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鲜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其与白鲜碱的积累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毛少利 周亚福 +2 位作者 王宇超 黎斌 卢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5-1141,共7页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及植物化学方法对白鲜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及其生物碱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白鲜根的次生结构以及茎和叶的结构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白鲜多年生根主要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以及次生木...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及植物化学方法对白鲜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及其生物碱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白鲜根的次生结构以及茎和叶的结构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白鲜多年生根主要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以及次生木质部组成,根次生韧皮部中可见大量的淀粉、草酸钙簇晶、韧皮纤维以及油细胞;茎由表皮、皮层、维管组织和髓组成;叶由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组成;在茎和叶初生韧皮部的位置均分布有韧皮纤维,在叶表皮上分布有头状腺毛和非腺毛;在茎和叶紧贴表皮处分布有分泌囊。(2)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白鲜多年生根中,生物碱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木薄壁细胞中;在茎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薄壁细胞及髓周围薄壁细胞中;在叶中,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表皮细胞、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的薄壁细胞;此外在分泌囊和头状腺毛中亦含有生物碱类物质。(3)植物化学结果显示,秦岭产白鲜根皮/白鲜皮、根木质部、茎和叶中白鲜碱含量分别为0.041%、0.012%、0.004%和0.002%,其中木质部中白鲜碱含量和其他部分地区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类似。研究表明,在秦岭产白鲜营养器官中,除根皮/白鲜皮外,在根木质部亦含有大量的白鲜碱,且在茎和叶中亦含有一定的白鲜碱,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解剖结构 白鲜碱 组织化学 植物化学
下载PDF
秦岭岩白菜的传粉生物学特性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毛少利 李倩 +2 位作者 李阳 周亚福 张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78-1384,共7页
对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的开花特性、传粉适应及繁育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岩白菜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具(29±10)朵单花,单花期约15d,遇低温雨雪天气花冠闭合,可延长3~5d,花... 对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的开花特性、传粉适应及繁育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岩白菜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具(29±10)朵单花,单花期约15d,遇低温雨雪天气花冠闭合,可延长3~5d,花序花期约30d,种群花期近4个月。(2)花粉活力在花药开裂后的12h内最高(约90%),维持单花平均花粉活力在30%以上约6d;柱头在第1~4天内保持很强的可授性,维持可授性的时间约为9d。(3)秦岭岩白菜主要有效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平均访花频率为6.5朵/min,单花停留时间为(11.0±4.8)s。(4)秦岭岩白菜的花粉胚珠比(P/O)为589.8,杂交指数(OCI)为3;人工授粉实验显示,秦岭岩白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交亲和,主动自交罕见,生殖成功主要依赖传粉者。研究认为,秦岭岩白菜是兼性异交的繁育系统,胚珠受精过程中可能存在自交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岩白菜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猬实的开花特性与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毛少利 周亚福 +1 位作者 李思锋 张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2-588,共7页
对迁地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猬实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花粉与胚珠比(P/O)、异交指数(OCI)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猬实的单花期约为7d,种群花期约为14d,花冠展开后2~3h,花粉活力达到最高,约为90%... 对迁地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猬实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花粉与胚珠比(P/O)、异交指数(OCI)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猬实的单花期约为7d,种群花期约为14d,花冠展开后2~3h,花粉活力达到最高,约为90%,3d后花粉基本不具活力。在整个单花期,柱头一直具可授性,花冠展开后第2天可授性最强。花粉与胚珠比(P/O)为(398.1±63.7),异交指数(OCI)为3,表明猬实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的繁育系统,有时需要传粉者完成传粉过程。猬实的访花昆虫有10余种,以膜翅目蜜蜂科和隧蜂科昆虫为主,另外还有少量双翅目食蚜蝇科昆虫,偶见鳞翅目的柑橘凤蝶和长喙天蛾,其中以蜜蜂科蜜蜂属昆虫传粉效率最高。迁地保护的猬实未见结籽,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猬实 开花特性 传粉者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毛少利 李倩 +2 位作者 李阳 王宇超 周亚福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是我国特有种,渐危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本文从形态结构、传粉特性、种子萌发特性、基因组特征、化学成分、生药鉴定、繁殖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国内秦岭岩白菜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合理保护... 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是我国特有种,渐危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本文从形态结构、传粉特性、种子萌发特性、基因组特征、化学成分、生药鉴定、繁殖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国内秦岭岩白菜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岩白菜 生物学 化学成分 岩白菜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柴胡属5种植物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亚福 毛少利 +2 位作者 李思锋 黎斌 蔡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测定和揭示柴胡属5种植物根、茎、叶及果实中总皂苷及总黄酮的含量及差异。方法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结果小叶黑柴胡根和叶总皂苷的含量均比北柴胡、狭叶柴胡高;秦岭柴胡根和果实中总皂苷含量亦较高;狭叶柴胡果实总皂苷含量与其... 目的测定和揭示柴胡属5种植物根、茎、叶及果实中总皂苷及总黄酮的含量及差异。方法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结果小叶黑柴胡根和叶总皂苷的含量均比北柴胡、狭叶柴胡高;秦岭柴胡根和果实中总皂苷含量亦较高;狭叶柴胡果实总皂苷含量与其根中含量相近。另外,秦岭柴胡叶和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种,且其茎中的含量也较高。结论小叶黑柴胡和秦岭柴胡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狭叶柴胡果实也可被利用提取柴胡皂苷,建议将几种柴胡属植物地上(包括果实)和地下部分根据不同需要分别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柴胡属 化学成分 总皂苷 总黄酮
下载PDF
陕西省十字花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7
6
作者 寻路路 李思锋 +4 位作者 李为民 周亚福 卢元 毛少利 丛晓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8-1435,共8页
该文报道了陕西省发现的3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分别是堇叶芥属(Neomartinella Pilger)、皱果荠属(Rapistrum Crantz)和二行芥属(Diplotaxis de Candolle);新记录种分别是永顺堇叶芥[Neomartinella yungshunensis(W.T.Wang)... 该文报道了陕西省发现的3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新记录属分别是堇叶芥属(Neomartinella Pilger)、皱果荠属(Rapistrum Crantz)和二行芥属(Diplotaxis de Candolle);新记录种分别是永顺堇叶芥[Neomartinella yungshunensis(W.T.Wang)Al-Shehbaz]、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 D.C.Zhang et J.Z.Shao)、欧亚蔊菜[Rorippa sylvestris(L.)Bess.]、皱果荠[Rapistrum rugosum(L.)All.]和二行芥[Diplotaxis muralis(L.)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十字花科 新记录 皱果荠属 二行芥属 堇叶芥属 碎米荠属 蔊菜属
下载PDF
紫花大叶柴胡根、茎、叶的结构及与药效成分积累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亚福 毛少利 +2 位作者 王宇超 石新卫 李为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揭示紫花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var.porphyranthum Shan et Y.Li根、茎、叶的结构及与药效成分柴胡皂苷和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关系。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以及植物化学方法对紫花大叶柴胡根、茎、叶的解剖结... 目的揭示紫花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var.porphyranthum Shan et Y.Li根、茎、叶的结构及与药效成分柴胡皂苷和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关系。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以及植物化学方法对紫花大叶柴胡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柴胡皂苷和黄酮类物质的分布以及含有量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结构与主要成分积累关系。结果紫花大叶柴胡根由内到外主要由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中柱鞘组织及周皮组成,在中柱鞘位置还分布有由3~30个分泌细胞组成的大小不等的分泌道;茎主要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在紧贴韧皮部外方和髓周围还分布有分泌道;叶由表皮、叶肉组织和叶脉维管束组成,在紧贴韧皮部以及木质部上方分别分布有分泌道和纤维束;根茎过渡区兼有根和茎的结构特点。组化定位表明柴胡皂苷和黄酮类物质主要分布于根的周皮、中柱鞘组织、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以及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茎的表皮、皮层、韧皮部薄壁细胞、叶的表皮、叶肉组织及叶脉韧皮部中。植化结果表明,紫花大叶柴胡根茎叶中柴胡总皂苷含有量较高,分别为0.68%、0.15%和0.99%,总黄酮的含有量分别为0.61%、0.09%和0.85%。结论紫花大叶柴胡营养器官中均分布有柴胡皂苷和黄酮类物质;其中根和叶中柴胡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有量均较高,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大叶柴胡 植物解剖学 组织化学 植物化学
下载PDF
白鲜的生物学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亚福 毛少利 +2 位作者 李思峰 黎斌 刘文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7期65-69,共5页
中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为中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对药用白鲜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论述了白鲜原植物、地理分布、形态结构、种子特性以及组织培养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挥发油... 中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为中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对药用白鲜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论述了白鲜原植物、地理分布、形态结构、种子特性以及组织培养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挥发油、生物碱、柠檬苦素类、白鲜粗多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市场对白鲜皮需求量的增加、人工栽培鲜有开展及无序的滥采乱挖,导致白鲜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并从增强认识与合理保护、综合开发利用、快速繁殖以及规范化栽培等方面作了总结,以期为白鲜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白鲜皮 生物学 化学成分 进展
下载PDF
四种草螽雄性鸣声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常岩林 杨培林 +1 位作者 毛少利 石福明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7-642,共6页
对分布于我国的长瓣草螽Conocephalus(Anisoptera)gladiatus,中华草螽C.(Amurocephalus)chinensis,悦鸣草螽C.(Anisoptera)melaenus和斑翅草螽C.(Anisoptera)maculatus雄性鸣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草螽雄性鸣声的时域波形较... 对分布于我国的长瓣草螽Conocephalus(Anisoptera)gladiatus,中华草螽C.(Amurocephalus)chinensis,悦鸣草螽C.(Anisoptera)melaenus和斑翅草螽C.(Anisoptera)maculatus雄性鸣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草螽雄性鸣声的时域波形较简单,鸣声均由1种类型的脉冲组序列构成。长瓣草螽雄性鸣声每个脉冲组持续时间约0.13s,脉冲组间隔约0.12s,每个脉冲组通常由8脉冲构成,鸣声的频率范围5~20kHz。中华草螽雄性的鸣声脉冲组由2个脉冲构成,每次鸣叫持续时间约为3.3s,两次连续鸣叫间隔约10.5s,鸣声频率范围为20Hz^20kHz。斑翅草螽雄性鸣声的脉冲组由10~13个脉冲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2.1~2.5s,两次连续鸣叫间隔时间约为3s;鸣声频率从5.5kHz到高于20kHz。悦鸣草螽雄性鸣声由单一规则的重复脉冲组序列构成,每个鸣声脉冲组持续时间约0.035s,脉冲组间隔约0.023s,每个脉冲组由3个脉冲构成,脉冲组重复率20/s,鸣声频率6.0~20.0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声 时域 频域 草螽属
下载PDF
中国蚱总科8新种记述(直翅目)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哲民 石福明 毛少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72,共10页
记述采自广西、云南、江西及内蒙古等省区蚱总科8新种,即猫儿山玛蚱Mazarrediamaoershanensis sp.nov.、尖齿波蚱Bolivaritettix acumindentatus sp.nov.、金城江波蚱Bolivaritettixjinchengjiaangensis sp.nov.、宽片尖顶蚱Teredorus e... 记述采自广西、云南、江西及内蒙古等省区蚱总科8新种,即猫儿山玛蚱Mazarrediamaoershanensis sp.nov.、尖齿波蚱Bolivaritettix acumindentatus sp.nov.、金城江波蚱Bolivaritettixjinchengjiaangensis sp.nov.、宽片尖顶蚱Teredorus eurylobatus sp.nov.、环江蚱Tetrix huanjiangensis sp.nov.、鄂温克蚱Tetrix ewenkensis sp.nov.、球顶悠背蚱Eupaaratettix globivertex sp.nov.及褐条悠背蚱Eupaaratettixochronem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及河北大学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蚱总科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白鲜营养器官黄柏酮和梣酮的组化定位及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亚福 毛少利 +2 位作者 石新卫 王宇超 卢元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9-243,278,共6页
采用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秦岭产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营养器官白鲜皮(根皮)、木质部、茎和叶中萜类物质的组织定位及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组织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中,萜类物质主... 采用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秦岭产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营养器官白鲜皮(根皮)、木质部、茎和叶中萜类物质的组织定位及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组织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多年生根的周皮、次生韧皮部、韧皮部的油细胞、维管形成层以及木质部的薄壁组织中;在茎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茎的表皮、紧贴表皮的分泌囊、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部以及紧贴茎表皮的分泌囊中;在叶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叶的表皮、头状腺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维管束位置的薄壁组织中。HPLC测试结果表明:白鲜植物体除药用部位白鲜皮外,在木质部、茎和叶中均含有萜类物质黄柏酮和梣酮;试验测试样本白鲜皮中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2015);在除营养生长期外几个生长阶段的木质部以及盛花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I的茎和叶中,其黄柏酮含量亦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盛花期白鲜茎和叶中黄柏酮的含量为药典最低含量标准的2~4倍多。秦岭终南山产白鲜皮品质优良,白鲜的根木质部、茎和叶用来提取黄柏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实践中针对不同需求综合利用白鲜非药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黄柏酮 梣酮 组织化学 植物化学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二裂委陵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阳 毛少利 李倩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3,共3页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裂委陵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时,二裂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当发芽温度为5℃或者超过20℃时,发芽特性均下降。当温度为10~15℃时,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发芽...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裂委陵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时,二裂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当发芽温度为5℃或者超过20℃时,发芽特性均下降。当温度为10~15℃时,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发芽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二裂委陵菜种子最适合在10℃发芽。这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种子 发芽特性
下载PDF
中国云南畸螽属一新种(直翅目,蛩螽科)(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福明 毛少利 欧晓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报道中国云南畸螽属1新种,即矛畸螽Teratura hastatasp.nov.。新种与Teratura cincta(Bey-Bienko,1962)和T.pulchella Gorochov & Kang,2005相似,主要区别:雄性尾须腹叶明显扩展,肛上板与第10腹节背板端部愈合,其基部中央具深的纵沟... 报道中国云南畸螽属1新种,即矛畸螽Teratura hastatasp.nov.。新种与Teratura cincta(Bey-Bienko,1962)和T.pulchella Gorochov & Kang,2005相似,主要区别:雄性尾须腹叶明显扩展,肛上板与第10腹节背板端部愈合,其基部中央具深的纵沟,端半部耳状隆起,侧端部具一些粗刺,亚端部侧面着生1对端部较钝的戟形突。该新种与T.paracincta Gorochov & Kang,2005的主要区别是体色和雌性下生殖板明显不同。正模♂,云南泸水,1280m,9Apr.2002,易传辉采;副模1♀,云南泸水,830m,7Apr.2002,宋劲忻采,1♀,云南腾冲,2240m,1May2002,欧晓红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蛩螽科 畸螽属 新种
下载PDF
白鲜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亚福 毛少利 +1 位作者 李思锋 黎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8-1363,共6页
应用半薄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并结合离析法,对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鲜根的发生发育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阶段以及次生结构阶段... 应用半薄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并结合离析法,对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鲜根的发生发育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阶段以及次生结构阶段。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冠内侧及初生分生组织之间,衍生细胞分化为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以及中柱原组成。原表皮分化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分化为皮层,中柱原分化为维管柱,共同组成根的初生结构;在初生结构中,部分表皮细胞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根毛,皮层中分布有油细胞,内皮层有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偶见三原型,外始式;根初生结构有髓或无。次生结构来源于原形成层起源的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以及中柱鞘起源的木栓形成层的活动;白鲜次生韧皮部宽广,其中多年生根中可占根横切面积的85%,另外除基本组成分子外,还分布有油细胞;周皮发达,木栓层厚;初生皮层、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常充满丰富的淀粉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发育解剖
下载PDF
植物克隆整合的生态学效应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艳 李阳 +3 位作者 毛少利 王宇超 毛祝新 李倩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76-80,共5页
各个分类群和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中克隆植物均普遍存在,并且在很多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或者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克隆分株间在形体上(如匍匐茎和根状茎等)的相连,使得物质和资源(如糖类、矿质养分、营养物质、和水分等)可以... 各个分类群和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中克隆植物均普遍存在,并且在很多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或者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克隆分株间在形体上(如匍匐茎和根状茎等)的相连,使得物质和资源(如糖类、矿质养分、营养物质、和水分等)可以在分株间运输和转移。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在生理响应、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生理整合效应、风险分摊效应、表型可塑性、劳动分工、觅养特性、弱化的自疏现象以及对环境资源异质性的适应等,因此,克隆植物能够更加有效的摄取和利用空间和资源,并最终增加种群的整体适合度。在此我们总结了克隆植物生理整合生态学效应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生理整合 生态学效应
下载PDF
蛋白组学在植物中的研究
16
作者 李倩 毛少利 +2 位作者 莫娇 王宇超 李阳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400-402,共3页
蛋白质组学是将生命活动直接化和具体化,在研究细胞分化及信号转导、癌症的发生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环境胁迫下植物中蛋白质的变化,种子萌发和发育过程以及突变体的蛋白质的改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性理... 蛋白质组学是将生命活动直接化和具体化,在研究细胞分化及信号转导、癌症的发生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环境胁迫下植物中蛋白质的变化,种子萌发和发育过程以及突变体的蛋白质的改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胁迫 种子发育 突变体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少利 李阳 +1 位作者 李倩 周亚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09-3614,共6页
以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揭示秦岭岩白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人工扩繁体系的构建及野生种群的回归复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两者互作对种子... 以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揭示秦岭岩白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人工扩繁体系的构建及野生种群的回归复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两者互作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温度下(20℃~25℃),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启动快,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高;温度过低(10℃)或过高(30℃)种子萌发延迟,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明显降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起始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全光照或半光/半暗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明显比黑暗条件下高。温度是影响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在20℃~25℃下采取全光照或半光/半暗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岩白菜 温度 种子萌发
原文传递
温度和种子大小对黄花委陵菜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阳 毛少利 +2 位作者 李想 王宇超 李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8-1251,共4页
种子萌发是一个代谢过程,受到种子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内在因素是种子大小,主要外在因素是外界环境温度。本研究以黄花委陵菜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萌发是一个代谢过程,受到种子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内在因素是种子大小,主要外在因素是外界环境温度。本研究以黄花委陵菜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20℃是黄花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大小只与其发芽率有显著关系,未能显著改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综合各项指标,黄花委陵菜的最适发芽温度是20℃,温度适应范围比较小,在园林育种、管理等应用方面要严格控制其外界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委陵菜 发芽率 温度 千粒重
原文传递
克隆整合提高异质性UV-B辐射下活血丹抗氧化酶活力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倩 毛少利 +1 位作者 李为民 李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增强UV-B辐射会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产生有害效应。克隆植物中,相连的克隆分株对经常共享资源和激素,然而鲜有关于异质性UV-B辐射下抗氧化酶活力变化的报道。本研究模拟同质(克隆分株片段均处于自然背景辐射)和异质(克隆分株一端... 增强UV-B辐射会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产生有害效应。克隆植物中,相连的克隆分株对经常共享资源和激素,然而鲜有关于异质性UV-B辐射下抗氧化酶活力变化的报道。本研究模拟同质(克隆分株片段均处于自然背景辐射)和异质(克隆分株一端处于自然背景辐射,另一端处于补加的UV-B辐射)UV-B辐射,以克隆植物活血丹为材料,进行连接和隔断处理,研究异质性UV-B辐射下,克隆整合对活血丹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于同质UV-B辐射环境相比,异质UV-B辐射下连接处理中的活血丹UV-B辐射端抗氧化酶活力显著增加,说明克隆植物生理整合存在,且克隆整合提高了活血丹抗氧化酶活力。表明异质UV-B辐射环境中,UV-B辐射胁迫端克隆分株通过生理整合从非胁迫端获益,最大化地利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整合 环境异质性 UV-B辐射 活血丹 抗氧化酶活力
原文传递
温度和种子大小对菊叶委陵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阳 毛少利 李倩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8-232,共5页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种子萌发过程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以菊叶委陵菜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温度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特性。萌发温度为15℃时,菊叶委...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种子萌发过程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以菊叶委陵菜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温度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特性。萌发温度为15℃时,菊叶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显著高于在25℃下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在15℃下萌发,种子发芽率与种子大小有显著相关关系。而25℃的萌发温度可能通过抑制酶活性而抑制了种子萌发。综合各项指标,菊叶委陵菜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是15℃,在最适发芽温度下,种子大小和种子发芽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叶委陵菜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