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珠单抗预防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再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毛子清 游志鹏 +3 位作者 周五剑 罗文彬 李佳 吴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研究雷珠单抗预防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5年在我院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的患者70例(70眼)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0例(30眼)行全视... 目的研究雷珠单抗预防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5年在我院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的患者70例(70眼)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0例(30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多次玻璃体手术、睫状体冷冻等治疗,研究组40例(40眼)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后联合各项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新生血管消退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时,研究组视力优于对照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视力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对照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6.312±4.566)mmHg(1 kPa=7.5 mmHg)、(25.586±5.783)mmH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随访期末眼压分别为(18.576±4.762)mmHg、(28.587±7.786)mmHg,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对照组术中、术后出现前房和(或)玻璃体积血者分别为12例、5例,研究组为3例、1例,两组术中、术后积血比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随访期末研究组3眼(7.5%)进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照组为10眼(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伴有虹膜新生血管时,雷珠单抗可以有效消除新生血管,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并减少前房、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
下载PDF
眼内窥镜引导下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毛子清 游志鹏 +1 位作者 周五剑 李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095-3098,共4页
目的 探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伴严重屈光间质混浊的19例患者(20只眼),1例为双眼爆炸伤患者,均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23G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 目的 探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伴严重屈光间质混浊的19例患者(20只眼),1例为双眼爆炸伤患者,均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23G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药术、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随访3~25个月,观察术后及远期疗效并分析。结果 所有患眼均顺利地在眼内窥镜下行闭合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玻璃体切割术并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或玻璃体腔注气,其中根据不同药敏结果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抗生素,19眼炎症得到控制占95%,角膜水肿减轻,1眼炎症复发为严重的眼球贯通伤伴眼内异物,未行晶状体切除,发展为慢性炎症,最终行眼内容物剜出术,术中无医源性视网膜损伤,术后16眼(80%)视力均有不同提高(P=0.004),术后高眼压1例,用药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眼因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玻璃体腔硅油充填术,术后长期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产生。3眼因术前严重眼外伤最终导致眼球萎缩。结论 眼内窥镜拓展了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并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外伤性眼内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玻璃体切割术 眼内窥镜 角膜混浊
下载PDF
秋花椰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子清 《中国园艺文摘》 2015年第1期175-175,201,共2页
介绍花椰菜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养分、水分、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并从壮苗培育、大田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花椰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花椰菜 无公害 高产栽培
下载PDF
MP-3联合mfERG评估内界膜剥除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黄斑功能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仕旺 毛子清 +2 位作者 李根 范慧敏 陈智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46-53,共8页
目的应用微视野计MP-3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术中内界膜(ILM)剥除对黄斑形态及视功能影响。方法将24例(24眼)IMEM患者随机分为非剥膜组12例(12眼)、剥膜组12例(12眼),均行23 G玻璃体切割术,非剥膜组单纯行... 目的应用微视野计MP-3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术中内界膜(ILM)剥除对黄斑形态及视功能影响。方法将24例(24眼)IMEM患者随机分为非剥膜组12例(12眼)、剥膜组12例(12眼),均行23 G玻璃体切割术,非剥膜组单纯行黄斑前膜剥除,剥膜组联合ILM剥除。术后1、3个月随访,比较2组术前术后mfERG的第一个负峰(N1)和第一个正峰(P1)的1环、2环的潜伏期与振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logMAR BCVA值,MP-3的视网膜平均光敏度(MS)、微视野暗点数(SP),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观察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黄斑前膜复发情况。结果24例(24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个月2组logMAR BCVA值、CMT值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非剥膜组SP值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膜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2组术后3个月S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2组MS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且非剥膜组显著高于剥膜组(P<0.05)。术后3个月非剥膜组P1波1环和2环振幅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剥膜组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2组P1波1环和2环潜伏期均较术前轻度下降(P>0.05);2组N1波1环和2环振幅及潜伏期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未发生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术后3个月2组均无黄斑前膜复发,均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黄斑裂孔等并发症。结论黄斑前膜术中剥除ILM短期内对IMEM患者视力及黄斑厚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会增加术后黄斑区视野暗点,降低光敏感度,并对视网膜电生理功能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内界膜剥除 微视野计MP-3 多焦视网膜电图 黄斑功能
下载PDF
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继发大面积急性黄斑出血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毛子清 余晓 +4 位作者 田西凤 范慧敏 陈智萍 邹玉凌 游志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继发大面积黄斑下出血(S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1~9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继发...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继发大面积黄斑下出血(S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1~9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继发大面积SMH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大面积SMH定义为出血直径≥4个视盘直径(DD)。32例32只眼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72.36±8.62)岁;均为单眼发病。出现症状至治疗时病程为(7.21±3.36)d。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谱域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患眼SMH大小(6.82±1.53)DD;logMAR BCVA 1.73±0.44;CMT(727.96±236.40)μm。所有患眼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23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和CMT变化、黄斑部积血清除率以及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CMT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12个月,患眼BCVA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02,P<0.001);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12个月时BCVA与病程呈负相关(r=-0.696,P<0.001)。治疗后1周,黄斑部积血完全清除30只眼(93.75%,30/32)。治疗后1、3、6、12个月,患眼CMT分别为(458.56±246.21)、(356.18±261.46)、(345.82±212.38)、(334.64±165.54)μm。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MT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80,P<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中及手术后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次数为(4.2±1.8)次。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未见SMH复发、视网膜层间积液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下注射tPA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CV继发大面积SMH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黄斑下出血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注射用阿替普酶 康柏西普
原文传递
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晓 刘腾 +4 位作者 邹玉凌 毛子清 范慧敏 陈智萍 游志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2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2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脉络膜大血管层厚度(LVC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高度;计算脉络膜血管指数(CVI)。18例18只眼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64.22±3.86)岁;病程(5.22±1.80)年。既往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7.72±1.36)次。患眼logMAR BCVA为1.28±0.25;SFCT、CRT、LVCT及PED高度分别为(436.56±9.80)、(432.44±44.29)、(283.78±27.10)、(342.44±50.18)μm,CVI为0.65±0.01。所有患眼均给予1次视网膜下注射40 mg/ml阿柏西普0.05 ml(含阿柏西普2.0 mg)治疗。根据治疗后OCT、BCVA结果将病变分为活动型及静止型。活动型病变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剂量同前;静止型病变,随访观察。治疗后1~3、6、9、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LVCT、CRT、SFCT、PED高度、CVI、视网膜层间积液或视网膜下液、病灶消退率以及注药次数、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SFCT、CRT、LVCT、PED高度、CVI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8只眼共接受视网膜下和(或)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1.61±0.85)(1~4)次。末次随访时,息肉样病灶消退4只眼;PED消失1只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BCVA(F=50.298)逐渐提高,CRT(F=25.220)、PED高度(F=144.16)、SFCT(F=69.77)、LVCT(F=136.69)、CVI(F=72.70)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发生黄斑裂孔1只眼,治疗后3个月裂孔自行闭合。治疗中及治疗后所有患眼均未发生视网膜撕裂、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PC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注射 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柏西普 超精微针
原文传递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牵牛花综合征合并黄斑新生血管1例
7
作者 陈智萍 游志鹏 +4 位作者 毛子清 吴泠瑶 谈赟玉 苏晓涵 田西凤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患儿女,11岁。因发现右眼视力下降2 d,于2022年7月到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患儿足月剖宫产。患儿父亲诉患儿2 d前在当地已行全身体检,除右眼视力下降外全身无其他异常。既往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及皮肤异常病变,无手术及外伤史。父... 患儿女,11岁。因发现右眼视力下降2 d,于2022年7月到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患儿足月剖宫产。患儿父亲诉患儿2 d前在当地已行全身体检,除右眼视力下降外全身无其他异常。既往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及皮肤异常病变,无手术及外伤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双胞胎姐姐视力正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4,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0、12.3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增大约3个视盘直径,边界不清,颜色淡红,中央凹陷,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环,视盘鼻侧灰黑色色素变性,数根血管均从视盘发出呈放射状向周围走行,视盘颞侧黄白色不透明膜样物,黄斑区可见黄白色病灶并视网膜水肿增厚(图1A)。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右眼黄斑区网膜层间多个弱反射暗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局部弧形隆起,层下团状中强反射信号,椭圆体带反射不连续(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花综合征 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 黄斑新生血管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内出血的内外路联合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毛子清 吴宏禧 +1 位作者 游志鹏 邹玉凌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内出血内外路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8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VH)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4例1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平均病程为(1.12±... 目的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内出血内外路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8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VH)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4例1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平均病程为(1.12±0.68)个月;视力下降时间2~14 d;出血性视网膜脱离至手术平均时间为(6.32±2.82)d。BCVA光感、手动、数指者分别为9、3、2只眼;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FT)为(564.6±102.2)μm。视网膜脱离范围累及≥2个象限。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VH,经巩膜外路引流排出视网膜下积血,复位视网膜。手术后1周和1、2个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24±1.16)个月。手术后1周和1、3、6个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CFT、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手术前后BCVA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所有患眼VH完全清除,手术中未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手术后6个月,患眼BCVA手动、数指、0.1、0.2、>0.2者分别为1、1、8、2、2只眼;与手术前比较,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1,P=0.000)。患眼平均CFT为(336.4±54.8)μm;与手术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06)。OCT检查可见黄斑形态结构清晰可见。14只眼中,视网膜脱离复位13只眼;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1只眼。手术后1周内眼压升高3只眼,其中前房少量积血1只眼。随访期间所有患眼未出现复发性VH。结论内外路联合手术治疗PCV合并VH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疾病/外科学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巩膜 引流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毛子清 游志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又名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或青少年型视网膜劈裂。该病多为双眼同时发生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多于儿童时期发现视力下降及发生严重并发症,随着OCT、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遗传学发展,对该病的认识也亦逐渐深入...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又名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或青少年型视网膜劈裂。该病多为双眼同时发生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多于儿童时期发现视力下降及发生严重并发症,随着OCT、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遗传学发展,对该病的认识也亦逐渐深入。文中就此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 基因治疗 视网膜激光术 玻璃体切 割术
原文传递
玻璃体积血合并大动脉炎一例
10
作者 毛子清 游志鹏 +1 位作者 罗文彬 邹玉凌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3-955,共3页
1例主诉为运动后黑矇10余年,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就诊于眼科,既往双上肢动脉搏动消失,专科检查右眼玻璃体大量积血,眼底窥不清,左眼视网膜散在点状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及出血点,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右眼玻璃... 1例主诉为运动后黑矇10余年,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就诊于眼科,既往双上肢动脉搏动消失,专科检查右眼玻璃体大量积血,眼底窥不清,左眼视网膜散在点状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及出血点,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右眼玻璃体出血、双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右眼视网膜裂孔、双眼视盘新生血管、大动脉炎,接受右眼玻璃体切除,双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大动脉炎内科治疗后眼部及全身情况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玻璃体积血 右眼玻璃体 视网膜裂孔 右眼视力 动脉搏动 微血管瘤 玻璃体大量积血
原文传递
血小板增多症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伴视力下降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根 毛子清 周五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1123-1123,1126,共2页
患者女,43岁。头痛3个月加重伴双眼胀痛、视力下降4天于2014年2月24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自述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颈部疼痛,呈跳痛,有时伴恶心,无呕吐,头痛发作前眼前无闪光、暗点等,亦无肢体麻木乏力感,无耳鸣、听力下降。
关键词 视力下降 颅内静脉窦血栓 血小板增多症 并发 头颈部疼痛 肢体麻木 听力下降 眼胀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