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黄牛的肝、胆囊粘膜超微结构和牛黄分泌形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毕书增 尹通保 +2 位作者 林琳 白书坪 蒲先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9-11,共3页
牛黄牛的肝细胞滑面内质网(SER)增多扩张,形成大量的胆红素与胆酸。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由吸收性转化为分泌性;粘膜腺体分泌亢进。大量的胆红素、胆酸和粘多糖形成牛黄。
关键词 牛黄 牛肝 胆道 超微结构 分泌形成
下载PDF
麝年周期麝香腺囊超微结构和麝香分泌形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毕书增 贾林征 +4 位作者 关强 朱定轩 朱承嗣 胡龙 李贵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653-657,共5页
用电子镜对分泌麝香的器麝香腺囊进行了年周期的超微结构观察,提出麝香的分泌形成规律是全年性上,并有泌香阶段性,泌香盛斯香腺部腺泡上皮细胞集中分泌大量的“初香液”。在不同的分泌期,香腺胞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有差异,提示分... 用电子镜对分泌麝香的器麝香腺囊进行了年周期的超微结构观察,提出麝香的分泌形成规律是全年性上,并有泌香阶段性,泌香盛斯香腺部腺泡上皮细胞集中分泌大量的“初香液”。在不同的分泌期,香腺胞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有差异,提示分泌“初香液”的质与量也有差异。香囊部皮脂腺亦全年分泌皮脂必泌香盛期、交配期尤盛。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初香液”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均入香囊腔,经2个月时间转化形成了成熟麝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腺囊 超微结构 年周期
下载PDF
麝甲状腺超微结构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毕书增 贾林征 +2 位作者 张正民 朱定轩 朱承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通过对麝甲状腺的超微结构观察,认为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可由粗面内质网囊泡(RERV)和由粗面内质网(RER)与高尔基器形成的分泌泡二条途径直接进入滤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胶体再... 通过对麝甲状腺的超微结构观察,认为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可由粗面内质网囊泡(RERV)和由粗面内质网(RER)与高尔基器形成的分泌泡二条途径直接进入滤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胶体再摄入滤泡上皮细胞,同溶酶体融合,分解产生甲状腺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微结构 激素 释放
下载PDF
牛肝、胆道系统组织化学和牛黄分泌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毕书增 高长泽 +1 位作者 白书坪 蒲先琦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97-98,100,共3页
用HE、PAS与Alcian蓝-PAS染色法对正常牛、天然牛黄牛和胆囊培育牛黄牛的肝与胆道系统组织化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天然与胆囊培育牛黄牛的肝有点状炎性病变;胆道粘膜上皮脱落,粘膜炎症,腺体分泌亢进。牛黄由胆红素和中性、酸性粘多糖颗粒... 用HE、PAS与Alcian蓝-PAS染色法对正常牛、天然牛黄牛和胆囊培育牛黄牛的肝与胆道系统组织化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天然与胆囊培育牛黄牛的肝有点状炎性病变;胆道粘膜上皮脱落,粘膜炎症,腺体分泌亢进。牛黄由胆红素和中性、酸性粘多糖颗粒组成。牛黄的分泌形成:(1)牛胆汁由肝细胞和胆道粘膜腺体所分泌。(2)肝与胆道感染、粘膜受损和β-G酶作用,游离胆红素增多,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结合物;肝与胆道腺体分泌糖蛋白与中性、酸性粘多糖和胆红素钙颗粒形成牛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 分泌 牛胆道 组织化学
下载PDF
脊椎动物肝脏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毕书增 尹通保 +1 位作者 林琳 张天一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56-257,266,T002,共4页
无羊膜动物中的乌鳢和蟾蜍的肝板由两层细胞构成,与中央静脉不呈辐射状排列;窦周隙较大,伸入其中的肝细胞微绒毛细长。乌鳢的肝细胞质内脂滴和线粒体丰富。蟾蜍肝细胞相邻面之间的间隙也大,形成贯通的细胞间通道,与粗大的胆小管相... 无羊膜动物中的乌鳢和蟾蜍的肝板由两层细胞构成,与中央静脉不呈辐射状排列;窦周隙较大,伸入其中的肝细胞微绒毛细长。乌鳢的肝细胞质内脂滴和线粒体丰富。蟾蜍肝细胞相邻面之间的间隙也大,形成贯通的细胞间通道,与粗大的胆小管相通,后者与小叶间胆管皆特别发达,形成网络。羊摸动物中的壁虎、鹤鹑、大白鼠与猕猴的肝板由单层细胞构成,与血窦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肝相胞质内线粒体丰富,脂滴多,上述比较观察表明,脊椎动物肝脏超微结构的形成多样.与肝脏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脂滴 超微结构 静脉 肝脏 线粒体 胆小 脊椎动物 血窦 猕猴
下载PDF
牛肝、胆道系统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毕书增 白书坪 胡照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15,共2页
牛肝与胆道的组织学早有记载,但超微结构报道甚少。为了进一步探索牛黄的分泌、形成和为提高牛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临床正常牛的肝与胆道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材料与方法1985年10月在陕西宜君县买母黄牛一头,13岁;1986年5月... 牛肝与胆道的组织学早有记载,但超微结构报道甚少。为了进一步探索牛黄的分泌、形成和为提高牛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临床正常牛的肝与胆道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材料与方法1985年10月在陕西宜君县买母黄牛一头,13岁;1986年5月于西安罗公花牛一头,12岁。杀死后,取肝和胆道系统(包括肝管、胆囊管、胆囊和胆总管粘膜层的组织样品),切成2立方毫米小块,置4%戊二醛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麝甲状腺超微结构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毕书增 张天一 +4 位作者 林琳 贾林征 张正民 张定轩 朱承嗣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粗面内质网囊泡发达,可直接进入滤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胶体再摄入滤泡上皮细胞,同溶酶体融合,分解产生甲状腺激素。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微结构 甲状腺激素 合成
下载PDF
牛黄牛的肝、胆囊粘膜超微结构和牛黄分泌形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毕书增 白书坪 +2 位作者 蒲先奇 尹通保 林琳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75-276,349+359,共2页
牛黄牛肝细胞滑面内质网(SER)异常增多、扩张,形成大量的胆红素与胆酸。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由吸收性转化为分泌性,粘膜腺体分泌亢进。大量的胆红素与胆酸和粘液(糖蛋白)形成牛黄。
关键词 牛黄牛 牛黄形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我国三省区麝香真伪扫描电镜观察和麝香形成及质量鉴别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毕书增 胡龙 +3 位作者 颜于宏 杨昌金 尹通保 林琳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3,T000,共4页
扫描电镜观察麝香的基本结构,为麝香腺腺泡细胞分泌物与麝香囊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融合在一起呈堆叠团块状(云团状)。安徽、陕西、广西省区,由原麝、林麝所分泌的麝香,电镜结构基本相似。伪品中熟麝肝的结构与麝香有相似之处,麝血与麝香... 扫描电镜观察麝香的基本结构,为麝香腺腺泡细胞分泌物与麝香囊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融合在一起呈堆叠团块状(云团状)。安徽、陕西、广西省区,由原麝、林麝所分泌的麝香,电镜结构基本相似。伪品中熟麝肝的结构与麝香有相似之处,麝血与麝香结构差异明显。扫描电镜能准确可靠地鉴别麝香与伪品的亚微结构,比测麝香酮法简易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质量鉴别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吡喹酮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的电镜观察
10
作者 毕书增 林琳 +2 位作者 王聪敏 胡文英 周全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9-10,22+89+93,共2页
用透射电镜对吡喹酮作用后的滴虫及正常滴虫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经吡喹酮(2mg/ml)作用2小时,可见虫体质膜突起消失,胞质、核质、粗面内质网、密颗粒等胞器逐渐溶解消失,胞质变性,形成若干空白区,最终质膜断裂,虫体崩溃。正常滴虫的... 用透射电镜对吡喹酮作用后的滴虫及正常滴虫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经吡喹酮(2mg/ml)作用2小时,可见虫体质膜突起消失,胞质、核质、粗面内质网、密颗粒等胞器逐渐溶解消失,胞质变性,形成若干空白区,最终质膜断裂,虫体崩溃。正常滴虫的超微结构与前人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对密颗粒的超微结构有新的发现;对基染色杆与副基纤维进行了鉴别;胞质中有类线粒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吡喹酮
下载PDF
麝腓腺生长发育与化学通讯机能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荷芳 王心乐 +3 位作者 毕书增 李贵全 杨昌金 颜于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9-112,159,共4页
本文对麝的腓腺进行了生长发育与组织化学观察。腓腺由丰富的顶泌汗腺组成,分泌混合性粘多糖成分的信息素。出生80日龄幼麝的腓腺开始有分泌功能,成体时其分泌功能旺盛。麝以直接和间接方式释放信息素。
关键词 腓腺 生长发育 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斌 徐克成 +2 位作者 毕书增 葛政举 孟宪镛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1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降结肠粘膜的超微结构并和2例正常者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IBS组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有局灶性破坏,破坏区微绒毛排列不整齐,数量稀少或缺如,结肠腺数量明显增多,腺...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1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降结肠粘膜的超微结构并和2例正常者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IBS组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有局灶性破坏,破坏区微绒毛排列不整齐,数量稀少或缺如,结肠腺数量明显增多,腺窝开口大。腺窝处见有大量粘液分泌物和数量显著增多的杯状细胞。作者认为,IBS并非是消化迫功能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结肠粘膜 扫描电镜 病理
下载PDF
兔淋巴球囊和盲肠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及机能探讨(Ⅱ)——兔淋巴球囊和盲肠的演化与生长发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顺星 邵义祥 +1 位作者 毕书增 江永辉 《中国养兔杂志》 2000年第3期18-22,共5页
通过对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兔淋巴球囊及盲肠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发现兔淋巴球囊及盲肠在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完善。特别是淋巴球囊 ,在断奶进食后 ,受食物及外界抗原的刺激 ,生长发育显著。再次证实兔淋巴球囊是外周免疫器官 ,... 通过对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兔淋巴球囊及盲肠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发现兔淋巴球囊及盲肠在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完善。特别是淋巴球囊 ,在断奶进食后 ,受食物及外界抗原的刺激 ,生长发育显著。再次证实兔淋巴球囊是外周免疫器官 ,主要行使体液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其中 ,圆小囊部是由回肠演化发育而来 ,盾形淋巴团是由盲肠演化发育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球囊 盲肠 组织学 生长发育 演化
下载PDF
实验动物运动病对前庭功能及前庭器结构的影响——前庭电生理研究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志高 毕书增 +1 位作者 朱俐 王贵怀 《交通医学》 1995年第4期5-6,共2页
运动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影响发病的因素颇多,个体敏感性及耐受力亦有差异。本实验制作豚鼠运动病实验模型,检测其前庭功能并观察前庭终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运动病对前庭器结构的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 运动病 前庭功能 前庭器 超微结构 病毒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病患者肝、胆囊超微结构与胆汁酸代谢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沈洪薰 陈玉泉 +6 位作者 陈钟 芮理 樊勇 毕书增 李炳源 王森 吕纯渠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651-653,共3页
胆囊结石病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_2±SD=81470.7±70250.9umol/L,较对照正常组_1±SD=194409.7±63460.6umol/L,显著地降低,P<0.01。这与患者肝细胞、胆囊粘膜超微结构改变有关。肝细胞透射电镜发现:毛细胆管腔扩大、... 胆囊结石病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_2±SD=81470.7±70250.9umol/L,较对照正常组_1±SD=194409.7±63460.6umol/L,显著地降低,P<0.01。这与患者肝细胞、胆囊粘膜超微结构改变有关。肝细胞透射电镜发现:毛细胆管腔扩大、腔内郁胆,胆管微绒毛肿胀、紊乱、减少,甚者消失。胞质内郁胆,脂肪滴甚者脂肪空泡成簇。线粒体嵴不完整,祖面内质网发达,光面内质网扩大、高尔基器发达等。胆囊粘膜扫描电镜发现微绒毛残缺不全或大部脱落。透射电镜发现胞浆内粘液颗粒,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卵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超微结构 胆汁酸代谢
下载PDF
Gilbert综合征的病理研究
16
作者 施公胜 徐健 +1 位作者 毕书增 陈莉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01-102,107,F003,共4页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4例Gilbert综合征(GS)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显示病变很轻,仅有肝细胞的疏松变性及点状坏死,电镜显示滑面内质网明显增多,核形不规则,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文中对GS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排泌困难的机制进...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4例Gilbert综合征(GS)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显示病变很轻,仅有肝细胞的疏松变性及点状坏死,电镜显示滑面内质网明显增多,核形不规则,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文中对GS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排泌困难的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除归因子葡萄糠醛酸移换酶缺乏外.与胆红素摄取障碍也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BERT综合征 病理研究 光镜 GS 胆管扩张 非结合胆红素 坏死 变性 内质网 中非
下载PDF
白血病和MDS患者外周血CA、SCE、CK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文 马建良 +1 位作者 贲道锋 毕书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11例白血病和10例MDS患者外周血进行CA、SCE、CK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白血病及MDS患者染色体畸变率及SCE频率增高,细胞增殖周期延长及白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等改变具有一致性。这对白血病及MDS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白血病 MDS 染色体畸变 SCE CK
下载PDF
结扎狗小脑幕下桥静脉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润昌 黄瀛 +3 位作者 毕书增 忻元培 姜卫国 原林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4期259-261,332,共4页
模拟幕下小脑上入路(Krause入路)切断狗的幕下桥静脉,观察了狗术后一周及二周的变化。一、行为观察:术后24~48小时后狗的站立、行走、进食动作均正常,未出现共济失调等小脑病变的症状。二、组织学观察:实验一周组及二周组与正常对照组... 模拟幕下小脑上入路(Krause入路)切断狗的幕下桥静脉,观察了狗术后一周及二周的变化。一、行为观察:术后24~48小时后狗的站立、行走、进食动作均正常,未出现共济失调等小脑病变的症状。二、组织学观察:实验一周组及二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三、超微结构观察:实验一周组和二周组小脑半球及蚓部的颗粒细胞有较明显改变,而浦肯野细胞和分子层改变不明显。对幕下小脑上入路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手术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静脉 超微结构观察 小脑静脉 浦肯野细胞 外分子层 颗粒层细胞 实验结果 颗粒细胞 幕下 内质网 小脑幕 小脑皮质 小脑灰质部
下载PDF
微波照射对内耳前庭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美英 戴亦华 +1 位作者 毕书增 林琳 《交通医学》 1993年第2期114-115,154,共2页
微波对机体的作用,文献报道甚多,但对前庭感受器的影响迄今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采用低、中、高功率效微波对豚鼠耳部外照射,从前庭功能及超微结构角度探索微波对内耳前庭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豚鼠16只,体重300~500g,雌雄... 微波对机体的作用,文献报道甚多,但对前庭感受器的影响迄今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采用低、中、高功率效微波对豚鼠耳部外照射,从前庭功能及超微结构角度探索微波对内耳前庭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豚鼠16只,体重300~500g,雌雄不拘,耳廓反应正常。无耳疾,前庭诱发试验(旋转试验)正常。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8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照射 实验 内耳 前庭
下载PDF
幽门弯曲菌在胃粘膜活检中检出的意义
20
作者 宋锡英 徐健 +3 位作者 高长泽 肖玉风 鄂群 毕书增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58-259,269,F003,共4页
对310例胃粘膜活检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活动性慢性胃炎和胃溃疡CP的检出事较高,分别为72.5%相64.2%;超微结构提示CP为一致病菌,可能为活动性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因之一。文中对CP的致病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胃粘膜活检 检出 CP 慢性胃炎 幽门 胃溃疡 弯曲菌 提示 意义 一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