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西乐葆缓解大鼠胫骨癌痛 被引量:15
1
作者 毛应启梁 任典寰 +2 位作者 米文丽 刘琼 王彦青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30-835,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观察电针和西乐葆对大鼠胫骨癌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大鼠乳腺癌细胞Walker 256接种至雌性Wistar大鼠胫骨骨髓腔内,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电针和西乐葆灌胃治疗,观察其对大... 目的: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观察电针和西乐葆对大鼠胫骨癌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大鼠乳腺癌细胞Walker 256接种至雌性Wistar大鼠胫骨骨髓腔内,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电针和西乐葆灌胃治疗,观察其对大鼠骨肿瘤引起的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后肢逐渐产生机械性痛觉超敏,接种后第16天胫骨近心端可见显著的肿瘤生长。单用电针或西乐葆5 mg/(kg.d)治疗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其机械性疼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2天和第26天,西乐葆10mg/(kg·d)组大鼠后肢机械性疼痛阈值较溶剂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后第10、18和23天,电针合用西乐葆5mg/(kg·d)组大鼠机械性疼痛阈值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小剂量西乐葆具有协同作用,合用可以增强对大鼠胫骨癌痛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电针 西乐葆 镇痛 大鼠
下载PDF
癌症痛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毛应启梁 王彦青 吴根诚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癌症痛是一种机制独特而复杂的慢性疼痛 ,癌症痛模型动物表现出痛觉过敏、超敏等疼痛相关行为 ,其相应的脊髓节段内发生独特的神经化学改变。癌症痛与外周传入神经敏化和中枢敏化有关 ,在癌症痛早期 ,以肿瘤细胞、炎症细胞产生的致痛物... 癌症痛是一种机制独特而复杂的慢性疼痛 ,癌症痛模型动物表现出痛觉过敏、超敏等疼痛相关行为 ,其相应的脊髓节段内发生独特的神经化学改变。癌症痛与外周传入神经敏化和中枢敏化有关 ,在癌症痛早期 ,以肿瘤细胞、炎症细胞产生的致痛物质、破骨细胞的持续活化所致的初级传入神经敏化为主 ;在癌症痛后期 ,肿瘤生长引起的神经压迫与损伤参与了癌症痛的发生过程。研究癌症痛产生的内在机制将为临床肿瘤患者疼痛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痛 疾病模型 动物 机制
下载PDF
通络散结酊对大鼠炎症痛及骨癌痛模型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俞珊 毛应启梁 +3 位作者 魏品康 施俊 彭海东 李峻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4-686,共3页
目的:观察通络散结酊(主要组成为天南星、半夏、山慈菇及威灵仙)对大鼠炎症痛模型、骨癌痛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通过Wistar大鼠右踝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0.1 ml建立炎症痛模型,造模24 h后应用通络散结酊及扶他林乳剂7d,动态观察大... 目的:观察通络散结酊(主要组成为天南星、半夏、山慈菇及威灵仙)对大鼠炎症痛模型、骨癌痛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通过Wistar大鼠右踝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0.1 ml建立炎症痛模型,造模24 h后应用通络散结酊及扶他林乳剂7d,动态观察大鼠体质量和进食水量、右踝周径及屈/伸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的变化。通过Wistar大鼠右胫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3×104建立骨癌痛模型,造模12 d后应用通络散结酊及扶他林乳剂14 d,动态观察大鼠体质量和进食水量、及丙酮刺激缩足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炎症痛大鼠造模后第2天即出现明显的右踝关节肿胀,屈/伸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及右踝周径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通络散结酊和扶他林乳剂外用均可明显减小大鼠屈/伸关节疼痛试验评分及踝周径(P<0.05),两种药物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骨癌痛大鼠造模第12天出现缩足反应时间较空白组明显缩短(P<0.05),通络散结酊和扶他林乳剂外用7 d内均可明显延长骨癌痛大鼠缩足反应时间,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14 d后,通络散结酊仍有很好的效果,而扶他林乳剂效果低于用药7 d时(P<0.05)。结论:通络散结酊对炎症痛及骨癌痛均有镇痛作用,且在扶他林乳剂效果不佳的骨癌痛晚期仍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散结酊 关节痛 骨癌痛 疼痛模型
下载PDF
脂氧素在炎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珊 毛应启梁 王彦青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09-111,136,共4页
脂氧素(lipoxin,LX)是来源于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催化合成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其主要包括脂氧素A4(LXA4)和脂氧素B4(LXB4)。研究表明,在炎症过程中,LX能够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趋化并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局部凋亡的粒... 脂氧素(lipoxin,LX)是来源于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催化合成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其主要包括脂氧素A4(LXA4)和脂氧素B4(LXB4)。研究表明,在炎症过程中,LX能够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趋化并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局部凋亡的粒细胞及其他损伤细胞,从而抑制炎症的进程,促进炎症的消退。由于其在炎性疾病中所发挥的独特的抗炎和促进炎症消退的功能而被关注。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LX在合成、代谢、生物学功能及疾病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 脂氧合酶 抗炎作用
下载PDF
大麻的疼痛调制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毛应启梁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大麻是一种非阿片类痛觉调制物质 ,在中枢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大麻作用于脑内CB1受体 ,发挥痛觉调制作用 ,大麻镇痛还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以及mGlu ,NMDA ,DA ,5 HT受体有关。研究大麻镇痛的机制 。
关键词 大麻属 疼痛 CB1受体 中央灰质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琼 俞瑾 +3 位作者 毛应启梁 宋明娟 米文丽 吴根诚 《上海针灸杂志》 2005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加电针组和抑郁模型加氯丙咪嗪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于实验前1天和实验第14、28天用敞箱实验法(Open-fieldte... 目的观察电针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加电针组和抑郁模型加氯丙咪嗪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于实验前1天和实验第14、28天用敞箱实验法(Open-fieldtest)测定大鼠行为,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体重增长数均减少;与抑郁模型组相比,电针和氯丙咪嗪能明显增加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而对体重增长的减少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刺激 抑郁症 氯丙咪嗪
下载PDF
Resolvins抗炎镇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福 米文丽 +2 位作者 毛应启梁 王彦青 吴根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5-376,379,共3页
Resolvins是来源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经相应酶催化合成的一种脂类介质,由于其独特的抗炎镇痛作用而被大家所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Resolvins的合成、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炎症和疼痛疾患的关... Resolvins是来源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经相应酶催化合成的一种脂类介质,由于其独特的抗炎镇痛作用而被大家所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Resolvins的合成、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炎症和疼痛疾患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LVINS 脂加氧酶 疼痛 炎症
下载PDF
胫骨内注射大鼠骨转移疼痛模型的显像研究
8
作者 刘从进 宋洁平 +4 位作者 毛应启梁 王渊恺 朱汇庆 张光明 刘兴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内注射法建立的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骨病灶的影像学确认方法。方法:将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腹水瘤注射入Wistar大鼠胫骨腔内,制作乳腺癌骨癌痛模型;以胫骨内注射等量PBS溶液作为对照组。使用von-Frey法,测量大鼠后足... 目的:探讨胫骨内注射法建立的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骨病灶的影像学确认方法。方法:将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腹水瘤注射入Wistar大鼠胫骨腔内,制作乳腺癌骨癌痛模型;以胫骨内注射等量PBS溶液作为对照组。使用von-Frey法,测量大鼠后足机械痛觉阈值,观察各组疼痛变化。对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99mTc)-MDP骨显像和CT成像,观察骨病灶的骨代谢变化及骨质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的第3~5天,乳腺癌骨转移疼痛大鼠的机械痛觉阈值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1),并持续下降83.2%左右,至第9天左右达到最痛(P<0.001),后下降曲线趋于缓慢变化。造模3~5天后,模型组机械痛觉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个差别持续增大至第9天左右。^(99mTc)-MDP骨显像显示所有模型组大鼠胫骨种植肿瘤细胞处放射性摄取显著高于对侧,CT见造模侧胫骨上段骨质破坏,对侧骨质结构正常,未见其他部位骨病灶存在。而对照组所有大鼠骨显像示两侧胫骨放射性分布对称,CT显示两侧骨质结构正常。结论:胫骨内注射法大鼠骨癌痛模型疼痛确切。^(99mTc)-MDP骨显像以及CT可以从骨代谢和骨结构评估骨癌痛模型病灶的发生,是确认此类骨转移疼痛模型造模的成功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模型 99MTC-MDP 骨显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机械痛觉阈值
下载PDF
大鼠骨癌痛模型中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岩 杨长江 +2 位作者 毛应启梁 方波 马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胫骨癌痛大鼠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9只,体重160~180 g,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13只,骨癌痛组28只及假手术组28只。正常组不实施手术,骨癌痛组在大鼠右侧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 目的观察胫骨癌痛大鼠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9只,体重160~180 g,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13只,骨癌痛组28只及假手术组28只。正常组不实施手术,骨癌痛组在大鼠右侧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假手术组在大鼠右侧胫骨内注射PBS溶液。每组取8只大鼠应用von Frey细丝测定机械性痛阈值的变化,其余大鼠在术后第4、8、12、16天取脊髓腰膨大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脊髓腰膨大背角白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形态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及假手术组大鼠脊髓背角内不含有白蛋白免疫阳性细胞,骨癌痛组造模后第4天脊髓内出现白蛋白免疫阳性细胞(P〈0.01),第16天达到观察中的最高值。与正常组相比,骨癌痛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在造模后的第4、8、12、16天明显增多(P〈0.01),胞体肥大,突起增多变粗,相互重叠。与正常大鼠相比,骨癌痛大鼠在注射肿瘤细胞后第2天造模侧出现机械性痛阈值降低(P〈0.05),术后第16天达到观察中的最低点(P〈0.01)。对侧的机械性痛阈也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在胫骨癌痛大鼠模型中随着疼痛的进展大鼠出现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的增加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血脊髓屏障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脂氧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倩 毛应启梁 王彦青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11-414,共4页
脂氧素是花生四烯酸的脂氧酶代谢产物,是机体一类重要的内源性脂质抗炎介质,被称之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炎症反应是存在于以脑损伤、神经变性疾病等为主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病理过程。因此,关于脂氧素在相关神经... 脂氧素是花生四烯酸的脂氧酶代谢产物,是机体一类重要的内源性脂质抗炎介质,被称之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炎症反应是存在于以脑损伤、神经变性疾病等为主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病理过程。因此,关于脂氧素在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保护性作用的研究近来备受关注。在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脂氧素可以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炎症因子活性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脂氧素及其抗炎效应,以及脂氧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保护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 炎症 脑缺血 神经变性疾病
下载PDF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外周痛觉信息调控的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静 米文丽 +1 位作者 毛应启梁 王彦青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内源性核苷,通过其不同类型的受体(A1,A2A,A2B和A3受体)对机体的许多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及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调控睡眠、学习记忆、抑郁和焦虑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随着腺苷对受体亚型选择性激... 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内源性核苷,通过其不同类型的受体(A1,A2A,A2B和A3受体)对机体的许多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及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调控睡眠、学习记忆、抑郁和焦虑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随着腺苷对受体亚型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开发,人们对腺苷及其受体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并逐步认识到腺苷及其受体与外周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腺苷受体 外周痛觉信息调控
下载PDF
骨癌痛外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小微 毛应启梁 王彦青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癌痛是临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破坏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骨癌痛模型,为深入研究骨癌痛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契机。骨癌痛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随着肿瘤的生长和骨质的破坏,病灶中与肿... 癌痛是临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破坏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骨癌痛模型,为深入研究骨癌痛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契机。骨癌痛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随着肿瘤的生长和骨质的破坏,病灶中与肿瘤相关的诸多因子不断释放(如前列腺素、内皮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在肿瘤局部构成复杂而独特的微环境,持续激活并敏化支配骨组织的伤害性感受器。在骨癌痛发展的过程中,交互存在着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及其他组织损伤等病理变化,导致伤害性刺激传入信息增加,引起剧烈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模型 外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