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氧颗粒污泥耐受高碳氮负荷过程中的群体感应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国科 黄钧 +1 位作者 毕京芳 关梦龙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了探究好氧颗粒污泥耐受高负荷碳氮的生物学机制,对比分析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好氧颗粒对污染物的去除、形体结构和群体感应现象.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具有同时耐受高碳氮负荷的能力,当进水COD负荷为12.9 kg m-3 d-1时去除率为90%以上,N... 为了探究好氧颗粒污泥耐受高负荷碳氮的生物学机制,对比分析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好氧颗粒对污染物的去除、形体结构和群体感应现象.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具有同时耐受高碳氮负荷的能力,当进水COD负荷为12.9 kg m-3 d-1时去除率为90%以上,NH4+-N负荷为0.455 kg m-3 d-1时去除率在80%以上.随着负荷的提高,颗粒的粒径不断减小,这可能增强颗粒的传质传氧作用.在进水负荷COD 8.9-10.9 kg m-3 d-1、NH4+-N 0.355-0.455 kg m-3 d-1时,AI-2活性较强,微生物之间相互交流比较活跃,并且保持较好的COD和NH4+-N去除效果.好氧颗粒污泥内部的AI-2活性高于出水溶液.研究表明,群体感应可能在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耐受高碳氮负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高碳氮负荷 群体感应 AI-2 种间交流
原文传递
微生物菌剂发酵中草药渣生产有机肥 被引量:9
2
作者 毕京芳 黄钧 +1 位作者 关梦龙 何京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0-845,共6页
以中草药渣为堆肥原料,接入微生物菌剂模拟好氧堆肥,研究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接种对堆肥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堆肥的温度、含水率、pH、纤维素、木质素、总干重、C/N、T值、有机质和种子发芽指数(GI).结果表明,在不调pH(5.43)、C/N(21... 以中草药渣为堆肥原料,接入微生物菌剂模拟好氧堆肥,研究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接种对堆肥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堆肥的温度、含水率、pH、纤维素、木质素、总干重、C/N、T值、有机质和种子发芽指数(GI).结果表明,在不调pH(5.43)、C/N(21.76)和高含水率(73%)的条件下,接入微生物菌剂能提高堆肥的温度,加快水分挥发,快速启动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提高木质素降解率,增加总氮含量.接种组种子发芽率28 d就达到85%,比对照组高25%.经过40 d发酵,接种组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23.33%和63.09%,其中木质素降解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0.43%.堆肥的C/N降到了11.65,T值0.54,pH 7.08,GI 91.89%,有机质含量约80%,总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12).因此采用微生物菌剂发酵中草药渣生产有机肥是可行的,并且能加快堆肥的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渣 微生物菌剂 好氧堆肥 木质素 纤维素
原文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代谢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关梦龙 黄钧 +2 位作者 毕京芳 赵晶桃 何京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3-1069,共7页
为促进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实际应用,结合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OUR(Oxygen Uptake Rate)数据修正ASM3(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3)模型,建立可描述好氧颗粒污泥代谢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测定部分动力学参数的... 为促进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实际应用,结合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OUR(Oxygen Uptake Rate)数据修正ASM3(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3)模型,建立可描述好氧颗粒污泥代谢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测定部分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试验中好氧颗粒污泥系统未测得自养硝化作用.异养菌产率系数YHS、存储产率系数YSTO、直接利用底物最大比增长速率μHS、最大存储产率kSTO、衰减系数bH分别为0.7、0.95、0.11 h-1、0.4 h-1、0.014 h-1.模型能准确模拟反应器运行工况.模拟结果表明,异养微生物利用外源底物生长,维持基础代谢,并同时进行存储.在底物富余时期,好氧颗粒污泥利用外源底物存储多余生长.当外源底物消耗完后利用存储物质生长并维持基础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数学模拟 呼吸计量法 高浓度有机废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