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八正道与戒定慧的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毗耶达西
石权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4-38,共5页
-
文摘
佛陀临终之前,对弟子们说:“我已为汝等制定法与毗奈耶,我灭度以后,汝等以此为师。”从这一点,很清楚地看出,佛陀的生活方式和他的教团制度,包括法与毗奈耶。毗奈耶包含着美德、语言和身行,是佛教的行为准则。这就是一般所知道的戒,或者叫做道德修养。法是为人的精神修养而说的,就是定和慧,或者叫做精神集中的发展。戒、定。
-
关键词
戒定慧
毗奈耶
精神修养
教团
正精进
根本烦恼
道德修养
慧三
基本教义
悲心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陀忠诚的侍者——阿难
- 2
-
-
作者
毗耶达西
方之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5,共3页
-
文摘
阿难尊者出生于刹帝利种姓家族,属于刹帝利王室成员。刹帝利在佛陀时代是最高的种姓。刹帝利种姓的净饭王是悉达多·乔答摩(佛陀)的父亲,甘露饭王是净饭王的兄弟,阿难是甘露饭王的儿子,因此他是佛陀的堂兄弟,与佛陀同日生,都是五月的月圆日出生的。因为亲属们都说:“
-
关键词
刹帝利
甘露饭王
乔答摩
净饭王
悉达多
尊者
王室成员
僧团
止观
佛所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南传佛教涅槃思想之研究
- 3
-
-
作者
毗耶达西
石权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3-37,共5页
-
文摘
什么是涅槃?这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一开始就都欢喜乐闻的问题。这不是今天或昨天的问题,聪明的答案可能会有,涅槃被用各种明显的专门名词来说明。但是没有一种说明会使我们有丝毫接近涅檠本身的可能。因为涅檠是离言绝思的。比较容易和比较保险所说明的涅檠并不是涅槃,因为涅槃不可以言喻,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是无法表达的。我们试图说明它,就要用字,而字的意义是有限制的。字与宇宙有关系,而涅槃,是通过最高的精神修养或智慧证得的,是超越任何世间体验的,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写它呢?那是为了防止对佛教涅槃思想的误解。
-
关键词
南传佛教
精神修养
生起因
缘起法
爱欲
非想非非想处
证悟
尊者
出世间
诸比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陀的一生
- 4
-
-
作者
毗耶达西
郑立新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1,共8页
-
文摘
作者毗耶达西法师(Ven.Piyadassi),斯里兰卡人,青年时代出家,是科伦坡金刚寺著名的大长老金刚智(已故)的弟子。早年就学于那烂陀学院和斯里兰卡大学,曾一度是美国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精通巴利三藏,博晓巴、梵、英、斯四种语言,是现今斯里兰卡佛教界著名学者;尤善于运用通俗语言弘扬佛法,为斯里兰卡电台的佛学主讲人。
-
关键词
美国哈佛大学
斯里兰卡
佛陀
通俗语言
青年时代
宗教研究
著名学者
科伦坡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陀的一生(下)
- 5
-
-
作者
毗耶达西
郑立新
-
机构
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0,共6页
-
文摘
比丘尼僧团
僧团的早期.由于佛陀不同意接受妇女.只允许男人参加。但是在家信徒中.有许多虔诚的妇女,她们热切希望出家当比丘尼。她们被热心所驱使.佛陀的养母波阁波提.乔答弥与许多女士一起来到佛处.恳求批准她们出家.但是佛陀对接受她们还是犹豫不决。
-
关键词
佛陀
比丘尼
妇女
出家
尼僧
虔诚
信徒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陀的一生(中)
- 6
-
-
作者
毗耶达西
郑立新
-
机构
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0,共9页
-
文摘
公元前589年7月的月圆日傍晚,太阳西下,明月同时升起,在荫凉的鹿野苑仙人住处,佛陀对他们说:
-
关键词
佛陀
公元前
鹿野苑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