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妥昔单抗在淋巴瘤维持治疗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毕锡文 陈廷超 姜文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612-1615,共4页
利妥昔单抗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淋巴瘤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等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对于诱导治疗获得缓解后的滤泡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为治疗指南所推荐。... 利妥昔单抗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淋巴瘤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等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对于诱导治疗获得缓解后的滤泡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为治疗指南所推荐。随着淋巴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如何更好地把握维持治疗的适应症并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治疗策略,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利妥昔单抗用于淋巴瘤维持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恶性淋巴瘤 维持治疗
下载PDF
21例原发乳腺淋巴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白云波 范志刚 +3 位作者 姜文奇 柳仲秋 毕锡文 王健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482-248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8年至2015年收治的21例PBL住院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分析其疾病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8年至2015年收治的21例PBL住院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分析其疾病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1例中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3~78岁,中位年龄41岁。ⅠE期12例、ⅡE期4例、ⅣE期5例,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17/21例),治疗及预后:全组患者9例(42.9%)接受联合化放疗,11例(52.4%)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以CHOP(7例)和RCHOP(11例)为主。中位随访42个月(3~126月),全组中位生存期56月,3年总生存率为84%,5年总生存率为78%。化疗联合靶向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化疗相比,5年总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88.2%和76.5%,P=0.77;84.3%和72.6%,P=0.38)。结论:PBL接受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淋巴瘤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消瘦、心动过速、下肢无力、多发椎体骨折
3
作者 张化冰 夏维波 +2 位作者 林海荣 毕锡文 孟迅吾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长期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值得引起注意。本文报道1例长期未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儿童严重骨质疏松、多发椎体骨折同时合并严重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罕见病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长期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值得引起注意。本文报道1例长期未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儿童严重骨质疏松、多发椎体骨折同时合并严重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罕见病例,旨在提醒临床医师重视儿童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骨质疏松,以便早期发现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慢性甲状腺亢进性肌病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接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初级预防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夏雯 王树森 +13 位作者 胡皓 赵绯丽 徐菲 洪若曦 蒋逵葵 袁中玉 史艳侠 赵琨 黄嘉佳 薛聪 毕锡文 陆倩仪 安欣 张靖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1-867,共7页
目的评估中国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初级预防与接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初级预防或无预防的成本-效果。方法构建2种状态Markov模型,假定队列患者是年龄为45岁的Ⅱ期乳腺癌患者... 目的评估中国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初级预防与接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初级预防或无预防的成本-效果。方法构建2种状态Markov模型,假定队列患者是年龄为45岁的Ⅱ期乳腺癌患者。第1种状态模拟4个周期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风险>20%]化疗的成本和结果,其假设基于文献综述,包括FN发生率[基线(确定敏感性分析范围),0.29(0.24~0.35)]和相关事件[FN病死率,3.4(2.7~4.1)]。第2种状态模拟长期生存,并与相对剂量强度(RDI)[RDI<85%和≥85%的死亡风险比为1.45(1.00~2.32)]进行关联。临床效果、治疗成本和经济学效用值是基于同行评审的出版物和专家意见。结果与rhG-CSF初级预防和无预防治疗方案比较,PEG-rhG-CSF初级预防成本分别增加了5208.19元和5222.73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分别提高了0.066年和0.297年。因此,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9146.3元/QALY和17558.77元/QALY,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00元)的意愿支付阈值。敏感性分析显示,PEG-rhG-CSF初级预防的临床效果越好,越具有成本-效果优势。RDI<85%对比≥85%的死亡风险比越低,PEG-rhG-CSF初级预防越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尽管PEG-rhG-CSF初级预防的成本较高,但考虑到其额外的收益,中国FN风险>2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PEG-rhG-CSF初级预防与rhG-CSF初级预防或无预防相比,PEG-rhG-CSF很可能是一种具有成本-效果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初级预防 成本-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