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6例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毕世樑 刘淑芸 +2 位作者 蔡压西 徐克惠 谢大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0-161,共2页
为了探索一种应用方便、经济有效的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方案 ,对 136例足月妊娠需剖宫产结束分娩的孕妇 ,随机分为术前用药 (实验组 )、术后用药 (对照组 )两组 ,观察术后体温、感染、腹部伤口愈合、子宫复旧等指标 ,比较两组抗生素... 为了探索一种应用方便、经济有效的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方案 ,对 136例足月妊娠需剖宫产结束分娩的孕妇 ,随机分为术前用药 (实验组 )、术后用药 (对照组 )两组 ,观察术后体温、感染、腹部伤口愈合、子宫复旧等指标 ,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体温、感染及伤口愈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子宫复旧实验组较对照组好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预防性 抗生素 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致晚孕子宫破裂 被引量:7
2
作者 毕世樑 徐克惠 罗智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引产 米索前列醇 子宫破裂 病案讨论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毕世梁 徐克惠 +1 位作者 邢爱耘 刘娅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518-519,525,共3页
为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 2 85例足月孕妇 (孕周 38~ 42 )进行观察研究 ,米索前列醇组 140例 ,用 2 5μg米索前列醇 (以下简称米索 )阴道后穹隆上药 ;对照组 145例 ,催产素静脉滴注... 为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 2 85例足月孕妇 (孕周 38~ 42 )进行观察研究 ,米索前列醇组 140例 ,用 2 5μg米索前列醇 (以下简称米索 )阴道后穹隆上药 ;对照组 145例 ,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 :米索引产组 (实验组 )引产成功率 97.14% ,明显高于对照组 82 .75 % (P<0 .0 5 ) ;实验组诱导产兆时间及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应用催产素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两组的胎儿、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产道撕伤、产后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 5μg米索阴道用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方法简单、可靠、安全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晚期妊娠 药物引产 安全性
下载PDF
卵巢妊娠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毕世梁 谭进成 余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妊娠的发生规律及诊治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96~ 1999年 4年中 2 1例卵巢妊娠进行回顾性研究 ,并与同期输卵管妊娠、黄体破裂进行比较。结果 :卵巢妊娠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占同期异位妊娠的2 2 7%。临床表现与... 目的 :探讨卵巢妊娠的发生规律及诊治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96~ 1999年 4年中 2 1例卵巢妊娠进行回顾性研究 ,并与同期输卵管妊娠、黄体破裂进行比较。结果 :卵巢妊娠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占同期异位妊娠的2 2 7%。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黄体破裂相似 ,确诊困难 ,危险因素与宫内节育器有很大关系。结论 :卵巢妊娠的发生是多因素的 ,但与IUD有密切的关系 ,诊断时要注意与输卵管妊娠、黄体破裂鉴别 ,腹腔镜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以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卵巢妊娠 黄体破裂 宫内节育器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辉 王雅静 +2 位作者 帖超男 毕世樑 刘佩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构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Fd)基因重组质粒 ,并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法 根据Fd基因已知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应用螯合树脂 (Chelex 10 0 )提取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Fd基因 ,克隆入pMD 18... 目的 构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Fd)基因重组质粒 ,并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法 根据Fd基因已知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应用螯合树脂 (Chelex 10 0 )提取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Fd基因 ,克隆入pMD 18T载体 ,转化大肠埃希菌JM 10 9感受态细胞 ,经PCR及酶切鉴定、测序。 结果 Fd基因体外扩增产物长度为 3 0 6bp ,重组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 ,测序结果表明其片段与已知序列吻合。 结论 克隆出阴道毛滴虫Fd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蛋白基因 克隆 吻合 PCR 序列分析 测序 酶切 增产 引物
下载PDF
四川地区阴道毛滴虫内人型支原体的PCR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1 位作者 毕世樑 张仁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4-876,共3页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系在中国四川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人型支原体 PCR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2 位作者 杨树国 毕世樑 廖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715-717,725,共4页
目的对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进行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Trizol试剂提取阴道毛滴虫基因组RNA。以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黏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线形载体,构建pMD-18T-ap65-3重组质粒,并进双行酶切﹑PCR鉴定及测序... 目的对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进行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Trizol试剂提取阴道毛滴虫基因组RNA。以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黏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线形载体,构建pMD-18T-ap65-3重组质粒,并进双行酶切﹑PCR鉴定及测序分析。结果RT-PCR扩增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经凝胶电泳﹑PCR鉴定和限制酶切鉴定,成功的构建出pMD-18T-ap65-3重组质粒。序列分析表明,黏附蛋白65-3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1 704 bp,与GenBank上公布的黏附蛋白65-3基因序列比较,其同源性高达99.6%。结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体外扩增及测序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阴道毛滴虫的致病机理及滴虫病防治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黏附蛋白65-3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帖超男 王雅静 +3 位作者 谢辉 毕世樑 刘佩娜 廖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目的构建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adenynate kinase,A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予以鉴定。方法根据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从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K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阳性克隆的重... 目的构建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adenynate kinase,A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予以鉴定。方法根据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从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K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后,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BLAST软件辅助分析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的同源性。克隆载体PMD-18T-AK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XbaI双酶切,得到含这2个酶切位点之AK DNA片段,T4连接酶连接到含有这2个酶切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K,经凝胶电泳鉴定、酶切鉴定、PCR鉴定证实DNA片段大小的正确性。结果经凝胶电泳鉴定、酶切鉴定、PCR鉴定证实含大小正确的AK DNA片段。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氢化酶体 腺苷酸激酶 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9
作者 谢辉 王雅静 +2 位作者 帖超男 毕世樑 刘佩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作者用螯合树脂(Chelex-100)提取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PCR扩增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亚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Fd基因体外扩增产物为306bp,与已知序列吻合。成... 作者用螯合树脂(Chelex-100)提取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PCR扩增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亚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Fd基因体外扩增产物为306bp,与已知序列吻合。成功构建了F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铁氧还蛋白 真核表达 质粒 基因克隆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0
作者 帖超男 王雅静 +3 位作者 谢辉 毕世樑 刘佩娜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克隆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 (AK) 基因, 并测定其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应用PCR技术从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K基因, 并将其克隆入pMD18 T simple载体。阳性克隆的重...    目的-克隆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 (AK) 基因, 并测定其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应用PCR技术从阴道毛滴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K基因, 并将其克隆入pMD18 T simple载体。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后, 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BLAST软件辅助分析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的同源性。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序列。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正确的PT AK重组质粒。测序表明, 所克隆的AK基因大小为690 bp, 编码22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99 9%)。结论-克隆了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表明, 所测基因与Genbank中阴道毛滴虫氢化酶体AK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腺苷酸激酶 酶基因 阳性克隆 重组质粒 序列分析 BLAST软件 酶切 同源性 基因组DNA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Fd基因的原核表达
11
作者 谢辉 王雅静 +3 位作者 帖超男 毕世樑 刘佩娜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2-694,共3页
目的-将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制备阴道毛滴虫可溶性抗原,多点注射免疫家兔,获得的血清用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C-Fd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异... 目的-将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制备阴道毛滴虫可溶性抗原,多点注射免疫家兔,获得的血清用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C-Fd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制备出抗阴道毛滴虫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用于免疫印迹实验。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Fd。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铁氧还蛋白 多克隆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12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2 位作者 杨树国 毕世樑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76,共4页
质粒pMD-18T-ap65-3经XhoI和BamHI双酶切,1.0%凝胶电泳后纯化回收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p65-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PCR、酶... 质粒pMD-18T-ap65-3经XhoI和BamHI双酶切,1.0%凝胶电泳后纯化回收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p65-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ET32a-ap65-3转化于大肠埃希菌BL21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后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鉴定。本实验为研究阴道毛滴虫病的致病机制及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黏附蛋白65-3 原核表达质粒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13
作者 谢辉 王雅静 +3 位作者 帖超男 毕世梁 刘佩娜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方法构建阴道毛滴虫Fd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UC19-Fd,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方法构建阴道毛滴虫Fd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UC19-Fd,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Fd。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铁氧还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4
作者 杨树国 王雅静 +4 位作者 帖超男 谢辉 毕世樑 刘佩娜 廖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068-1070,1119,共4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adhesionprotein33gene,ap33gene)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提取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基因组DNA,PCR扩增黏附蛋白33基因,克隆入pMD-18T线性质粒,重组子经双酶切、PCR鉴定及测序分析。鉴定出的重组质粒pMD-... 目的构建并鉴定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adhesionprotein33gene,ap33gene)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提取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基因组DNA,PCR扩增黏附蛋白33基因,克隆入pMD-18T线性质粒,重组子经双酶切、PCR鉴定及测序分析。鉴定出的重组质粒pMD-18T-ap33和pcDNA3.1(+)空质粒经BamHⅠ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凝胶电泳后回收ap33目的基因和pcDNA3.1(+)空质粒酶切片段,将ap33基因亚克隆入pcDNA3.1(+)载体并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PCR扩增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重组质粒pMD-18T-ap33经双酶切,PCR及序列分析,ap33基因的长度为930bp,与GenBank上公布的ap33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经凝胶电泳、PCR鉴定和限制性酶切鉴定,构建出pcDNA3.1(+)-ap33重组质粒。结论成功构建了阴道毛滴虫pMD-18T-ap33克隆质粒及pcDNA3.1(+)-ap33重组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黏附蛋白33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复发因素的探讨
15
作者 罗国林 毕世梁 王世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 1989年 1月至 1999年 9月因子宫内膜癌复发而住院治疗的 1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 4例 (阴道顶端复发 2例 ,盆腔复发 2例 ) ;远处转移 6例 ;平均复发时间为 19(4~ 5 7)个...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 1989年 1月至 1999年 9月因子宫内膜癌复发而住院治疗的 1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 4例 (阴道顶端复发 2例 ,盆腔复发 2例 ) ;远处转移 6例 ;平均复发时间为 19(4~ 5 7)个月。此 10例中 6例已经死亡 ,6例死亡病例的复发后平均存活时间仅 17个月。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阴道顶端复发与宫颈受累关系较为密切 ,盆腔复发与附件受累和腹腔冲洗液查见癌细胞关系较为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复发因素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肿瘤复发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妊娠黄疸对母儿的影响123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蔡压西 徐克惠 +1 位作者 毕世樑 林丽 《四川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571-573,共3页
关键词 妊娠黄疸 孕妇 胎儿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粘附蛋白65-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7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1 位作者 毕世樑 张仁刚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阴道毛滴虫粘附蛋白6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Trizol试剂提取阴道毛滴虫株基因组总RNA,RT-PCR扩增粘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线性质粒,重组子经双酶切、PCR鉴定及测序分析。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MD-18T-ap65-... 目的构建并鉴定阴道毛滴虫粘附蛋白6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Trizol试剂提取阴道毛滴虫株基因组总RNA,RT-PCR扩增粘附蛋白65-3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线性质粒,重组子经双酶切、PCR鉴定及测序分析。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MD-18T-ap65-3和pcDNA3.1(+)空质粒径BamHⅠ和Xho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凝胶电泳纯化回收目的片段,将粘附蛋白65-3基因亚克隆入pcDNA3.1(+)载体并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出阴道毛滴虫粘附蛋白65-3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704bp,与GenBank上公布的粘附蛋白65-3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高达99.6%,经PCR鉴定,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正确构建出重组质粒pcDNA3.1-ap65-3。结论成功克隆出粘附蛋白65-3基因并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p65-3,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滴虫的致病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粘附蛋白65-3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美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 被引量:2
18
作者 邢爱耘 毕世梁 刘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2-133,共2页
乙型肝炎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 ,目前还无特效治愈方法。通过对美国乙肝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以及加强对孕产妇的围产期监护、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以确定新生儿乙肝感染的情况 ,并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预防注射 。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
下载PDF
雌激素用于预防去势大鼠失骨时对宫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克惠 刘宏伟 +2 位作者 毕世梁 杨式之 谭建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95-297,共3页
选用4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切除卵巢去势组、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0.15mg/100g体重,每周1次)及切除卵巢+炔雌醇(0.2μg/100g体重,qd×5)组。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各组大鼠宫内... 选用4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切除卵巢去势组、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0.15mg/100g体重,每周1次)及切除卵巢+炔雌醇(0.2μg/100g体重,qd×5)组。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各组大鼠宫内膜进行形态计量测定,以探讨雌激素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时对宫内膜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药10周,尼尔雌醇及炔雌醇能有效预防去势大鼠的失骨,尼尔雌醇组宫内膜增生不明显,为增生早期的改变;炔雌醇组宫内膜明显增生,以腺体为主,并可见灶性非典型增生。4组宫内膜形态计量结果有明显差别。由此提示用雌激素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尼尔雌醇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大鼠 子宫内膜 绝经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与炔诺酮治疗排卵型月经过多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以文 何方方 +10 位作者 孙正怡 李尚为 毕世梁 黄秀玲 曹瓒孙 吕淑兰 路军丽 张震宇 朱依敏 黄荷凤 苗茂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炔诺酮治疗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自中国4个城市5个教学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经筛查证实为排卵型月经过多的患者131例,按随机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70例)和炔诺酮组(61例)...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炔诺酮治疗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自中国4个城市5个教学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经筛查证实为排卵型月经过多的患者131例,按随机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70例)和炔诺酮组(61例),氨甲环酸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5天口服氨甲环酸1g,每天3次,炔诺酮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9~26天口服炔诺酮5mg,每天2次,均连续2个周期。两组患者停药后均随诊1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期失血量[MBL,以绘图失血评估表(PBAC)评估]、经期长度、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其安全性。结果共128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氨甲环酸组69例,炔诺酮组59例。两组患者第1、2个周期PBAC总分均显著降低,经期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第1、2个周期PBAC总分下降的百分率(分别为35%、44%)均高于炔诺酮组(分别为1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周期治疗有效率氨甲环酸组(41%,28/69)高于炔诺酮组(24%,1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氨甲环酸组第1个周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高于炔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之间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至少出现1次不良反应患者的百分率(19%,13/69)显著少于炔诺酮组(35%,1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第2个周期、随诊周期愿意继续用药患者的百分率氨甲环酸组分别为94%(63/67)、79%(48/61),均显著高于炔诺酮组[分别为79%(44/56)、59%(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结论与黄体期口服炔诺酮相比,经期第1~5天口服氨甲环酸3g/d能更有效地使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的MBL减少,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接受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型月经过多 氨甲环酸 炔诺酮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