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全球重大油气发现及2023勘探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大鹏 孔祥宇 +2 位作者 田琨 郭金瑞 殷进垠 《世界石油工业》 2023年第3期16-23,共8页
基于国际权威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IHS Markit、Wood Mackenzie和Westwood等公司分析数据,剖析2022年全球重大油气发现和勘探形势,提出2023年勘探重点关注方向。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2022年全球常规油气勘探呈现触底... 基于国际权威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IHS Markit、Wood Mackenzie和Westwood等公司分析数据,剖析2022年全球重大油气发现和勘探形势,提出2023年勘探重点关注方向。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2022年全球常规油气勘探呈现触底反弹趋势,勘探开发投资与新增储量均实现显著增长,以圭亚那、塞浦路斯和土耳其、俄罗斯(北极)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持续获得多个重大油气发现;以巴西、阿尔及利亚和挪威等为代表的成熟领域也取得规模性新增储量。各大石油公司更加注重勘探成效,在高影响力探井数与2021年基本持平背景下,商业成功率提升,实现了勘探成本下降。受全球能源安全和能源变革不确定性的影响,2023年勘探投资并不会超预期增长,石油公司仍偏向采取审慎态度,保持一定预算和稳定的勘探工作量,预计全球高影响力探井数与2022年大致持平,主要分布在南美圭亚那—苏里南、阿根廷、墨西哥湾,非洲纳米比亚、摩洛哥、莫桑比克以及东地中海和东南亚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发现 勘探前景 勘探领域 高影响力探井
下载PDF
西非北部塞内加尔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
2
作者 王大鹏 殷进垠 +2 位作者 田纳新 田琨 宫越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1,共11页
西非北部塞内加尔盆地是位于前寒武系—古生界结晶基底之上的巨型裂谷−被动陆缘叠合盆地。笔者基于地震、典型钻井、测井资料及国际油气商业数据库和勘探的最新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盆地油气成藏条件、成... 西非北部塞内加尔盆地是位于前寒武系—古生界结晶基底之上的巨型裂谷−被动陆缘叠合盆地。笔者基于地震、典型钻井、测井资料及国际油气商业数据库和勘探的最新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盆地油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并预测未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盆地经历前裂谷、同裂谷和被动陆缘3期构造演化阶段,盆地结构呈“北缓南陡”形态,具体表现为“北部窄陆架缓陆坡、南部宽陆架陡陆坡”特征。盆地发育裂陷期湖相和被动陆缘期海相两套烃源岩,裂陷期烃源岩对盆地深水区白垩系成藏具有重大贡献,被动陆缘期烃源岩在上覆地层较厚时才成熟。盆地可划分为3种油气成藏模式。①陆架区下生上储,断层沟通不整合,陆架三角洲前缘浊积砂岩成藏模式。②斜坡坡脚区下生上储、断砂配置输导、近源供烃成藏模式。③深水−超深水区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构造−地层型浊积砂岩成藏模式。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体、斜坡坡脚处的浊积水道和海底扇、深水区浊积水道和浊积扇是塞内加尔盆地重点勘探领域,深水区大型构造−地层圈闭为盆地最重要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特征 富集规律 主控因素 勘探方向 塞内加尔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 被引量:114
3
作者 殷进垠 刘和甫 迟海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深层一个具代表性的含气断陷。研究表明断陷演化分为火石岭—沙河子期 (J3 h K1sh)和营城期 (K1ych)两个阶段。J3 h K1sh期为断陷主要发育阶段 ,断陷为NW向 ,受NW向基底断层伸展控制。K1sh末期存在一次较强的挤...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深层一个具代表性的含气断陷。研究表明断陷演化分为火石岭—沙河子期 (J3 h K1sh)和营城期 (K1ych)两个阶段。J3 h K1sh期为断陷主要发育阶段 ,断陷为NW向 ,受NW向基底断层伸展控制。K1sh末期存在一次较强的挤压反转 ,断陷发生褶皱与断层逆冲反转。K1ych期具坳陷性质 ,盆地转为NNE向。J3 h K1sh期断陷发育受NW SW向左行扭动应力场影响 ,NW向断陷段具有走滑拉分特点。沙河子期是烃源岩主要沉积期。J3 h K1sh期形成的横向转换构造、断层斜坡和反转期形成的反转背斜 ,最有利于深层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家围子 断陷 构造演化 晚株罗世-早白垩世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殷进垠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34-36,共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沉积有较厚的含盐层系,并影响了该地区构造变形和油气聚集成藏过程。大型盐构造主要包括盐枕和盐推覆。受含盐层系和盐构造发育影响,库车坳陷盐上、盐间和盐下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要素和成藏机理,大部分油气都聚集在...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沉积有较厚的含盐层系,并影响了该地区构造变形和油气聚集成藏过程。大型盐构造主要包括盐枕和盐推覆。受含盐层系和盐构造发育影响,库车坳陷盐上、盐间和盐下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要素和成藏机理,大部分油气都聚集在盐下构造圈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层系 盐构造 油气成藏 库车坳陷
下载PDF
中国南方膏盐岩分布特征 被引量:107
5
作者 金之钧 龙胜祥 +4 位作者 周雁 沃玉进 肖开华 杨志强 殷进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1-583,593,共14页
全球膏盐岩盖层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封盖了大多数已发现油气储量,并且是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主要盖层,对油气聚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层与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的密切关系也表明,膏盐岩分布特征研究是认识、评... 全球膏盐岩盖层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封盖了大多数已发现油气储量,并且是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主要盖层,对油气聚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层与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的密切关系也表明,膏盐岩分布特征研究是认识、评价中国南方天然气保存条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膏盐岩主要形成于盆地发展演化的中、后期。在中国南方,膏盐岩盖层主要发育于中-下寒武统、石炭系、中-下三叠统及白垩系—古近系,但分布不均,其封盖作用的重要性差异很大。受沉积、构造环境及后期破坏作用的影响,中-下寒武统膏盐岩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南部及黔西北地区;石炭系膏盐岩盖层主要分布在湘中区;白垩系—古近系膏盐岩盖层主要发育于江汉盆地。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对区内天然气的封盖作用最为重要,对四川盆地、黔北区、楚雄盆地及中、下扬子部分地区的天然气都起到重要的封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条件 膏盐岩 海相沉积 油气成藏 中国南方
下载PDF
西非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4
6
作者 熊利平 王骏 +2 位作者 殷进垠 张海清 张发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西非海岸盆地群的形成和发育,与中生代以来大西洋裂开和后期的持续扩张作用有关,是冈瓦纳大陆解体和大西洋扩张形成的大陆裂谷和被动陆缘盆地。盆地的发育受西非板块构造演化的影响,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大陆克拉通阶段(前裂谷阶段... 西非海岸盆地群的形成和发育,与中生代以来大西洋裂开和后期的持续扩张作用有关,是冈瓦纳大陆解体和大西洋扩张形成的大陆裂谷和被动陆缘盆地。盆地的发育受西非板块构造演化的影响,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大陆克拉通阶段(前裂谷阶段)、中—晚中生代以来的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中生代末—第三纪的被动陆缘阶段。由于南大西洋的裂开南早北晚,受其影响,盆地的形成时间也具有南早北晚的特征。裂谷中部盆地发育良好,向南次之,北部发育较差;裂谷末期,广泛发育了一套厚层的盐岩沉积;被动陆缘发育早期继承了裂谷阶段的沉积特征,但晚期(始新世后)则与裂谷阶段相反,北部形成了巨厚的尼日利亚三角洲沉积。北部油气藏的形成明显较南部晚,加蓬盆地以南以盐下含油气系统为主,尼日利亚盆地则以盐上第三系含油气系统为主;油气藏的形成与盐岩活动形成的构造关系密切;油气分布向海方向层位逐步变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裂谷 被动陆缘 油气成藏 西非海岸盆地
下载PDF
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3
7
作者 余一欣 殷进垠 +4 位作者 郑俊章 李锋 陶崇智 徐小龙 吴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0-756,共7页
结合阿姆河盆地最新地质资料和勘探成果,通过成藏要素和油气聚集规律分析,以储集层为核心划分成藏组合,针对各成藏组合进行资源潜力和地质风险评价,最后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优选有利成藏组合。在阿姆河盆地上白垩统赛诺曼—... 结合阿姆河盆地最新地质资料和勘探成果,通过成藏要素和油气聚集规律分析,以储集层为核心划分成藏组合,针对各成藏组合进行资源潜力和地质风险评价,最后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优选有利成藏组合。在阿姆河盆地上白垩统赛诺曼—土伦阶砂岩、下白垩统欧特里夫—阿尔布阶砂岩、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和中下侏罗统砂岩等主力储集层内划分出10个成藏组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得到阿姆河盆地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可达3.308×109 t,其中天然气占98%以上。参考对储集层、圈闭、运移和保存等成藏要素的地质风险评价结果,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进行有利成藏组合的评价和优选。共划分出2个Ⅰ类成藏组合,1个Ⅱa类成藏组合,2个Ⅱb类成藏组合,3个Ⅲ类成藏组合,1个Ⅳa类和1个Ⅳc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阿姆河盆地最有利的勘探领域是位于木尔加布坳陷内的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盆地 成藏组合 资源评价 地质风险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松辽盆地断陷末期反转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2
8
作者 方立敏 李玉喜 +1 位作者 殷进垠 陈均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通过对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和分析 ,本文将松辽盆地断陷末期的构造反转样式划分为地层反转、断层—地层反转和地层掀斜三种类型。断陷末期构造反转活动对徐家围子断陷、梨树断陷等影响较大 ,形成了背斜、逆断层等反转变形构造 ;对于其他... 通过对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和分析 ,本文将松辽盆地断陷末期的构造反转样式划分为地层反转、断层—地层反转和地层掀斜三种类型。断陷末期构造反转活动对徐家围子断陷、梨树断陷等影响较大 ,形成了背斜、逆断层等反转变形构造 ;对于其他断陷则主要是造成地层掀斜。本文采用层长不变、面积守恒原则 ,对解释剖面进行了二维平衡恢复。通过分析认为 ,构造反转活动开始于早白垩世沙河子期末 ,结束于早白垩世营城期末 ,其结果导致了松辽盆地断陷期的结束、区域隆起和剥蚀。通过对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地球演化节律特征的分析 ,本文探讨了断陷末期反转构造的形成机制 ,发现该期构造反转活动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 ,地幔隆起的衰减和回落导致脆性地壳产生挤压应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断陷末期 反转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地震勘探资料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余一欣 汤良杰 +3 位作者 殷进垠 董立 王鹏万 万桂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2,共5页
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层初始沉积状态,分析了盐体塑性流动过程,并结合生长地层等地质约束条件,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该地区盐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库车地区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初始沉积厚度约为1130m,盐构造... 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层初始沉积状态,分析了盐体塑性流动过程,并结合生长地层等地质约束条件,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该地区盐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库车地区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初始沉积厚度约为1130m,盐构造强烈变形主要发生在库车期-第四纪(距今1.64Ma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库车坳陷Nw-sE向缩短量约为18-31km,缩短率为16%-34%;库车坳陷构造变形具有分层缩短、分带缩短、分段缩短的特点,盐层在这种差异构造变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滑脱、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盐构造 运动学特征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差异变形
下载PDF
塞内加尔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大鹏 殷进垠 +3 位作者 田纳新 郭金瑞 赵利华 田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1213,共13页
西非塞内加尔盆地是全球近期油气勘探最活跃的前缘盆地之一。基于盆地最新的油气藏数据和勘探成果,应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和含油气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塞内加尔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评估了待发现油气可... 西非塞内加尔盆地是全球近期油气勘探最活跃的前缘盆地之一。基于盆地最新的油气藏数据和勘探成果,应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和含油气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塞内加尔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评估了待发现油气可采资源量,并探讨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和未来的勘探领域。研究表明,盆地发育3套含油气系统,志留系含油气系统、盐下三叠系含油气系统和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白垩系含油气系统是最重要的含油气系统。区域上,盆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毛里塔尼亚次盆和北部次盆;层系上,油气主要储集于上白垩统赛诺曼阶、下白垩统阿尔比阶和中新统;埋深上,盆地油气储量集中分布于1 500~2 000 m和2 000~2500 m。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生储盖的有效配置、优质的储层和圈闭及盐活动。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塞内加尔盆地待发现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 508.3×106bbl、36.3 Tcf(万亿立方英尺)和327.0×106bbl,合计7 887.9×106boe油当量,最具勘探潜力的成藏组合是上白垩统赛诺曼阶成藏组合和下白垩统阿尔比阶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加尔盆地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成藏组合 资源评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反射结构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云金表 金之钧 +2 位作者 殷进垠 赵利华 庞庆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7-314,共8页
通过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反射地震剖面与世界典型深反射剖面对比,以岩石圈流变学模型为基础,结合浅层钻探资料可以发现,松辽盆地与世界典型裂谷盆地有相似的深反射特征,即层状结构十分明显。岩石圈横向分段性是另一个显著特点,由中... 通过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反射地震剖面与世界典型深反射剖面对比,以岩石圈流变学模型为基础,结合浅层钻探资料可以发现,松辽盆地与世界典型裂谷盆地有相似的深反射特征,即层状结构十分明显。岩石圈横向分段性是另一个显著特点,由中下地壳挤压"断裂带"和由热流底辟体组成的"岩浆底辟带"分开。下部块段控制上部层状构造体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由此证明,裂谷演化过程中地幔上涌是主要动力。地壳"三明治结构"和热流底辟体的发育表明,盆地不仅有高热流的地质条件,而且深部存在无机物质"储库"与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岩石圈 深部油气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部地质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43
12
作者 云金表 殷进垠 金之钧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5-608,共14页
对松辽盆地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分析表明 ,该盆地地壳不仅具有层圈结构 ,而且具有明显的块断构造 ,这些块断的边界是深部热流体的网络通道。以深反射地震资料研究为基础 ,结合区域地震层析成像、火山岩地球化学等对壳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 对松辽盆地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分析表明 ,该盆地地壳不仅具有层圈结构 ,而且具有明显的块断构造 ,这些块断的边界是深部热流体的网络通道。以深反射地震资料研究为基础 ,结合区域地震层析成像、火山岩地球化学等对壳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通过地壳层圈与块断结构、构造变形史以及盆地构造与深部构造之间的关系研究 ,认为松辽盆地的形成过程是 :库拉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作用导致的地幔隆起促使地壳拆沉减薄、地壳“三明治”结构形成 ,同时导致上地壳伸展沉降及其后期的热沉降。正因如此 ,盆地整体凹陷与地幔凸起成镜像关系 ,而断陷与拆离带凸起成偏镜像关系。强烈的壳幔作用是形成松辽盆地大规模沉降的动力学基础 ,也是盆地油气 (包括无机物质 )富集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地球动力学 深反射地震特征 深部构造
下载PDF
松辽盆地继承性断裂带特征及其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被引量:47
13
作者 云金表 金之钧 殷进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9-385,共7页
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发育三套断裂组合,即张性断块构造断裂组合、张性断块构造-滑脱型正断层组合断裂组合、扭动断裂组合。三套断裂组合主干断层具有继承发育特点,形成继承性发育断裂带。这些断裂带不仅控制了深部构造格局、中浅层沉积体... 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发育三套断裂组合,即张性断块构造断裂组合、张性断块构造-滑脱型正断层组合断裂组合、扭动断裂组合。三套断裂组合主干断层具有继承发育特点,形成继承性发育断裂带。这些断裂带不仅控制了深部构造格局、中浅层沉积体系的发育与展布以及盖层的构造变形,而且对盆地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聚集与保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继承性发育断裂带周围是盆地油气的主要聚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样式 继承性继裂带 油气运移 聚集
下载PDF
中亚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一欣 殷进垠 +4 位作者 郑俊章 李锋 徐小龙 吴航 于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1-386,共6页
根据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主要地质特征及已发现油气田的分布特点,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及其主控因素,并分析了勘探潜力。受油气来源及烃源岩沉积环境差异的影响,北乌斯丘尔特盆地的油气分布具有"西油东气"的特点,而且优质储层的发... 根据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主要地质特征及已发现油气田的分布特点,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及其主控因素,并分析了勘探潜力。受油气来源及烃源岩沉积环境差异的影响,北乌斯丘尔特盆地的油气分布具有"西油东气"的特点,而且优质储层的发育决定了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富集于中侏罗统和始新统储层中,良好的运移通道则是北布扎奇隆起油田形成的重要条件。北布扎奇隆起中生界的勘探目标主要是发育于隆起北坡及顶部的拉长型断背斜构造,古生界巴什基尔阶和阿赛尔阶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潜力也不容忽视。盆地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侏罗系和始新统储层潜力较有限,但东北部的下白垩统可能是一个新的勘探层系,东南部石炭系维宪阶碳酸盐岩储层在局部地区也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通道 沉积环境 储层 烃源岩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 中亚
下载PDF
安第斯山前典型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田纳新 陈文学 +1 位作者 殷进垠 马亚松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2-695,共4页
南美安第斯造山带东侧与圭亚那地盾之间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其构造演化可分为古生代克拉通边缘、中生代弧后裂谷或大陆边缘裂谷、新生代弧后前陆等3个阶段。白垩系海相泥页岩和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发育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3大套... 南美安第斯造山带东侧与圭亚那地盾之间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其构造演化可分为古生代克拉通边缘、中生代弧后裂谷或大陆边缘裂谷、新生代弧后前陆等3个阶段。白垩系海相泥页岩和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发育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3大套以砂岩为主的储集层,白垩系裂谷期形成的暗色泥岩和古近系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纵向上构成了被动陆缘和前陆层序两套储盖组合。山前带构造圈闭发育,油气藏规模大,主要为正常油;斜坡带发育构造、地层等多种圈闭,油藏规模较小,主要为重质油。主造山期形成的构造最有利于捕获油气;优质储集层和断裂构成了油气运移的输导网络;构造破坏和水洗作用使斜坡带多为稠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洲 安第斯造山运动 前陆盆地 油气藏 构造特征
下载PDF
测井资料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浩 王骏 殷进垠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前,国内测井技术识别不整合面利用的是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但当研究区缺乏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或者识别的对象是平行不整合面时,这项技术就无法应用。为此,探讨了测井地质学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地质学方法识别不整合面的基本原理是,根据... 目前,国内测井技术识别不整合面利用的是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但当研究区缺乏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或者识别的对象是平行不整合面时,这项技术就无法应用。为此,探讨了测井地质学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地质学方法识别不整合面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界面上覆和下伏地层地质特征的突变现象,采用多方面分析的方法,进行不整合面识别。通过测井相分析沉积事件,利用泥岩声波测井资料分析地层压实和成岩作用的差异,利用对残余沉积韵律的识别和地层对比技术判断不整合面上的剥蚀事件等等。实际应用表明,利用测井地质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不整合面,尤其适用于缺乏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不整合面 地质特征 变化关系 识别方法
下载PDF
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纳新 殷进垠 +1 位作者 陶崇智 孔凡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组合 油气盆地 油气地质 资源评价 中东-中亚
下载PDF
南大西洋中段盆地盐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一欣 陶崇智 +3 位作者 史帅雨 殷进垠 邬长武 刘静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通过对比分析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下白垩统阿普特阶盐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探讨盐下斜坡倾斜程度、盐下隆坳结构以及板块抬升作用等因素对盐构造发育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西非中段盆地盐下斜坡较陡,有利... 通过对比分析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下白垩统阿普特阶盐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探讨盐下斜坡倾斜程度、盐下隆坳结构以及板块抬升作用等因素对盐构造发育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西非中段盆地盐下斜坡较陡,有利于盐岩向海洋方向发生快速流动,形成的盐底辟规模较大,但数量较少。巴西桑托斯盆地和坎波斯盆地的外部基底隆起远离物源区,其上方有利于盐岩侵入聚集而明显增厚;而西非中段盆地的基底隆起靠近盆地边缘,隆起上方残留盐层较薄,两侧发育规模较小的盐滚构造。非洲板块的抬升作用有利于西非中段盆地盐底辟充分发育,并在前缘挤压区形成规模较大的逆冲断层和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被动大陆边缘 下白垩统 盐构造 盐下地层结构 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岩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陶崇智 殷进垠 +3 位作者 陆红梅 王一帆 刘君兰 牛新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4-618,626,共6页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历史,在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发育了区域性分布的盐岩。在对南大西洋中段两岸6个主要含盐盆地的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盆地盐构造样式的地震剖面解析,将盐盆划...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历史,在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发育了区域性分布的盐岩。在对南大西洋中段两岸6个主要含盐盆地的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盆地盐构造样式的地震剖面解析,将盐盆划分为伸展区、过渡区和挤压区3个盐构造带。巴西大陆边缘盆地发育的盐下烃源岩现今仍处于生油窗内,而西非盐上烃源岩的成熟速率高于盐下烃源岩,主要由于盐岩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能抑制盐下烃源岩的生烃,促进盐上烃源岩热成熟。盐流动产生多种样式的盐构造,为盐上油气聚集提供了构造圈闭条件。盐相关圈闭是盐上重要的圈闭类型,富集的油气储量占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上油气总可采储量的84.8%。伸展区发育的盐窗作为输导通道,控制油气主要于盐上层系成藏。同时盐岩作为厚层的区域盖层控制了过渡区到挤压区的盐下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油气成藏 构造带 被动陆缘 南大西洋
下载PDF
盆地岩石圈结构与油气成藏及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之钧 殷进垠 +1 位作者 谢方克 吕修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2-402,共11页
本文综述了大陆岩石圈研究现状和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岩石圈结构特征 ,指出在古裂谷、褶皱带或区域性深断裂等陆壳构造薄弱带上发育起来的多期叠合盆地 ,具有很好的含油气前景。大型含油气盆地往往存在地幔上隆、地壳减薄... 本文综述了大陆岩石圈研究现状和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岩石圈结构特征 ,指出在古裂谷、褶皱带或区域性深断裂等陆壳构造薄弱带上发育起来的多期叠合盆地 ,具有很好的含油气前景。大型含油气盆地往往存在地幔上隆、地壳减薄和地壳内低速层 ,盆地基底沉降与盖层沉积厚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岩石圈结构 油气藏 成藏机理 油气分布 陆壳构造薄弱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