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猎户座B的射电观测
1
作者 毛信杰 孙金江 +1 位作者 米兰玉 苏江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利用德令哈观测基地 13.7m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对 Orion B做 13CO( J=1→ 0 )和 C18O( J=1→ 0 )成图观测 .二者均有双极外向流结构 .13CO的 2个方向的外流很不对称 ,中心位置与 CO( J=1→ 0 )外向流大致相同 ,与 CO( J=1→ 0 )外向流相比 ... 利用德令哈观测基地 13.7m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对 Orion B做 13CO( J=1→ 0 )和 C18O( J=1→ 0 )成图观测 .二者均有双极外向流结构 .13CO的 2个方向的外流很不对称 ,中心位置与 CO( J=1→ 0 )外向流大致相同 ,与 CO( J=1→ 0 )外向流相比 ,C18O的外向流中心向北偏移约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分子云 分子外向流 射电观测 猎户座B
下载PDF
大质量恒星形成时的成团倾向(英)
2
作者 毛信杰 邱红梅 王玉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81,共5页
提出用准直因子与分子外向流质量之间的关系,分子外向流动量变化率和质量变化率与中心源的光度关系,统计地推断作为外向流驱动源的中心星是单个存在的,还是成团的,或是尚未探测到.
关键词 恒星形成 外向流 HII区 成团
下载PDF
分子云的感应方程及其解(英文)
3
作者 毛信杰 童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5-468,共4页
分子云是弱电离的等离子体,用三元流方程描述时,计入波与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因此引起的反常电阻,导出感应方程.磁场的变化与欧姆耗散及双极扩散有关.对一个简单例子,求得感应方程的解.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反常电阻 分子云 感应方程
下载PDF
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测光
4
作者 孙锦 毛信杰 +1 位作者 吴月芳 李守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91-92,共2页
星际介质中相对致密的区域是分子云,观测与理论已确认,恒星诞生于分子云。近10年来在恒星形成区不断观测到冷分子气体的高速外流,证明了在恒星演化早期,大多数星都将经历一个高能量的物质喷发阶段。目前对这类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CO分子... 星际介质中相对致密的区域是分子云,观测与理论已确认,恒星诞生于分子云。近10年来在恒星形成区不断观测到冷分子气体的高速外流,证明了在恒星演化早期,大多数星都将经历一个高能量的物质喷发阶段。目前对这类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CO分子谱线的观测与分析进行的。部分工作涉及分子外向流的中、远红外分析,采用的是红外天文卫星(IRAS)的资料。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类天体整个红外谱特征以及它与恒星早期物质喷发的关系,1988年1月、8月和1989年1月、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演化 分子外向流源 近红外测光
下载PDF
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观测及红外谱分析
5
作者 孙锦 吴月芳 +1 位作者 毛信杰 李守中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本文给出了21个分子外向流源和两个具有稠密核的非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观测结果.同时结合它们的IRAS和其它地面台站的红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分子外向流源红外谱的某些特性,平均地看,在2.28μ和25μ间分子外向流源的谱斜率要大于非外向流... 本文给出了21个分子外向流源和两个具有稠密核的非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观测结果.同时结合它们的IRAS和其它地面台站的红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分子外向流源红外谱的某些特性,平均地看,在2.28μ和25μ间分子外向流源的谱斜率要大于非外向流源的谱斜率.大多数双极外向流的谱斜率则大于2.采用修正的黑体光球模型计算了分子外向流源中心年青天体和拱星包层对JHK观测流量的贡献.对那些已知热光度的源,通过模型拟合导出了其中心星的光球温度和拱星消光.结果表明:与分子外向流成协的年青星,大多数可能是 TTauri星(5000—7000K)或发射线—星(9000—26000K).由JHK流量导得的拱星消光大约在10—20星等.所有这些事实,陡的红外能谱,强的拱星消光和高的红外光度比率都说明分子外向流源仍然是深嵌在分子云稠密核内部或附近的年青天体.本文采用普朗克函数和λ>35μ时的λ^(-1)尘埃发射率模型对(3.5—25μ)和(60—160μ)的红外谱进行了模型拟合,由5个源的计算结果得到的分子外向流源拱星包层的温度分布规律为Td(r)ocr^-(0.39-0.48),与和HII区成协分子云的理论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光 分子外向流 主序前星
下载PDF
S140红外源的近红外观测——成协气体的供热
6
作者 吴月芳 孙锦 +1 位作者 毛信杰 李守中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27-234,共8页
对S140中的红外源用北京天文台1.26米红外望远镜进行了近红外测光,获得了J.H.K三个波段的流量值,并利用红外天文卫星及地面红外和亚毫米波观测资料作了光谱综合分析,得出光谱斜率、红外光度和红外源的壳层结构。 本文还结合CO及NH_3等... 对S140中的红外源用北京天文台1.26米红外望远镜进行了近红外测光,获得了J.H.K三个波段的流量值,并利用红外天文卫星及地面红外和亚毫米波观测资料作了光谱综合分析,得出光谱斜率、红外光度和红外源的壳层结构。 本文还结合CO及NH_3等观测结果分析了红外源成协气体的供热,除了通过尘埃的作用,中心源还可能通过激波对气体输入能量;我们还讨论了外部热源及光电过程和宇宙线的加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源 成协气体 观测 供热 S140
下载PDF
暗分子云核L183的射电观测和尘气相互作用
7
作者 李华宁 毛信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利用青海德令哈观测站 13.7m射电望远镜对暗分子云核L183作成图观测 ,选用的谱线为C18O(J=1 0 ) .与Swade利用NH3(1,1)谱线所作的等积分强度图比较 ,发现NH3图中的 2个极值位置位于C18O密度分布的低密度谷区 .由于NH3的辐射与尘埃的红... 利用青海德令哈观测站 13.7m射电望远镜对暗分子云核L183作成图观测 ,选用的谱线为C18O(J=1 0 ) .与Swade利用NH3(1,1)谱线所作的等积分强度图比较 ,发现NH3图中的 2个极值位置位于C18O密度分布的低密度谷区 .由于NH3的辐射与尘埃的红外辐射分布相关 ,所以C18O分子密度的减少是因为尘埃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分子云 星际尘埃
下载PDF
Mira变星的SiO脉泽发射模型
8
作者 孙锦 毛信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变星 脉泽 发射模型 SiO脉泽
下载PDF
Magnetic Field Dissipation in Dense Molecular Clouds
9
作者 MAO Xin-jie TONG Y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0-202,共3页
In dense molecular clouds the grains become the main charged particles.When the hydrogen gas density reaches as high as nH=10^(11)cm^(-3) and the grains are assumed to be smal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t... In dense molecular clouds the grains become the main charged particles.When the hydrogen gas density reaches as high as nH=10^(11)cm^(-3) and the grains are assumed to be smal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the lower hybrid drift instability develops,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anomalous electric conductivity,which makes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of the system R_(M)~1 indicating the dissipation of magnetic fields.When the gas density continues to go up and over10^(11)cm_(-3),the collision frequency between PAHs and gas particles becomes larger than the plasma frequency,resulting in the collision process being dominant.In that case the magnetic field also dissipates because R_(M)~1 is still ke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 MAGNETIC assumed
下载PDF
Outflows of Massive Stars in Cluster
10
作者 MAO Xin-jie QIU Hong-mei WANG Yu-chu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0-312,共3页
Massive stars often tend to be in cluster when they form in molecular clouds,and bipolar molecular outflows occur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stars.On the basis of newly observed bipolar molecular outflows associate... Massive stars often tend to be in cluster when they form in molecular clouds,and bipolar molecular outflows occur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stars.On the basis of newly observed bipolar molecular outflows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stars,three properties are proposed to statistically identify massive stars whether in cluster or not as the driving engines of the flows.For clustering massive stars with some exceptions,their outflow collimation factors are generally poor and less than two,and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flow momentum rate and the mass flow rate with the central source bolometric luminosity deviate the ones for selected well-resolved 16 f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S MASSIVE SOURCE
下载PDF
年青行星状星云NGC7027 HCO^+谱线发射的一个模型
11
作者 欧阳晶 孙锦 毛信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对在年青行星状星云 NGC7027中新发现的 HCO^+分子离子谱线进行了研究.采用具有不同速度的双壳层膨胀模型,计算了 NGC7027 HCO^+,J=1-0,v=89.2GHz 的谱线发射.将模型结果与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导出了双壳层的膨胀速度和半径.发现谱线的理... 对在年青行星状星云 NGC7027中新发现的 HCO^+分子离子谱线进行了研究.采用具有不同速度的双壳层膨胀模型,计算了 NGC7027 HCO^+,J=1-0,v=89.2GHz 的谱线发射.将模型结果与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导出了双壳层的膨胀速度和半径.发现谱线的理论轮廓与观测轮廓符合甚好.它说明,双壳层的运动学模型对年青行星状星云离子分子谱线的形成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状星云 发射 HCO^+谱线
下载PDF
STELLAR WINDS AND MOLECULAR OUTFLOWS
12
作者 MAO Xinjie SUN Jin +1 位作者 LI Songzhong WU Yuef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12期566-569,共4页
We develop a model to explain the high velocities of the ionized stellar winds around young stellar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fields.The plasma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hot object nearby is turbulent and plays ... We develop a model to explain the high velocities of the ionized stellar winds around young stellar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fields.The plasma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hot object nearby is turbulent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to accelerate particles.Then the high velocity winds encounter the ambient gas in a molecular cloud to form shock waves.The shocked gas emmision produces broad wings of CO line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s STELLAR particles.
下载PDF
利用太阳自转提取全日面太阳望远镜的平场和偏振本底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先勇 邓元勇 +2 位作者 王怡然 刘四清 毛信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平场和偏振本底改正是全日面单色像和偏振像数据处理的必要步骤.本文假设太阳自转一周过程中望远镜的平场和偏振本底不变,基于此从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第2144个卡林顿周的单色像和Stokes Q/I,U/I,V/I图像中利用中值算法提取出平场和Stokes ... 平场和偏振本底改正是全日面单色像和偏振像数据处理的必要步骤.本文假设太阳自转一周过程中望远镜的平场和偏振本底不变,基于此从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第2144个卡林顿周的单色像和Stokes Q/I,U/I,V/I图像中利用中值算法提取出平场和Stokes I到Q,U,V的偏振本底.利用该方法提取的平场中包含一些小尺度的脏点、大尺度的光强不均匀性,提取的Stokes I到V的偏振本底成马鞍面分布,Stokes I到Q,U的偏振本底成倒钟形分布.平场改正后可以得到较理想的单色像.日面边缘偏振本底较大的宁静区扣除偏振本底后Stokes Q/I,U/I,V/I的平均值分别为-0.8×10^(-4),0.9×10^(-4),1.3×10^(-4),远小于改正前的-6.8×10^(-4),2×10^(-3),1.7×10^(-3).该方法无需定标观测,从常规观测数据中即可提取出平场和偏振本底,对天基、远程无人值守观测的数据标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场 太阳 图像分析 偏振 光度测量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对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毛信杰 徐以明 +1 位作者 桑伟林 马金忠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98-303,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涉及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等多个关节组织病理的关节病变[1],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包括软骨下骨改变、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和滑膜炎症。OA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关节炎疾病,也是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之...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涉及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等多个关节组织病理的关节病变[1],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包括软骨下骨改变、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和滑膜炎症。OA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关节炎疾病,也是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3]。据统计,6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有10%患有此病,女性约18%。随着全球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OA患者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骨关节炎 炎症 自噬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