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血型系统阴性血型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毕红琳 刘更夫 +2 位作者 龚永启 左芳 郑璐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53-954,共2页
目的筛查Rh血型系统Rh(D)、Rh(E)、Rh(C)阴性血型,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11 035例作ABO血型鉴定标本同时进行Rh血型系统Rh(D)、Rh(E)、Rh(C)阴性血型筛查。结果 Rh(D)抗原... 目的筛查Rh血型系统Rh(D)、Rh(E)、Rh(C)阴性血型,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11 035例作ABO血型鉴定标本同时进行Rh血型系统Rh(D)、Rh(E)、Rh(C)阴性血型筛查。结果 Rh(D)抗原阴性23例,检出率为0.21%;Rh(E)抗原阴性5 275例,检出率为47.8%;Rh(C)抗原阴性839例,检出率为7.6%。结论将Rh血型系统Rh(D)、Rh(E)、Rh(C)纳入到血型的常规检验项目,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以及预防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幼红细胞增多病 胎儿 输血反应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毕红琳 马娟 +1 位作者 朱中梁 徐升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582-583,共2页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分别用TPPA、ELISA与化学发光法对1 473份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分别用TPPA、ELISA与化学发光法对1 473份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检测的1473份血清标本中,TPPA确证阳性196例,阳性率13.3%。以TPPA作为参照,CMIA敏感性为100%(196/196),特异性为98.9%(1 263/1 277);ELISA的敏感性为97.4%(191/196),特异性为97.6%(1 246/1 277)。结论三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CMIA法可用于梅毒抗体的临床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3种大便隐血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毕红琳 林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2期2495-2497,共3页
目的对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免疫法和匹拉米洞化学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探讨不同大便隐血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灵敏性、特异性及干扰性对3种试验方法做比较,并用3种试验方法同时对256例大便标本进行大便隐血检... 目的对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免疫法和匹拉米洞化学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探讨不同大便隐血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灵敏性、特异性及干扰性对3种试验方法做比较,并用3种试验方法同时对256例大便标本进行大便隐血检测。结果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法及匹拉米洞法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2、2、20μg/mL;匹拉米洞法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均可发生反应,单克隆抗体法和联合免疫法只与人的血红蛋白反应;单克隆抗体法和联合免疫法不受维生素C(VitC)干扰,当VitC浓度达10.0mg/mL可造成匹拉米洞法假阴性结果;208例对照组、35例上消化道出血组、13例下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组,其中匹拉米洞法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37例、35例、13例,单克隆抗体法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18例、25例、11例,联合免疫法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24例、35例、13例。结论联合免疫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是极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检测方法,在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隐血 匹拉米洞法 单克隆抗体法 联合免疫法
下载PDF
医疗环境中电脑键盘及鼠标带菌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毕红琳 柯俊 +1 位作者 罗卓跃 邹义春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613-613,共1页
伴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及日益增长的医疗业务开展,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和行政科室都有电脑的使用。这些使用中的电脑,通常会受到医院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污染大量医院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关键词 电脑键盘 鼠标 细菌污染 清洁消毒
下载PDF
CHF患者血清CysC及Cr变化与NT-proBNP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毕红琳 陈峻 +1 位作者 胡娜 李五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31-232,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类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人群发病率约为‰,近20年来,其发病率还有所增加,肾脏被看做是循环系统的—个组成部分,CHF可引起肾脏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功能下降。反之,肾功能的恶化也可加重心力衰竭,从而...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类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人群发病率约为‰,近20年来,其发病率还有所增加,肾脏被看做是循环系统的—个组成部分,CHF可引起肾脏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功能下降。反之,肾功能的恶化也可加重心力衰竭,从而引起恶性循环。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与CHF相并存的肾脏等其他器官损害,与改善D功能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F患者 NT-PROBNP 血清CYSC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下降 CR 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综合征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AFP、SF联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毕红琳 陈峻 易守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42-343,共2页
本文联检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的含量以探讨它们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患者 临床价值 联检 AFU AFP SF 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PDF
按年龄分层设定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诊断界值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毕红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确定各年龄组中PSA在诊断前列腺癌时的最佳临界值,计算各年龄组曲线下面积、比较不分组和按年龄分组后应用PSA诊断前列腺癌时的准确性。方法选择93例经病理证... 目的探讨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确定各年龄组中PSA在诊断前列腺癌时的最佳临界值,计算各年龄组曲线下面积、比较不分组和按年龄分组后应用PSA诊断前列腺癌时的准确性。方法选择9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和88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按年龄分为三组:45~60岁为Ⅰ组;61~70岁为Ⅱ组;〉71岁为Ⅲ组。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PSA。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PSA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MedCalc软件分别绘制三个年龄组的ROC曲线,比较不分组和按年龄分组后应用PSA诊断前列腺癌时的准确性。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329,P值为0.021,ROC曲线分析表明:I组最佳临界值为4.8ng/ml,AUC面积为0.898;Ⅱ组最佳临界值为6.2ng/ml,AUC面积为0.902;Ⅰ组最佳临界值为7.5ng/ml,AUC面积为0.913。与不分组时的ROC曲线比较(AUC面积为0.848),分组后各组AUC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男性血清PSA水平与年龄密切相关;按年龄分层界定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界值,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年龄 临界值
下载PDF
医院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毕红琳 罗卓跃 徐升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沙保弱培养基分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 C AUX念珠菌鉴定板和ATB Fungus 2念珠菌药敏板进行念珠菌的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念珠菌467株,检出率为14.5%... 目的:了解本院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沙保弱培养基分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 C AUX念珠菌鉴定板和ATB Fungus 2念珠菌药敏板进行念珠菌的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念珠菌467株,检出率为14.5%。467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居首位,检出白色念珠菌336株,占71.9%;其次为热带念珠菌69株(14.8%)、光滑念珠菌37株(7.9%)。467株念珠菌所致的临床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共检出311株(66.6%),其次为粪便59株(12.6%)、中段尿43株(9.2%)。467株念珠菌的药敏结果表明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率较高。结论: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实验观察
9
作者 毕红琳 刘更夫 +1 位作者 尹义军 吴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0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PRPCT)测定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间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PRPCT)测定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激活试剂,检测健康对照组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APRPCT,观察两组间差异。结果硅微粒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健康对照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可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 凝固时间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更夫 尹义军 +2 位作者 吴琴 毕红琳 胡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 a coagulation time,简称APRPCT)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 a coagulation time,简称APRPCT)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出血的预示作用及意义,探讨该实验方法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RPCT实验原理,优选浓度为2g/L的硅微粒作为APRPCT激活试剂,制备质控血浆监测APRPCT实验的过程和质量,以2g/L的硅微粒检测正常对照组及ITP组的APRPCT,统计分析两组间的APRPCT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浓度为2g/L的硅微粒测定APRPCT,正常对照组较ITP组明显延长,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PCT能同时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其预示出血倾向的特异性明显优于血小板计数,可作为ITP患者的出血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 凝固时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全血低温保存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永启 毕红琳 +1 位作者 刘更夫 左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14,共1页
目的探讨血样品低温(2-8℃)保存1w对血细胞8个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31例健康人静脉血在7d内每日测定一次血细胞的参数。结果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目的探讨血样品低温(2-8℃)保存1w对血细胞8个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31例健康人静脉血在7d内每日测定一次血细胞的参数。结果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在1 w内结果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血样品低温放置1 w仍然可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血细胞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低温保存 血细胞分析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变化关系的探讨
12
作者 马增煌 陈丽峰 +1 位作者 吴琴 毕红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704-704,共1页
目的 :通过检测脂肪肝患者血清血脂与转氨酶的变化 ,提高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 ,从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 :血脂与转氨酶的测定均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使用的方法 ,按试剂盒操作规程采血、测定 ,在进行标本检测的同时进行室内质控... 目的 :通过检测脂肪肝患者血清血脂与转氨酶的变化 ,提高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 ,从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 :血脂与转氨酶的测定均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使用的方法 ,按试剂盒操作规程采血、测定 ,在进行标本检测的同时进行室内质控。结果 :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异常者达到 4 5 .4 % ,血脂异常者达到 78.0 %。结论 :同时测定血脂及转氨酶 ,在脂肪肝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判断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患者 血脂 转氨酶变化 早期诊断 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
下载PDF
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更夫 尹义军 毕红琳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5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APRPCT)测定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制备激活的APRPCT试剂,测定正常对照组及溶栓治疗组,观察差异有无显著性,并将溶栓治疗组的APRPCT、PT、A...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APRPCT)测定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制备激活的APRPCT试剂,测定正常对照组及溶栓治疗组,观察差异有无显著性,并将溶栓治疗组的APRPCT、PT、APTT、TT、Fib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硅微粒激活的APRPCT测定,正常对照组、溶栓治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组的测定结果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PT、AP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6和0.871)。结论:激活的APRPCT可用于溶栓治疗的实验观察,并与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 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 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