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工作 被引量:13
1
作者 毕淑芝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1981年第4期28-34,共7页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他对教师工作的论述,就是这些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誉为“教师进修学院”和“师范大学”,可见他在培养教师方面有其卓越...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他对教师工作的论述,就是这些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誉为“教师进修学院”和“师范大学”,可见他在培养教师方面有其卓越成就。本文拟着重概述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集体 帕夫雷什中学 论教师 教育信念 语言素养 心理学 教育思想 教学论 教育素养
下载PDF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毕淑芝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4-38,共5页
引言 1991年9月23—28日,在原苏联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马卡连柯的母校——召开了颇具规模的国际马卡连柯协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我们应邀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并作了大会发言。与会者除原苏联的东道主及中国代表外,... 引言 1991年9月23—28日,在原苏联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马卡连柯的母校——召开了颇具规模的国际马卡连柯协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我们应邀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并作了大会发言。与会者除原苏联的东道主及中国代表外,还有来自德、法、英、美、芬、波、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连柯 教育思想 原苏联 学术讨论 现实意义 师范学院 乌克兰 东道主 教育目的 教育工作者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论课外阅读的教育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毕淑芝 《比较教育研究》 1982年第4期47-50,共4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思想方向,即培养有觉悟的、积极工作的公民。他要求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希望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课外阅读 教育作用 智力背景 帕夫雷什中学 图书馆 专用室 困难学生 自我教育 负担过重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秘诀——方法论上的整体观
4
作者 毕淑芝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45,共4页
今年9月28日,是杰出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诞辰72周年纪念日;9月2日,是这位教育家去世2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撰写此文以示对他的怀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上的业绩是举世公认的。世界许多学... 今年9月28日,是杰出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诞辰72周年纪念日;9月2日,是这位教育家去世2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撰写此文以示对他的怀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上的业绩是举世公认的。世界许多学者都在探索这位教育家成功的秘诀。这种探索也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我们认为,他成功的秘诀正在于:他在方法论上始终不渝地坚持了整体观。也就是说,作为一校之长的苏霍姆林斯基,把全面发展的个性的培养过程,看作是一个由外部教育环境、校内教育结构、师生集体人际关系构成的统一整体,或曰三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整体观 方法论 教育家 教育环境 教育结构 和谐发展 系统工程 周年纪念日 相互联系
下载PDF
怎样培养公民的精神文明——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和做法
5
作者 毕淑芝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1983年第6期7-12,62,共7页
一、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公民的精神文明设计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始终的教育目标。他指出:“怎样达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怎样使德育因素贯穿在受教育者的全部生活中?深思这些问题,是实际计划明天以... 一、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公民的精神文明设计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始终的教育目标。他指出:“怎样达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怎样使德育因素贯穿在受教育者的全部生活中?深思这些问题,是实际计划明天以及一月或一年以后要做的、集体要力争达到的事情的最重要的基础。”简言之,“学校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姆林斯基的独到之处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和谐发展 培养目标 内心世界 学校培养 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 劳动文明 社会进步 德育因素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论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毕淑芝 《比较教育研究》 1981年第5期24-29,共6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培养有觉悟的积极工作的公民。在他整个思想体系里有三个主要支柱——认识、劳动和道德。而这三者又统一于这个培养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无限的...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培养有觉悟的积极工作的公民。在他整个思想体系里有三个主要支柱——认识、劳动和道德。而这三者又统一于这个培养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无限的培养前途。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准确地掌握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熟悉他们的生活情况,对他们的要求和兴趣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在安排任何教育活动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和潜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 儿童 孩子们 教育大纲 几个问题 教师 道德品质 道德信念 国内革命战争
下载PDF
论个性的全面发展
7
作者 B.A.苏霍姆林斯基 毕淑芝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1980年第4期17-22,54,共7页
[苏]苏霍姆林斯基五卷本选集第一卷头一篇文章,题为《全面发展的个性的培养问题》。文中在十二个标题之下分别论及了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全面发展思想实现过程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智育,共产主义信念的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爱... [苏]苏霍姆林斯基五卷本选集第一卷头一篇文章,题为《全面发展的个性的培养问题》。文中在十二个标题之下分别论及了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全面发展思想实现过程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智育,共产主义信念的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勇敢精神的培养,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恋爱、婚姻及父母教育,体育等。现将《在实现全面发展思想过程中现实生活提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智育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分别译述如下。本文标题系译者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的全面发展 精神生活 全面发展思想 理论与实践问题 儿童 智力发展 智力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精神 创造能力
下载PDF
黄金的儿童时代——苏霍姆林斯基论小学教育
8
作者 唐其慈 毕淑芝 《比较教育研究》 1980年第2期49-54,共6页
苏联教育家 B·A·苏霍姆林斯基在去世前一年(即1969年)写了一本名为《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的书。这本书有一个简短的前言和两个重要的部分。第一部分题为《欢乐的学校》,写的是一年小学预备班的工作;第二部分题为们《儿童... 苏联教育家 B·A·苏霍姆林斯基在去世前一年(即1969年)写了一本名为《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的书。这本书有一个简短的前言和两个重要的部分。第一部分题为《欢乐的学校》,写的是一年小学预备班的工作;第二部分题为们《儿童时代》,写的是四年小学的工作。在《儿童时代》中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有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意义,值得所究。现将其主要的观点编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 小学教育 孩子们 周围世界 大自然 精神生活 象思维 无生命 一般发展
下载PDF
苏联教育制度的几次改革
9
作者 毕淑芝 迟恩莲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3年第4期50-56,共7页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各国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的年代。苏联也不例外,从1958年开始,随着它的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教育制度和内容也几经改革。研究这些改...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各国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的年代。苏联也不例外,从1958年开始,随着它的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教育制度和内容也几经改革。研究这些改革可以看到苏联教育在它的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1958年的教育改革开始至今,苏联教育经历了几次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育改革 教育制度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学毕业生 普通中等教育 普通学校 劳动教学 苏联教育 七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