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弧压反馈的叶片微束等离子焊接修复弧长跟踪控制
- 1
-
-
作者
母嘉恒
戴士杰
李世博
肖洋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311104)
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SS2021029)。
-
文摘
在损伤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微束等离子增材修复过程中,多层堆焊后熔覆层面不平整导致凸起形貌产生,使得待修复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弧压反馈的弧长跟踪控制方法,提高弧长稳定性,以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弧电压信号间接表征电弧弧长,并提出变分模态分解与中位值平均滤波融合算法以去除噪声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变论域模糊PID与PID并联的控制器,调节焊枪的高度以实现弧压稳定,并进行仿真优化。最后搭建弧压采集与弧长控制平台,进行弧压信号去噪实验和表面凸起试片焊接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显著提高弧长稳定性,且凸起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好。
-
关键词
涡轮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变分模态分解
变论域模糊PID
-
Keywords
turbine blade
micro-plasma arc welding(MPAW)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ariable universe fuzzy PID
-
分类号
TG40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
-
题名航发叶片机器人磨削颤振检测方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鹏伟
戴士杰
张文华
母嘉恒
胡天荣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B1311104)。
-
文摘
针对机器人磨削航发叶片过程中末端执行器颤振检测不及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列熵的磨削颤振检测方法。利用滑动窗口算法计算颤振原始信号的连续排列熵值,通过排列熵经验阈值0.95判断机器人末端是否发生颤振。其中,采用基于序数模式的排列熵算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排列熵特征的提取效率。当信号长度为10000时,所提出算法的排列熵的计算时间减小到约0.25 s,比传统排列熵算法的计算时间减小了一个数量级。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颤振爆发前约0.48 s检测出颤振,为采取颤振抑制措施争取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
关键词
颤振检测
磨削加工
工业机器人
排列熵
航发叶片
-
Keywords
Chattering detection
Grinding
Industrial robot
Permutation entropy
Aero-engine blades
-
分类号
V2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
题名航空发动机叶片微束等离子堆焊转角焊缝模型研究
- 3
-
-
作者
肖洋
戴士杰
李世博
母嘉恒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3,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311104)。
-
文摘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种特征,建立了转角区域焊缝模型。首先利用抛物线曲线拟合建立了单道焊缝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准确地表征单缝外形轮廓。然后提出了一种双焊缝转角重叠的焊缝成型模型。实验表明,采用该转角焊缝模型能够极大地降低转角区域焊缝的凸起,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精度的要求。
-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单缝模型
转角焊缝模型
-
Keywords
aero-engine blade
micro-plasma arc welding
single pass model
fillet weld model
-
分类号
TG455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
-
题名杯型砂轮平面磨削的磨削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戴士杰
肖洋
贾瑞
赵玉峰
母嘉恒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基金(19941603G)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B1311104)
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SS2021029)。
-
文摘
风电叶片的表面处理是其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磨削力是影响表面质量、打磨效率和磨削温度的主要因素,目前普通砂轮磨削力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针对基于风电叶片表面处理的杯型砂轮磨削理论模型研究,利用未变形临界磨削深度分析材料的去除方式,提出了一种杯型砂轮高速精磨的磨削机理。通过运动学分析提出了打磨的未变形接触长度,并根据实验测得有效磨粒数推导瞬时打磨深度,利用正态函数得到的活动磨粒数建立了揭示磨削力与输入变量之间关系的磨削力模型。实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磨削力模型的正确性。表明了理论力模型可以用于估计磨削力,提高表面质量和打磨效率,对工程实践选择合理的打磨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杯型砂轮
风电叶片
磨削参数
磨削机理
力模型
-
Keywords
cup wheel
wind turbine blade
grinding parameters
grinding mechanism
force model
-
分类号
TG580.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