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装置的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毕军刚 朱传林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0年第8期29-31,共3页
分析了苯乙烯装置的主要污染源及装置能耗高、物耗高和污染重的重点部位,介绍了主要的清洁生产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苯乙烯 清洁生产 污染源 清洁生产方案
下载PDF
影响废碱液氧化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毕军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76-778,共3页
采用空气缓慢氧化处理乙烯装置废碱液中的硫化钠 ,使之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 ,从而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在压力 4 70kPa、温度 1 1 5℃、停留时间约 1 0h的条件下 ,氧化后废碱液中硫化钠的质量分数可降至 5 0× 1 0 - 4以下 ,混... 采用空气缓慢氧化处理乙烯装置废碱液中的硫化钠 ,使之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 ,从而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在压力 4 70kPa、温度 1 1 5℃、停留时间约 1 0h的条件下 ,氧化后废碱液中硫化钠的质量分数可降至 5 0× 1 0 - 4以下 ,混合器是决定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碱 氧化 碱液 乙烯生产
下载PDF
急性期脑出血多序列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毕军刚 郭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748-3750,共3页
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自发性出血,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管老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多在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1]。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为30%~40%,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风险大、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 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自发性出血,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管老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多在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1]。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为30%~40%,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风险大、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2,3]。目前,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首选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等,MRI扫描人体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以进行多方向、多序列成像。MRI在立体显示病灶具体位置、血肿形态、大小及血肿分期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4,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急性期脑出血多序列MRI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出血 自发性出血 急性脑出血 过度劳累 血管老化 非外伤性 MRI扫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实现乙醇胺系统长周期运行的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军刚 《乙烯工业》 CAS 1997年第3期46-49,共4页
介绍了延长乙醇胺系统运行周期,减少乙醇胺降解损失的措施。
关键词 乙醇胺系统 胺耗量 碱耗量 周期运行 乙烯装置
下载PDF
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毕军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诊的26例肝癌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通过传统DSA技术、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相应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旋转DSA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诊的26例肝癌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通过传统DSA技术、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相应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甲级片比率高于传统DSA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对小病灶侧枝循环、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侧枝循环血管的显示率均高于传统DSA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肝动脉3/4级检出率高于传统DSA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技术的门静脉分支4、5、6级及以上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的碘油沉积完全率、超选择动脉插管成功率均高于传统DSA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肝癌的检测准确性,有助于实现精准治疗,为患者后续生存安全性、治疗效果的提升夯实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肝癌 三维重建技术 DSA
下载PDF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85例影像学分析
6
作者 毕军刚 文建峰 +1 位作者 李玉军 崔建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103条肢体)全部采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X线影像显示: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61例(占71.8%),其中单纯性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15例(占17.6%),深静脉瓣膜功能不...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103条肢体)全部采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X线影像显示: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61例(占71.8%),其中单纯性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15例(占17.6%),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6例(占54.2%)。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占22.4%);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2例(占2.4%);静脉瘤样病变3例(占3.5%)。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X线数字影像中,能及时准确地记录静脉走形及分布,同时能较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位置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功能不全 诊断 静脉功能不全 放射照像术 静脉造影术
下载PDF
影响废碱氧化效果的因素浅析
7
作者 毕军刚 《乙烯工业》 CAS 2001年第2期25-27,34,共4页
乙烯装置产生的大量废碱,因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物,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废碱的处理工艺也日趋完善。其中湿气氧化法处理废碱,可使硫化物得到有效处理。文中针对齐鲁乙烯废碱氧化系统,... 乙烯装置产生的大量废碱,因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物,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废碱的处理工艺也日趋完善。其中湿气氧化法处理废碱,可使硫化物得到有效处理。文中针对齐鲁乙烯废碱氧化系统,分析了影响氧化反应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碱 氧化 影响因素 乙烯装置
下载PDF
钼靶X线与高频B超联合检查乳腺疾病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玉军 毕军刚 +1 位作者 严亚彬 陈新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与高频B超联合检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意义,提高早期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85例乳腺病例影像学,依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方法、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及高频B超。结果:X线钼靶对伴有微小钙化的早期乳腺癌...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与高频B超联合检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意义,提高早期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85例乳腺病例影像学,依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方法、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及高频B超。结果:X线钼靶对伴有微小钙化的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超声图像在显示1cm左右大小的乳腺肿块中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钼靶X线与高频B超联合检查乳腺疾病,具有极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钼靶摄片 高频B超 乳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党升强 毕军刚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4期630-631,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的疗效。方法以80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为对象,运用导丝导管交换技术通过上腔静脉狭窄段,以猪尾巴导管置于上腔静脉狭窄段近端或远端行上腔静脉造影,明...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的疗效。方法以80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为对象,运用导丝导管交换技术通过上腔静脉狭窄段,以猪尾巴导管置于上腔静脉狭窄段近端或远端行上腔静脉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狭窄程度及是否合并局部血栓形成,直接置入支架或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进行治疗。结果80例患者共置入90枚支架,所有支架均释放成功,成功率100%,其中10例患者分别放置2枚支架;介入治疗前,所有患者上腔静脉平均压力为(27.02±5.80)cmH_(2)O,术后上腔静脉平均压力为(15.01±2.91)cmH_(2)O,上腔静脉压力在介入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均未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上腔静脉阻塞症状再发。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SVCOS效果较好,可以恢复患者血流通畅,迅速解除梗阻,降低梗阻远端静脉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方法 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利军 赵华 +2 位作者 毕军刚 李鹏 张芳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4-654,共1页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病例报告 CT检查 甲胎蛋白 鉴别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玉军 毕军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0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间质性肺病患者X线检查和64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比较64排螺旋CT与X线检查的影像学表现阳性率。结果 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78%,高于X线检查的6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间质性肺病患者X线检查和64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比较64排螺旋CT与X线检查的影像学表现阳性率。结果 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78%,高于X线检查的66.67%(P<0.05);64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为磨砂玻璃样改变34例、网格状影78例、结节或小片状影60例、混合影37例、蜂窝肺42例,准确率分别为37.78%、86.67%、66.67%、41.11%和46.67%,明显高于X线检查各项指标的影像学表现准确率11.11%、38.89%、21.11%、10.00%、1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优于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间质性肺疾病 X线检查
下载PDF
隐睾伴未成熟畸胎瘤一例
12
作者 路利军 赵华 +2 位作者 张芳丽 毕军刚 李鹏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0期864-864,共1页
关键词 未成熟畸胎瘤 下腹部疼痛 隐睾 持续性胀痛 病例资料 不明原因 静脉曲张 活动度 cm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神经节细胞瘤1例
13
作者 赵华 路利军 +2 位作者 毕军刚 李鹏 张芳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35-935,938,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骨梗死的MRI诊断
14
作者 路利军 赵华 +2 位作者 毕军刚 李鹏 张芳丽 《中国厂矿医学》 2005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MR I表现。方法对5例骨梗死的患者行MR I检查,分析其MR I表现。结果急性期骨梗死3例,亚急性期骨梗死2例。急性期骨梗死MR I表现为均匀的不规则形等T1等T2信号的梗死区,边缘呈线样长T1长T2信号环绕;亚急性期骨梗死MR I...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MR I表现。方法对5例骨梗死的患者行MR I检查,分析其MR I表现。结果急性期骨梗死3例,亚急性期骨梗死2例。急性期骨梗死MR I表现为均匀的不规则形等T1等T2信号的梗死区,边缘呈线样长T1长T2信号环绕;亚急性期骨梗死MR I表现为病灶呈不规则地图状,信号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内见等T1等T2信号,边缘见双线征。结论MR I可作为骨梗死分期的手段,又可作为与其他病变鉴别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岁及以上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及身高促进指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琳 毕军刚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8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研究3岁及以上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及身高促进指导方法。方法选取来该院体检的3岁及以上学龄前儿童432例,对其实施体格检查,应用Z分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身高与体重变化发现,儿童在3~4岁期间... 目的研究3岁及以上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方法及身高促进指导方法。方法选取来该院体检的3岁及以上学龄前儿童432例,对其实施体格检查,应用Z分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身高与体重变化发现,儿童在3~4岁期间身高、体重发育缓慢,而在5~7岁期间身高、体重变化显著。研究结果中,各项体格生长指标以中等水平为主,超重与肥胖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组,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多发于6~7岁儿童中。6~7岁组儿童中并未出现低体重与消瘦儿童,而其在3~5岁年龄段有所发生,提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其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该地区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发育良好,但有营养不良、营养过剩问题出现。通过采取控制儿童饮食、平衡膳食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其身高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分法 体格评价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