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与管理 被引量:7
1
作者 殷秋敏 邓卫 《交通科技》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为了使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更加合理,分析了自行车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必要性,探讨了与轨道交通衔接的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着重研究了换乘轨道交通的自行车存车量推算方法,并提出了一些"自行车+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自行车 城市轨道交通 衔接
下载PDF
系统性心理护理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殷秋敏 郭玉芳 贾红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504例64排螺旋CT血管像(CTA)检查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256例及对照组2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规范、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应...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504例64排螺旋CT血管像(CTA)检查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256例及对照组2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规范、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应用造影剂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较对照组在使用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减轻使用造影剂后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替洛非班的观察及护理
3
作者 殷秋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199-200,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经外周静脉通路持续泵入盐酸替洛非班的护理经验。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监测实验室指标(凝血因子、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调整用药剂量,降低皮下出血及较大面积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经外周静脉通路持续泵入盐酸替洛非班的护理经验。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监测实验室指标(凝血因子、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调整用药剂量,降低皮下出血及较大面积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未出现一例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经外周静脉应用替洛非班过程中,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避免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盐酸替洛非班 护理经验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高危冠心病介入手术延期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秋敏 郭磊 李便荣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心脏介入手术延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手术延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比未实施护理干预的47例AMI患者,与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43例AMI患者,在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6个月后... 目的探讨导致心脏介入手术延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手术延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比未实施护理干预的47例AMI患者,与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43例AMI患者,在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6个月后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组患者介入手术延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护理干预组(27.9%vs61.7%,P<0.05);随访6个月,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护理干预组(7.3%vs17.0%,P<0.0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也有所降低。结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手术延期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殷秋敏 郭磊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2期188-189,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观察,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在不同时间溶栓的预后,分析延迟就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9年7月79例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发病至溶栓时间分为6h内溶栓(早期溶栓)与6~12h溶栓(延迟溶栓)两组...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观察,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在不同时间溶栓的预后,分析延迟就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9年7月79例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发病至溶栓时间分为6h内溶栓(早期溶栓)与6~12h溶栓(延迟溶栓)两组进行疗效对比,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和发生并发症的影响,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后,分析造成延迟溶栓的原因。结果早期溶栓组和延迟溶栓组两组冠脉再通率、四周病死率、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好6,h内与6h~12h内溶栓疗效差异显著,及时有效灌注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并能及时改善左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提高AMI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观察 溶栓时间 延迟就诊 预后
原文传递
充分水化在预防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秋敏 郭磊 郭玉芳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充分水化护理对预防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比剂肾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40例有危险因素接受CTA检查患者的跟踪资料。结果充分水化检查组125例,发生CIN7例,发生率5.6%,常规检查组115例,发生CIN17例,发生率14.8%。结论对... 目的探讨充分水化护理对预防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比剂肾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40例有危险因素接受CTA检查患者的跟踪资料。结果充分水化检查组125例,发生CIN7例,发生率5.6%,常规检查组115例,发生CIN17例,发生率14.8%。结论对接受CTA检查患者经过评估危险因素采取不同方法充分水化护理非常重要,安全、易行,可显著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是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一种很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分水化 对比剂肾病 危险因素 护理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