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碱治疗腰麻剖宫产术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毕严斌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麻黄碱纠正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产妇40例,年龄26~34岁。无妊娠合并症。无胎儿异常,足月单胎妊娠。腰麻后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先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200... 目的探讨应用麻黄碱纠正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产妇40例,年龄26~34岁。无妊娠合并症。无胎儿异常,足月单胎妊娠。腰麻后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先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500ml,向左侧提起子宫,抬高产妇下肢纠正低血压。3min后,低血压有效纠正者24例(对照组),无效者16例给麻黄碱10mg静推(麻黄碱组,必要时追加麻黄碱10mg)。胎儿娩出尚未出现第一次呼吸之前用两把血管钳钳夹一段脐带,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注腰麻药即刻至切开子宫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心率、恶心呕吐及胎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注腰麻药即刻至切开子宫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心率、恶心呕吐及胎儿出生时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脐动脉血PO2、PCO2、pH、碱剩余(B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剂量麻黄碱可安全用于治疗腰麻引起的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母体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剖宫产 腰麻 低血压
下载PDF
丙泊酚+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毕严斌 邵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丙泊酚 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 胃肠手术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输出量对单肺通气时动脉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毕严斌 班艳林 +1 位作者 赵蔚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8-74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提高心输出量对单肺通气时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食管手术患者,麻醉后插入37F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分,吸入氧浓度100%,单、双肺通气时呼吸参数不变。麻醉平稳后,患者于平卧...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提高心输出量对单肺通气时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食管手术患者,麻醉后插入37F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分,吸入氧浓度100%,单、双肺通气时呼吸参数不变。麻醉平稳后,患者于平卧位行左侧单肺通气15min(T1)、之后静注多巴酚丁胺2μg·kg-1.min-115min(T2)分别监测PaO2、PaCO2、pH值。同时记录SBP、DBP、HR、心脏指数(CI)。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SBP、CI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T2时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提高心输出量可明显改善单肺通气时动脉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单肺通气 动脉氧合
下载PDF
25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毕严斌 班艳林 +1 位作者 石蓓 宋秀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79-80,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经验。方法 25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患者。术中采用氯胺酮40~50 mg、咪唑安定1~2 mg、琥珀胆碱50 mg依次静注行麻醉诱导。间断静注芬太尼5~10μg/kg、阿曲库铵0.3~0.5 mg/kg,持续静注丙泊酚3~5 mg/(...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经验。方法 25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患者。术中采用氯胺酮40~50 mg、咪唑安定1~2 mg、琥珀胆碱50 mg依次静注行麻醉诱导。间断静注芬太尼5~10μg/kg、阿曲库铵0.3~0.5 mg/kg,持续静注丙泊酚3~5 mg/(kg.h),间断吸入七氟烷1%~3%维持麻醉。用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 2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气管插管前及插管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7±11)、(89±13)mmHg,心率分别为(85±12)、(83±13)次/min,P均>0.05。主动脉阻断时间48~113min,体外循环时间86~230 min。术后1周死亡1例,6个月内死亡3例。体外循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分别有19、25例使用强心及血管活性药物。8例出现室颤,均除颤成功。4例放置起搏器。21例泵入前列腺素E1或伊洛前列腺素和(或)吸入一氧化氮(NO)。5例泵入硝酸甘油。结论术中良好、恰当的麻醉诱导与维持及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心脏移植麻醉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麻醉
下载PDF
俯卧体位在ARDS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毕严斌 应诗达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俯卧位作为一种治疗ARDS病人的辅助方法,已有20多年历史。本文重点介绍了这种辅助方法的治疗机制:主 要是俯卧位时肺内气体重新分布的结果。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其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位 治疗应用 俯卧体位 ARDS 治疗机制
下载PDF
术后低氧血症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毕严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3-23,共1页
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就术后低氧血症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作一分析讨论。 一、资料与方法 随机取10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其中男66例,女34例,70岁以上7例,平均年龄50.7岁。全部采用硫喷妥钠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普鲁卡因、芬太尼静脉滴注,加... 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就术后低氧血症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作一分析讨论。 一、资料与方法 随机取10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其中男66例,女34例,70岁以上7例,平均年龄50.7岁。全部采用硫喷妥钠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普鲁卡因、芬太尼静脉滴注,加安氟醚吸入全麻。手术种类:胃Ca根治或胃大部切除术28例,肝Ca切除或肝动脉插管术30例,胆道联合术21例,门脉高压断流或分流术10例,胰头Ca根治术或内引流术5例,胃空肠吻合术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肺部 并发症 低氧血症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入诱导复合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副作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邵伟 毕严斌 +1 位作者 班延林 周苏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气管插管 靶控输入 心血管副作用 小剂量 丙泊酚 减轻 复合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侯明 郭蕾 +1 位作者 毕严斌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行ERCP患者566例,男292例,女274例,年龄40~70岁,体重40~8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行ERCP患者566例,男292例,女274例,年龄40~70岁,体重40~8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D组),每组283例。F组先给予芬太尼100μg,D组给予地佐辛5mg,3min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mg/kg,术中调整丙泊酚用量在3~5mg·kg^-1·h^-1,维持BIS值在50~55。记录患者丙泊酚总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呃逆、呛咳、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统计术后48h内患者出院情况。结果D组苏醒时间(5.1±1.1)min明显短于F组(5.6±2.5)min(P〈0.05);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4%和0%)明显低于F组(9%和1%)(P〈0.05);术后48h内D组出院率(30%)明显高于F组(18%)(P〈0.05)。结论丙泊酚2mg/kg联合地佐辛5mg/kg应用于ERCP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丙泊酚 地佐辛 日间手术
下载PDF
一例颈动脉体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9
作者 毕严斌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5年第1期29-29,共1页
患者,女,29岁。发现颈部包块并伴有轻度头晕半年余,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73/10.7Kpa.肝功正常.EKG未见异常。左颈部有3×2×3cm的包块。B超示与颈总动脉关系密切.临床疑诊为颈动脉体瘤,而行手术治疗... 患者,女,29岁。发现颈部包块并伴有轻度头晕半年余,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73/10.7Kpa.肝功正常.EKG未见异常。左颈部有3×2×3cm的包块。B超示与颈总动脉关系密切.临床疑诊为颈动脉体瘤,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麻醉处理 颈部包块 颈总动脉 病理证实 手术治疗 EKG
下载PDF
艾司洛尔预防双腔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传玉 赵蔚 +1 位作者 毕严斌 迟元卫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艾司洛尔 预防 双腔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麻醉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地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鹏才 毕严斌 林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78-79,共2页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文术期血浆核因子(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两组NF-κB、TNF-α水平,体外循环(CPB)后较CPB前显著增加(P均<0.05),CPB后各时点对...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文术期血浆核因子(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两组NF-κB、TNF-α水平,体外循环(CPB)后较CPB前显著增加(P均<0.05),CPB后各时点对照组NF-κB和TNF-α活性显著高于地氟醚组(P均<0.05)。提示地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TNF-α活性,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体外循环 全身炎症反应
下载PDF
难复性心搏骤停一例
12
作者 时鹏才 毕严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63-463,共1页
关键词 难复性心搏骤停 心脏骤停 肺癌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围术期高血压处理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毕严斌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围术期高血压甚为常见,需要麻醉医师对有关抗高血压治疗、危险性估计、是否适宜手术,以及高血压与低血压治疗等问题作出临床判断,必须警惕可能并存的左室舒张期功能不全和冠脉储备减退等问题。 1 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 有关围术期高血... 围术期高血压甚为常见,需要麻醉医师对有关抗高血压治疗、危险性估计、是否适宜手术,以及高血压与低血压治疗等问题作出临床判断,必须警惕可能并存的左室舒张期功能不全和冠脉储备减退等问题。 1 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 有关围术期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占手术病人总数的发病比例、高血压与手术种类的关系,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措施等问题,各家报道不一致,这与当前尚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有关。若以血压超过21.3/12.0kPa为标准,围术期高血压发生率在腹主动脉手术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高血压 处理 发生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毕严斌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通过将设定好数据的镇痛泵与病人硬膜外导管连接,由病人自己控制给药达到阵痛的方法.
关键词 病人自控硬外镇痛 分娩 临床应用 镇痛泵
下载PDF
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时鹏才 毕严斌 +1 位作者 邴来英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30-731,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术期血NF-κB活性...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术期血NF-κB活性,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浓度。结果心肺转流(CPB)后两组NF-κB活性和TNF-α水平均较CPB前显著增加(P<0.05)。CPB后各时点NF-κB和TNF-α水平,C组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与活性,进而降低TNF-α浓度,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肺转流 全身炎症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抗凝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传玉 郭蕾 毕严斌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8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抗凝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与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顺序选择行单侧大隐静脉剥脱与高位结扎术的抗凝患者(NB组)和非抗凝患者(CSEA组)各30例,抗凝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抗凝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与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顺序选择行单侧大隐静脉剥脱与高位结扎术的抗凝患者(NB组)和非抗凝患者(CSEA组)各30例,抗凝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非抗凝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变化、输液量、局麻药用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与手术,两种麻醉方法成功率均为100%。麻醉后,NB组患者比CSEA组患者的血压平稳(P<0.01);NB组无需应用升压药,CSEA组有7例静注盐酸麻黄碱;NB组术中平均输液量少于CSEA组[(878±68)mL vs(1 226±269)mL,P<0.01];NB组、CSEA组患者每例使用罗哌卡因的量分别为150 mg和15 mg。NB组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并发症,CSEA组术后8例发生恶心呕吐,5例因尿潴留而导尿。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可以完全满足抗凝患者大隐静脉剥脱加高位结扎手术的麻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股神经 坐骨神经 大隐静脉 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监测不同潮气量通气时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成 王月兰 +4 位作者 张延红 宋秀梅 刘洋 毕严斌 孙传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不同潮气量通气时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全麻患者50例,年龄31~59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常规潮气量组(C组,n=20)和小潮气量组(L组,n=30)。C组潮气量(V... 目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不同潮气量通气时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全麻患者50例,年龄31~59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常规潮气量组(C组,n=20)和小潮气量组(L组,n=30)。C组潮气量(VT)8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呼气末正压力0,吸入氧浓度80%,氧流量2L/min,行间歇正压通气;L组V,6ml/kg,RR16次/min,余同C组。气管插管后10min,两组均以0.3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ml/kg,输注后开始手术。于输注前(L)和输注后10min(T2)时记录MAP、HR、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SVV和每搏指数(SI),并计算其变化率。绘制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结果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以SI变化率≥25%为监测血容量变化的标准时,SVV的诊断阈值为9.5%,C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7.1%;L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71.4%。ROC曲线下面积显示:两组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高于MAP、HR、CVP、SVR。结论在常规潮气量(8ml/kg)和小潮气量(6ml/kg)机械通气时,SVV均可准确地监测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潮气量 血管容量 麻醉 全身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传玉 毕严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背景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由于其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费用相对经济等优点,逐渐被麻醉医生所重视和应用。目的综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及目前应用情况。内容文章比较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中传统穿刺法与... 背景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由于其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费用相对经济等优点,逐渐被麻醉医生所重视和应用。目的综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及目前应用情况。内容文章比较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中传统穿刺法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法在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详述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上下肢手术和镇痛方面的应用状况。趋向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将会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麻醉 应用
原文传递
原位心脏移植63例临床经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天起 王东 +7 位作者 厉泉 李培杰 毕严斌 李敏 许莉 于建民 陈善良 王勇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6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心外科完成的6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受者原发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47例、缺血性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限... 目的总结分析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6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心外科完成的6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受者原发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47例、缺血性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限制性心肌病及瓣膜性心脏病各1例。心脏移植手术采用Stanford标准法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62例。术后采用CNI+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其中92.1%受者(58/63)采用抗Tac单抗或巴利昔单抗进行免疫诱导治疗,根据血药浓度谷、峰值调整环孢素剂量。术后早期重度移植物功能不全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支持。结果 4例受者围手术期死亡,1例受者术后第2天再次接受心脏移植,移植手术成功率92.2%(59/64)。截至2016年6月,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2.1%、71.4%,其中8例存活10年以上。主要死亡原因包括:移植物功能衰竭、急性排斥反应和严重感染。存活受者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NYHA分级),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发生右心衰竭8例,其中2例为术前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受者,经IABP和ECMO支持治疗后顺利出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肾功能损害11例,急性排斥反应9例。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方法,需根据综合因素考虑供、受者体质量匹配;同时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谷、峰值有助于合理用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合理应用IABP、ECMO等辅助治疗可提高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血药浓度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炳华 王月兰 +5 位作者 时鹏才 李成 宋秀梅 刘洋 孙传玉 毕严斌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1例,性别不限,年龄44—77岁,体重43~93kg,ASA分级Ⅱ或Ⅲ级。开胸打开心包,待血液动力学... 目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1例,性别不限,年龄44—77岁,体重43~93kg,ASA分级Ⅱ或Ⅲ级。开胸打开心包,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min时(T1),以0.25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ml/kg。于T1和输注完毕后10min(T2)时记录HR、MAP、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SV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CI,并计算变化率(AHR、AMAP、ACVP、ASVR、ASVV、ASVI和ACI)。AHR、AMAP、ACVP、ASVR、ASVV与ASVI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ASVI≥25%为扩容有效的标准,绘制HR、MAP、CVP、SVR、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与T1时比较,己时CVP、SVI、CO和CI升高,SVRI和SVV降低(P〈0.01),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R、ASVR与ASVI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0.480(P〈0.05);ACVP、AMAP、ASVV与ASVI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VV的诊断阈值为8.8%,灵敏度为52.6%,特异度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579(0.346—0.812)。结论SVV不能准确地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容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血管容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