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血症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质子ATP酶的影响及中药912液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毕铭华 张淑文 +2 位作者 王宝恩 刘树森 宋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质子 ATP酶的损伤及中药 912液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912液组。提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测定其超氧阴离子 (O÷2 )及丙二醛 (MDA)生成量 ,同时...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质子 ATP酶的损伤及中药 912液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912液组。提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测定其超氧阴离子 (O÷2 )及丙二醛 (MDA)生成量 ,同时测定线粒体质子 ATP酶 ,并观察中药 912液的保护作用。结果 :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 O÷2 及 MDA量明显升高 ;肝细胞线粒体质子 ATP酶明显减少。经 912液治疗后大鼠肝细胞线粒体 MDA和 O÷2 量明显减少 ,线粒体质子 ATP酶明显增加。结论 :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由于肝细胞线粒体内源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及其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对线粒体所造成的氧化损伤 ,中药 912液可以减少肝细胞线粒体内源性氧自由基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肝细胞 内毒素血症 ATP酶系统 氧化损伤 中药912液
下载PDF
老年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毕铭华 王宝恩 +1 位作者 张淑文 李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因CAP和HAP住院并且痰菌培养阳性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年龄、基础疾病、病原学特点、药物敏感结果。结果:CAP患者总计22...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因CAP和HAP住院并且痰菌培养阳性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年龄、基础疾病、病原学特点、药物敏感结果。结果:CAP患者总计229例,平均年龄74±1.2岁;HAP患者总计136例,平均年龄85±0.9岁。两组平均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一个观察病例至少伴有一种基础疾病,而并发两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94.7%。革兰阴性菌感染128例,占55.8%,革兰阳性菌感染67例,占29.2%,混合细菌感染26例,占11.3%,而真菌感染以与细菌混合为主共8例,占3.4%。在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中仍然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居多,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要革兰阳性菌。结论:老年患者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革兰阴性菌选用含有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而对革兰阳性菌宜选用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病因学 社区获得性感染 医源性疾病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老年人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对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毕铭华 张淑文 +2 位作者 王宝恩 刘树森 宋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1,97,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大鼠肠粘膜与肝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测定血PaO2 和肠黏膜Phi,提取肝细胞线粒体测定其超氧阴离子O- 2 生成量 ,同时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功能 :ADP/O、呼吸控制率 (RCR)。结果 :在内毒素血...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大鼠肠粘膜与肝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测定血PaO2 和肠黏膜Phi,提取肝细胞线粒体测定其超氧阴离子O- 2 生成量 ,同时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功能 :ADP/O、呼吸控制率 (RCR)。结果 :在内毒素血症大鼠动脉血氧分压尚正常时 ,其肝细胞线粒体O- 2 生成量显著增加。结论 :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由于肝细胞线粒体内源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对线粒体呼吸功能所造成的氧化损伤。肠粘膜酸中毒的发生提示细胞利用氧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内毒素血症 酸中毒 肝细胞
下载PDF
脂肪乳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毕铭华 王宝恩 +4 位作者 Martina Schafer Konstantin Mayer 张淑文 李敏 王惠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1-715,共5页
目的比较以橄榄油为主的脂肪乳Clinoleic20%○R和豆油为主的脂肪乳Lipoven20%○R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aCl)、Clino和Lipo3组。用微量泵分别向3组小鼠... 目的比较以橄榄油为主的脂肪乳Clinoleic20%○R和豆油为主的脂肪乳Lipoven20%○R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aCl)、Clino和Lipo3组。用微量泵分别向3组小鼠泵入质量分数为0.9%的NaCl、20%Clinoleic和20%Lipoven,并在进行取血和肺泡灌洗前8h和24h向气管内喷洒LPS制备ALI模型。观察3组小鼠LPS诱导8h和24h时的存活率、肺组织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血清花生四烯酸(AA)、油酸、亚油酸含量。结果LPS诱导后可引起BALF中白细胞计数、TNF-α、MIP-2,肺组织MPO活性、W/D比例及血清AA水平显著升高。Lipoven显著降低ALI小鼠24h后的存活率(P均<0.01),而Clino组与NaCl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肺组织MPO活性在24h后两个脂肪乳组明显高于NaCl组(P均<0.01),而两个脂肪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注射ALI8h后,Lipo组BALF中MIP-2和血清AA均较NaCl组和Clino组升高,24h后BALF中白细胞、TNF-α、AA水平也均显著高于NaCl组和Clino组(P均<0.01);而肺组织水肿程度和油酸、亚油酸含量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Lipoven20%加重ALI小鼠的炎症反应,降低实验动物的存活率,可能与其增加AA产生有关;而Clinoleic20%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肪乳 内毒素
下载PDF
脂肪乳肠外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毕铭华 李敏 +4 位作者 王惠吉 张淑文 王宝恩 Martina Schafer Konstantin Mayer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危重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血清酮体比值判断感染性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毕铭华 张淑文 王宝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7年第12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酮体比值(AKBR)对判断感染性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情轻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急性感染组(又分A、B、C3组)患者乙酰乙酸(AcAc)、β羟丁酸(3HB)及AKBR等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酮体比值(AKBR)对判断感染性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情轻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急性感染组(又分A、B、C3组)患者乙酰乙酸(AcAc)、β羟丁酸(3HB)及AKBR等指标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cAc〔(0.42±0.15)mmol/L〕和3HB〔(0.82±0.18)m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99±0.20)mmol/L和(1.40±0.25)mmol/L〕,P均<0.01;急性感染A、B、C3组的PaO2、乳酸、阴离子间隙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KBR与APACHEⅢ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812,P<0.001);血清酮体水平与APACHEⅢ评分间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163,P>0.05);AKBR和PaO2与APACHEⅢ评分间有明显相关性(r=0.722,P<0.01)。结论:AKBR能更早期、直接、准确地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受损程度和能量代谢状态,可以作为评估感染性MO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体比值 感染 肝硬化 MODS 预后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毕铭华 张淑文 +2 位作者 王宝恩 刘树森 宋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重在 2 50- 2 80g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毒素组。提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 ,测定其超氧阴离子O 2生成量 ,同时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功...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重在 2 50- 2 80g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毒素组。提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 ,测定其超氧阴离子O 2生成量 ,同时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功能 :复合体Ⅱ +Ⅲ的电子传递与质子转移定量关系 (H+ / 2e- )、ADP/O、呼吸控制率(RCR)。结果 :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电子漏显著增加 ;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以琥珀酸为底物的态 4和态 3呼吸速率增加 ,ADP/O、RCR及复合体Ⅱ +Ⅲ的H+ / 2e- 显著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内毒素类 大鼠
下载PDF
老年医疗病房的临床教学经验总结
8
作者 毕铭华 王宝恩 +1 位作者 张淑文 李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建立适合老年医学特点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方法是一门不断完善的实践科学。采用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有:强化教学意识,树立健康管理的理念,病历书写培训和教学查房,病历讨论与病历回顾性总结,结合视听教育,进行模拟训练等。
关键词 临床 教学 老年医学
下载PDF
危重症时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损伤
9
作者 毕铭华 张淑文 王宝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肝细胞线粒体 重症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自由基
下载PDF
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淑文 任爱民 +7 位作者 张丽霞 王红 毕铭华 李昂 次秀丽 王彦 齐文杰 王宝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多脏衰 (MSOF)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 ,以提高本症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急性感染并发MODS/MSOF住院患者 2 2 5例 ,进行原发疾病、并发症等的西医诊断和证型的中医辨证诊断 ,据此在全面西... 目的 :探讨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多脏衰 (MSOF)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 ,以提高本症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急性感染并发MODS/MSOF住院患者 2 2 5例 ,进行原发疾病、并发症等的西医诊断和证型的中医辨证诊断 ,据此在全面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中药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并进行临床观察和中药治疗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 :止于 1998年底共救治感染性MODS患者 2 2 5例 ,抢救成功 161例 ,死亡 64例 ,病死率 2 8 4 % ;其中MSOF 140例 ,死亡 58例 ,病死率为 4 1 4 % ,应用美国KnausWA教授MSOF诊断标准 ,本组符合者 10 6例 ,抢救成功 52例 ,死亡 54例 ,病死率为 50 9%。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综合征 ,疗效显著提高 ,在于中药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障碍 ;影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水平 ,从而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 ,并可减轻胃肠运动功能的受抑制状态、肠道菌群失调及防治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救治感染性MODS/MSOF225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宝恩 张淑文 +8 位作者 任爱民 张丽霞 王红 杨宇清 次秀丽 毕铭华 王彦 李昂 齐文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818-819,共2页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救治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度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旭颖 王红 +3 位作者 任爱民 毕铭华 杨立沛 张淑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严重度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为CAP病情严重度的评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08-10—2009-02期间我院收治的单纯CAP病例共38例,在入院24h、7d分别测定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严重度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为CAP病情严重度的评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08-10—2009-02期间我院收治的单纯CAP病例共38例,在入院24h、7d分别测定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应用肺炎病情严重度评分(PSI)评估病情。结果试验组入院24hPCT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24h及7d:PCT均与PSI相关(r=0.539,r=0.472;P〈0.05);入院7dWBC与PSI相关(r=0.381,P〈0.05),CRP与PSI无相关性。结论与CRP、WBC相比,PCT能够更好反映CAP病情严重程度,可用于动态监测CAP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下载PDF
老年病房肺炎患者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变迁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玮 刘彦 +3 位作者 陈颖 刘颖 肖瑶 毕铭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老年病房肺炎患者常见致病细菌分布及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老年病房肺炎患者分离所得577株细菌,总结细菌种类分布。结果 577株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白菌112...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老年病房肺炎患者常见致病细菌分布及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老年病房肺炎患者分离所得577株细菌,总结细菌种类分布。结果 577株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白菌112株、铜绿假单胞菌103株、阴沟肠杆菌87株、鲍曼不动杆菌7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8株、大肠埃希菌62株、表皮葡萄球菌28株、粪肠球菌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屎肠球菌7株。常见细菌为肺炎克雷白菌(19.41%)、铜绿假单胞菌(17.85%)、阴沟肠杆菌(15.08%)、鲍曼不动杆菌(12.65%)。结论老年病房肺炎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注意相关细菌的变迁趋势,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炎 细菌分布 变迁
下载PDF
老年人肠道菌群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冬 王惠吉 +1 位作者 李敏 毕铭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肠道菌群的特点。方法60岁以下健康成年人36例作为对照组,60岁及以上老年人68例作为老年组,分别取新鲜粪便,选择肠道菌群中7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包括4种厌氧菌、2种需氧菌和酵母样真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计算出反映肠... 目的探讨老年人肠道菌群的特点。方法60岁以下健康成年人36例作为对照组,60岁及以上老年人68例作为老年组,分别取新鲜粪便,选择肠道菌群中7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包括4种厌氧菌、2种需氧菌和酵母样真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计算出反映肠道定植抗力的指标B/E比值(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值比)。同时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10.17±0.81)lgCFU/gvs(9.08±1.13)lgCFU/g,P<0.01];肠杆菌[分别为[(8.19±0.68)lgCFU/gvs9.17±1.29)lgCFU/g,P<0.05]和肠球菌数量增加[(7.07±1.58)lgCFU/gvs(8.47±1.39)lgCFU/g,P<0.05];肠道定植抗力减低(1.24±0.18vs1.02±0.14,P<0.01)。结论老年人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老年人肠道定植抗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老年人 定植抗力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颖 毕铭华 +1 位作者 阎东辉 肖遥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481-483,共3页
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老年性肺炎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棘手问题[1]。掌握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院干部病房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细菌性肺炎患... 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老年性肺炎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棘手问题[1]。掌握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院干部病房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痰培养阳性113例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分析 老年患者 病原菌分布 细菌性肺炎 肺部感染 临床治疗 老年性肺炎 感染病原菌
下载PDF
急性重症感染时血流动力学、氧传输的变化及中药912液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昂 张淑文 +3 位作者 张丽霞 任爱民 毕铭华 王宝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13例危重病患者(10例合并MODS)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观测、监测组织氧合状态及血气分析所得到的氧相关指标,通过监测氧传输的变化,评估和预测重症感染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并应用中药912液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在一路氧... 本研究通过对13例危重病患者(10例合并MODS)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观测、监测组织氧合状态及血气分析所得到的氧相关指标,通过监测氧传输的变化,评估和预测重症感染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并应用中药912液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在一路氧传输过程中的作用环节,判断其对提高氧的运输,改善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等方面的治疗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感染性疾病 血流动力学 氧传输 中药912液
下载PDF
益生菌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冬 李敏 +2 位作者 毕铭华 姚兰 王惠吉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 135例≥60岁的感染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预防组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组成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对照组...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 135例≥60岁的感染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预防组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组成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对照组仅在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发生腹泻后再加用上述肠道益生菌制剂。观察两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及肠道菌群紊乱恢复情况。结果预防组腹泻发生率为9/68例(13.2%),对照组为21/67例(31.3%),发生率绝对值下降18.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肠道益生菌制剂可以预防和减少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并缩短腹泻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预防
下载PDF
急性重症感染时血流动力学、氧传输的变化及中药912液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昂 张淑文 +3 位作者 张丽霞 任爱民 毕铭华 王宝恩 《友谊医刊》 1998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对13例重症感染患者(10例并发MODS)进行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状况的监测;观察中药912液对其的治疗作用。结果:13例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中“高排”型(5例)80%并发MODS,无死亡,提示心脏的高排出是机体对病因等刺激的应激... 目的:对13例重症感染患者(10例并发MODS)进行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状况的监测;观察中药912液对其的治疗作用。结果:13例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中“高排”型(5例)80%并发MODS,无死亡,提示心脏的高排出是机体对病因等刺激的应激代偿性反应;“高阻”型(3例),全部并发MODS并死亡,说明这类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正常排抵阻”型(2例),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为50%;“正常排正常阻”型(3例),66.7%并发MODS,无死亡。13例患者DO2均低于正常值,11例患者VO2随DO2的下降而下降,呈现VO2对DO2依赖(POSD)=其中合并MODS10例,显示出氧耗对氧供的病理性依赖与MODS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结论:口服中药912液后1小时开始至48小时内,①CI、SVI、LVSWI均明显增加,而心率无明最变化,显示出912液可能是通过增加LVSWI,而增加SVI及CI的。②对SVR影响,显示出双相调节作用。③药后DO2明显增加,由此推测与增加CI及加速血流速度(以往研究证实),改善血流灌注有关;药后VO2亦增加,且在观察期间VO2与DO2呈现依赖关系;ERO2值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感染 血流动力学 氧传输 中药912液 防治作用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红细胞指数在我国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特质患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纪宇 李涛 +6 位作者 吴妮 张静 张辉 曹菊 樊青 王厚芳 毕铭华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指数用于鉴别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与地中海贫血特质(thalassemia trait,TT)患者的应用价值和最佳界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北京和睦家医院确诊为IDA或TT的中国患者40例。根据血常... 目的探讨红细胞指数用于鉴别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与地中海贫血特质(thalassemia trait,TT)患者的应用价值和最佳界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北京和睦家医院确诊为IDA或TT的中国患者40例。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8种红细胞指数,分析其对于鉴别IDA或TT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约登指数,根据ROC探讨其在我国患者中的适合界值。结果40例患者中有22例IDA和18例TT。Jayabose、Green and King和Ricerca 3种红细胞指数用于鉴别IDA和TT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667、0.667和0.682,ROC的AUC分别为0.990、0.995和0.992,均为十分可靠的指标。同时,Jayabose、Green and King和Ricerca 3种红细胞指数的最适合界值分别为251.69、79.56和3.91。调整界值后,Jayabose、Green and King和Ricerca 3种红细胞指数鉴别IDA和TT的准确率均提高至97.5%。结论含有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的红细胞指数对于鉴别我国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的病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 地中海贫血特质 红细胞指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利用红细胞参数预测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方法探索
20
作者 纪宇 张静 +2 位作者 毕铭华 曹菊 连艳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探讨利用各种红细胞参数预测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TC)的方法及预测效力。 方法 筛选在我院血液科门诊就诊的全部小细胞性贫血患者90例,分别按照患者的红细胞计数、不同血红蛋白水平时的平均红细胞体积、Jayabose指数、Gr... 探讨利用各种红细胞参数预测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TC)的方法及预测效力。 方法 筛选在我院血液科门诊就诊的全部小细胞性贫血患者90例,分别按照患者的红细胞计数、不同血红蛋白水平时的平均红细胞体积、Jayabose指数、Green and King(G&K)指数、Ricerca指数进行预测患者是否应该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筛查。并根据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计算各种预测方法的漏诊率及准确率。 结果 上述五种预测方法在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中,TC的漏诊率分别为2.2%(1/46例)、11.9%(7/59例)、3.4%(2/58例)、1.8%(1/57例)和2.3%(1/43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4.4%(76例)、85.6%(77例)、95.6%(86例)、96.7%(87例)和81.1%(73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Jayabose、G&K和Ricerca指数在α-TC和β-TC两组患者中的计算值分别为189.82±29.285比200.83±36.979(p=0.364)、59.05±9.131比62.63±10.888(p=0.329)和2.86±0.333比3.16±0.639(p=0.112),因而不能鉴别这两种TC亚型。 结论 Jayabose和G&K指数是预测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为TC的高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携带者 缺铁性贫血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