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充分认识“风险意识”的历史作用
1
作者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15,共2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能动的反作用。“风险意识”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一般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在改造某种客体过程中没有把握而非实践不可的一种主体行为,它体现了人的精神状态。作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能动的反作用。“风险意识”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一般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在改造某种客体过程中没有把握而非实践不可的一种主体行为,它体现了人的精神状态。作为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为了生存和发展,曾冒着一切风险(包括死亡的风险)与自然势力和社会势力作过殊死的斗争,推动了历史,创造了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意识
历史作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发展
主体行为
精神状态
人民群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2
作者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5,共3页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学说创始人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发明,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说
史前
历史意义
邓小平同志
创始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理论研究不可忽视——全国第六次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侧记
3
作者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7-49,共3页
理论上的不清,导致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是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滑坡的重要原因。这是最近来自全国46个大中城市5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理论工作者,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上的共识。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大中城市
讨论会
侧记
理论工作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育“四有”新人与中国现代化
4
作者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实际上是指的人的价值。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人的价值问题,是人类生存境界提高和自我认识深化的标志。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现代意识,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实际上是指的人的价值。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人的价值问题,是人类生存境界提高和自我认识深化的标志。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现代意识,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在今天,培育“四有”新人对于跨世纪的中国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选
科学技术进步
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制度
培育
现代意识
精神文明建设
共产主义理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5
作者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2004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三条:“一是要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二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和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调动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三条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中国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监督
社会主义法制
官僚主义
改革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6
作者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1988年第3期55-56,共2页
一,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正确性。 早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刚刚产生的时候,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哲学角度
唯物主义哲学
真理性
马克思
实践
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客观要求
7
作者
毕静涛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4-16,共3页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这样论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这样论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
客观要求
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充分认识“风险意识”的历史作用
1
作者
毕静涛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15,共2页
文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能动的反作用。“风险意识”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一般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在改造某种客体过程中没有把握而非实践不可的一种主体行为,它体现了人的精神状态。作为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为了生存和发展,曾冒着一切风险(包括死亡的风险)与自然势力和社会势力作过殊死的斗争,推动了历史,创造了文明。
关键词
风险意识
历史作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发展
主体行为
精神状态
人民群众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2
作者
毕静涛
机构
武汉市社科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5,共3页
文摘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学说创始人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发明,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说
史前
历史意义
邓小平同志
创始人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理论研究不可忽视——全国第六次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侧记
3
作者
毕静涛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7-49,共3页
文摘
理论上的不清,导致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是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滑坡的重要原因。这是最近来自全国46个大中城市5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理论工作者,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上的共识。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大中城市
讨论会
侧记
理论工作者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育“四有”新人与中国现代化
4
作者
毕静涛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实际上是指的人的价值。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人的价值问题,是人类生存境界提高和自我认识深化的标志。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现代意识,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在今天,培育“四有”新人对于跨世纪的中国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选
科学技术进步
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制度
培育
现代意识
精神文明建设
共产主义理想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5
作者
毕静涛
机构
武汉市社科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4年第1期63-64,共2页
文摘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三条:“一是要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二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和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调动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三条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中国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监督
社会主义法制
官僚主义
改革目标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6
作者
毕静涛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8年第3期55-56,共2页
文摘
一,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正确性。 早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刚刚产生的时候,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哲学角度
唯物主义哲学
真理性
马克思
实践
思维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客观要求
7
作者
毕静涛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4-16,共3页
文摘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这样论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关键词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
客观要求
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规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充分认识“风险意识”的历史作用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理论研究不可忽视——全国第六次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侧记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培育“四有”新人与中国现代化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略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毕静涛
《学习与实践》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客观要求
毕静涛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