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毕素艳 刘素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2期70-72,共3页
选择适宜锦州地区栽培的耐密品种,通过对其开展秋季深开沟秸秆直接还田、一次性深施肥、大垄双行2比空、双株紧靠等栽培试验,筛选出最适宜该地区的耐密玉米品种栽培模式,为耐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耐密品种 栽培模式 影响
下载PDF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及工作总结
2
作者 毕素艳 洪金声 《锦州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施肥 配方施肥
下载PDF
秸秆深层还田对玉米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毅 毕素艳 +1 位作者 邹洪涛 窦森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针对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变浅和秸秆浅旋还田造成的土壤漏风跑墒等问题,实施秸秆机械化深层还田与常规耕作(CK)对比试验,测定玉米根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深层还田能够增强玉米扎根性能,扩展根系分布空间,扎根深度增加5~10 cm,根系... 针对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变浅和秸秆浅旋还田造成的土壤漏风跑墒等问题,实施秸秆机械化深层还田与常规耕作(CK)对比试验,测定玉米根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深层还田能够增强玉米扎根性能,扩展根系分布空间,扎根深度增加5~10 cm,根系分布空间扩大6 000(初生节根)~154 500(次生根)cm3;秸秆深层还田的次生根数目明显高于CK,且CK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 cm土层深度,秸秆深松还田处理根系则集中分布在21~30 cm土层深度;秸秆深层还田处理与CK相比玉米产量提高18.16%,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秸秆深层还田 产量
原文传递
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关联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凤魁 于洋 +3 位作者 孙福军 石水莲 郑巍 毕素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2-1289,共8页
为深入分析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的关联性特征,运用LESA评价体系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平原、丘陵及山地三种地貌类型下的县域耕地质量及其景观格局特征,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耕地景观格局对... 为深入分析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的关联性特征,运用LESA评价体系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平原、丘陵及山地三种地貌类型下的县域耕地质量及其景观格局特征,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耕地景观格局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区县域耕地质量优于丘陵及山地区,丘陵及山地区耕地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程度高于平原区,耕地景观优势度低于平原区;在三种地貌类型下耕地景观格局对耕地质量均有一定的解释和影响能力,其中聚合度指数(AI)是平原和丘陵区耕地质量最主要的景观影响因素,斑块密度(PD)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对耕地质量影响强度表现为山地区>丘陵区>平原区,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AWMSI)在不同地貌区对耕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在平原区表现为正向影响,在丘陵和山地区表现为负向影响。县域内各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为不同地貌区从优化耕地景观格局角度提升耕地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景观格局指数 不同地貌区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