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手功能重建3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毕郑钢 邵明 +4 位作者 尚剑 张信英 于钟毓 曹阳 张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2104-2105,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手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采用术前、术中、术后一体化康复计划,对3例(5个肢体)异体移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手外形好,感觉基本正常,两点辨别觉2.5~4.0cm,前2例手指总屈伸度均为... 目的探讨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手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采用术前、术中、术后一体化康复计划,对3例(5个肢体)异体移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手外形好,感觉基本正常,两点辨别觉2.5~4.0cm,前2例手指总屈伸度均为优良,生活完全自理,心理健康。第3例手功能部分已恢复。结论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手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肢体移植术 手功能重建 术后 康复 术前 术中 手损伤
下载PDF
首例女性同种异体右手移植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毕郑钢 于钟毓 +5 位作者 于维良 张震宇 邵明 张军 曹杨 张信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女性 同种异体手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3
作者 毕郑钢 邵明 杨卫良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Z1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7年5月,29例Evans分型Ⅲ、Ⅳ、Ⅴ型患者应用髋后侧或前外侧入路钢丝捆绑复位骨折并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均获得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7年5月,29例Evans分型Ⅲ、Ⅳ、Ⅴ型患者应用髋后侧或前外侧入路钢丝捆绑复位骨折并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均获得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1.5个月。疗效评定:优19例,良10例,优良率100%。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患者中有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例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加重。结论保留髋关节动力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及病人早期离床活动髋关节动力充足,并有创伤小、操作简易、避免早期并发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手术切口
下载PDF
周围神经延长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毕郑钢 付春江 +1 位作者 张金柱 李建伟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1年第2期94-97,共4页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在临床上是一个难题。不少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神经缺损修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有优、缺点。本文综述了一些修复神经缺损的观点和方法,权衡利弊,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周围神经延长 周围神经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颈髓严重受压后显微外科处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
5
作者 毕郑钢 付春江 +1 位作者 杨成林 曹杨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69-1469,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椎管内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上述术式治疗颈髓受压患者9例,脊髓功能按Frankle分级进行评价。结果脊髓功能恢复至C级5例,恢复至D级3例,1例术后两日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显微外科硬...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椎管内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上述术式治疗颈髓受压患者9例,脊髓功能按Frankle分级进行评价。结果脊髓功能恢复至C级5例,恢复至D级3例,1例术后两日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显微外科硬膜内外双重减压治疗颈髓严重受压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严重受压 显微外科 神经功能恢复 椎管内减压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微创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毕郑钢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 骨科 手术切口 关节镜 内镜
下载PDF
显微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体会 被引量:18
7
作者 祁全 毕郑钢 +4 位作者 赵承斌 吴滨奇 王鑫 王志杰 刘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腰间盘切除术(MSLD)与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和疗效,为微创治疗提供经验参考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节段LDH微创治疗病例,其中MSLD治疗45例,MED治疗32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腰间盘切除术(MSLD)与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和疗效,为微创治疗提供经验参考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节段LDH微创治疗病例,其中MSLD治疗45例,MED治疗32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并发症、住院日、疗效等指标。[结果]2组疗效优良率均达到了90%以上,无显著差异,MED切口长度明显短于MSLD,而后者在手术时间上明显少于前者。[结论]此两种微创方法疗效满意,但比较之下MED适应证明显受限,技术方法未见明显优势,MSLD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手术 微创
下载PDF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成林 毕郑钢 +5 位作者 曹阳 付春江 杨卫良 陆晓峰 张震宇 尚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总结并探讨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10月,应用CCR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 [目的]总结并探讨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10月,应用CCR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随访并复查X线片,测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病变椎间隙高度,同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标准(JOA)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并统计比较。[结果]全部病例中51例获得随访其中症状明显好转50例,缓解1例,加重0例。术后12个月时,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愈合、病变椎间隙骨性融合。同时,手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保持明显优于手术前,手术后脊髓功能JOA评分亦显著高于术前。本组无颈髓损伤、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椎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有利于术后颈椎病变椎间隙高度的保持,并可确切恢复、改善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术治疗 颈间盘切除术 内固定 椎间融合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7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活性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袁绍辉 刘伟 +2 位作者 吴滨奇 韩晰光 毕郑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6673-6678,共6页
背景:有文献报道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异源二聚体比同源二聚体的活性高,目前国内外尚无BMP-4/7异源二聚体与BMP-4同源二聚体间诱导成骨活性比较的报道。目的:观察不同基因BMP-4、BMP-4/7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 背景:有文献报道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异源二聚体比同源二聚体的活性高,目前国内外尚无BMP-4/7异源二聚体与BMP-4同源二聚体间诱导成骨活性比较的报道。目的:观察不同基因BMP-4、BMP-4/7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活性的差异,探讨融合基因BMP-4/7的生物学活性。方法:经脂质体转染分离培养的兔BMSCs,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株,利用RT-PCR法证明目的基因在BMSCs中的表达情况;以BMP-4和BMP4/7融合基因修饰的AAV载体,转染兔BMSCs,MTT法检测不同基因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以BMP-4单基因和BMP-4/7融合基因修饰的AAV载体转染兔BMSCs7d后,测定两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水平,观察成骨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高滴度的分别携带BMP-4单基因、BMP-4/7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BMP-4、AAV-BMP-4/7;RT-PCR结果证明目的基因能够在BMSCs中得到稳定表达。AAV-BMP-4及AAV-BMP-4/7载体转染效率分别为68.20%、72.18%;转染BMSCs后,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提高,BMP-4/7融合基因的细胞增殖能力活性高于BMP-4单基因。以BMP-4和BMP-4/7融合基因修饰的AAV转染细胞7d后,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上调,骨钙素水平升高,成骨活性均增强;两种基因比较,BMP-4/7融合基因成骨活性强于BMP-4单基因(P<0.01)。提示BMP-4、BMP-4/7修饰的AAV载体转染效率高,对BMSCs均有成骨活性,其中BMP-4/7融合基因成骨活性强于BMP-4单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融合基因 腺相关病毒 成骨活性
下载PDF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与传统非撑开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成林 毕郑钢 +3 位作者 袁绍辉 付春江 曹阳 邵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 目的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年。1个节段22例,2个节段24例,3个节段7例。应用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椎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行椎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B组)。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3~74岁;病程5个月~18年。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34例,3个节段11例。X线片及MRI示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突出,颈髓受压。统计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椎体融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改善率。结果有92例获随访3~5年,平均3.5年;A组42例,B组50例。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椎体融合时间、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以及脊髓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6.80±28.41)min、(564.00±181.96)mL、(12.10±3.58)周、(1.30±0.67)mm和0.49%±0.14%,B组分别为(57.90±15.01)min、(317.50±136.92)mL、(9.75±1.36)周、(3.00±0.56)mm和0.71%±0.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脊髓损伤、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松动各1例,髂骨区功能障碍4例;B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椎间撑开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整体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术式,并进一步完善了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使其更为科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 颈椎间盘切除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鉴定及与煅烧骨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成林 毕郑钢 +3 位作者 王玉学 祁权 付春江 陶天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体外培养1周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于1、2、4周时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ALP和I型胶原mRNA表达,并对培养2周的...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体外培养1周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于1、2、4周时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ALP和I型胶原mRNA表达,并对培养2周的细胞行VonKossa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另制备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继续培养1、7、14d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仪检测。结果体外诱导培养2、4周后,兔骨髓基质细胞成功表达ALT和I型胶原,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细胞在煅烧骨表面大量贴附成活,14d后细胞铺满支架表面,合成并分泌胶原纤维及钙盐。结论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可成功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特性表达佳;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煅烧骨 生物相容性 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复合培养 牛煅烧骨 体外成骨 分化鉴定 PCR技术检测 实验研 细胞诱导分化 mRNA表达
下载PDF
建立兔桡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玉学 李郑民 毕郑钢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桡骨缺损 实验研究 动物模型 免疫排斥反应 组织工程技术 临床工作 异体骨移植 自体骨移植
下载PDF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及蛋白的差异表达(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明 孙刚 +3 位作者 安会春 赵吉成 李呼伦 毕郑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7-200,共4页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有一定修复作用,较神经干细胞移植更为理想,但疗效并不稳定,可能与其移植微环境有关。目的:拟建立体外神经细胞微环境作用下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模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差异。设计、时间及...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有一定修复作用,较神经干细胞移植更为理想,但疗效并不稳定,可能与其移植微环境有关。目的:拟建立体外神经细胞微环境作用下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模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蛋白水平的观察对照实验,于 2005-07/2007-05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Wistar 成年大鼠及新生胎鼠。方法:取新生 Wistar 胎鼠脊髓,以培养神经细胞。从成年 Wistar 大鼠骨髓中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增殖,应用红色荧光蛋白 PKH26 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细胞单独培养组分别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细胞单独培养,共培养组、分层联合培养组分别将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在体外共培养及在双层培养皿中联合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培养 7 d 后收集细胞分别进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检测。应用 SELDI-TOF-MS 技术筛选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变化明显的相关蛋白进行分析。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共培养和双层联合培养 7 d 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呈类似神经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示,共培养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层联合培养组(P < 0.05),分层联合培养组明显高于单独培养对照组(P < 0.05)。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向神经细胞转化过程中有 5 种蛋白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在分层联合培养组TIP39_RAT 和 CALC_RAT 表达增加,为原表达量的 5.344 和 2.805 倍;INSL6_RAT,PNOC_RAT 和 PCSK1_RAT 表达下降,为原表达量的 0.380,0.499 和 0.437 倍。结论:在体外神经细胞微环境作用下,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在共培养和双层联合培养时均能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接触培养比非接触培养分化率高。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向神经细胞转化过程中与 5 种蛋白TIP39_RAT,CALC_RAT,INSL6_RAT,PNOC_RAT 和 PCSK1_RAT 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细胞 共同培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 被引量:6
14
作者 尚剑 袁绍辉 毕郑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74-1576,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以DMEM为培养基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W istar大鼠动物模型,A组:经诱导骨髓基...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以DMEM为培养基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W istar大鼠动物模型,A组:经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雪旺细胞与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 lar m atrix,ECM)凝胶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将ECM凝胶注入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桥接神经缺损;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新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等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诱导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核大、周围有光晕、突起细长呈纵形排列,GAFP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动物模型各组经移植术后12周,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区长至神经远端。A组、C组组织学及电生理检测指标均优于B组(PAB=0.021,PBC=0.001),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AC=0.065);A、B组聚乳酸导管降解吸收明显。[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雪旺氏细胞,利用其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雪旺细胞 组织工程 神经再生
下载PDF
Rolipram联合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祁全 毕郑钢 +4 位作者 杨卫良 李学钊 杨鑫 张磊 潘尚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7462-7469,共8页
背景:脊髓损伤轴突难以再生涉及到多方面原因,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应该更有效。目的:应用Rolipram联合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观察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的情况。方法:Wistar大鼠利用ALLEN法打击形成脊髓损伤模型。Rolipra... 背景:脊髓损伤轴突难以再生涉及到多方面原因,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应该更有效。目的:应用Rolipram联合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观察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的情况。方法:Wistar大鼠利用ALLEN法打击形成脊髓损伤模型。Rolipram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背部皮下埋置ALZET渗透性微泵内装Rolipram 200μL,每小时释放0.5μL,2mg/(kg·d),可持续14d,1周后局部注入0.0125μmol的双丁酸环腺苷酸;细胞移植组和联合治疗组移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脊髓损伤组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每周测定BBB运动评分,4周取材,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伤后4周Rolipram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BBB运动评分高于脊髓损伤组和细胞移植组;免疫荧光显示Rolipram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损伤局部NF200表达旺盛;细胞移植组和联合治疗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存活并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后者存活数量更多,并且有髓纤维增多。说明应用Rolipram提高环磷腺苷水平促进了大鼠脊髓损伤功能的恢复,联合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可产生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环磷腺苷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细胞移植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异体手移植的组织配型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明 张震宇 +12 位作者 杨群 张信英 于钟毓 毕郑钢 贾继峰 尚剑 张军 曹阳 杨成林 韩成龙 于方堤 富帛 孙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71-973,共3页
目的 :研究组织配型在异体肢体移植中的基础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患者和供者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结果 :ABO血型 (B -B)Rh血型相符 ,PRA和淋巴毒性交叉实验均... 目的 :研究组织配型在异体肢体移植中的基础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患者和供者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结果 :ABO血型 (B -B)Rh血型相符 ,PRA和淋巴毒性交叉实验均为阴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HLA A、B、DR、DQ位点有 4个抗原相合。手术后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 ,移植双手成功。结论 :理想的组织配型可避免异体手移植发生排斥反应 ,提高异体手移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手移植 异体移植 组织配型 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群体反应性抗体 白细胞抗原
下载PDF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晓宇 毕郑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9-241,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骨质疏松以及压缩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60.72%,女性更是高达90.84%。压缩骨折以胸腰椎的发病率最高。由此产生的持续疼痛以及畸形会对老年人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骨质疏松以及压缩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60.72%,女性更是高达90.84%。压缩骨折以胸腰椎的发病率最高。由此产生的持续疼痛以及畸形会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以及晚年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中老年人群中致残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治疗
下载PDF
断肢再植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震宇 杨卫良 +1 位作者 王立峰 毕郑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研究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断肢实验模型,以光镜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 目的研究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断肢实验模型,以光镜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apoptosis)现象的发生及相关基因表达。结果缺血5h的大鼠断肢再植全部存活,而缺血9h者未获存活。大鼠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引起骨骼肌细胞水肿,坏死和细胞凋亡,并于再灌注过程观察到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现象。缺血7h凋亡率最高,相关基因Bax表达与缺血时间成正比。Bcl-2表达与缺血时间成反比。结论骨骼肌存在缺血性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细胞凋亡是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改变。骨骼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存在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它们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基因表达与凋亡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肢再植 骨骼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下载PDF
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全 毕郑钢 +3 位作者 张磊 吴滨奇 潘尚哈 朱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66-770,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磷酸二酯酶(IV)抑制剂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Waster大鼠70只,Allen′s法(10g×2.5cm)打击制作脊髓损伤(SCI)模型。实验组伤后立即皮下注射Rolipram 2.5mg/kg/d,每天分2次注射,至第14天;对照组... 目的:研究磷酸二酯酶(IV)抑制剂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Waster大鼠70只,Allen′s法(10g×2.5cm)打击制作脊髓损伤(SCI)模型。实验组伤后立即皮下注射Rolipram 2.5mg/kg/d,每天分2次注射,至第14天;对照组皮下注射与实验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6h、24h、72h、7d、14d五个时间段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表达,TUNEL法测定24h~7d凋亡细胞水平,并用放免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给药3h和6h后脊髓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对照组和实验组TUNEL阳性细胞在24h~7d均有表达,多数为胶质细胞;3~7d时实验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脊髓损伤后3~14d,实验组bcl-2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放免方法测定实验组(给药3h和6h时)脊髓cA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升高细胞内cAMP,进而上调bcl-2等保护性基因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IV)抑制剂 脊髓损伤 环磷酸腺苷(cAMP)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
下载PDF
老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韩金宝 毕郑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9-1091,共3页
股骨头缺血坏死( osteonerc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引起软骨下变性、坏死,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绝大多数最... 股骨头缺血坏死( osteonerc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引起软骨下变性、坏死,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绝大多数最终都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来改善髋关节功能。近年来在该病的发病率、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坏死 诊断治疗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