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社会的数字美学与青年的自我抵抗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哲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算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有技术逻辑的数字美学在算法的驱动下逐渐形成,并对人们的审美认知进行了新的刻画和意义赋予,而这种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审美认知极易引发青年的焦虑感。当青年通过自我抵抗这... 算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有技术逻辑的数字美学在算法的驱动下逐渐形成,并对人们的审美认知进行了新的刻画和意义赋予,而这种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审美认知极易引发青年的焦虑感。当青年通过自我抵抗这一柔性策略应对算法带来的压力时,一种不同于数字美学的审美类型涌现,为解构数字美学、缓解容貌焦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算法社会的青年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青年审美 容貌焦虑 自我抵抗
下载PDF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着力点
2
作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101,共4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人类交往形态已然发生改变,这也在重塑国际传播生态,需要重新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规律,以创新手段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人类交往形态已然发生改变,这也在重塑国际传播生态,需要重新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规律,以创新手段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因此,全方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的着力点就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化 智能传播
下载PDF
数字媒介生态下的情感传播:生成机制、关系性逻辑与行为实践
3
作者 杨默涵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27-34,共8页
数字时代的到来激活并放大了情感在信息传播和文化生产中的作用,高频率、动态化、群体化、媒介化的情感传播成为网络信息生态下特有的传播景观与文化现象。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尝试从“情感—行动”框架出发,以人类情感为本体,以传播活动... 数字时代的到来激活并放大了情感在信息传播和文化生产中的作用,高频率、动态化、群体化、媒介化的情感传播成为网络信息生态下特有的传播景观与文化现象。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尝试从“情感—行动”框架出发,以人类情感为本体,以传播活动为主轴,围绕人、媒介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多维互动联系,深入探讨数字媒体生态下情感传播的动力机制与内容生产、关系性逻辑与流动趋向、促发的媒介实践与社会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反思“人机共情”“情感异化”等现象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挑战,以期为后续相关讨论提供知识性脉络以及新的理论分析视角,让情感传播在促进个体发展与凝聚公共力量中发挥更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情感传播 情感生产 关系性 媒介行动
下载PDF
智能传播时代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具身性路径
4
作者 高慧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从摩崖石刻、结绳记事、飞鸽传书再到现在的人机互动,传播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旅行,因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智能时代,信息传播模式从“离身传播”转向“具身传播”,“具身”成为解读智能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新视角,... 从摩崖石刻、结绳记事、飞鸽传书再到现在的人机互动,传播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旅行,因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智能时代,信息传播模式从“离身传播”转向“具身传播”,“具身”成为解读智能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新视角,人、技术、环境成为主流价值观传播模式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智能传播时代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创新路径。以身为媒,重新定位主流价值观传播中的参与主体及具身实践,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具身化,激活受者的沉浸式认知神经系统,形成沉浸式认知方式;以场共鸣,建构基于“共在”的主流价值观认同情境,以知觉场共在形成全民共情,建立主流价值观认同基点,以时空共在形成“永久在场”,拓展主流价值观认同场景;以善促行,探索建设性理念下的主流价值观传播路径,从体验性、交往性、实践性三个维度诠释主流价值观所折射的真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主流价值观 具身传播 人机交互
下载PDF
中国媒体深度融合的共生发展趋势展望
5
作者 杨默涵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中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从“相加”走向“相融”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迈向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共生”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关键词,因为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内部机制、内容、技术基础上的“小融合”,更是建立在思维、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大... 中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从“相加”走向“相融”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迈向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共生”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关键词,因为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内部机制、内容、技术基础上的“小融合”,更是建立在思维、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大融合”,这对于用户感知、信息传播、传媒业态、国际关系、人类社会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变革,未来也将在体验融合、关系融合、场景融合、价值融合、生态融合等方向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深度融合 多元融媒 人机融合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构建以“视听+”为核心的大视听格局
6
作者 戴睿敏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4期5-12,共8页
广电媒体正面临激烈的技术变革和平台竞争,以“视听+”为核心的大视听格局是广电媒体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键路径,可从内容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展开。从内容建设的角度,广电媒体可发挥题材优势,紧跟内容趋势,打造优质IP... 广电媒体正面临激烈的技术变革和平台竞争,以“视听+”为核心的大视听格局是广电媒体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键路径,可从内容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展开。从内容建设的角度,广电媒体可发挥题材优势,紧跟内容趋势,打造优质IP矩阵。从技术支撑的角度,广电媒体需及时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也要完善应急广播等传统基础设施。从交往空间的角度,广电媒体可发挥连接人、信息、资源的桥接作用,将视听内容的应用场景延伸至文旅消费、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交往空间。构建大视听格局即是打造集内容、技术于一体,信息、服务于一体,城市、乡村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媒体 大视听格局 媒体融合
下载PDF
深融·挑战·协同:人工智能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应用及问题应对
7
作者 马晓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5期5-12,共8页
媒体融合经过十年发展,从媒介融合进入到智能融合阶段,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成为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当前人工智能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 媒体融合经过十年发展,从媒介融合进入到智能融合阶段,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成为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当前人工智能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探讨人工智能在数据采集、内容生成与认知反馈三方面为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提供从源头进行治理、灵活应对局面和明确伦理导向三条未来发展路径。期待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驱动作用,实现技术向善、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治理路径
下载PDF
收编与重塑:数智时代微短剧的发展、治理及价值再造
8
作者 申哲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6期19-21,共3页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变革与融合正在改写视听影像的传播模式及民众的视听习惯,电影、电视等传播形态的地位也在技术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中逐渐被新登场的短视频所撼动,一时间,以移动小屏为主要视听界面,以短视频为主要传播形态的微短剧风...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变革与融合正在改写视听影像的传播模式及民众的视听习惯,电影、电视等传播形态的地位也在技术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中逐渐被新登场的短视频所撼动,一时间,以移动小屏为主要视听界面,以短视频为主要传播形态的微短剧风头日盛。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2023年前8个月全国备案拍摄的微短剧有3574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形态 短视频 传播模式 价值再造 深度融合 视听 智能化技术 短剧
下载PDF
新技术背景下的数字叙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动力与新策略
9
作者 申哲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9期32-36,共5页
新技术背景下的数字叙事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在厘清数字叙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的新策略,即从数字叙事的三个重要维度内生叙事、审美叙事和互动叙事来探索,以内生叙事促进文化内核与技术逻... 新技术背景下的数字叙事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在厘清数字叙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的新策略,即从数字叙事的三个重要维度内生叙事、审美叙事和互动叙事来探索,以内生叙事促进文化内核与技术逻辑的融合,以审美叙事重组文化意象与数字意象,以互动叙事开拓文化故事讲述新局面,从而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叙事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下载PDF
数字生态下的新闻选择——建设性视域下新闻回避的内涵逻辑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申哲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民众对新闻的选择也产生变化。新闻回避是人们在数字媒介生态中与新闻产生的多维、动态的互动结果,是在信息环境、技术逻辑、心理变化和社交网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新闻业关注的重要议题,...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民众对新闻的选择也产生变化。新闻回避是人们在数字媒介生态中与新闻产生的多维、动态的互动结果,是在信息环境、技术逻辑、心理变化和社交网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新闻业关注的重要议题,应从建设性的视角切入厘清其内涵与逻辑,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 新闻回避 建设性新闻 新闻选择
下载PDF
创意·边界·方向:融合新闻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默涵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3-26,共4页
当前,在融合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创意要素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在丰富视听呈现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形态和新闻业发展带来了“破坏式创新”。本文梳理了融合新闻中的创意特征,从新闻价值理念、新闻生产经营与具体实践传播三... 当前,在融合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创意要素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在丰富视听呈现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形态和新闻业发展带来了“破坏式创新”。本文梳理了融合新闻中的创意特征,从新闻价值理念、新闻生产经营与具体实践传播三个维度分析了由创意生发的核心问题,并探讨了融合新闻如何把握创意边界以及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 新闻本位 创意边界 新闻价值 新闻生产
下载PDF
融合与重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智能技术应用及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申哲 《对外传播》 CSSCI 2023年第10期31-35,共5页
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和传播契机。从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式在技术的助推下升级和转变,元宇宙、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大模型、虚... 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和传播契机。从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式在技术的助推下升级和转变,元宇宙、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大模型、虚拟3D等技术的发展从智能升级、屏幕叙事、重组赋能和多维互动四个层面,多模态、全时空、强智能地深度融合与重新塑造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播将在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能性风险的同时,开创数智化国际传播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下载PDF
水土中抗生素赋存形态提取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13
作者 陈悦 段磊 +4 位作者 孙亚乔 杨思月 宋国彬 王文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8,共8页
为优化水土中抗生素赋存形态的提取方法,选取典型抗生素诺氟沙星(NOR)、土霉素(OTC)和磺胺甲噁唑(SMX)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固相萃取参数和色谱条件,确立高效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絮凝法絮凝12 h可高效分离水中抗生素的不同形态;... 为优化水土中抗生素赋存形态的提取方法,选取典型抗生素诺氟沙星(NOR)、土霉素(OTC)和磺胺甲噁唑(SMX)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固相萃取参数和色谱条件,确立高效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絮凝法絮凝12 h可高效分离水中抗生素的不同形态;当固液比为1∶10时,连续超声萃取法可高效分离土中抗生素的不同形态;研究区NOR水溶态含量分布不均,OTC各形态含量差异较大,SMX以可交换态、吸附态为主;水土中抗生素各赋存形态提取后回收率均大于80%,且回收能力大小依次为SMX>NOR>OTC。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抗生素赋存形态提取和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沉积物 抗生素 赋存形态 提取方法 优化
下载PDF
合浦绒螯蟹大眼幼体在长江流域蟹种培育中的效果
14
作者 姜晓东 +1 位作者 郑艳波 吴旭干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8-654,共7页
为探明合浦绒螯蟹大眼幼体在长江流域培育蟹种的可行性,进行室外网箱群体养殖和室内循环水系统单体养殖试验,比较野生亲本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繁育的大眼幼体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将1500只大眼幼体放入6个内种伊乐藻、2 m×2 m... 为探明合浦绒螯蟹大眼幼体在长江流域培育蟹种的可行性,进行室外网箱群体养殖和室内循环水系统单体养殖试验,比较野生亲本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繁育的大眼幼体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将1500只大眼幼体放入6个内种伊乐藻、2 m×2 m×1 m的40目网箱中,6月中旬各网箱中幼蟹数量调整为400只(雌、雄各半),伊乐藻换成水花生,每日17:00投喂1%~5%的配合饲料。7月初,从网箱中取体质量1.4~1.6 g扣蟹30只(雌、雄各半)放入循环水槽中水深12 cm的30 cm×24 cm×15 cm塑料盒中单体养殖,投喂同网箱养殖。网箱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合浦绒螯蟹在扣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及最终1龄性早熟率均高于中华绒螯蟹,但成活率及产量均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P<0.05)。室内单体养殖试验结果显示,两组绒螯蟹在第1次及第2次蜕壳后的平均体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合浦绒螯蟹第2次蜕壳的蜕壳周期显著长于中华绒螯蟹(P<0.05),合浦绒螯蟹第2次蜕壳后的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中华绒螯蟹。室内单体养殖试验中,合浦绒螯蟹的成活率亦低于中华绒螯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合浦绒螯蟹大眼幼体在长江流域扣蟹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低、蜕壳周期长、1龄早熟率高,如何通过养殖环境优化及营养调控来改善其在蟹种培育阶段的养殖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绒螯蟹 大眼幼体 网箱养殖 单体养殖 养殖性能
下载PDF
数字时代青年的生活美学及价值追求
15
作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7-99,共3页
近来,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关注各种培土攻略、养花技巧、绿植日记,在家中养花种草,希望拥有自己的花园。养绿植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全新的生活美学。沉迷养绿植的青年也拥有了新的代称——“植系青年”,他们将花园里的美带到城郊、带到家中,... 近来,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关注各种培土攻略、养花技巧、绿植日记,在家中养花种草,希望拥有自己的花园。养绿植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全新的生活美学。沉迷养绿植的青年也拥有了新的代称——“植系青年”,他们将花园里的美带到城郊、带到家中,对于园艺这类“非自然之自然”的建造寄托了更多情感和美学诉求。“绿植热”的兴起是一种消费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新生活美学蕴含着数字时代青年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追求,其背后的传播态势和社会文化风潮值得关注和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系青年” 联网式生存 合作式自我 社交媒体
下载PDF
建设性新闻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联系·语境·传播
16
作者 杨默涵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后,关于该理念的探究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展开讨论,挖掘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化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 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后,关于该理念的探究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展开讨论,挖掘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化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的语境空间,以及建设性新闻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发挥的积极效应,从而拓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新闻 全人类共同价值 理念共识 文化通性 语境空间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土池生态繁育效果评估
17
作者 戎智超 +2 位作者 成永旭 吴旭干 姜晓东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0期6-11,19,共7页
为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白壳品系土池生态繁育效果,以绿壳品系中华绒螯蟹作为对照,比较了白壳品系和对照品系在生殖性能、幼体发育及繁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就生殖性能而言,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的配对及抱卵... 为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白壳品系土池生态繁育效果,以绿壳品系中华绒螯蟹作为对照,比较了白壳品系和对照品系在生殖性能、幼体发育及繁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就生殖性能而言,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的配对及抱卵速度显著快于对照品系(P<0.05),但抱卵量和生殖力稍低于对照品系;幼体培育期间饵料投喂量呈先增后减变化,与之相反,幼体蜕壳周期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中溞Ⅱ至大眼幼体期间白壳品系蜕壳周期稍短于对照品系(P>0.05);白壳品系的最终单产和单蟹产苗量均稍低于对照品系,而淡化率略高于对照品系,且组间差异均较小(P>0.05)。指出,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在土池生态繁育过程中的生殖性能、幼体发育及繁育效果与普通绿壳个体接近,并且在抱卵速度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白壳品系 生殖性能 繁育效果
下载PDF
短视频与文化:始于“以物出物”,臻于“开物成务”
18
作者 杨默涵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4期113-120,共8页
短视频因其技术门槛低、信息密度大、情感浓度高、内容生活化等特性,迅速沁入社会肌理,成为深受广大民众青睐的新型传播媒介。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发挥短视频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沿着“以... 短视频因其技术门槛低、信息密度大、情感浓度高、内容生活化等特性,迅速沁入社会肌理,成为深受广大民众青睐的新型传播媒介。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发挥短视频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沿着“以物出物”“开物成务”的思想理念,从嵌入、引导、连接与建构四个维度出发,探究与“楔子”内涵相契合的短视频媒介在传统文化弘扬与阐发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与产生的结构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传统文化 价值作用 嵌入引导 场域建构
下载PDF
新时代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
19
作者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1期36-39,共4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乡村精品民宿的概念。从场地分析、设计定位、空间布置、整体规划、材料运用等五个方面对岳麓区雨敞坪镇泉水村民宿进行实地调研与设计,探寻乡村民宿的本质。提出...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乡村精品民宿的概念。从场地分析、设计定位、空间布置、整体规划、材料运用等五个方面对岳麓区雨敞坪镇泉水村民宿进行实地调研与设计,探寻乡村民宿的本质。提出塑造整体场所、构建风景内化、结合砖混木构、创造舒适生活、营造乡村气氛的五个策略,以此提高乡村民宿设计的合理性,引导乡村民宿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艺术介入 乡村建设 精品民宿设计 项目制教学
下载PDF
中国媒体融合这十年:共生、赋能与深融
20
作者 蒋海军 高慧敏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第2期20-20,共1页
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走过十年。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与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共生”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关键词,媒体融合不仅是内部机制、内容、技术基础上的“小融合”,更是建立在思维、制度、文化基础... 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走过十年。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与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共生”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关键词,媒体融合不仅是内部机制、内容、技术基础上的“小融合”,更是建立在思维、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大融合”,这对用户感知、信息传播、传媒业态、国际关系、人类社会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变革。进入智能传播时代,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对于媒介形态、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传播区域的影响也有新突破,这也在不断重塑中国媒体深度融合的智能传播生态。2024年,作为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在既有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媒体融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脱虚向实”。因此,本期专题围绕媒体融合十年来的现状、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既是对第一个十年的回顾,亦是对下一个十年的展望。专题重点探讨媒体深度融合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面的创新、发展与展望。《中国媒体深度融合的共生发展趋势展望》立足于整体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媒介形态 信息传播 信息技术 基础设施 智能化技术 系统工程 传播渠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