高;BMP4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殖细胞 分化
下载PDF
提高猪囊胚后期贴壁能力的优化培养体系
19
作者 孙雪萍 曹鸿国 +8 位作者 陈涛 殷慧群 薛奕杰 刘亚 张运海 李运生 陶勇 宋锐 章孝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91,共5页
为了提高猪孤雌囊胚贴壁率,试验从饲养层及培养液两方面研究猪孤雌囊胚贴壁能力;用小鼠、猪和牛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分别添加DMEM、NCSU-23、DMEM/NCSU-23培养液,探讨猪孤雌囊胚在3种饲养层上的发育效果。结果表明,BEF饲养层能... 为了提高猪孤雌囊胚贴壁率,试验从饲养层及培养液两方面研究猪孤雌囊胚贴壁能力;用小鼠、猪和牛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分别添加DMEM、NCSU-23、DMEM/NCSU-23培养液,探讨猪孤雌囊胚在3种饲养层上的发育效果。结果表明,BEF饲养层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贴壁生长,其囊胚贴壁率为33.67%,与MEF饲养层组的囊胚贴壁率(19.08%)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MEF饲养层组和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BEF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组,用猪胚胎培养液NCSU-23培养猪孤雌囊胚后,囊胚贴壁率(22.53%)显著高于DMEM培养液组(10.41%)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12.05%)(P<0.05),DMEM培养液组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猪胚胎培养液NCSU-23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后期贴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饲养层 培养基 贴壁率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油酸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20
作者 鲍能胜 陈冬云 +1 位作者 殷慧群 周志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油酸(oleic acid)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油酸组和利多卡因(Lidocaine)加油酸组。分别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与MDA的含量。结果 于静注油酸后1、2h利多...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油酸(oleic acid)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油酸组和利多卡因(Lidocaine)加油酸组。分别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与MDA的含量。结果 于静注油酸后1、2h利多卡因组血清和BMLF中MDA、蛋白的含量、肺湿/干比值均显著低于油酸组。结论 利多卡因对油酸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肺损伤 利多卡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