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水氮运筹对南疆春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婷 张迪 +4 位作者 王冀川 张建芳 石元强 比拉力·艾力 朱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0,共11页
以南疆地区春小麦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通过滴灌开展水、氮两因素控制性试验,滴施纯氮量设N0(不施氮肥)、N1(69 kg·hm^-2)、N2(172.5 kg·hm^-2)和N3(276 kg·hm^-2)4个水平,滴灌水量设W1(2250 m^3·hm^... 以南疆地区春小麦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通过滴灌开展水、氮两因素控制性试验,滴施纯氮量设N0(不施氮肥)、N1(69 kg·hm^-2)、N2(172.5 kg·hm^-2)和N3(276 kg·hm^-2)4个水平,滴灌水量设W1(2250 m^3·hm^-2)、W2(3000 m^3·hm^-2)、W3(3750 m^3·hm^-2)和W4(4500 m^3·hm^-2)4个水平,共16个水氮组合处理。结果表明:扬花期是滴灌春小麦根系生长的高峰期,有64.52%~76.90%的根系干质量和76.39%~82.47%的根长分布在0~40 cm土层中。适当增施水氮能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并提高产量,其中扬花期N3W3、N2W3、N3W2处理的根干质量、根干质量密度、根长、根长密度、根系直径和根系表面积较高,分别为123.0~148.3 mg、97.07~117.03 g·m^-3、14405.8~16490.8 mm、1.14~1.30 cm·cm-3、0.3267~0.3365 mm和14245~17624 mm2,其产量也达到8695.7~9966.1 kg·hm^-2的较高水平。N3W4处理的根系各项指标虽然较高,但蜡熟期下降过快,表明水氮过高对延缓根系衰亡不利。水氮对根系生长及产量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且水分效应高于氮素效应。通过分析,本地区较适宜的水、氮供应范围分别为3750~4500 m^3·hm^-2和172.5~276 kg·hm^-2,当施氮量259.4 kg·hm^-2、滴灌量3793.4 m^3·hm^-2时产量可达最高为9142.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运筹 滴灌 春小麦 根系生长 产量 南疆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元强 张迪 +3 位作者 孙婷 王冀川 张建芳 比拉力·艾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2-1031,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氮素运筹方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氮量、施氮时期及比例,为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春6号和宁2038为材料,采用小区栽培试验开展研究。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kg/hm^2)、N1(10...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氮素运筹方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氮量、施氮时期及比例,为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春6号和宁2038为材料,采用小区栽培试验开展研究。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kg/hm^2)、N1(104.5kg/hm^2)、N2(207.0kg/hm^2)和N3(310.5kg/hm^2),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1(100%基肥)、R2(60%基肥+40%拔节肥)、(R3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4(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两品种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量、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以N3R4处理最大,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均以N3R3处理最大,新春6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N3R4处理最大,宁2038以N3R3处理最大。在施氮量相同时,R3处理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最大;在施氮时期及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以N3最高,但与N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施氮量为310.5kg/hm^2、施氮时期及比例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4∶4∶2和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2∶4∶2∶2时,两品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新春6号达1.21~1.26g/株(折合产量8511.78~8930.72kg/hm^2),宁2038达1.09~1.12g/株(折合产量8190.62~8362.59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氮肥运筹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氮素运筹对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婷 张建芳 +4 位作者 比拉力·艾力 石元强 张迪 李国坤 王冀川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9-40,共12页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氮素运筹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0(0 kg/hm^2)、N1(103.5 kg/hm^2)、N2(207.0 kg/hm^2)和N3(310.5 kg/hm^2)4个...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氮素运筹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0(0 kg/hm^2)、N1(103.5 kg/hm^2)、N2(207.0 kg/hm^2)和N3(310.5 kg/hm^2)4个施氮水平,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1(100%基肥)、R2(60%基肥+40%拔节肥)、R3(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4(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显著提高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蜡熟期N3R4和N2R4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器官氮素转运量大小为:茎秆+叶鞘>叶片>穗轴+颖壳,对籽粒的贡献率大小为:叶片>茎秆+叶鞘>穗轴+颖壳,且大穗型品种氮素运转性能受氮素运筹的影响较大,而多穗型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受施氮量的影响较大;(3)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滴灌春小麦的产量构成及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氮肥后移可以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数,但施氮量过多并不能提高小麦产量;(4)新春6号和宁2038在R3N3和R3N4处理下的单穗质量最大,分别达1.22~1.26 g/株(折合产量8506.16~8929.10 kg/hm^2)和1.09~1.12 g/株(折合产量8187.02~8357.62 kg/hm^2),表明在施氮量为310.5 kg/hm^2、施氮时期及比例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4︰2︰2︰0或2︰4︰2︰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且施氮量越高,大穗型小麦更应注重氮肥后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运筹 春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氮素运筹对滴灌春小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芳 比拉力·艾力 +3 位作者 王冀川 石元强 孙婷 张迪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采用土柱栽培的方法,开展施氮配比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0(0kg/hm^2)、N1(103.5kg/hm^2)、N2(207kg/hm^2)和N3(310.5kg/hm^2)4个...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采用土柱栽培的方法,开展施氮配比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0(0kg/hm^2)、N1(103.5kg/hm^2)、N2(207kg/hm^2)和N3(310.5kg/hm^2)4个施氮水平,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1(100%基肥)、R2(60%基肥+40%拔节肥)、R3(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4(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能促进春小麦植株的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加,其中,N3R2、N3R3和N3R4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春6号N3R4、N2R4和N3R3处理及宁2038N3R4、N2R4和N1R4处理的单株叶面积最大,两品种的平均SPAD值、Pn、Tr均以N3R3、N3R2及N3R4处理最高,WUE则以N0处理最高。N3处理及R3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与N2及R4处理差异不大,其中新春6号的N3R3、N3R4、N2R3处理产量较高,达7842.93~8930.72kg/hm^2,宁2038的N3R3、N3R4、N3R2处理较高,达8010.87~8362.59kg/hm^2;(2)施氮量对各性状的影响程度均高于施氮配比,氮肥运筹对大穗型品种光合性状及产量因子影响较大,而对多穗型品种的生长性状影响较大,其中大穗型品种对施氮配比更敏感;(3)施氮量为207.0~310.5kg/hm^2、施氮配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40︰40︰20︰0或20︰40︰20︰20是本地区较为适合的氮素运筹方案,大穗型品种更应注意后期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春小麦 生长特征 光合特征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强 比拉力·艾力 +4 位作者 王冀川 高振 李同蕊 党旭伟 张利庭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66-76,共11页
为明确播种方式和密度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播种方式为主区,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播种量为副区,为315×10^(4)粒/hm^(2)(M1)、510×10^(4)粒/hm^(2)(M2)、705×10^(4... 为明确播种方式和密度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播种方式为主区,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播种量为副区,为315×10^(4)粒/hm^(2)(M1)、510×10^(4)粒/hm^(2)(M2)、705×10^(4)粒/hm^(2)(M3)和900×10^(4)粒/hm^(2)(M4),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下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叶片光合特征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随密度增加各器官干物质量呈下降趋势,籽粒干物质量下降最明显,M2、M3、M4比M1分别下降了5.9%、32.4%和65.9%;穴播的茎鞘和籽粒干物质量较条播、撒播增加0.8%和7.9%、4.3%和6.1%,总干物质量增加了5.5%和1.6%。(2)随密度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下降趋势;穴播全期平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最大,较条播、撒播增加2.1%和3.7%。各播种方式间净光合速率(Pn)表现为B2>B3>B1,蒸腾速率(Tr)表现为B2>B3>B1,气孔导度(Gs)表现为B3>B2>B1,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表现为B1>B3>B2。(3)M2的群体产量最高,较M1、M3和M4增产26.5%、12.9%和23.8%。单株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各播种方式群、个体产量为B2>B1>B3,穴播较条播和撒播分别增加6.5%、8.1%和3.5%、6.5%;群体产量以B2M3的最高达8329.5 kg/hm^(2),单株产量以B2M1和B3M1最大达1.31 g/株和1.30 g/株。综上,穴播配合适宜密度(M2)能促进个体生长质量和光合性能的提高,利于高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方式 密度 干物质积累 光合特征
下载PDF
杂交棉LAI动态特征的密度效应
6
作者 石元强 王冀川 +4 位作者 孙婷 比拉力·艾力 张建芳 高振 李同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99-2207,共9页
【目的】研究棉花不同密度群体叶面积系数(LAI)特征参数的密度效应,应用作物高产群体相对LAI动态普适模型方程y=(a+bx)/(1+cx+dx 2)模拟分析不同密度对LAI动态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基因型杂交棉品种兆丰1号(陆陆杂交F 1代)... 【目的】研究棉花不同密度群体叶面积系数(LAI)特征参数的密度效应,应用作物高产群体相对LAI动态普适模型方程y=(a+bx)/(1+cx+dx 2)模拟分析不同密度对LAI动态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基因型杂交棉品种兆丰1号(陆陆杂交F 1代)和新陆中31号(海陆杂交F 1代)为供试品种,2016年4月22日播种。膜下滴灌栽植配置(10+66+10+66+10+66)cm,1管3行模式。设置8个种植密度处理(按收获株数),分别是7.20×10^4、10.24×10^4、13.14×10^4、16.58×10^4、19.62×10^4、22.26×10^4、24.70×10^4和28.80×10^4株/hm^ 2(分别记为T1、T2、T 3、T 4、T 5、T 6、T 7、T 8),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区种植3膜18行,面积74.8 m 2。【结果】棉花群体最大LAI在7.2×10^4~28.8×10^4株/hm^ 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近似直线增大趋势,而最大LAI出现的时间随密度增加而提早;将LAI数据相对化处理后,不同密度群体的LAI差异在最大LAI之后较之前表现明显,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LAI衰减迅速。全生育期平均LAI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大趋势。密度对模拟方程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生育期群体LAI变化速率呈“N”形变化趋势,且与群体LAI变化及生育期对应,高密度群体LAI增加及衰减的速率均大于低密度群体。【结论】密度对棉花全生育群体LAI动态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尤其群体LAI变化速率、最大LAI及其到达的时间、平均LAI等重要特征参数对密度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对棉花群体密度调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叶面积指数 LAI变化速率
下载PDF
滴灌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比拉力·艾力 孙婷 +3 位作者 王冀川 张迪 张建芳 石元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43,共11页
为构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滴灌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分配模型,通过分析氮素调控的小区试验数据,采用统计模型技术建立基于相对生长度日(RDDT)的冬小麦群体和个体地上部相对干物质积累(RDMA)动态和基于分配指数的各器官物质... 为构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滴灌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分配模型,通过分析氮素调控的小区试验数据,采用统计模型技术建立基于相对生长度日(RDDT)的冬小麦群体和个体地上部相对干物质积累(RDMA)动态和基于分配指数的各器官物质分配动态的模拟模型,运用水分调控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滴灌冬小麦返青后干物质积累(DMA)呈典型的"S"型曲线变化趋势,增加水和氮供应量明显促进群体和个体干物质积累量,且灌水效应大于施氮效应,说明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极端干旱地区保证水分供应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氮肥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关键。各处理DMA的变异系数群体为3.45%~5.19%,个体为2.03%~3.91%,表明群体效应大于个体效应。筛选并构建基于归一化的返青后以RDDT为变量的滴灌冬小麦群、个体RDMA预测模型(MMF):GRDMAi=(0.0012+1.0032RDDT4.1936)/(0.0129+RDDT4.1936)和SRDMAi=(0.0012+1.0113RDDT4.6911)/(0.0189+RDDT4.6911),模拟准确度在0.9884~1.0274;以及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指数模型,模拟准确度为0.9775~1.0354,表明基于RDDT和分配指数的冬小麦群、个体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冬小麦 干物质积累 分配指数 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