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西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油藏成藏过程及分布规律
1
作者 崔俊 周莉 +3 位作者 施奇 安小絮 毛建英 王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7,39,共8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英西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碳酸盐岩油藏成藏过程及分布规律,开展了岩心描述、分析化验、储层特征分析、构造分析等研究。研究认为:英西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为一套半深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明显混积特征;...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英西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碳酸盐岩油藏成藏过程及分布规律,开展了岩心描述、分析化验、储层特征分析、构造分析等研究。研究认为:英西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为一套半深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明显混积特征;储层储集空间为广泛发育的晶间孔,以及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及角砾间孔;油气的持续充注、盐岩盖层的封盖以及储层致密导致该套储层广泛含油,晚喜山构造运动使该套地层“由凹变隆”,并形成了复杂裂缝系统,同时导致油气重新调整和汇聚,形成了现今油藏的“广覆分布、局部甜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过程 油藏分布 碳酸盐岩 英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致密油藏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兰晶晶 唐帆 +3 位作者 谢代培 梁芯瑜 毛建英 王刚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97-1001,共5页
M致密气藏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复杂等因素限制了气藏的开采,气藏开采难度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注CO_(2)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可行性。在模拟M气藏的地层温度85℃、地层压力25 MPa下进行了天然气衰竭后注CO_(2... M致密气藏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复杂等因素限制了气藏的开采,气藏开采难度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注CO_(2)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可行性。在模拟M气藏的地层温度85℃、地层压力25 MPa下进行了天然气衰竭后注CO_(2)驱替长岩心实验,分别研究了注入时机和注入速度对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气藏注CO_(2)可以获得良好的流动率和稳定的驱替前缘。同时,由于重力分异的作用,最终可以提高致密气藏的采收率。气藏在废弃压力下注CO_(2),虽然提高采收率幅度不是最高,但由于气藏大部分天然气早已采出,因此其最终采出程度反而最高;气藏衰竭后CO_(2)注入速度对提高天然气采出程度影响不大。M气藏注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是可行的,早期衰竭开发到废弃压力后再从低处注气,是一种合理的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注CO_(2) 长岩心驱替 注入时机 注入速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纹层结构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3
作者 崔俊 毛建英 +3 位作者 赵为永 沈晓双 邓文 王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3,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干柴沟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Ⅳ—Ⅵ油组发育一套咸化湖相页岩,碳酸盐矿物含量高,纹层发育。该层系页岩油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纹层结构特征、沉积机理、有利岩相组合等急需深入研究。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扫描...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干柴沟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Ⅳ—Ⅵ油组发育一套咸化湖相页岩,碳酸盐矿物含量高,纹层发育。该层系页岩油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纹层结构特征、沉积机理、有利岩相组合等急需深入研究。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干柴沟地区页岩纹层结构可分为水体分层型纹层结构(Ⅰ型)、季节型纹层结构(Ⅱ型)、洪水阵发型纹层结构(Ⅲ型)3类,其中Ⅰ型纹层结构为典型纹层结构,相对占比为70%,由黏土质纹层与方解石纹层构成偶纹层,单纹层厚度为0.1~0.5mm,为咸水湖水体季节性分层条件下沉积的纹层结构。夏秋季水体分层,上层水体有利于微生物繁衍;冬春季水体分层消失,有利于有机质沉积和保存,同时,Ⅰ型纹层结构沉积速率慢,有利于有机质富集,TOC平均为1.33%。Ⅱ型纹层结构相对占比为20%,由黏土质纹层与粉砂质纹层组成,单纹层厚度为0.5~1mm,沉积与陆源输入物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沉积速率快,TOC平均为0.47%。Ⅲ型纹层结构相对占比为10%,由黏土质纹层与粉砂质纹层组成,单纹层厚度为0.5~2mm,发育微冲刷面、透镜状粉砂脉等,反映沉积时具有一定水动力条件,非静水沉积,与重力流、湖流相关,沉积速率快,TOC平均为0.27%。干柴沟地区页岩主要分布于半深湖区,沉积单旋回自下而上为泥岩→页岩→泥质白云岩→白云岩,期间偶发砂质重力流沉积。Ⅰ型纹层结构页岩沉积序列上与白云岩叠置分布,白云岩孔隙度平均为9.8%,微观尺度上形成良好的源储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成藏,为干柴沟地区页岩油有利岩相组合;宏观尺度上该套页岩层系TOC高,物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是柴达木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理想层系。Ⅱ型纹层结构页岩、Ⅲ型纹层结构页岩生烃能力差,对油气成藏贡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英雄岭页岩 纹层结构 水体分层 源储组合
下载PDF
天然气盖层微孔结构分析方法及应用——以牛1井为例
4
作者 毛建英 徐湖 +3 位作者 张小波 董永久 袁海丽 孙玺 《青海石油》 2014年第2期33-40,共8页
本文采用压汞法和氮气气体吸附法联用技术研究岩石的微孔分布,建立了微孔隙结构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对盖层岩样的微孔隙进行测定,从而获得突破压力、中值半径、小孔隙含量、比表面积等定量参数。以牛1井盖层为研究对象,初步制定了牛1井天... 本文采用压汞法和氮气气体吸附法联用技术研究岩石的微孔分布,建立了微孔隙结构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对盖层岩样的微孔隙进行测定,从而获得突破压力、中值半径、小孔隙含量、比表面积等定量参数。以牛1井盖层为研究对象,初步制定了牛1井天然气盖层的分级指标,根据定量参数和分级指标,结合气藏具体条件对牛1井盖层的封盖能力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盖层 压汞-吸附联用法 封盖能力
下载PDF
航空航天轻质高温结构材料的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熊华平 毛建英 +3 位作者 陈冰清 王群 吴世彪 李晓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共12页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这两大类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焊接技术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的可焊性研究进展、不同焊接方法和不同材料组合焊接...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这两大类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焊接技术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的可焊性研究进展、不同焊接方法和不同材料组合焊接接头对应的性能以及焊接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耐高温焊接材料的研制、两大类轻质高温结构材料与异种材料组合的连接技术以及实际焊接接头的考核应用研究应该是今后本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陶瓷基复合材料 焊接 强度 界面
下载PDF
SiC陶瓷与Ti合金的(Ag-Cu-Ti)-W复合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建纲 毛建英 李海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2,共6页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时间下,能形成组织结构均匀、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钎缝内Cu-Ti相较少,钎缝与钛合金界面形成了多层Ti含量呈梯度变化的Cu-Ti扩散反应层组成的扩散带。W的加入降低了接头热应力。而较高的钎焊温度和较长的钎焊时间,容易在近缝区的陶瓷中产生裂纹。由于扩散进入钎缝Ti量的增多,使得钎缝内形成很多长条形CuTi相组织,提高了与钎缝相邻的Cu-Ti扩散反应层的Ti浓度,并且钎缝内钛合金界面附近形成了没有W相的带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TI合金 W 连接 复合钎焊
下载PDF
Ag-Cu-Ti-(Ti+C)反应-复合钎焊SiC陶瓷和Ti合金的接头组织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国标 黄继华 +3 位作者 张建纲 刘慧渊 毛建英 李海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26-1331,共6页
研究用合金化Ag-Cu-Ti粉、Ti粉、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SiC陶瓷和T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7.6%Ag-26.4%Cu-6%Ti(质量分数)粉末中加入相当于15%~30%TiC(体积分数)... 研究用合金化Ag-Cu-Ti粉、Ti粉、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SiC陶瓷和T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7.6%Ag-26.4%Cu-6%Ti(质量分数)粉末中加入相当于15%~30%TiC(体积分数)的(Ti+C)粉末(Ti与C摩尔比为1:1),经920℃,30 min真空钎焊,Ti和C原位合成TiC,形成以TiC晶粒强化的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形成的TiC分布于Ag相、Cu-Ti相中;TiC的形成明显降低了接头的热应力.过量的(Ti+C)粉末则导致反应不完全,容易在连接层中产生孔洞,影响接头强度;焊接过程中,Ti由钛合金扩散进入连接层,Cu也有部分从连接层中扩散进入钛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TI合金 原位合成TIC 连接 复合钎焊
下载PDF
疏松砂岩出砂临界流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萍 邓金根 +6 位作者 王利华 何保生 曹砚峰 毛建英 陈宇 闫新江 赵靖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疏松砂岩地层出砂的危害极大,出砂临界流量的准确确定尤为重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试验装置,对青海油田N21储层进行了不同流体和覆压下的小岩心出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不同压差的流量和渗透率变化、开始出砂的时间和出砂量的多... 疏松砂岩地层出砂的危害极大,出砂临界流量的准确确定尤为重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试验装置,对青海油田N21储层进行了不同流体和覆压下的小岩心出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不同压差的流量和渗透率变化、开始出砂的时间和出砂量的多少确定了不同小层的出砂临界流量;不同流体(非极性油和地层水)的出砂临界流量有很大差别,水驱临界流量明显大于油驱临界流量,储层的应力状态对出砂临界流速有很大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导了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出砂 临界流量 模拟试验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崔俊 毛建英 +3 位作者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3,共9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至上油砂山组(N_(2)^(2))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其分布及储层发育特征,开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具有岩石类...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至上油砂山组(N_(2)^(2))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其分布及储层发育特征,开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具有岩石类型多、相变快、陆源碎屑发育、普遍白云石化等特点;主要岩石类型有块状碳酸盐岩、纹层状碳酸盐岩、藻灰岩、颗粒碳酸盐岩,其分布与沉积微相及古环境密切相关。②研究区块状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局部发育裂缝,纹层状碳酸盐岩顺层微裂缝发育,藻灰岩储集空间以藻格架孔为主,非均质性强,颗粒碳酸盐岩受胶结作用影响显著。③块状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为10.6%,平均基质渗透率为0.03 mD,排驱压力为10.0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38μm;纹层状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为7.4%,平均渗透率为0.76 mD,排驱压力为11.5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71μm;藻灰岩平均孔隙度为10.1%,平均渗透率为9.09 mD,排驱压力为3.2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117μm;颗粒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为7.1%,平均渗透率为0.01 mD,排驱压力为15.0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26μm。④尕斯地区古近系优质储层以藻灰岩为主,英西—干柴沟地区的碳酸盐岩发育裂缝系统,为高产“甜点”区;茫崖凹陷为勘探潜力区。该成果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晶间孔 白云石化 湖相碳酸盐岩 古近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钎焊接头微观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永智 李海刚 +2 位作者 宁立芹 毛建英 毕建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BNi68Cr WB粉末作为连接材料,利用真空钎焊工艺成功制备了C/C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GH600)的连接试样。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材料万能试验机,研究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和室温及高温(700℃)下的抗剪切性能。结果表明,使用BNi68Cr... 采用BNi68Cr WB粉末作为连接材料,利用真空钎焊工艺成功制备了C/C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GH600)的连接试样。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材料万能试验机,研究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和室温及高温(700℃)下的抗剪切性能。结果表明,使用BNi68Cr WB粉末可以实现C/C与GH600的钎焊连接,接头的断裂位置为C/C复合材料母材;与室温条件相比,钎焊接头在700℃下的抗剪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高温合金 钎焊
下载PDF
2种钢在高温高浓度环烷酸中的腐蚀行为与规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宽 刘智勇 +3 位作者 毛建英 杜翠薇 胡洋 李晓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3,7-8,共4页
环烷酸含量及其温度是影响石油炼制设备腐蚀的主要因素,过去对其研究报道较少。采用高温反应釜中的挂片失重试验和表面腐蚀形貌微观分析,研究了20钢和321不锈钢在高温高浓度环烷酸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20钢和321... 环烷酸含量及其温度是影响石油炼制设备腐蚀的主要因素,过去对其研究报道较少。采用高温反应釜中的挂片失重试验和表面腐蚀形貌微观分析,研究了20钢和321不锈钢在高温高浓度环烷酸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20钢和321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260℃以下反应速率主要受活化反应控制,280℃以上表面吸附成为控制步骤,260~280℃为混合控制;随环烷酸浓度的增加,20钢和321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增大;在环烷酸浓度低于2%时,20钢的腐蚀速率和环烷酸浓度为幂函数关系;当环烷酸浓度超过2%时,两者之间为线性关系。当环烷酸浓度低于3%时,321不锈钢基本不发生腐蚀;当环烷酸浓度超过3%时,腐蚀速率和环烷酸浓度为线性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321不锈钢的耐蚀性远优于20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腐蚀 321不锈钢 20钢 温度 环烷酸浓度
下载PDF
Zr对Ti_3Al基金属间化合物TLP扩散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立芹 梁德彬 +1 位作者 李海刚 毛建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采用TiZrNiCu非晶态箔状钎料过渡液相(TLP)扩散连接T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通过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分析,研究了中间层合金TiZrNiCu中Zr元素对T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TLP扩散连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在连接... 采用TiZrNiCu非晶态箔状钎料过渡液相(TLP)扩散连接T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通过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分析,研究了中间层合金TiZrNiCu中Zr元素对T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TLP扩散连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在连接工艺相同条件下,随着中间层合金中添加元素Zr含量减小,Ti3Al基TLP扩散焊接头强度增大;通过延长后续扩散处理时间,可以减小Zr元素对接头组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TI3AL TLP扩散焊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C/SiC与TC4钎焊接头的热震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永智 李海刚 +2 位作者 毛建英 毕建勋 梁德彬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8,共5页
采用AgCuTi+10vol%~30vol%SiC对C/SiC与TC4进行钎焊,后对钎焊接头进行室温~600℃热震试验。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钎焊工艺下,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和热震裂纹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接材料中SiC粉末含量的增加,接头残余应力... 采用AgCuTi+10vol%~30vol%SiC对C/SiC与TC4进行钎焊,后对钎焊接头进行室温~600℃热震试验。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钎焊工艺下,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和热震裂纹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接材料中SiC粉末含量的增加,接头残余应力降低;采用较大间隙值钎焊工艺,当中间层内SiC颗粒含量较高时(20vol%~30vol%),经过30次热震试验后,钎焊试样未发现热震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TC4合金 钎焊 热震
下载PDF
钎焊间隙对C/SiC复合材料与Ti6Al4V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永智 李海刚 +3 位作者 毕建勋 毛建英 宁立芹 梁德彬 《焊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5,72,共3页
采用AgCuTi+SiC连接材料对C/SiC复合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进行钎焊,并对钎焊接头进行了室温抗剪强度测试和室温至600℃热震试验。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0.10~0.90 mm钎焊间隙范围内,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情况。结果表明,钎焊间隙为(... 采用AgCuTi+SiC连接材料对C/SiC复合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进行钎焊,并对钎焊接头进行了室温抗剪强度测试和室温至600℃热震试验。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0.10~0.90 mm钎焊间隙范围内,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情况。结果表明,钎焊间隙为(0.55±0.05)mm时,接头平均抗剪强度值最高,达到141 MPa,且未发现热震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SIC复合材料 TI6AL4V合金 钎焊 间隙
下载PDF
Al/Cu异种接头钎焊和扩散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永智 宁立芹 +1 位作者 毛建英 李海刚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6期56-58,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铜铝异种金属钎焊,特别是真空钎焊和扩散焊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Al/Cu连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指出,控制Al/Cu接头区域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将会成为今后Al/Cu焊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AL/CU 钎焊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改造后的防砂式油嘴设计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海涛 刘亮 +1 位作者 李亚夫 毛建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油嘴 改造 跃进二号油田 应用 设计 防砂 疏松砂岩油藏 微小颗粒
下载PDF
提高某组件真空钎焊的一次焊接合格率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青 毛建英 +2 位作者 宁立芹 李海刚 梁德彬 《质量与可靠性》 2006年第3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真空钎焊 合格率 航天型号产品 焊接 组件 QC小组 工艺研究 生产任务 航天材料 平均年龄
下载PDF
体外重建宫颈癌的三维培养模型:基于人宫颈癌组织的去细胞支架
18
作者 毛建英 杨文静 +3 位作者 郭和 董瑞丽 任丽芳 李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5,共9页
目的 利用人宫颈癌组织制备去细胞化细胞外基质(ECM)支架组织,并评估该支架组织对3D培养模型中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醚硫酸钠(SLES)溶液作为去细胞溶剂处理人宫颈癌组织,制备去细胞化ECM支架组织。通过病理学... 目的 利用人宫颈癌组织制备去细胞化细胞外基质(ECM)支架组织,并评估该支架组织对3D培养模型中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醚硫酸钠(SLES)溶液作为去细胞溶剂处理人宫颈癌组织,制备去细胞化ECM支架组织。通过病理学染色及生化含量分析等方法分析去细胞ECM支架组织的超微结构和关键成分胶原、糖胺聚糖、弹性蛋白及DNA含量,确定其最佳制备流程。将人宫颈癌SiHa细胞注射至去细胞化ECM支架组织中进行再细胞化,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评估3D培养模型中及常规二维培养的SiHa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分析该支架组织中对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用5-氟尿嘧啶(5-Fu)处理再细胞化3D培养模型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分析去细胞ECM支架组织对宫颈癌细胞抗药性的作用。结果 采用SLES溶液制备的宫颈癌组织去细胞ECM支架组织中,ECM的微环境结构及生物活性被有效地保留。在再细胞化的3D培养模型中,该ECM支架组织具有促进SiHa细胞增殖、迁移、EMT及抗药性的生物学作用。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基于宫颈癌组织的去细胞ECM支架组织,为构建宫颈癌体外3D研究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去细胞支架 宫颈癌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E-钙黏附蛋白、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及卵巢癌转移灶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秀娟 乔惠珍 毛建英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 :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研究黏附分子 ( E-cadherin,CD44v6)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 ,选取 1 997~ 2 0 0 2年间石蜡包埋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块 1 0 7块 ,其中良性上皮性肿瘤 3 0例 ,交界瘤 1 3例 ,恶性 3 4例 ( ... 目的 :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研究黏附分子 ( E-cadherin,CD44v6)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 ,选取 1 997~ 2 0 0 2年间石蜡包埋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块 1 0 7块 ,其中良性上皮性肿瘤 3 0例 ,交界瘤 1 3例 ,恶性 3 4例 ( 、 期 4例 , 、 期 3 0例 ) ,对 3 0例恶性晚期 ( 、 期 )病例选取对应的大网膜转移组织。结果 :3 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 ,E-钙黏附蛋白 1 0 0 %强阳性表达 ,CD44v61 0 0 %阴性。 1 3例交界瘤中 ,E-钙黏附蛋白有 1 1例 ( 84.6% )强阳性 ,CD44v6有 1例弱阳性表达。 3 4例恶性上皮性肿瘤中 ,E-钙黏附素有2 4例 ( 70 .6% )阳性表达 ,CD44v6有 1 1例 ( 3 2 .4% )阳性表达。二指标在良性上皮性肿瘤与卵巢癌之间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1 ,P =0 .0 0 0 )。二指标在原发灶和大网膜转移灶之间表达无显著差别 ( P =1 .0 0 0 ,P =1 .0 0 0 )。结论 :E-cadherin及 CD44v6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呈相反趋势 ,E-cadherin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E-钙粘附蛋白 CD44V6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英东一号构造储层特征及采收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文梅 蒋文春 +4 位作者 袁海莉 毛建英 张贵荣 雷宏伟 董永久 《青海石油》 2013年第4期43-47,共5页
本文针对英东一号构造储层开展大量的室内实验,利用最新钻井岩心开展岩心粒度、压汞、薄片鉴定、X衍射等方法对英东一号构造主力油层油砂山组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黏土含量高、水敏矿物发育、储层... 本文针对英东一号构造储层开展大量的室内实验,利用最新钻井岩心开展岩心粒度、压汞、薄片鉴定、X衍射等方法对英东一号构造主力油层油砂山组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黏土含量高、水敏矿物发育、储层岩石胶结以孔隙胶结为主、分选性好、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属中高孔、中渗砂岩储层。室内岩心润湿性和驱油效率实验分析表明,英东油田油砂山组油藏为强亲水油藏,有利于水驱开发。本文从注气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英东地区由于储层跨度大,油气交错分布,气源充足,气油比高,因此注气具有很大优势。水驱后气水交替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干气较快突破,对中高渗组和低渗组岩心水驱后气水交替比直接干气驱采收率分别提高了23%和10%。因此,明确油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明确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英东油田今后开发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东一号构造 油砂山组 储层特征 润湿性 驱油效率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