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油田降黏剂研究
1
作者
韩晓冬
张伟
+7 位作者
冯宇
王成
宋宏志
毕培栋
崔盈贤
马良宇
刘洪亮
李可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52-56,共5页
针对渤海油田超稠油油田原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高温降黏剂的降黏驱油性能。高温降黏剂可以在矿化度30000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2000 mg/L的地层水中保持较好的降黏性能,降黏效率大于98%。降黏驱油体系可以提...
针对渤海油田超稠油油田原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高温降黏剂的降黏驱油性能。高温降黏剂可以在矿化度30000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2000 mg/L的地层水中保持较好的降黏性能,降黏效率大于98%。降黏驱油体系可以提高原油驱替效率28%,耐温性能良好。当液固比为10∶1(mL∶g)时降黏剂体系在岩石的静态吸附达到了平衡,饱和吸附量为0.6 mg/g砂,吸附平衡时间为15 h。降黏剂还可以改变油砂表面润湿性,从而提升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剂
高温驱替
界面张力
润湿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稠油蒸汽吞吐井扩容降压增注机理研究与矿场实践
2
作者
张伟
邹剑
+4 位作者
张华
毕培栋
王秋霞
张洪
韩晓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2,共7页
在渤海油田稠油的热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或井周堵塞,蒸汽吞吐井通常面临蒸汽注入困难的问题。岩石力学扩容作为一项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常规增产措施存在的有效期短和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然而,目前针对储层水力扩容特性的实验研究...
在渤海油田稠油的热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或井周堵塞,蒸汽吞吐井通常面临蒸汽注入困难的问题。岩石力学扩容作为一项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常规增产措施存在的有效期短和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然而,目前针对储层水力扩容特性的实验研究仍然很少,特别是在考虑蒸汽吞吐开发初期或实际地层所处的真三轴应力环境下的实验。以渤海L稠油油田为例,对注蒸汽开发前的稠油油层岩心进行了粒径分析,以及电镜扫描与能谱分析等微观物理性质观测,并研究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岩心的力学与高温水力扩容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粒径平均为225μm,属于细—中粒径;岩心微观结构较为松散,颗粒之间存在沥青胶结物,疏松程度高;岩心元素中Si含量与C含量最高。岩心在单轴应力下会迅速出现剪切膨胀现象,但在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由于水平应力的限制岩心体积持续被压缩,未出现扩容现象,且强度较低。真三轴高温水力扩容实验中岩心流体压力波动较大,说明在水力扩容阶段内部裂缝不断产生、发育及扩展,导致岩心体积膨胀,在到达破裂压力后岩心仍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CT扫描表明,岩心在水力扩容后体积膨胀明显,在水平方向表现出了较大变形,内部出现了次生复杂缝网,扩容效果良好。最后,通过现场扩容施工实例展示了渤海稠油吞吐井扩容作业的效果,以期为水力扩容与安全连通高效开采稠油提供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水力扩容
真三轴
岩心
渗透率
蒸汽吞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稠油油藏热稀油复合吞吐解堵工艺技术研究
3
作者
刘义刚
张伟
+3 位作者
邹剑
王秋霞
韩晓冬
毕培栋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2,共5页
稠油热采过程中形成的油包水乳状液可能会堵塞地层孔喉,影响热采井产量。采用热稀油复合吞吐解堵措施工艺,以稀油和化学降黏剂为采油介质,利用注入稀油稀释地下稠油、化学破乳降黏增效等作用,能够有效解除近井地带乳化堵塞,实现增产增...
稠油热采过程中形成的油包水乳状液可能会堵塞地层孔喉,影响热采井产量。采用热稀油复合吞吐解堵措施工艺,以稀油和化学降黏剂为采油介质,利用注入稀油稀释地下稠油、化学破乳降黏增效等作用,能够有效解除近井地带乳化堵塞,实现增产增效。开展了掺稀降黏和降黏剂破乳降阻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稠油掺入稀油后黏度显著降低,稀油黏度越低,温度越高,掺入稀油比例越大,掺稀降黏效果越好。稀油可作为化学剂的溶剂载体,掺入降黏剂可以促进稀油与稠油混合溶解,同时通过促进乳状液破乳和反相乳化,减小乳状液尺寸,进一步辅助含水稠油降黏降阻,降低液阻效应,改善稠油流动性,解除储层堵塞,扩大波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稀油吞吐
原油乳化
解堵
降黏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稠油动起来
4
作者
苑玉静
毕培栋
《中国石油石化》
2023年第3期70-71,共2页
渤海油田以独具特色的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了海上稠油的高效开发。2022年,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稠油热采产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50万吨产量规模。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为攻克海上稠油热采难关,渤海油...
渤海油田以独具特色的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了海上稠油的高效开发。2022年,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稠油热采产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50万吨产量规模。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为攻克海上稠油热采难关,渤海油田致力技术攻关,逐渐完善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海上稠油热采高效开发技术体系,逐渐具备了助力渤海湾盆地上亿吨稠油资源高效开发的过硬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海上稠油热采
高效开发技术
稠油资源
中国海油
产量规模
新的里程碑
原文传递
题名
渤海油田降黏剂研究
1
作者
韩晓冬
张伟
冯宇
王成
宋宏志
毕培栋
崔盈贤
马良宇
刘洪亮
李可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稠油热采重点实验室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52-56,共5页
文摘
针对渤海油田超稠油油田原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高温降黏剂的降黏驱油性能。高温降黏剂可以在矿化度30000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2000 mg/L的地层水中保持较好的降黏性能,降黏效率大于98%。降黏驱油体系可以提高原油驱替效率28%,耐温性能良好。当液固比为10∶1(mL∶g)时降黏剂体系在岩石的静态吸附达到了平衡,饱和吸附量为0.6 mg/g砂,吸附平衡时间为15 h。降黏剂还可以改变油砂表面润湿性,从而提升驱油效率。
关键词
降黏剂
高温驱替
界面张力
润湿性
Keywords
viscosity reducer
high temperature displacement
interfacial tension
wettability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稠油蒸汽吞吐井扩容降压增注机理研究与矿场实践
2
作者
张伟
邹剑
张华
毕培栋
王秋霞
张洪
韩晓冬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2,共7页
文摘
在渤海油田稠油的热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或井周堵塞,蒸汽吞吐井通常面临蒸汽注入困难的问题。岩石力学扩容作为一项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常规增产措施存在的有效期短和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然而,目前针对储层水力扩容特性的实验研究仍然很少,特别是在考虑蒸汽吞吐开发初期或实际地层所处的真三轴应力环境下的实验。以渤海L稠油油田为例,对注蒸汽开发前的稠油油层岩心进行了粒径分析,以及电镜扫描与能谱分析等微观物理性质观测,并研究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岩心的力学与高温水力扩容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粒径平均为225μm,属于细—中粒径;岩心微观结构较为松散,颗粒之间存在沥青胶结物,疏松程度高;岩心元素中Si含量与C含量最高。岩心在单轴应力下会迅速出现剪切膨胀现象,但在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由于水平应力的限制岩心体积持续被压缩,未出现扩容现象,且强度较低。真三轴高温水力扩容实验中岩心流体压力波动较大,说明在水力扩容阶段内部裂缝不断产生、发育及扩展,导致岩心体积膨胀,在到达破裂压力后岩心仍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CT扫描表明,岩心在水力扩容后体积膨胀明显,在水平方向表现出了较大变形,内部出现了次生复杂缝网,扩容效果良好。最后,通过现场扩容施工实例展示了渤海稠油吞吐井扩容作业的效果,以期为水力扩容与安全连通高效开采稠油提供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水力扩容
真三轴
岩心
渗透率
蒸汽吞吐
Keywords
thermal recovery of heavy oil
hydraulic dilation
true triaxial
core sample
permeability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稠油油藏热稀油复合吞吐解堵工艺技术研究
3
作者
刘义刚
张伟
邹剑
王秋霞
韩晓冬
毕培栋
机构
中国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2,共5页
基金
中海油“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KJGG2021-0600)。
文摘
稠油热采过程中形成的油包水乳状液可能会堵塞地层孔喉,影响热采井产量。采用热稀油复合吞吐解堵措施工艺,以稀油和化学降黏剂为采油介质,利用注入稀油稀释地下稠油、化学破乳降黏增效等作用,能够有效解除近井地带乳化堵塞,实现增产增效。开展了掺稀降黏和降黏剂破乳降阻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稠油掺入稀油后黏度显著降低,稀油黏度越低,温度越高,掺入稀油比例越大,掺稀降黏效果越好。稀油可作为化学剂的溶剂载体,掺入降黏剂可以促进稀油与稠油混合溶解,同时通过促进乳状液破乳和反相乳化,减小乳状液尺寸,进一步辅助含水稠油降黏降阻,降低液阻效应,改善稠油流动性,解除储层堵塞,扩大波及范围。
关键词
海上稠油
稀油吞吐
原油乳化
解堵
降黏剂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稠油动起来
4
作者
苑玉静
毕培栋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石油石化》
2023年第3期70-71,共2页
文摘
渤海油田以独具特色的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了海上稠油的高效开发。2022年,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稠油热采产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50万吨产量规模。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为攻克海上稠油热采难关,渤海油田致力技术攻关,逐渐完善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海上稠油热采高效开发技术体系,逐渐具备了助力渤海湾盆地上亿吨稠油资源高效开发的过硬技术。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海上稠油热采
高效开发技术
稠油资源
中国海油
产量规模
新的里程碑
分类号
TE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油田降黏剂研究
韩晓冬
张伟
冯宇
王成
宋宏志
毕培栋
崔盈贤
马良宇
刘洪亮
李可
《山东化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稠油蒸汽吞吐井扩容降压增注机理研究与矿场实践
张伟
邹剑
张华
毕培栋
王秋霞
张洪
韩晓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上稠油油藏热稀油复合吞吐解堵工艺技术研究
刘义刚
张伟
邹剑
王秋霞
韩晓冬
毕培栋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上稠油动起来
苑玉静
毕培栋
《中国石油石化》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