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全媒体舆情风险防范的共意机制建构--以K396次列车洪灾脱险事件为例
1
作者 毕宏音 闵玉丹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研究目的]超时空泛在的全媒体放大了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舆情风险。研究旨在探究该类舆情由危转机的机理,荟聚舆情支持力量,进而提升应急管理效能。[研究方法]以K396次列车脱险过程的舆论演进势态为研究对象,依托全形态大数据挖掘和... [研究目的]超时空泛在的全媒体放大了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舆情风险。研究旨在探究该类舆情由危转机的机理,荟聚舆情支持力量,进而提升应急管理效能。[研究方法]以K396次列车脱险过程的舆论演进势态为研究对象,依托全形态大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舆情事件演化过程进行精准描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立足“要素-机制”系统分析框架,厘清“整合性共意”机制中的多元主体要素、互动关系和运行链条。[研究结论]透过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舆情危机向舆情支持的个案演变过程,洞见到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国家管理者、民众、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通过“刺激发生-汇集分析-接触交流-互动回应-共意建构-决策引导”六环节,不断推动着整合性共意机制的协调运转。该研究为构筑全媒体环境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模式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全媒体 舆情危机 舆情支持 舆情治理 整合性共意 建构主义理论
下载PDF
舆情“类反转”现象分析与反思——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毕宏音 田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110,共8页
[目的/意义]频发的舆情反转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与治理难点。新近发生的舆情“类反转”事件,亦需要学界和政府从理论探讨和治理实践两个维度加以积极回应。[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利用SPSS和R对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全面解析“万... [目的/意义]频发的舆情反转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与治理难点。新近发生的舆情“类反转”事件,亦需要学界和政府从理论探讨和治理实践两个维度加以积极回应。[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利用SPSS和R对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全面解析“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的舆情变动过程,归纳出舆情“类反转”特征,提出舆情“类反转”概念,探讨了导致舆情“类反转”的深层次原因。[结果/结论]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和理论探索,提出应建立起强化基层综治、增强媒体职责、提高网民素养、发挥技术优长、修补信任基础的综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 类反转事件 新媒体 案例分析法
下载PDF
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毕宏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166-169,共4页
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他们以互联网为传播和交流媒介,通过上网获取信息并参与网络互动,通过发表个人见解来表达情绪和态度。网民的网络舆情表现出五大主体特征: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主体发生交叉... 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他们以互联网为传播和交流媒介,通过上网获取信息并参与网络互动,通过发表个人见解来表达情绪和态度。网民的网络舆情表现出五大主体特征: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主体发生交叉和重构;网民所表达的舆情不能被视为全体民众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网民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持有者;网民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强大服务功能来表达舆情;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舆情言论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网络舆情 主体 特征
下载PDF
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 被引量:78
4
作者 毕宏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互联网的崛起为民众的内隐情绪和态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表达途径。与此同时,在网络舆情信息交流过程中,集体心理的存在使网民个体的舆情表达受到群体影响而发生变化甚至扭曲。通过对群体压力、群体极化、集体无意识、群体互动等研究,展... 互联网的崛起为民众的内隐情绪和态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表达途径。与此同时,在网络舆情信息交流过程中,集体心理的存在使网民个体的舆情表达受到群体影响而发生变化甚至扭曲。通过对群体压力、群体极化、集体无意识、群体互动等研究,展示了网络舆情形成和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变动 集体心理 群体影响
下载PDF
“微博”热潮下的网络意见领袖变化趋势 被引量:23
5
作者 毕宏音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共3页
微博作为自媒体的新成员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风潮,但这并不预示着网络意见领袖的式微,而是呈现出诸如微博传播模式下的角色重叠,山头林立后的泛众化,对其身份认同变数加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国家管理者"织围脖&... 微博作为自媒体的新成员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风潮,但这并不预示着网络意见领袖的式微,而是呈现出诸如微博传播模式下的角色重叠,山头林立后的泛众化,对其身份认同变数加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国家管理者"织围脖"成为其中特殊一群等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网络 意见领袖 变化趋势
下载PDF
网络舆情的基本共识及其动态规律再认识:多维视角考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5-16,共12页
当前,现代舆情研究围绕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就表征的舆情演化路径、背后的刺激性事件、利益纠葛、复杂主体、管理客体、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心态与心理、网络舆情空间、互联网技术迭代的影响,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应用等,逐步形成了十大... 当前,现代舆情研究围绕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就表征的舆情演化路径、背后的刺激性事件、利益纠葛、复杂主体、管理客体、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心态与心理、网络舆情空间、互联网技术迭代的影响,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应用等,逐步形成了十大基本共识。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当下分析轻前期预测、对复杂动力要素的综合研判不足、传统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缺乏对交杂舆情环境的阐释力、静稳的阶段性研究难以反映传播规律的趋势性变化等问题,这亟待从"历史与聚类分析""多驱动要素分析""智能兼专家分析""追踪性动态分析"等多维视角,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动态化规律进行系统性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基本共识 动态规律 多维视角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被引量:16
7
作者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2期50-58,共9页
基于舆情研究,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中显现出互为镜像、互为嵌入和互为信息的人机关系趋势。这将可能引发对生物与器物、时间与空间、真实与虚拟、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开放分享与芯片沉默的认知变化,同时,也会带来乐观与悲观、观望与摇摆... 基于舆情研究,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中显现出互为镜像、互为嵌入和互为信息的人机关系趋势。这将可能引发对生物与器物、时间与空间、真实与虚拟、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开放分享与芯片沉默的认知变化,同时,也会带来乐观与悲观、观望与摇摆等各类社会心态,催生出离线的高度在线化、人机互动结构的组织化、勤于创造与思想惰怠两极分化、人工智能亚文化博兴和新的信息沟等社会现象。亟需通过树立新发展理念、智慧服务、制度保障、科普宣传教育、政策安排等加以有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影响 新态势 应对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媒体传播 被引量:23
8
作者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4期50-57,共8页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技术优势及对新闻性信息的天然附着,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加速器"。在这类事件中,新媒体呈现出瞬间聚焦、疾速扩散、热点唤起和叠加互动的传播效用。而显露出多重特征的各类信息传播节点,又...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技术优势及对新闻性信息的天然附着,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加速器"。在这类事件中,新媒体呈现出瞬间聚焦、疾速扩散、热点唤起和叠加互动的传播效用。而显露出多重特征的各类信息传播节点,又构筑了单中心、多中心、去中心和混合型传播模式。面对复杂局面,急需创新虚拟社会管理,通过基层社会建设、预警机制建设、制度保障建设、沟通渠道建设等加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新媒体传播 虚拟社会管理
下载PDF
影响民众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 被引量:14
9
作者 毕宏音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通过引入中介性社会事项的概念 ,阐述中介性社会事项作为民众社会政治态度即舆情的刺激物的重要地位 ,并重点分析中介性社会事项的特征、主要功能及其功能方面的特点 ,并就中介性社会事项在舆情空间中发生刺激作用的复杂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舆情 中介性社会事项 刺激物 特征 主要功能
下载PDF
舆情视野中的网民上网行为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毕宏音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论坛和BBS以及即时通讯是目前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网民的上网行为与其舆情表达有着某种联系,并呈现出连续性、扩散性和群聚特征。
关键词 舆情 网民 上网行为
下载PDF
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网民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宏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移动互联时代崛起的微博社会空间中,"热点话题"与"活跃用户网络"从客观上成为构造网络舆情与舆论新生态,推动微博信息传播的两大要素。而深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则离不开"本我"、"自我"和&qu... 移动互联时代崛起的微博社会空间中,"热点话题"与"活跃用户网络"从客观上成为构造网络舆情与舆论新生态,推动微博信息传播的两大要素。而深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则离不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高峰体验"的推动;"自我效能感"的助推;"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化,以及"炫耀性心理"的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信息传播 心理因素 影响力
下载PDF
从各地试水看“容错纠错机制”的系统建构 被引量:16
12
作者 毕宏音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7,共3页
基于实践意义,当前各地探索试水的"容错机制",无疑为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化样本。进一步由学理视域考量,也需要透过地方应用实践,通过探讨决策理念的树立、容错机制的系统化建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 基于实践意义,当前各地探索试水的"容错机制",无疑为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化样本。进一步由学理视域考量,也需要透过地方应用实践,通过探讨决策理念的树立、容错机制的系统化建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兼顾并行的逻辑路径,为机制经试水至完善与推广提供系统化学理依据和理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纠错 决策理念 机制建构
下载PDF
网民心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毕宏音 《社科纵横》 2006年第9期38-39,共2页
网民心理特征分析是网络舆情研究涉及到的重要内容。目前,网民心理不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受到西方各种理论和思潮的冲击。主要呈现出九大心理特征:第一,渴求新知;第二,猎奇探究;第三,彰显个性;第四,娱乐时尚;第五,减压宣泄;第六,跟... 网民心理特征分析是网络舆情研究涉及到的重要内容。目前,网民心理不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受到西方各种理论和思潮的冲击。主要呈现出九大心理特征:第一,渴求新知;第二,猎奇探究;第三,彰显个性;第四,娱乐时尚;第五,减压宣泄;第六,跟风从众;第七,追求平等;第八,渴望创新;第九,自我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心理特征
下载PDF
网络语言与网民社会心态的折射 被引量:13
14
作者 毕宏音 《社科纵横》 2007年第3期151-152,60,共3页
网络语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脱胎于现实社会。通常来看,网络语言具有继承移置、发展渗透、简约精炼、幽默调侃和非规范性特征,如果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网络语言显示出一些网民批判现实、解构权威、追求差异和反抗叛逆的社会心态。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特征 社会心态
下载PDF
“新诉求群体”的时代影响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毕宏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344-347,共4页
以网络社会发展现实为背景,提出"新诉求群体"概念,勾勒出群体特质,以此为基础,概括了"新诉求群体"对传播格局、文化建构、个体心理、虚拟现实互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力,并着重分析了"网络意见领袖"... 以网络社会发展现实为背景,提出"新诉求群体"概念,勾勒出群体特质,以此为基础,概括了"新诉求群体"对传播格局、文化建构、个体心理、虚拟现实互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力,并着重分析了"网络意见领袖"的特殊影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诉求群体 特质 影响力量 网络意见 领袖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的舆情表达与节点把握 被引量:4
16
作者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5期78-86,共9页
在舆情视角下,互联网思维是网民在网络实践中的精神活动。具有平等分享、实时交互、颠覆创新、疾速转换、注重体验、独立表达和联众聚合等丰富内涵,亦在关系理念、文化观念、时空认知、行动意识与心理偏好上,与传统思维形成分野。故在... 在舆情视角下,互联网思维是网民在网络实践中的精神活动。具有平等分享、实时交互、颠覆创新、疾速转换、注重体验、独立表达和联众聚合等丰富内涵,亦在关系理念、文化观念、时空认知、行动意识与心理偏好上,与传统思维形成分野。故在网络舆情表达中,既形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本我从众与超我自省,核心节点与大众长尾交错杂糅的普遍动向,又呈现出青年网络原住民助推,"信息富人"赢者通吃的鲜明趋势。这亟待通过服务化导向、新媒体思维、群众观念、文化引领、法德结合与填平鸿沟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舆情表达 舆论管理
下载PDF
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舆情分析的系统要素与制度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在当前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运行常引发舆情聚变,新媒体崛起加大相关问题处理难度的背景下,亟待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方面通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理论建构,对理念、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系统要素加以明确。另... 在当前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运行常引发舆情聚变,新媒体崛起加大相关问题处理难度的背景下,亟待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方面通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理论建构,对理念、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系统要素加以明确。另一方面,推进相关舆情分析制度体系创新,做到预警系统建设、汇集分析评估、应急处置引导三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舆情监测 舆情分析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愿望和诉求调查报告——以天津市文明生态村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毕宏音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天津市11个涉农区县的104个文明生态村农民的愿望和诉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文明生态村农民的各项生活状况指标均高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建设带来的变化,...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天津市11个涉农区县的104个文明生态村农民的愿望和诉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文明生态村农民的各项生活状况指标均高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建设带来的变化,对文明生态村建设整体满意度很高。同时,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农民最大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文明生态村 农民 诉求
下载PDF
论诉求表达发生机制的产生动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毕宏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探求民众利益诉求的发生规律是现代舆情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民众诉求表达发生机制的运行机理看,诉求表达发生机制的产生和运行,既来自于内因的驱动,也来自于外因的刺激。从内因来看,需求和社会动机成为诉求表达发生的内驱动力;从... 探求民众利益诉求的发生规律是现代舆情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民众诉求表达发生机制的运行机理看,诉求表达发生机制的产生和运行,既来自于内因的驱动,也来自于外因的刺激。从内因来看,需求和社会动机成为诉求表达发生的内驱动力;从外因分析,利益差别、中介性社会事项和社会情境等也成为诉求表达发生机制产生和运行的刺激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求表达 发生机制 产生动力
下载PDF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对舆情信息工作特性的把握 被引量:4
20
作者 毕宏音 《社科纵横》 2006年第7期138-139,共2页
党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保证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畅顺要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六点特性:首先,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原则性;其次,重视实践性;第三,强调科学性;第四... 党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保证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畅顺要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六点特性:首先,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原则性;其次,重视实践性;第三,强调科学性;第四,掌握理论性;第五,力求创新性;第六,注意保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舆情信息工作 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