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
被引量:
25
1
作者
朱玉双
柳益群
+4 位作者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渗流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流体进入次序、流体驱替方式和剩余油类型上的不同。流体总是优先进入A类流动单元,其次进入B类流动单元,C类流动单元流体进入困难,在水驱油时,注入水无法进入C类流动单元;流体驱替方式不同,A类流动单元油驱水为非活塞式,而B类和C类流动单元油驱水均为活塞式;水驱油之后剩余油类型不同,A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小绕流形成的小簇状油块和厚膜状残余油,而B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大绕流形成的大簇状油块和珠状、滴状残余油。不同流动单元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差别是造成各流动单元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还表明,研究区C类和B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应加大挖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特征
驱替方式
残余油类型
剩余油分布
流动单元
真实砂岩模型
华池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塞油田H区开发中后期储层地质建模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建华
朱玉双
+3 位作者
胡友洲
毕义君
李莉
刘艳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安塞油田H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采,己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明显。分析总结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特征后,指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详细分析了区内出现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
安塞油田H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采,己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明显。分析总结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特征后,指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详细分析了区内出现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六种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最后采用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参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相控条件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符合较好,为成功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中后期
储层地质特征
沉积微相特征
储层地质建模
相控建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候南区长10层油井清蜡工艺探讨
3
作者
康炳晔
毕义君
+2 位作者
刘志成
郑卫国
韩义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2年第16期43-45,共3页
结合候南区长10油井的结蜡情况,结合结蜡特点、蜡样性质和清蜡剂对蜡样融化实验得到的结论,并通过清蜡剂效果分析和热洗试验及热洗效果分析,最终确定了针对长10油井有效的清蜡对策。
关键词
长10
结蜡
清蜡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
被引量:
25
1
作者
朱玉双
柳益群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3CB214603)
文摘
利用不同流动单元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进行了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为提高油层开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华152块长3储层流动单元可分为A,B,C 3类,存储性能和渗透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A,B,C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渗流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流体进入次序、流体驱替方式和剩余油类型上的不同。流体总是优先进入A类流动单元,其次进入B类流动单元,C类流动单元流体进入困难,在水驱油时,注入水无法进入C类流动单元;流体驱替方式不同,A类流动单元油驱水为非活塞式,而B类和C类流动单元油驱水均为活塞式;水驱油之后剩余油类型不同,A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小绕流形成的小簇状油块和厚膜状残余油,而B类流动单元主要为大绕流形成的大簇状油块和珠状、滴状残余油。不同流动单元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差别是造成各流动单元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还表明,研究区C类和B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应加大挖潜力度。
关键词
渗流特征
驱替方式
残余油类型
剩余油分布
流动单元
真实砂岩模型
华池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microflow characteristics
displacement pattern
residual oil type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flow unit: natural sandstone micromodel
the Huachi Oilfield
the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塞油田H区开发中后期储层地质建模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建华
朱玉双
胡友洲
毕义君
李莉
刘艳琴
机构
西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文摘
安塞油田H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采,己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明显。分析总结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特征后,指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详细分析了区内出现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六种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最后采用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参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相控条件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符合较好,为成功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开发中后期
储层地质特征
沉积微相特征
储层地质建模
相控建模
Keywords
middle or later step of oilfields exploita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reservoir modeling, facies-controlled modeling.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候南区长10层油井清蜡工艺探讨
3
作者
康炳晔
毕义君
刘志成
郑卫国
韩义旗
机构
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侯南采油作业区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2年第16期43-45,共3页
文摘
结合候南区长10油井的结蜡情况,结合结蜡特点、蜡样性质和清蜡剂对蜡样融化实验得到的结论,并通过清蜡剂效果分析和热洗试验及热洗效果分析,最终确定了针对长10油井有效的清蜡对策。
关键词
长10
结蜡
清蜡效果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流动单元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华池油田长3油藏华152块为例
朱玉双
柳益群
赵继勇
党永潮
毕义君
郭兵
刘正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安塞油田H区开发中后期储层地质建模
刘建华
朱玉双
胡友洲
毕义君
李莉
刘艳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候南区长10层油井清蜡工艺探讨
康炳晔
毕义君
刘志成
郑卫国
韩义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