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出血高风险患者据胃镜检查结果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治疗后消化道和心脏不良事件观察
1
作者 毕学娜 霍立巍 +2 位作者 刘军 郑彬彬 贾志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77-80,共4页
目的 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制定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治疗后消化道不良事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400例消化道出血高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B组各200例,两组均接受冠脉支架植入... 目的 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制定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治疗后消化道不良事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400例消化道出血高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B组各200例,两组均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A组根据支架植入术后早期行胃镜检查结果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B组根据既往临床诊疗经验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药物服用情况、消化道不良事件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年数少(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新发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出血例数少,因消化道出血接受输血治疗的次数少,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 早期胃镜检查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高出血风险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消化道不良事件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支架内再狭窄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冠脉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发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毕学娜 刘玉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发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单纯冠心病患者HRT的差异。方法将124例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血压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合...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发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单纯冠心病患者HRT的差异。方法将124例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血压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合并组),4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单次室性期前收缩后HRT的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和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对各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分析表明,合并组与高血压组相比,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合并组的TO、TS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0.05);高血压组的TO、TS值与冠心病组和合并组比较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RT指标明显异常,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RT指标受损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早发冠心病 心率震荡 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清FGF-23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霍立巍 刘军 +1 位作者 郑彬彬 毕学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132例,依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1例)和未复发组(91例)。另根据患者血清FGF-23的表达水...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132例,依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1例)和未复发组(91例)。另根据患者血清FGF-23的表达水平将其分为FGF-23高表达组和FGF-23低表达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房内径(LA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血清FGF-23的水平。结果 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持续性AF比例以及LAD、血清FGF-23水平升高(P<0.05);持续性AF以及LAD、血清FGF-23水平过高均是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FGF-23、LAD及两者联合检测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95%CI:0.681~0.859)、0.743(95%CI:0.651~0.836)、0.828(95%CI:0.752~0.904)。FGF-23高表达组(FGF-23≥224.42μg/L,56例)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FGF-23低表达组(FGF-23<224.42μg/L,7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64%vs. 21.05%,χ^(2)=8.379,P<0.05)。结论 血清FGF-23过高是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且其对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发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预后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在控制房颤心室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毕学娜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4期25-27,共3页
无论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还是永久性心房颤动(AF),治疗中均建议控制心室率。现有的控制心室率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和地高辛,由于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在控制房颤患者心... 无论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还是永久性心房颤动(AF),治疗中均建议控制心室率。现有的控制心室率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和地高辛,由于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在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中的应用。伊伐布雷定是一种新型的降低心率药物,通过抑制心脏起搏If电流而降低心率,并被批准用于窦性心律且心率≥70次/分、伴有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NYHA Ⅱ~Ⅵ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或者用于禁用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因为If通道被认为仅在窦房结组织中表达,因此,伊伐布雷定并未在心衰伴房颤的患者中进行研究。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4)是负责If电流在整个心肌中表达的主要基因,这一研究发现奠定了伊伐布雷定在房颤心室率控制中的潜在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伊伐布雷定可使房颤动物模型心率降低,对QT间期或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影响。初步的临床数据表明,伊伐布雷定可降低房颤患者的心率,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伊伐布雷定对伴有房颤的心衰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最佳用药剂量和治疗时间仍然存在争议,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来证实伊伐布雷定是否可作为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心房颤动 If通道 心率控制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不同冠状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研究
5
作者 毕学娜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13-14,共2页
自2019年末一种不明原因肺炎在全球暴发流行,后被证实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至此已发现7种可对人致病的冠状病毒,其中有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死率高,且具有很强的人际传播能力,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部分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电... 自2019年末一种不明原因肺炎在全球暴发流行,后被证实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至此已发现7种可对人致病的冠状病毒,其中有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死率高,且具有很强的人际传播能力,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部分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异常、心脏病理改变,现就此3种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脏的损害进行比较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 MERS-CoV 2019-nCoV 心脏损害
下载PDF
西藏高原地区心力衰竭患者134例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毕学娜 霍立巍 +2 位作者 张健 罗增旺姆 贾志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选取西藏高原地区心衰患者134例;其中,冠心病60例,高原性心脏病40例,高血压心脏病34例。分析不同心脏疾病所致心衰超声心动图特征及瓣膜返流情况。结果与冠心病心衰患者比较...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选取西藏高原地区心衰患者134例;其中,冠心病60例,高原性心脏病40例,高血压心脏病34例。分析不同心脏疾病所致心衰超声心动图特征及瓣膜返流情况。结果与冠心病心衰患者比较,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肺动脉内径较大,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较快(P<0.05),高原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小,短轴缩短率较大,三尖瓣口血流速度较快(P<0.05)。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大于冠心病和高原性心脏病心衰患者(P<0.05)。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比较,高原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和肺动脉收缩压较大,肺动脉口血流速度较快,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较小,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慢(P<0.05)。冠心病心衰患者二尖瓣返流比例多于高原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P<0.05),高原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三尖瓣返流比例多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患者(P<0.05)。结论西藏高原地区心衰患者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不同病因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瓣膜返流情况各有不同,临床上需要结合其特征做出相应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影像医学在胰腺外伤患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张健 毕学娜 +1 位作者 李欣原 苏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18期8-9,共2页
胰腺外伤患者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均具有明确的腹部外伤病史,但由于中上腹部重要脏器较多且解剖位置距离较近,仅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难以快速定位损伤脏器,而开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虽可明确诊断损伤部位及病情,但其医源性损伤较大且... 胰腺外伤患者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均具有明确的腹部外伤病史,但由于中上腹部重要脏器较多且解剖位置距离较近,仅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难以快速定位损伤脏器,而开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虽可明确诊断损伤部位及病情,但其医源性损伤较大且需完善的术前准备与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可行性评估,因此临床应用与推广颇为广泛,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如超声、螺旋CT、ERCP、MRCP等技术在胰腺外伤诊断与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胰腺外伤 临床诊断 介入治疗 临床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