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鬼针草水浸提液对两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毛丹鹃 谢俊芳 +1 位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采用室内生物监测法研究了三叶鬼针草植株水浸提液对白三叶、紫花苜蓿两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g/mL)的水浸提液对两种牧草种子幼芽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100 mg/mL)的水浸液能够对... 采用室内生物监测法研究了三叶鬼针草植株水浸提液对白三叶、紫花苜蓿两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g/mL)的水浸提液对两种牧草种子幼芽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100 mg/mL)的水浸液能够对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和萌发率下降,幼芽和根生长的长度缩短,芽长和根长抑制指数上升,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应不断增强。说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鬼针草 白三叶 紫花苜蓿 生物入侵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丹鹃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0期292-293,共2页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为大学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大数据的基本理念及特点出发,期望能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为大学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大数据的基本理念及特点出发,期望能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为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与社会的用人需求相匹配,为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徐华勤 章家恩 +3 位作者 冯丽芳 全国明 胡蓉蓉 毛丹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4-1471,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广东省韶关红壤、广州赤红壤、雷州砖红壤3个典型地带性土壤分布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林地、果园、草地和农田)对表层(0~20 cm)土壤几种主要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蛋白...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广东省韶关红壤、广州赤红壤、雷州砖红壤3个典型地带性土壤分布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林地、果园、草地和农田)对表层(0~20 cm)土壤几种主要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更为明显。土壤酶活性多表现为果园和林地较高,农田和草地较低;而土壤过氧化氢酶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响应均较其它几种酶弱。典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含量是土壤养分因子中影响土壤酶活性的最重要因素,5种酶中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关系最大,而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类型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浅谈科技创新活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以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4
作者 毛丹鹃 戴文浪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的要求.而开展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本文...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的要求.而开展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本文阐述了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针对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风建设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入侵植物马缨丹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2 位作者 徐华勤 毛丹鹃 秦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马缨丹是马鞭草科中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植物,现正在中国中南部尤其是华南地区迅速蔓延扩散。作者采用室内生物监测法研究马缨丹植株不同部位的水浸液是否存在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缨丹果实、茎干和叶片的水浸液均对一串红种子萌发和... 马缨丹是马鞭草科中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植物,现正在中国中南部尤其是华南地区迅速蔓延扩散。作者采用室内生物监测法研究马缨丹植株不同部位的水浸液是否存在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缨丹果实、茎干和叶片的水浸液均对一串红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势、萌发率下降,幼芽、幼根生长的长度缩短,芽长、根长抑制指数上升,并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应不断增强。马缨丹不同部位水浸液对发芽势的抑制作用大小为叶片>果实>茎干,而对萌发率、芽长、根长的抑制作用则为果实最明显,叶片、茎干次之。说明马缨丹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这将有利于提高其种间竞争能力,促进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丹 入侵种 化感作用 一串红 生物测定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30
6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2 位作者 徐华勤 毛丹鹃 谢俊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6-243,共8页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原产于南美,现广泛扩散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1934年,飞机草在云南和海南尖峰山被首...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原产于南美,现广泛扩散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1934年,飞机草在云南和海南尖峰山被首次发现,现正在中国南部地区迅速扩散。此文对飞机草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造成的危害、开发利用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指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领域:(1)飞机草入侵的本底调查与扩散预测;(2)飞机草的入侵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3)飞机草的入侵效应与风险评估;(4)飞机草的科学管理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生物入侵 入侵种 防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赤红壤磷素及Ca^(2+)、Al^(3+)、Fe^(2+)淋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华勤 章家恩 +3 位作者 余家瑜 谢俊芳 毛丹鹃 杨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2-1178,共7页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模拟酸雨淋溶下赤红壤磷素淋失量及部分阳离子(Ca2+、Al3+、Fe2+)的释放程度和特征。结果表明,经pH 2.0、pH 3.0、pH 4.0、pH 5.0模拟酸雨持续淋溶34 d后,淋溶液pH值变化并不明显(P&g...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模拟酸雨淋溶下赤红壤磷素淋失量及部分阳离子(Ca2+、Al3+、Fe2+)的释放程度和特征。结果表明,经pH 2.0、pH 3.0、pH 4.0、pH 5.0模拟酸雨持续淋溶34 d后,淋溶液pH值变化并不明显(P>0.05),而对Ca2+、Fe2+的溶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a2+、Al3+、Fe2+溶出量均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Al3+和Fe2+淋失量在pH 2.0时均有骤增现象。随淋溶时间的增加,土壤可溶态磷的淋失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随着pH值的降低,土壤磷淋失总量也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H>4.0的酸雨有助于促进土壤磷的释放,pH<4.0时土壤磷的淋失减少。相关分析发现淋溶液中磷淋失总量与Al3+和Fe2+溶出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1=-0.6531,r2=-0.5107),和Ca2+总溶出量相关关系不显著(r3=-0.1287),表明高强度酸雨降低了土壤磷淋失量,这可能与酸雨导致活性铁、铝的大量释放,增加了磷的活性吸附点位,因而增加了对磷酸根离子配位吸附与固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赤红壤 磷素 Ca^2+ AL^3+ FE^2+
下载PDF
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入侵对土壤化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全国明 毛丹鹃 +2 位作者 章家恩 谢俊芳 秦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7-449,共13页
【目的】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已入侵我国华南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研究了五爪金龙入侵群落、南美蟛蜞菊入侵群落与土著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群落内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 【目的】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已入侵我国华南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研究了五爪金龙入侵群落、南美蟛蜞菊入侵群落与土著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群落内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碳源利用特征与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两种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揭示其野外入侵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样方法于2010年1月在广州市东郊的火炉山森林公园设置五爪金龙入侵区、南美蟛蜞菊入侵区和土著植物类芦区3类样地,测定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1)与土著植物区相比,五爪金龙入侵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达到60.38%230.01%;南美蟛蜞菊入侵区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亦显著提高,增幅达到50.54%145.52%;两种外来植物入侵区土壤C/N比显著降低,但对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两种外来植物能够显著提高入侵地的土壤微生物量,其中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土壤微生物量碳(Cmic)、氮(Nmic)、磷(Pmic)含量分别比土著植物区增加105.00%152.15%和61.51%138.27%,但土壤微生物量在两个入侵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对于土壤微生物熵,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Cmic/Corg值显著高于土著植物区,但Nmic/Nt、Pmic/Pt值3类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3)两种外来植物入侵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其中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比土著植物区增加70.35%、21.51%和227.86%;对于蔗糖酶活性,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增幅则分别达到322.58%和157.14%;过氧化氢酶活性各处理间的差异较小,差异均不显著。4)两种外来植物入侵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平均孔颜色变化率(AWCD)在整个培育周期内均表现为五爪金龙入侵区>南美蟛蜞菊入侵区>土著植物区,其中72 h的AWCD值分别为1.18、0.88和0.56,差异显著。与土著植物区相比,五爪金龙入侵区6种类型碳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其增幅高达75.00%162.86%;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率亦显著提高,其增幅分别为87.72%、41.18%和83.72%;两种入侵植物对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五爪金龙对羧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南美蟛蜞菊。主成分分析显示,PC1与PC2能够解释不同入侵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数据71.89%的总体变异,其中PC1主要受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与聚合物类碳源的影响,PC2则主要受碳水化合物类与羧酸类碳源的制约。两种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Mc Intosh指数(U)、丰富度指数(S)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s)显著高于土著植物区,但两个入侵区之间的差异较小;三个处理区的Pielou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明显。【结论】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两种外来植物能够改善入侵地的土壤营养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形成对自身生长、竞争有利的微环境,从而加快入侵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南美蟛蜞菊 土壤化学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豚草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俊芳 全国明 +3 位作者 章家恩 毛丹鹃 徐华勤 秦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682-5690,共9页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菊科豚草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豚草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研究了豚草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全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菊科豚草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豚草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研究了豚草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全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4174头,隶属于4门11纲26类,其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蜱螨目和弹尾目是常见类群。结果显示,豚草入侵改变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总个体数以及线虫类、弹尾目动物的个体数显著增加,但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变化不明显;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面,豚草入侵显著提高了群落的密度-类群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亦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Shannon-Wiener指数则趋于下降;在群落相似性方面,入侵区与其它处理区的差异较小。豚草入侵所引起的局部气候环境、凋落物、根系分泌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生物入侵 中小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飞机草的繁殖能力与种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全国明 毛丹鹃 +2 位作者 章家恩 谢俊芳 徐华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8,共7页
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现正在我国南部地区迅速传播,其繁殖特性与种子萌发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成功入侵扩散的前提。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飞机草的繁殖能力与种子的萌发特性... 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现正在我国南部地区迅速传播,其繁殖特性与种子萌发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成功入侵扩散的前提。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飞机草的繁殖能力与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飞机草能够进行无性繁殖,但其有性生殖能力更强,成熟植株的种子生产量高,种子质量轻,并且具有冠毛等附属结构。环境因子能够影响飞机草种子的萌发,其萌发的最适温度约为28℃,萌发过程中不需要特别的养分供应,并且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酸性环境能够促进飞机草种子的萌发,但当pH降至2.0时,其发芽率显著降低。掩埋处理能够抑制飞机草种子的萌发,当埋藏深度达3.0 cm时,所有的种子均不能正常萌发与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繁殖能力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不同养分水平对飞机草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全国明 毛丹鹃 +1 位作者 章家恩 谢俊芳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27-33,共7页
采用温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养分水平对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的生长性状、生物量积累以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实验共设置5种养分浓度处理,分别为Hoagland标准营养液的10%、25%、50%、100%和200%溶液。结果表... 采用温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养分水平对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的生长性状、生物量积累以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实验共设置5种养分浓度处理,分别为Hoagland标准营养液的10%、25%、50%、100%和200%溶液。结果表明:养分水平对飞机草植株的生长性状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分配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养分水平的增加,飞机草的总分枝数量、长度以及一级分枝数量、长度持续增加,并且100%、200%处理还能促进二级分枝的萌发生长。飞机草的叶片数、总叶面积、总生物量以及茎、叶两器官生物量随养分水平的上升显著增加,但株高、根生物量不受养分浓度变化的影响。根生物量比、根冠比随养分水平的提高显著下降,叶生物量比则显著上升,但茎生物量比在各养分浓度保持稳定。叶面积比、叶根比、RGR亦随养分含量的上升显著增加。说明养分资源丰富的环境将促进飞机草的地上部生长,而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可能是其在入侵蔓延过程中适应养分异质性生境的重要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生物入侵 养分水平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降雨量变化对入侵植物豚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全国明 刘莹莹 +2 位作者 毛丹鹃 章家恩 谢俊芳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2期138-146,共9页
采用温室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水平对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土著伴生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植株形态、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试验共设置1800 mm·a-1(High precipitation treatment,HP)、120... 采用温室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水平对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土著伴生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植株形态、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试验共设置1800 mm·a-1(High precipitation treatment,HP)、1200 mm·a-1(Midium precipitation treatment,MP)和800 mm·a-1(Low precipitation treatment,LP)3个降雨梯度,结果表明:(1)在各个降雨量水平,豚草的株高、分枝数量、分枝长度、叶片数均高于伴生土著植物肖梵天花,其中两物种株高、分枝数量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豚草的根生物量比(Root mass fraction,RMF)、根冠比(Root mass/crown mass,R/C)显著低于肖梵天花,茎生物量比(Stem mass fraction,SMF)、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根比(Leaf area to root mass ratio,LARM)则显著高于肖梵天花。(2)豚草的分枝数量、叶片数、总叶面积、根茎叶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平均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净同化速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等指标均在MP处理获得最大值,降雨量减少或增加均导致上述指标下降,尤以降雨量减少为甚;肖梵天花的相应指标以及株高均随降雨量上升显著增加并在HP处理获得最大值。降雨量增加对豚草的生物量分配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肖梵天花的茎生物量分配比例。两种植物的叶面积比(Leaf area ratio,LAR)、SLA均不随降雨量的变化而波动。这说明豚草在野外更偏好入侵中等湿润程度的自然环境,过于干旱或潮湿均导致其入侵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豚草 降雨量 植株生长
下载PDF
新形势下新生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13
作者 毛丹鹃 《南方论刊》 2014年第3期102-103,86,共3页
大一是新生思想、学习、生活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新生辅导员能否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顺利度过适应期,及时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方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帮助新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学习、... 大一是新生思想、学习、生活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新生辅导员能否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顺利度过适应期,及时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方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帮助新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学习、生活、交际方法,是新生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结合为期一年多的新生辅导员工作经历,对新生工作的适当途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 新生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和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理工科学院的研究
14
作者 陈思 郭灼 +1 位作者 余丹华 毛丹鹃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6期136-137,共2页
本文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理工科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探讨了主要发达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并就尝试我校构建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提出了政策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下载PDF
氮、磷养分对飞机草营养器官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全国明 谢俊芳 +1 位作者 章家恩 毛丹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5-2632,共8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对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营养器官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水平的上升,飞机草的分枝数量、分枝长度、叶片数、总叶面积、总生物量以及茎、叶器官生物量显著增加。飞...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对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营养器官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水平的上升,飞机草的分枝数量、分枝长度、叶片数、总叶面积、总生物量以及茎、叶器官生物量显著增加。飞机草的根生物量比、根冠比随着氮、磷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茎生物量比在供氮(磷)量达0.05 g·kg-1时显著增加,之后保持稳定;叶生物量比随氮水平的增加先降后升,但其受磷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小。叶面积比、叶根比、比叶面积和平均相对生长速率随着氮、磷水平的上升显著增加,但叶面积比、叶根比和比叶面积在供磷量≥0.05 g·kg-1时的差异不明显。飞机草的分枝数量、分枝长度、叶片数、总叶面积、根生物量比、根冠比、叶根比以及茎、叶与植株总生物量等指标的可塑性指数较高,并且对氮素的响应更强。表明氮、磷水平能够显著影响飞机草的植株生长,飞机草亦能够通过植株形态、结构以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调整来适应多变的养分环境,并表现出较高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飞机草 表型可塑性
原文传递
薇甘菊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4 位作者 谢俊芳 毛丹鹃 徐华勤 姜万兵 文杜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63-1870,共8页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薇甘菊入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对广州市火炉山森林公园薇甘菊入侵群落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2009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5...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薇甘菊入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对广州市火炉山森林公园薇甘菊入侵群落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2009年4次采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5206头,隶属于4门10纲19类,其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蜱螨目、弹尾目和轮虫是常见类群.薇甘菊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发生了改变,与其他样区相比,入侵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总个体数以及线虫类、蜱螨目的个体数显著增加,但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变化不明显;在群落多样性方面,薇甘菊入侵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密度-类群指数显著提高,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亦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Shannon指数趋于下降;在群落相似性方面,薇甘菊入侵区与群落交错区的相似程度较高,与土著植物区的相似程度较低.薇甘菊入侵所引起的局部气候环境、凋落物、根系分泌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生物入侵 中小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