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面风场对环台湾岛海域温跃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园 沙文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43,共11页
本文首先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的海表风场计算方法和海表风应力的参数化。在此基础上,把该研究海域分为四个区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由POM模式所得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海表风应力对该海域不同类型温跃层的具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海表风应... 本文首先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的海表风场计算方法和海表风应力的参数化。在此基础上,把该研究海域分为四个区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由POM模式所得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海表风应力对该海域不同类型温跃层的具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海表风应力是影响温跃层的动力因子,对季节性温跃层的深度和强度均有重大影响,但对大洋温跃层的影响不大;海面风场作用数值计算与实际风场误差不大,故可以用计算所得的风场来代表实际风场作实验对比分析;海表风应力较小时有利于温跃层的发展加强,风应力较大时温跃层将减弱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风场 环台湾岛海域 风应力 温跃层 POM模式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海南省填海造地政策的完善
2
作者 毛园 周小为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9,共3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多,土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填海造地活动也逐渐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国外的发展历程看,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少填海造地的成功经验。填海造地在扩展土地,缓解人地矛盾方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多,土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填海造地活动也逐渐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国外的发展历程看,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少填海造地的成功经验。填海造地在扩展土地,缓解人地矛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度的填海造地活动也改变了海洋生态系统,处理不当将使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海南省必须妥善处理好填海造地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有序地进行填海造地活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海南省 政策
下载PDF
EBV编码潜伏膜蛋白2A抗原表位的串联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清 唐小军 +7 位作者 李文杰 熊四平 毛园 熊林 刘玉 王长军 冯振卿 陈仁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A,LMP2A)的表位串联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用DNAstar软件分析LMP2A的抗原表位,将预测的免疫原性较强的两个表位通过基因合成串联在一起,克隆到原核表达载... 目的: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A,LMP2A)的表位串联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用DNAstar软件分析LMP2A的抗原表位,将预测的免疫原性较强的两个表位通过基因合成串联在一起,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大肠杆菌BL21表达并纯化。制备的含LMP2A表位重组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以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该抗体对天然LMP2A的特异性。结果:通过原核表达与纯化,获得高纯度的表位融合蛋白,经小鼠免疫并制备效价高且特异性的小鼠抗LMP2A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用于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表位融合蛋白,具有天然抗原的免疫原性,可制备能特异性识别天然LMP2A分子的多克隆抗体,为利用表位融合蛋白筛选全人源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2A 多克隆抗体 重组基因
下载PDF
泥岩标志层在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地层对比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居字龙 唐辉 +3 位作者 刘伟新 朱义东 田腾飞 毛园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4,共6页
珠江口盆地A油田区古近系海陆过渡沉积环境砂体变化快,由此带来砂体追踪对比的困难。基于测井和地震资料,在恩平组和珠海组共识别出5套具有等时意义的泥岩标志层。在泥岩标志层约束下,建立了目的层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3个长期旋回... 珠江口盆地A油田区古近系海陆过渡沉积环境砂体变化快,由此带来砂体追踪对比的困难。基于测井和地震资料,在恩平组和珠海组共识别出5套具有等时意义的泥岩标志层。在泥岩标志层约束下,建立了目的层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3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以及21个短期旋回。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短期旋回的砂体平面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恩平组为北东向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珠海组为北东—南西展布的滨岸沉积;单砂体沉积微相及含油性研究表明,恩平组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珠海组的滨岸砂坝为含油有利相带,这一认识在后续开发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标志层 层序 地层格架 古近纪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毛园 胡宁 +1 位作者 陈毅静 高蓉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70-172,18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的患者增加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更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焦虑 抑郁 疼痛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