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钙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玲 毛大厦 +5 位作者 范文娟 甘霞云 何艳琪 韩颖 许秋霞 江志刚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55-57,共3页
以磷石膏为原料,通过粗CaCO_3制备、酸溶样、NH_4HCO_3及NH_4OH沉淀的工艺流程,制备了纯度较高的碳酸钙纳米材料。研究了制备方法、反应温度、添加剂、反应体系p H值等因素对产品颗粒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扫描... 以磷石膏为原料,通过粗CaCO_3制备、酸溶样、NH_4HCO_3及NH_4OH沉淀的工艺流程,制备了纯度较高的碳酸钙纳米材料。研究了制备方法、反应温度、添加剂、反应体系p H值等因素对产品颗粒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及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溶液pH值较高时(p H值≥11),有利于得到分散性好,形貌均一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纳米 碳酸钙
下载PDF
火电厂铅的污染规模估算及烟气排放控制分析
2
作者 李宇春 林木松 +6 位作者 徐召金 马磊 张宏亮 杨培秀 米梦芯 陈琳 毛大厦 《环境科技》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针对火电厂燃烧过程带来的重金属铅的严重污染问题,对火电厂燃煤的变迁过程及重金属铅的物料循环进行了分析。对典型火电厂燃煤、灰渣、排放废水等3个方面的样品进行了取样,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P-AES)测试了... 针对火电厂燃烧过程带来的重金属铅的严重污染问题,对火电厂燃煤的变迁过程及重金属铅的物料循环进行了分析。对典型火电厂燃煤、灰渣、排放废水等3个方面的样品进行了取样,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P-AES)测试了各样品的铅含量,并对火电厂燃煤、灰渣、废水之间的铅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文章估算我国目前每年从火电生产企业排放的铅总质量为97.2~168.2 t之间。同时,对火电厂烟囱排气的铅质量浓度控制范围建议为25~70μg/m3之间,最理想控制限范围为25~30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铅污染 多元建模 排放标准
下载PDF
球型Al_(2)O_(3)-AlN颗粒复配填充型硅橡胶的制备及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晨旭 毛大厦 +3 位作者 曾小亮 孙蓉 许建斌 汪正平 《集成技术》 2021年第1期14-22,共9页
以Al_(2)O_(3)和AlN的球形粉体颗粒作为导热填料、以硅橡胶为基体,通过特定的工艺手段得到具有高导热特征的Al_(2)O_(3)-AlN/硅橡胶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根据颗粒级配理论模型的计算可得最密堆积配方,该配方的复合材料在96 wt%填料填量... 以Al_(2)O_(3)和AlN的球形粉体颗粒作为导热填料、以硅橡胶为基体,通过特定的工艺手段得到具有高导热特征的Al_(2)O_(3)-AlN/硅橡胶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根据颗粒级配理论模型的计算可得最密堆积配方,该配方的复合材料在96 wt%填料填量下的热导率可高达9.6 W/(m·K),其热导率相比只填充Al_(2)O_(3)颗粒的样品提高了60%。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显著提高和样品内部导热路径的增多密切相关。通过极端的冷热循环应用条件模拟测试,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保持良好,表现出了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氮化铝 硅橡胶 热导率
下载PDF
营造多元数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作者 毛大厦 《小学科学》 2015年第3期71-71,共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较少的教学时间,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课前备课,了解小学生原有知识,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较少的教学时间,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课前备课,了解小学生原有知识,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课堂教师 小学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师 情感态度 新课程改革 课前备课 学习活动 课堂气氛
下载PDF
炉前材料20G在高温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汤雪颖 卢国华 +2 位作者 朱志平 柳森 毛大厦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研究了炉前材料20G成膜条件下在模拟加氧水(OT)工况和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VT(R))工况高温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用SEM,EDS和XRD对腐蚀产物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140℃范围内,20G在OT工况中的腐蚀电流密度... 研究了炉前材料20G成膜条件下在模拟加氧水(OT)工况和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VT(R))工况高温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用SEM,EDS和XRD对腐蚀产物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140℃范围内,20G在OT工况中的腐蚀电流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EIS低频区有Warburg阻抗,电极反应属于混合控制;在AVT(R)溶液中腐蚀电流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EIS高频区的容抗弧半径随着温度的升高在120℃出现最小值。XRD分析表明,材料表面形成了微米级腐蚀产物膜层,其主要成分为Fe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G 极化曲线 腐蚀电流 电化学阻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