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背麦蛾(鳞翅目:麦蛾科)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徐伟 毕嘉瑞 +3 位作者 刘梅 张吉辉 张益恺 臧连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3,共9页
【目的】了解杨背麦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和超微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杨背麦蛾雌、雄蛾的触角感器。【结果】杨背麦蛾触角感器绝大部分位于触角鞭节的腹面和侧面,少部分位于柄节和梗节。基于感器外部形态可分... 【目的】了解杨背麦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和超微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杨背麦蛾雌、雄蛾的触角感器。【结果】杨背麦蛾触角感器绝大部分位于触角鞭节的腹面和侧面,少部分位于柄节和梗节。基于感器外部形态可分为8种类型:Bhm氏鬃毛(BBⅠ型和BBⅡ2种亚型)、毛形感器、锥形感器(SBⅠ和SBⅡ2种亚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鳞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其中毛形、锥形和耳形感器表皮具多孔,属于嗅觉感器。雌、雄蛾触角感器形态和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雄蛾触角与雌蛾相比,亚鞭节多1~4节;毛形和锥形SBⅡ感器明显长于雌蛾;刺形和腔锥形感器基部直径雄蛾明显长于雌蛾;毛形、锥形、刺形、腔锥形和鳞形感器总数均明显多于雌蛾。【结论】杨背麦蛾触角感器种类丰富,多数具有嗅觉功能,雌、雄蛾触角感器在数量和特征上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背麦蛾 触角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斑鞘豆叶甲成虫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樊瑞冬 张益恺 +2 位作者 毕嘉瑞 徐伟 臧连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1-749,共9页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1) mol/L浓度下斑鞘豆叶甲成虫对6种萜烯类挥发物EAG反应较强,驱避反应显著,雄虫反应强于雌虫。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显著强于其他4种萜烯类挥发物,对雄虫的驱避率分别为86.7%和81.3%。斑鞘豆叶甲对5种醇、醛类挥发物EAG反应差异显著,除芳樟醇外均表现引诱反应。雌虫对反-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和反-2-己烯醛3种绿叶气味挥发物的引诱反应强于雄虫,其中反-2-己烯-1-醇的引诱作用最强,引诱率达68.9%,推测雌虫产卵定位与绿叶气味挥发物有关。斑鞘豆叶甲对5种其他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低,具有引诱作用,雄虫反应均强于雌虫,雌、雄虫对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强于其他4种挥发物。浓度反应结果发现当浓度从10^(-2) mol/L增加到10^(-1) mol/L时,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稍降低,对(-)-β-蒎烯和β-月桂烯的驱避反应降低,表现出浓度阈值。但在10^(-5) mol/L浓度下(1R)-(+)-α-蒎烯、(-)-β-蒎烯、(R)-(+)-柠檬烯和β-月桂烯仍然表现为明显的驱避作用,这些挥发物可作为驱避剂组分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鞘豆叶甲 非寄主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下载PDF
大豆植株挥发物组分变化与大豆食心虫为害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晓霞 徐伟 +3 位作者 卢爱军 毕嘉瑞 苏贤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检测了经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诱导处理后大豆植株挥发物组分的相对含量,并调查了诱导处理小区的大豆食心虫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对照大豆叶片挥发物检测到8种,豆荚挥发物15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叶片和豆荚挥发物中的酯类和萜类组分相... 检测了经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诱导处理后大豆植株挥发物组分的相对含量,并调查了诱导处理小区的大豆食心虫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对照大豆叶片挥发物检测到8种,豆荚挥发物15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叶片和豆荚挥发物中的酯类和萜类组分相对含量明显增加;水杨酸甲酯诱导后大豆叶片挥发物组分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豆荚中烷类组分含量增加。2种诱导剂处理小区内的大豆食心虫成虫数量、卵荚率、幼虫入荚率和虫食率明显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茉莉酸甲酯处理区效果好于水杨酸甲酯处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 植物挥发物 大豆食心虫
原文传递
寄主植物对双斑萤叶甲中肠消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伟 张吉辉 +3 位作者 毕嘉瑞 马延旭 张益恺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1-556,共6页
测定了双斑萤叶甲成虫对棉花、玉米、大豆等6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量和产卵量,以及取食后虫体消化酶和解毒酶系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成虫在棉花、玉米、大豆和谷子上的取食量和产卵量均较多,且取食12 h的成虫消化酶和解毒酶活性... 测定了双斑萤叶甲成虫对棉花、玉米、大豆等6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量和产卵量,以及取食后虫体消化酶和解毒酶系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成虫在棉花、玉米、大豆和谷子上的取食量和产卵量均较多,且取食12 h的成虫消化酶和解毒酶活性较高,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总蛋白酶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随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降变化,48 h酶活性则明显降低。在水蒿和番茄上的取食量均较少,且取食12 h的消化酶活性较低,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取食水蒿的3种消化酶活性明显升高,48 h除总蛋白酶稍低于玉米,其余2种蛋白酶均高于其他寄主植物。双斑萤叶甲取食棉花、玉米、大豆和谷子后3种解毒酶活性呈现小幅升降变化,而取食番茄和水蒿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大幅升高。这表明双斑萤叶甲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时,能调节自身消化酶和解毒酶的活性,来适应寄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萤叶甲 消化酶 解毒酶 寄主植物
原文传递
大豆叶片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及对实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伟 卢爱军 +3 位作者 付晓霞 毕嘉瑞 张吉辉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6个品种大豆叶片对实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并检测了豆叶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营养物质含量间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吉育67",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吉农...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6个品种大豆叶片对实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并检测了豆叶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营养物质含量间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吉育67",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吉农20"。幼虫在不同品种豆叶上的取食量和发育历期也存在差异,在"长农16"上取食量最大,为101.68 cm2,在"吉农20"上取食量最小,为65.17 cm2;在"长农16"上,发育历期最长为18.02 d,在"吉育55"上发育历期最短,为15.29 d。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能刺激实夜蛾幼虫取食量增加,发育历期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可减少幼虫取食,发育历期延长。在供试品种中,"长农23"和"吉农20"对实夜蛾的抗性较强,表现为幼虫取食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营养含量 实夜蛾 取食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公共档案馆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毕嘉瑞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3,共2页
2006年12月3日,由中国档案学会、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天津市档案局主办,天津市档案学会、泰达图书馆、档案馆承办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公共档案馆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津召开。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全国部分省市,以及环渤海区域的档... 2006年12月3日,由中国档案学会、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天津市档案局主办,天津市档案学会、泰达图书馆、档案馆承办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公共档案馆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津召开。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全国部分省市,以及环渤海区域的档案部门负责人、知名学者和部分天津市档案工作者160人。论坛共收到论文20余篇,会上交流的有ll篇。天津市委秘书长苟利军、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副局馆长李明华出席论坛并讲话。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原局馆长毛福民、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冯鹤旺、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倪祥玉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建设 高层论坛 新区开发 开放 滨海 中国档案学会 天津市档案局 天津开发区
原文传递
2004年东亚地区分会釜山会议侧记
7
作者 毕嘉瑞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东亚地区 中国 韩国 会议 区分 召开 美国 侧记 国际档案理事会 档案工作者
原文传递
中国档案学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8
作者 毕嘉瑞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2006年12月13日,中国档案学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06年中国档案学会工作总结、2007年工作计划、《关于继续办好(文件与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网站)的意见》及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中... 2006年12月13日,中国档案学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06年中国档案学会工作总结、2007年工作计划、《关于继续办好(文件与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网站)的意见》及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冯鹤旺主持了会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副局馆长李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学会 常务理事会 档案学会工作 档案工作者 国家档案局 中央档案馆 获奖项目 优秀成果
原文传递
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主题报告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毕嘉瑞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60,共7页
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主题报告综述毕嘉瑞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96年9月2~7日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名档案界的代表云集北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 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主题报告综述毕嘉瑞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96年9月2~7日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名档案界的代表云集北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这是本世纪最后一届国际档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档案大会 世界 档案事业
原文传递
做好档案的著录标引工作是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关键——第二届计算机管理档案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嘉瑞 《档案学研究》 1988年第3期78-79,共2页
中国档案学会自动化技术委员会1988年5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第二届计算机管理档案学术讨论会,中央、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档案部门55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04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中国档案学会自动化技术委员... 中国档案学会自动化技术委员会1988年5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第二届计算机管理档案学术讨论会,中央、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档案部门55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04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中国档案学会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强焕文在开幕时说,去年洛阳会议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 管理档案 学术讨论 档案部门 档案学会 自动标引 著录标引 应用计算机 洛阳
原文传递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馆学术委员会在京成立
11
作者 毕嘉瑞 《档案学通讯》 1986年第5期49-49,共1页
1986年6月4日中国档案学会档案馆学术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档案学会的领导同志,有来自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照片档案馆、航空工业部档案馆的同志,有来... 1986年6月4日中国档案学会档案馆学术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档案学会的领导同志,有来自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照片档案馆、航空工业部档案馆的同志,有来自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局、黑龙江省档案局的同志,还有来自铁道部档案处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同志。会议历时两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中国档案学会 学术委员会 档案馆工作 档案系统 会档 历史档案 照片档案 北京市档案局 中央档案馆
原文传递
斑鞘豆叶甲成虫对大豆叶片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云程 毕嘉瑞 +2 位作者 杨漫 陈宇枭 徐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413,共7页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从8种大豆叶片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斑鞘豆叶甲成虫具有显著引诱或驱避作用的化合物,为探索生物制剂防控斑鞘豆叶甲提供理论依据。EAG测定结果表明:斑鞘豆叶甲EAG反应相对值均随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雌...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从8种大豆叶片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斑鞘豆叶甲成虫具有显著引诱或驱避作用的化合物,为探索生物制剂防控斑鞘豆叶甲提供理论依据。EAG测定结果表明:斑鞘豆叶甲EAG反应相对值均随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雌虫强于雄虫。同一浓度下,对1-辛烯-3-醇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其次为3-辛醇和(Z)-3-己烯-1-醇。行为反应测试发现,同一浓度的不同挥发物对斑鞘豆叶甲的引诱率或驱避率间存在差异。1-辛烯-3-醇、3-辛醇、(Z)-3-己烯-1-醇、3-辛酮、茉莉酸甲酯和N,N-二甲基乙酰胺对斑鞘豆叶甲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引诱率增加,且雌虫的嗅觉反应均强于雄虫。其中10^(-1) mol/L的1-辛烯-3-醇对雌、雄虫的引诱率最高,分别为90.00%和84.45%。己醛的驱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挥发物。β-石竹烯在低浓度(10^(-5)~10^(-4)mol/L)下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在高浓度(10^(-2) ~10^(-1)mol/L)下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鞘豆叶甲 大豆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