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迪斯·莫德·伊顿族裔身份研究
1
作者 殷燕旭 《前沿》 2016年第11期92-99,共8页
本文依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华裔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阐述了埃迪斯·莫德·伊顿在其文化身份认同过程中对西方塑造的华裔形象的解构以及其新族裔身份的建构。
关键词 伊顿 族裔身份 历史语境 文本语境
下载PDF
埃迪斯·莫德·伊顿文化身份研究
2
作者 殷燕旭 《前沿》 2016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埃迪斯·莫德·伊顿是北美华裔文学的先驱,独特的成长环境使她接触到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这样双重的文化身份既使她陷入对自身身份归属的矛盾和迷茫中,同时也给予了她跨越性比较性地观照中西文化的开放视角。本文从具体的个体... 埃迪斯·莫德·伊顿是北美华裔文学的先驱,独特的成长环境使她接触到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这样双重的文化身份既使她陷入对自身身份归属的矛盾和迷茫中,同时也给予了她跨越性比较性地观照中西文化的开放视角。本文从具体的个体出发论述了伊顿的文化身份,阐述了其从非此非彼的文化孤儿到即此又彼的"欧亚裔"主观认知的文化身份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顿 文化身份 华裔文学 “欧亚裔”
下载PDF
论《简爱》文本两极意蕴的诗性融合
3
作者 殷燕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X期45-46,共2页
《简爱》作为一部世界性的经典名著,存在着多重意蕴的解读性。其诗性品质很好地融合了作品中强者与弱者的两极位置转换、病态与健康的两极贯通及现实世界与想象艺术的两极,产生了极具价值的解读意义。
关键词 《简爱》 两极意蕴 诗性
下载PDF
大学公共英语“2+2”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殷燕旭 《内蒙古教育(D)》 2016年第10期52-52,92,共2页
本文依据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现状,提出了“2+2”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付诸实践.即利用国内外一流慕课教学资源,借助翻转课堂的实验研究,通过面授与网上课堂相结合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 慕课 翻转课堂 “2+2”教学模式 公共英语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