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强 张瑞彪 +1 位作者 张启增 毕向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7,共2页
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常规疗法+叶酸、维生素B12(B组),常规治疗+叶酸、维生素B12+抗幽门螺杆菌(Hp)(A组)治疗老年(≥60岁)血管性痴呆(VD)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p-IgG,酶法测定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仪检测血浆... 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常规疗法+叶酸、维生素B12(B组),常规治疗+叶酸、维生素B12+抗幽门螺杆菌(Hp)(A组)治疗老年(≥60岁)血管性痴呆(VD)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p-IgG,酶法测定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仪检测血浆Hcy。结果治疗第1天三组血脂及Hcy无统计学差异,第28天A、B组Hcy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第60天A组血Hcy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对照组。提示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抗Hp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VD患者的Hcy及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痴呆 血管性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下载PDF
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毕向锋 唐宝苍 +2 位作者 高春香 韦素春 吴小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29-130,共2页
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9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于手术后7、14及3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脑积液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的观察比较... 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9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于手术后7、14及3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脑积液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的观察比较。结果术后14及30 d,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30 d,观察组总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微创手术方式,其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颞部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后部入路 锥颅置管 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下载PDF
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毕向锋 唐宝苍 +1 位作者 高春香 韦素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与传统微创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9例(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与传统微创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9例(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出血量均为50--80m l,观察组采用额后部入路进行穿刺,同时使用有可调节钻入深度的限位器的钻头,钻穿颅骨,置入硅胶管抽吸部分血肿后,再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颞部入路手术治疗,其余同上。于手术后7d、14d及3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7d两组之间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率、脑疝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4d及30d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30d两组总并发症(再出血、脑疝)及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微创手术方式,其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颞部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后部入路 锥颅置管 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毕向锋 高春香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1期2876-2878,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随机...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41例(观察组)及非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40例(对照组)。2组于术后第1、3、14、30天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清TNF-α、IL-6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4、30天NIHSS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30天观察组血清IL-6及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后神经功能,且明显减轻TNF-α及IL-6的产生和释放,有利于保护健康脑组织及全身其他脏器,明显有利于脑出血的恢复及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出血 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 被引量:9
5
作者 毕向锋 唐宝苍 +1 位作者 高春香 韦素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基底核出血患者154例,出血量均为50-80ml。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额部入路组(79例)和颞部入路组(75例)。额部入路组经穿刺靶点定位后... 目的探讨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基底核出血患者154例,出血量均为50-80ml。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额部入路组(79例)和颞部入路组(75例)。额部入路组经穿刺靶点定位后,采用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颞部入路组采用传统颞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7、14、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残余血肿量以及脑疝、再出血、脑积水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①术后7d复查头部CT,示额部入路组残余血肿平均体积明显低于颞部入路组(t=9.17,P〈0.01);脑疝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颞部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χ^2=4.53,均P〈0.05);术后14及30d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t=16.81,均P〈0.05);再出血、脑疝、脑积水、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0d内病例合并统计,额部入路组再出血、脑疝、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8%(3/79)、6.3%(5/79)、3.8%(3/79)、5.1%(4/79);颞部入路组分别为16.0%(12/75)、18.7%(14/75)、5.3%(4/75)、21.3%(16/75),除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的颞部入路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引流术 额部入路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毕向锋 唐宝苍 高春香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11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方法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9例,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6h以内组(A组)24例,6~12h组(B...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方法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9例,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6h以内组(A组)24例,6~12h组(B组)36例,12~24h组(C组)20例,24h以上组(D组)29例。各组出血量均为50~80mL,均采用额部入路进行穿刺,同时使用有可调节钻入深度的限位器的钻头,钻穿颅骨,置入硅胶管抽吸部分血肿后,再引流。于手术后3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脑积液等并发症及病死率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30d各组之间病死率、再出血及脑疝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30d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A、B组均优于C、D组,而并发症(再出血、脑疝)及病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过早增加再出血及死亡风险,而过晚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利,6~12h手术最有利于病情恢复及减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穿刺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内皮素水平与老年再发脑梗死及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宝苍 马建国 +5 位作者 毕向锋 高春香 王素洁 张国欣 张生 吴斌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内皮素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老年血管性痴呆、再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与健康查体者各45例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内皮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内皮素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老年血管性痴呆、再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与健康查体者各45例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内皮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血管性痴呆组及再发梗死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平均浓度分别为(101±13)U/ml、(98±12)U/ml,血浆内皮素分别为(85±12)ng/L、(81±14)ng/L,显著高于TIA组(60U/ml±10U/ml、57ng/L±10ng/L)及健康对照组(46U/ml±8U/ml、41ng/L±6ng/L)(P<0.05或P<0.01),同时前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后2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脑梗死再发及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机制之一可能系通过慢性炎性反应引起血清内皮素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幽门螺杆菌 内皮素 痴呆 血管性 脑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宝苍 马建国 +5 位作者 毕向锋 高春香 王素洁 张国欣 张生 吴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糖尿病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入新鲜配制的1%链尿佐菌素(STZ)及线栓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依达拉奉...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糖尿病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入新鲜配制的1%链尿佐菌素(STZ)及线栓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依达拉奉干预脑缺血再灌注组(干预组)30只、非依达拉奉干预脑缺血再灌注组(非干预组)30只、假手术组5只和正常组5只。前两组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1h、6h、12h、24h、48h、72h亚组,每亚组5只。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依达拉奉干预组各个时间点脑皮质区凋亡细胞数及缺氧诱导因子表达量均低于非依达拉奉干预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减少糖尿病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数,同时可减少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在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具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糖尿病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Wallenberg综合征16例
9
作者 毕向锋 唐宝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198-1198,共1页
关键词 WALLENBERG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Cys-C、MMP-9水平与进展性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春香 毕向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69-70,共2页
于发病后12、24、48、72 h分别检测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各35例血清胱抑素C(Cys-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同时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发现发病后12 h,完全性卒中与进展性卒中组血清Cys-C、MMP-9、Hcy水平无显著性差... 于发病后12、24、48、72 h分别检测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各35例血清胱抑素C(Cys-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同时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发现发病后12 h,完全性卒中与进展性卒中组血清Cys-C、MMP-9、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24 h后进展性卒中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卒中组(P<0.05),且有持续升高趋势。提示血清Cys-C、MMP-9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机制可能与脑水肿、Hcy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脑血管意外 半胱氨酸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额部入路微创锥颅术后颅内压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莉宏 万宏伟 +3 位作者 王小春 姬明红 彭永光 毕向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7X期162-164,共3页
有研究显示动态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所得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ICP、脑灌注压(CPP)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压监测 脑出血术后 临床应用 微创锥颅 血流动力学参数 入路 额部
下载PDF
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_1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腹部术后胀气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占军 高桂莲 +1 位作者 刘春宏 毕向锋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8期596-596,共1页
笔者在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对260例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胃肠胀气的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封闭疗法,促进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外科腹部... 笔者在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对260例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胃肠胀气的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封闭疗法,促进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胃肠胀气患者260例,入选标准:腹部手术后2-3日,自诉腹胀腹痛,未排气排便,叩诊腹部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未恢复,具有上述症状体征且除外机械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的患者为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注射 新斯的明 维生素B1腹部术后胀气
下载PDF
胎盘早剥合并DIC抢救成功1例
13
作者 袁小兰 赵淑新 毕向锋 《中国农村医学》 1995年第12期27-28,共2页
胎盘早剥合并DIC抢救成功1例袁小兰,赵淑新,毕向锋064300河北省迁西县医院1病例报告患者37岁.第2胎,孕31+4周,腹痛14小时,阴道及牙龈出血5小时,于1994年4月1日急诊入院。于入院前两天曾有重体力劳动... 胎盘早剥合并DIC抢救成功1例袁小兰,赵淑新,毕向锋064300河北省迁西县医院1病例报告患者37岁.第2胎,孕31+4周,腹痛14小时,阴道及牙龈出血5小时,于1994年4月1日急诊入院。于入院前两天曾有重体力劳动史。当时自觉腰酸痛,4月及日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并发症DIC 急救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毕向锋 张莉宏 高桂莲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 目的探讨经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8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出血量均为15~30ml,观察组于入院6—24h采用额部入路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于手术后1、7、14、3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术后7d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7.47±6.21及39.28±8.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8.80,P〈0.05),且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14d(19.14±5.21,31.16±7.99)及30d(15.33±4.47,25.33±5.55)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70、15.83,P均〈0.05),14d炎性因子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0d2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亦可于出血早期明显减轻炎性因子的产生及释放,有利于保护健康脑组织及全身其他脏器,明显有利于脑出血的恢复及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术 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5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福顺 毕向锋 高春香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7期715-71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与传统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经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9例(微创组),与同期入院保守治疗患者50例(保守组)进行比较.各组出血量均为30~... 目的 探讨经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与传统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经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9例(微创组),与同期入院保守治疗患者50例(保守组)进行比较.各组出血量均为30~50 ml,微创组采用额后部入路进行穿刺引流.保守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于手术后7、14、28 d及2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术后血肿大小、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比较.结果 治疗后微创组NIHSS明显优于保守组[治疗后7、14、28 d分别为(9.4±4.2)、(13.7±5.3)分 (6.4±3.6)、(9.9±4.1)分 (5.2±2.1)、(7.8±3.7)分],血肿体积[7、14、28 d分别为(13.7±4.6)、(30.1±4.4)ml (8.6±3.1)、(20.3±3.1)ml (5.9±2.1)、(11.3±2.6)m1]及水肿体积[7、14、28 d分别为(14.7±4.6)、(21.3±6.1)ml (9.5±3.5)、(12.8±5.3)ml (5.7±3.1)、(9.6±3.O)ml]明显减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个月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30~50 ml脑出血量患者经额后部入路微创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全新微创手术方式,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后部入路 微创 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