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兰·巴丢“内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毕日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60,共8页
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在他的专著《内美学手册》中提出了"内美学"的思想。"内美学"思想既是艺术与哲学关系的"第四种图式",也是巴丢对艺术与真理关系的一种重新建构,同时也是对特定艺术作品&... 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在他的专著《内美学手册》中提出了"内美学"的思想。"内美学"思想既是艺术与哲学关系的"第四种图式",也是巴丢对艺术与真理关系的一种重新建构,同时也是对特定艺术作品"内在哲学效果"的一种解读方式。"内美学"与传统思辨美学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它是一种"反美学"或"准美学",是一种哲学策略。"内美学"对于思考当代艺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学” 事件哲学 艺术真理 反美学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 被引量:2
2
作者 毕日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2-43,共2页
从知识生产的视野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状况,是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一个极具前沿性和专业性的领域。这一研究视角的确立,得力于全球范围内人文学科的知识生产的自省意识(反思意识)的确立,以及"思想以知识的面孔出场&q... 从知识生产的视野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状况,是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一个极具前沿性和专业性的领域。这一研究视角的确立,得力于全球范围内人文学科的知识生产的自省意识(反思意识)的确立,以及"思想以知识的面孔出场"学术思潮的助力。较之于那种仅仅满足于"回头看"的反思行为,知识生产层面的文学理论反思对于文学理论的发展是最具有本质意义的。本期发表的这组笔谈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其中,邢建昌《从知识、知识生产的视角进入文学理论的反思研究》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生产视角的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旨趣、路径和方法,孙秀昌《反本质主义策略下文艺学知识生产的反思》探讨了反本质主义之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可能方式,刘欣《生产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状况及其反思》考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龃龉和矛盾的状况,毕日升《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则认为大众文化语境是当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绕不开的历史存在,而孟新东《"方法论"热与文学知识生产合法性的确立》则分析了1985年"方法论热"背后文学话语权力与知识合法性的艰难确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化诗学 反本质主义 理论反思 马克思主义文论 自省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 当下文学 可能方式
下载PDF
重建真理:阿兰·巴迪欧解读尼采的“反哲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毕日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阿兰·巴迪欧于1992—1995年间在研讨班上围绕三位"反哲学家"——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的"反哲学"思想做了系列讲座,讲义经过整理先后出版。围绕《尼采的反哲学》一书探讨巴迪欧如何界定"反哲学"... 阿兰·巴迪欧于1992—1995年间在研讨班上围绕三位"反哲学家"——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的"反哲学"思想做了系列讲座,讲义经过整理先后出版。围绕《尼采的反哲学》一书探讨巴迪欧如何界定"反哲学"、如何详细解读尼采的"反哲学"思想可知,巴迪欧对"反哲学"的解读是一种"介入式阅读",这种解读不是为了澄清尼采的思想,而是借此重申自己的真理哲学主张和事件哲学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尼采 “反哲学” 事件 真理
下载PDF
诗与哲学之争的“非美学”构想——阿兰·巴丢文艺思想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毕日生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对当代三大主流哲学(分析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持质疑、批判的态度,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关于单一性的哲学、事件哲学和现代新理性哲学"。关于艺术与哲学关系的问题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 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对当代三大主流哲学(分析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持质疑、批判的态度,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关于单一性的哲学、事件哲学和现代新理性哲学"。关于艺术与哲学关系的问题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他的专著《非美学手册》就是试图寻找艺术与哲学关系的"第四种"方式——一种"非美学"的新构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新的艺术真理观和艺术主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丢 文艺思想 真理程序 “非美学”
下载PDF
反思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毕日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世纪之交,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取消文艺美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集中暴露出文艺美学话语建构中的问题。本文在反思"合法性"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文艺美学应该面... 世纪之交,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取消文艺美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集中暴露出文艺美学话语建构中的问题。本文在反思"合法性"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文艺美学应该面对已然的研究现状和社会文化(文艺)实践,进行话语范式转型,将文艺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合法性 文化美学 文化批判话语
下载PDF
人工智能文学写作“作者”问题之思 被引量:4
6
作者 毕日生 宋时磊 《写作》 2020年第3期69-75,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文学写作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文学写作中的"作者"问题引发了"何为作者"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米歇尔·福柯的"什么是作者"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文学写作时代来临。人工智能文学写作中的"作者"问题引发了"何为作者"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米歇尔·福柯的"什么是作者"让作者问题与哲学主体问题纠缠在一起。人工智能与人类合作的"人—机"间性主体初现,给人类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需要在后人类语境中重新思考"何谓人"等一系列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学写作 人—机主体 作者问题
下载PDF
我与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
7
作者 毕日生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0年第7期14-22,共9页
我与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1](Alain Badiou,1937—)的"不期而遇"是在2008年。当时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一年级,在陈奇佳老师的课上,他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位思想家的文艺思想,我当时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名... 我与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1](Alain Badiou,1937—)的"不期而遇"是在2008年。当时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一年级,在陈奇佳老师的课上,他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位思想家的文艺思想,我当时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名字——阿兰·巴迪欧,从此就有了我与他的文艺思想代表作《非美学手册》[2]之间一段奇妙的"相遇相知"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阿兰·巴迪欧 文艺思想 当代哲学家 非美学 手册 一年级
下载PDF
艺术真理是始于事件的“艺术构型”——阿兰·巴迪欧的艺术真理观
8
作者 毕日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14,共6页
阿兰·巴迪欧从集合论的“类性”事件哲学出发,认为真理来自艺术、科学、政治和爱四个真理程序中。真理是一个过程,一种信念。真理就是主体对事件的忠诚。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独一的”非美学关系。艺术真理是始于艺... 阿兰·巴迪欧从集合论的“类性”事件哲学出发,认为真理来自艺术、科学、政治和爱四个真理程序中。真理是一个过程,一种信念。真理就是主体对事件的忠诚。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独一的”非美学关系。艺术真理是始于艺术事件的“艺术构型”(artistic configuration),“艺术构型”是无限“类性”作品的混合。艺术真理在诗歌中展现为思想的事件。巴迪欧的艺术真理思想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哲学 非美学 “类性” 艺术真理 艺术构型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人才:未来世界经济的最主要推动力
9
作者 毕日生 《文化艺术研究》 2014年第4期39-45,共7页
21世纪将是创意经济的世纪,文化创意人才正在成为创意经济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世界最新兴的人才类型——"创意阶层"正在迅速崛起,文化创意人才是最新型的人才类型。本文就新型的文化创意人才的含义、分类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梳理。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文化人才 创意经济 推动力 创意人
下载PDF
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10
作者 毕日生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67-175,共9页
文化研究是一种新的知识探求领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跨学科性、对象的开放性和当下性。文化研究登陆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2)。作为知识生产模式1的文学研究与作为知识生产模式2的文化研究是... 文化研究是一种新的知识探求领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跨学科性、对象的开放性和当下性。文化研究登陆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2)。作为知识生产模式1的文学研究与作为知识生产模式2的文化研究是承续和互补的,文学研究在文化研究的重新激发下,正在进行着可能的知识生产新模式3的学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知识生产模式 文学理论
下载PDF
大众文化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
11
作者 毕日生 《社会科学论坛》 2018年第6期47-51,共5页
中国学界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的讨论集中出现在2000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引发这场"合法性"危机的最主要语境和动因之一。那么,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文学... 中国学界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的讨论集中出现在2000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引发这场"合法性"危机的最主要语境和动因之一。那么,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依据何在?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探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文学理论 大众文化 合法性 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学界
下载PDF
伟大文明的圣地 曾经的“世界城市”——走向世界城市的北京
12
作者 毕日生 《北京规划建设》 2010年第4期13-17,共5页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在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城市。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当今著名的世界城市(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相比,北京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北京历史...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在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城市。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当今著名的世界城市(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相比,北京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北京历史文化之悠久可以上溯到大约五十万年之前的远古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北京 历史文化古城 文明 世界范围 远古时代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闫东利 毕日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舆论事件,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迅速传播,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近年来几起高校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为例,剖析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的影...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舆论事件,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迅速传播,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近年来几起高校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为例,剖析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的影响,并尝试探求化解引发群体性情绪事件的可能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论事件 大学生 群体情绪 应对策略
下载PDF
科学与审美是可以相通的
14
作者 毕日生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1,共1页
科学活动与审美活动是人类截然不同的两大领域,但两种活动中,主体的心理要素以及从中获得的内心体验都存在相通的方面。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科学活动 科学研究 张世英
原文传递
“后学之后”:阿兰·巴丢思想的历史性出场
15
作者 毕日生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32-141,336,共11页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丢,在最近十年成为世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人物之一。巴丢是一位具有独特意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巴丢思想在"后学之后"的历史性出场有其深刻的内在根源。巴丢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激...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丢,在最近十年成为世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人物之一。巴丢是一位具有独特意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巴丢思想在"后学之后"的历史性出场有其深刻的内在根源。巴丢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激进"对抗"中,展示了他的思想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他的"非美学"文艺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巴丢思想具有"介入"当代的视野,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真理 主体“非美学” 后学之后
原文传递
AI文学情感是一种“人工情感”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日生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6-139,共4页
我们正处在最好的时代,我们正处在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2017年5月29日,微软小冰创作并发表... 我们正处在最好的时代,我们正处在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2017年5月29日,微软小冰创作并发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成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非礼""侵入"^(1)人类文学"圣地"(诗歌)的标志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记》 文学情感 人工智能 人工情感 标志性事件 AI 玻璃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