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毛泽东与移风易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毛世全
-
机构
成都市交通局
-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4-64,共1页
-
文摘
毛泽东与移风易俗毛世全从1910年到1975年,毛泽东始终关注以农村社会形态为主的中国社会,始终关注着移风易俗这个对他和他领导下的中国来说颇具政治变革意义的内容。毛泽东深深地知道风俗对于人心、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意识、对于政治进程的重大影响。这个深受传...
-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传统
原有结构
政治文化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民族精神
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
-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婚俗与水文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毛世全
-
出处
《水利天地》
1994年第3期14-14,共1页
-
-
关键词
水文化
婚姻习俗
白母羊
这一天
泼水
戏剧色彩
进门槛
少男少女们
羊胜
村中
-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呼唤人性的温馨——读《水杉林:想起一个下午》
- 3
-
-
作者
毛世全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41,共2页
-
文摘
凭直觉感受,《水杉林:想起一个下午》(《剑南文学》89年1期)给我的初始印象,是一片迷濛而沉重的幻觉,这里所有的是一颗童心的破碎、裂变、悽忧之中内含着深刻的呼唤,对于人性、对于生命、对于母爱,热烈的泪水在悲郁的情境中诉说一种人对自身和命运的反问。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也不是一般的童稚天地的真切刻画,虽然这作品中交织着母亲的不幸与兰姐的苦命。作者的创作旨归,我以为,是意图揭示一种平凡却极珍贵,生活中不可缺少、心灵中必须存在的价值:人性的温馨与体贴、柔情与暖意。
-
关键词
水杉
人性
童心
干筋
悲郁
切刻
痛苦体验
童稚
旨归
暖意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16开本读物走向何处?
- 4
-
-
作者
毛世全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13,共2页
-
文摘
16开本读物走向何处?毛世全在某省出版管理部门的一间近100个平方的房子里,一堆杂志拥挤在房子的一隅。“这些就是你要我的16开本读物,什么都有,都是被封存、查缴、销毁的,你慢慢看吧!”陪同我的人说了这句话以后便关门走了。整个房子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蹲下...
-
关键词
读物
文学月刊
社会责任感
精神文明建设
猎奇心理
现代文化建设
“性”
鸳鸯蝴蝶派
大众文化
法律保护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柏格森生命哲学与郭沫若
- 5
-
-
作者
毛世全
-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3期41-42,共2页
-
文摘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给予中国五四文坛以重大影响的过程中,与主张权力意志强调超人学说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并驾齐驱,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里有重要地位的另一位便是法国生命哲学家拍格森。 曾经介绍过尼采学说的刘叔雅,在《新青年》四卷二号上写了一篇题作《柏格森之哲学》的文章。
-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权力意志
刘叔雅
西方现代主义
三叶集
现代知识分子
瞿世英
表现主义
文化哲学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梵文化与《女神》时代的郭沫若
- 6
-
-
作者
毛世全
-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1期29-31,共3页
-
文摘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并在文学创作上有鲜明表现的,首推郭沫若和许地山。但是,即使是在同一文化的渗透中,许地山也迥异于郭沫若,两人都表现出深刻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就同时形成了他们文学创作中审美情趣,审美格调的区别性特征,促成了他们富于独创性的文学创作风格。这既是文化接受者主体个性所使然,也是异质文化在移植交汇中的必然现象。许地山作为印度宗教文化有独创研究的学者,在他的小说创作中。
-
关键词
《女神》
许地山
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
异质文化
区别性特征
印度文化
旧时代
文学作家
生命精神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第一挑水──中国民俗中的水文化现象
- 7
-
-
作者
毛世全
-
出处
《水利天地》
1995年第5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水文化
中国民俗
民俗文化
河西走廊
内容与形式
生产文明
中国文化
民俗学
云南白族
布依族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