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烁体/光纤量能器的结构、材料和抗辐照能力
1
作者 毛慧顺 王国良 +11 位作者 史焕章 刘念宗 张戈 张竹湘 张彩娣 郑林生 周永生 胡力东 赵小健 钟学初 谈益平 韩世温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描述了闪烁体/光纤的不同结构和材料对量能器抗辐照能力的影响。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将~1GeV电子束对五个量能器模型逐步辐照到10kGy或60kGy。通过对不同累积辐照剂量时各模型不同断面的光产额的测量,研究和比较了辐... 描述了闪烁体/光纤的不同结构和材料对量能器抗辐照能力的影响。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将~1GeV电子束对五个量能器模型逐步辐照到10kGy或60kGy。通过对不同累积辐照剂量时各模型不同断面的光产额的测量,研究和比较了辐照引起的损伤及损伤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光纤 量能器 辐射效应
下载PDF
北京谱仪-Ⅱ主漂移室干扰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运永 王少敏 +17 位作者 毛慧顺 刘荣光 宋晓非 李金 李卫国 李小南 李如柏 吕军光 张健 张德红 金艳 杨杰 黄俊东 柯尊建 高树琦 谢佩佩 顾建辉 颜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研究了北京谱仪-Ⅱ主漂移室干扰噪声(pick-up噪声)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噪声的来源,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北京谱仪 主漂移室 pick-up噪声 干扰噪声
下载PDF
闪烁体瓦片-光纤量能器的辐照损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慧顺 王国良 +14 位作者 刘念宗 张戈 张竹湘 张良生 张彩娣 郑林生 周永参 胡力东 赵小健 钟学初 谈益平 韩世温 D.GREEN A.PARA K.JOHNS0N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876-885,共10页
本文描述了对SDC闪烁体瓦片-光纤量能器模型的辐照损伤研究。四个模型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1.1GeV电子束累积辐照了6Mrad。测量了在模型的不同深度和不同累积剂量时的光输出,研究了辐照后模型的恢复过程以及辐照损伤对环境气体的依赖。
关键词 SDC 闪烁体 量能器 辐照损伤
原文传递
闪烁体瓦片/光纤量能器辐照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4
作者 毛慧顺 史焕章 +9 位作者 刘念宗 张竹湘 张彩娣 郑林生 周永参 胡力东 赵小健 钟学初 谈益平 韩世温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870-878,共9页
研究了由不同闪烁体瓦片/光纤材料组成,或材料相同但构造不同的量能器模型的辐照损伤.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电子试验束(1.1或1.3GeV)辐照了十个量能器模型.通过测量在不同累积剂量和在量能器内的不同位置... 研究了由不同闪烁体瓦片/光纤材料组成,或材料相同但构造不同的量能器模型的辐照损伤.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电子试验束(1.1或1.3GeV)辐照了十个量能器模型.通过测量在不同累积剂量和在量能器内的不同位置上的光输出,对辐照损伤作出定量分析.还研究了损伤后的恢复及损伤与环境气体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发展了辐照损伤对剂量及对深度断面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瓦片 光纤 量能器 辐射效应
原文传递
北京谱仪 被引量:19
5
作者 丁慧良 于传松 +186 位作者 马东红 马思成 马基茂 方澄 王广英 王少敏 王中和 王平 王运永 王灵淑 王佩良 王临洲 王建光 王泰杰 王俊英 王淑琴 王曼 王锋 牛卫平 毛泽普 毛慧顺 邓亦卫 邓树森 倪蕙苓 付正善 冯忠 叶铭汉 白景芝 史焕章 田卫华 边强 汤福坤 朱永生 朱启明 朱国胜 朱善根 后小江 过雅南 迟延昆 李卫国 李大仕 李正信 李芳 李启明 李如柏 李环 李金 李佳 李建唐 李佩琴 李黎力 李蔚 李淑琼 刘炜 刘荣光 刘振安 刘振宇 刘琦 刘璇 庄保安 孙汉生 吕军光 许榕生 严武光 张戈 张长春 张少强 张达华 张玉美 张羽 张良生 张会领 张英平 张春燕 张炳云 张家文 张彩娣 张浩云 陆伟达 陆昌国 陆祖荫 杨长友 杨成章 杨春敏 杨熙荣 杨晓峰 沈本蔚 沈定力 沈经 何可人 何炬 何孟嘉 肖健 陈乐珺 陈沈南 陈朝清 陈雅清 汪中吉 汪贤文 杜志珍 杜侠 吴为民 吴水清 吴坚武 吴熙东 吴书华 宋晓非 孟祥承 邵毓莺 郁忠强 周月华 周化十 周永参 周光谱 周杰 周林 周莉 周鸣 郑文生 郑志鹏 郑林生 郑建平 郑敏 居强 林薇 林树子 武振东 郎鹏飞 赵平平 赵平德 赵宗琴 赵京伟 赵振国 赵萌 赵维仁 赵棣新 胡加生 胡贵云 胡家伟 钱建京 俞晨虹 宣百辞 荣刚 钟戈平 郝伟 姜春华 祝玉灿 唐素秋 席德明 屈云河 聂振东 聂晶 梁国宁 顾树棣 顾维新 高元宁 高文绣 高树琦 高美丽 高翠山 徐芷菁 徐建国 夏小米 贾秋平 郭红菲 郭愚益 黄因智 黄德强 崔化传 崔象宗 盛华义 盛俊鹏 韩世温 韩缨 董宝中 董雪生 谢小希 谢佩佩 赖元芬 阙友昆 管应重 漆纳丁 颜洁 潘玲君 薛生田 魏庄子 魏诚林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769-789,共21页
北京谱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一台大型通用性磁谱仪。它由多种探测器组成,用于测量正负电子湮没后的遍举末态反应,进行粲粒子物理和τ轻子物理研究。它有大的覆盖立体角;优良的荷电粒子分辨;动量分辨和好的低能光子探测效率。本文... 北京谱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一台大型通用性磁谱仪。它由多种探测器组成,用于测量正负电子湮没后的遍举末态反应,进行粲粒子物理和τ轻子物理研究。它有大的覆盖立体角;优良的荷电粒子分辨;动量分辨和好的低能光子探测效率。本文对谱仪的结构和性能作了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 BEPC 磁谱仪 谱仪
原文传递
用联合D^0和D^+单双标记测定分支比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荣刚 赵家伟 +10 位作者 罗春晖 严武光 徐春成 张达华 衡月昆 何康林 赵海文 毛慧顺 马基茂 陈宏芳 张纯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15,共9页
报道了用“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测定衰变分支比的方法 .基于北京谱仪 (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质心系能量s =4 .0 3GeV处获取的数据 ,利用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的方法 ,可以测定D0 和D+介子单举和遍举衰变分支比 .作为该方法... 报道了用“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测定衰变分支比的方法 .基于北京谱仪 (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质心系能量s =4 .0 3GeV处获取的数据 ,利用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的方法 ,可以测定D0 和D+介子单举和遍举衰变分支比 .作为该方法的应用举例 ,利用BES实验组发表的数据 ,在 90 %置信度的情况下 ,测得D+→e+ν衰变过程分支比的上限为Br(D+→e+ν) <1 .6% .此上限值与BES曾发表的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谱仪 BES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 D介子 单标记 双标记 单举衰变 分支比 测定
原文传递
北京谱仪大型精密圆柱漂移室dE/dx粒子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荣刚 马基茂 +10 位作者 毛慧顺 白景芝 谢佩佩 颜洁 王运永 毛泽普 刘荣光 孙式军 李卫国 宋晓非 武振东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77-587,共11页
本文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主漂移室的dE/ds粒子识别方法,给出在物理实验应用中dE/dx性能测量的主要结果.经过系统效应的软件修正和绝对的能量刻度后,对最小电离粒子(0.4—0.5GeV/c的π)大于30次dE/dx取... 本文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主漂移室的dE/ds粒子识别方法,给出在物理实验应用中dE/dx性能测量的主要结果.经过系统效应的软件修正和绝对的能量刻度后,对最小电离粒子(0.4—0.5GeV/c的π)大于30次dE/dx取样的能量分辨率为7.5%.大于3σK/π分离的动量p≤0.65GeV/c.大于3σe/π分离的相应动量范围为0.2≤p≤4Ge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仪 主漂移室 dE/dx 粒子识别
原文传递
大角度巴巴散射和双μ产生的研究与亮度测量 被引量:2
8
作者 白景芝 陈光培 +144 位作者 陈宏芳 陈少敏 陈雅清 陈宇 陈元柏 程宝森 崔象宗 丁慧良 杜志珍 范晓舲 方建 高翠山 高美丽 高树琦 顾建辉 顾树棣 顾维新 顾以藩 过雅南 韩世温 韩缨 何炬 何瑁 胡贵云 胡涛 胡晓庆 黄德强 黄因智 姜春华 金山 金艳 康书辉 柯尊建 赖元芬 兰慧彬 郎鹏飞 李芳 李金 李佩琴 李群 李如柏 李蔚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新华 李小南 林树子 刘怀民 刘靖 刘经华 刘琦 刘荣光 刘延 刘晔 刘振安 吕军光 鲁建业 罗栓群 罗勇 马爱民 马恩成 马基茂 毛慧顺 毛泽普 孟祥承 倪蕙苓 聂晶 漆纳丁 阙友昆 荣刚 邵毓莺 沈本蔚 沈定力 沈红 沈肖雁 盛华义 史焕章 宋晓非 孙舫 孙汉生 孙式军 谈益平 唐素秋 童国梁 王锋 王临洲 王灵淑 王曼 王佩良 王平 王少敏 王泰杰 王运永 魏诚林 席德明 夏小米 谢佩佩 熊伟军 徐德之 许榕生 徐芷菁 薛生田 谢昱 颜洁 严武光 杨长友 杨春敏 杨杰 杨蔚 叶铭汉 叶诗章 叶树伟 于传松 喻纯旭 郁忠强 苑长征 张炳云 张长春 张达华 张会领 张建 张家文 张霖 张良生 张少强 张羽 张月元 赵棣新 赵海文 赵京伟 赵萌 赵平德 赵维仁 郑建平 郑林生 郑志鹏 周光谱 周化十 周莉 周小帆 周月华 朱启明 祝玉灿 朱永生 庄保安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3,共7页
利用北京谱仪(BES)在=4.03 GeV 下正负电子对撞数据,研究了巴巴和双μ事例的 QED 过程.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同 QED 预言较好地一致,且从 e^+e^-和μ^+μ^-末态测出的两个亮度值在4%范围内相互一致.计算给出:BES 在该能区获取... 利用北京谱仪(BES)在=4.03 GeV 下正负电子对撞数据,研究了巴巴和双μ事例的 QED 过程.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同 QED 预言较好地一致,且从 e^+e^-和μ^+μ^-末态测出的两个亮度值在4%范围内相互一致.计算给出:BES 在该能区获取数据的总积分亮度为23.1 p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巴散射 双μ产生 亮度
原文传递
一种漂移室定位子性能反常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运永 王少敏 +13 位作者 毛慧顺 刘荣光 李如柏 李金 宋晓非 张健 张德红 金艳 黄俊东 柯尊建高树琦 谢佩佩 颜洁 顾建辉 李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8-405,共8页
研究了一种漂移室定位子性能的反常现象,它关系到定位子的使用寿命.着重测量了暗电流和随机噪声与时间、高压及温度的关系.
关键词 漂移室 定位子 寿命 暗电流 随机噪声 谱仪
原文传递
北京谱仪大型精密圆柱漂移室的设计和建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基茂 毛慧顺 +13 位作者 白景芝 谢佩佩 颜洁 王运永 王耀辉 毛泽普 刘荣光 沈本蔚 宋晓非 周杰 武振东 范群 金艳 荣刚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777-787,共11页
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的物理设计、机械设计与建造、工作气体选择、模型实验等方面.给出主室各项指标的实验值或估算值:立体角覆盖、增益和效率、R-φ平面的空间分辨率、轴向空间分辨率dE/dx能量分辨率与粒子鉴别能力等.
关键词 北京谱仪 漂移室 磁探测器 谱仪
原文传递
BES主漂移室的宇宙线测试结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基茂 毛慧顺 +7 位作者 白景芝 谢佩佩 颜洁 王耀辉 刘荣光 宋晓非 武振东 范群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781-788,共8页
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的结构和宇宙线实验安排,给出利用宇宙线测试主漂移室性能的主要结果.单元内具有线性的漂移距离S-漂移时间T关系.室的单丝空间分辨率σ_x-210~240μm.相当室内40次dE/dx取样的能量分辨率为8.77%.主漂... 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的结构和宇宙线实验安排,给出利用宇宙线测试主漂移室性能的主要结果.单元内具有线性的漂移距离S-漂移时间T关系.室的单丝空间分辨率σ_x-210~240μm.相当室内40次dE/dx取样的能量分辨率为8.77%.主漂移室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谱仪 主漂移室 宇宙线 对撞机
原文传递
J/Ψ能区强子单举产生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白景芝 卞建国 +156 位作者 柴正维 陈光培 陈宏芳 陈江川 陈少敏 陈雅清 陈宇 陈元柏 程宝森 崔象宗 丁慧良 杜志珍 范晓舫 方建 高翠山 高美丽 高树琦 顾建辉 顾树棣 顾维新 顾以藩 过雅南 韩世温 韩缨 何景棠 何炬 何瑁 胡贵云 胡敬亮 胡琼辉 胡涛 胡晓庆 黄秀萍 黄因智 姜春华 金山 金艳 康书辉 柯尊建 赖元芬 兰慧彬.郎鹏飞.李金 李佩琴 李群 李如柏 李蔚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新华 李小南 林树子 刘怀民 刘靖 刘经华 刘琦 刘荣光 刘延 刘振安 吕峰 吕军光 鲁建业 罗栓群 罗勇 马爱民 马恩成 马基茂 毛慧顺 毛泽普 孟祥承 倪惠芩 聂晶 漆纳丁 邱进发 展云河 阙友昆 荣刚 邵毓莺 沈本蔚 沈定力 沈红 沈肖雁 盛华义 史焕章 宋晓非 孙舫 孙汉生 孙式军 谈益平 唐素秋 童国梁 王锋 王菊芳 王临洲 王灵淑 王曼 王萌 王佩良 王平 王少敏 王泰杰 王运永 魏诚林 吴义根 席德明 夏小米 谢佩佩 谢一冈 熊伟军 许国发 许榕生 徐芷菁 薛生田 颜洁 严武光 杨长友 杨春敏 杨杰 杨晓峰 叶铭汉 叶诗章 叶树伟 易凯 于传松 喻纯旭 余志堂 郁忠强 苑长征 张炳云 张长春 张达华 张德红 张会领 张建 张家文 张霖 张良生 张勤俭 张少强 张学尧 张羽 张月元 赵棣新 赵海文 赵京伟 赵萌 赵维仁 赵昕 郑建平 郑林生 郑志鹏 周光谱 周化十 周莉 周月华 朱启明 祝玉灿 朱永生 庄保安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961-969,共9页
利用北京谱仪(BES)获取的2×105J/事例,首次给出J/能区K±、Ks、p.K,K、等介子和(1385)等重子的单举产额,并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唯象模型向低能区的延拓是可行的。同时得到J/能区的奇... 利用北京谱仪(BES)获取的2×105J/事例,首次给出J/能区K±、Ks、p.K,K、等介子和(1385)等重子的单举产额,并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唯象模型向低能区的延拓是可行的。同时得到J/能区的奇异抑制因子s/u-0.3,自旋抑制因子V/(V+P)-0.3-0.5,与ARGUS在能区的测量结果一致,说明SU(6)对称性破缺在J/能区也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举产生 不变质量 唯象模型 强子 J/ψ事例
原文传递
e/π识别的dE/dx方法在北京谱仪τ重轻子质量测量中的应用
13
作者 荣刚 马基茂 +3 位作者 毛慧顺 王泰杰 白景芝 李卫国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865-872,共8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MDC)e/π识别的dE/dx方法在τ重轻子质量测量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应用使得对τ^+τ^-衰变产生的"eμ"事例的标记效率,比仅用传统的电磁簇射信息标记时提高了3倍以上。效率的提高不仅减少了事... 本文介绍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MDC)e/π识别的dE/dx方法在τ重轻子质量测量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应用使得对τ^+τ^-衰变产生的"eμ"事例的标记效率,比仅用传统的电磁簇射信息标记时提高了3倍以上。效率的提高不仅减少了事例丢失,还使得为找到同样多的τ^+τ^-事例所需要的谱仪和对撞机运动时间和数据离线处理所用的计算机CPU时间均减少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轻子 Τ轻子 质量测量 谱仪
原文传递
D_s介子几个重要衰变分支比的绝对测量
14
作者 张长春 李卫国 +3 位作者 毛慧顺 顾建辉 李小南 荣刚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3-608,共16页
在正负电子对撞能量 4 0 3GeV处 ,BES实验在BEPC对撞机上完成了Ds 介子纯轻子衰变 ,半轻子衰变和φπ+ 分支比的绝对测量 .文章详细描述了用于π与K识别的联合置信度方法 ,Ds单标记和双标记技术 ,以及计算Ds 衰变分支比的最大似然函数 ... 在正负电子对撞能量 4 0 3GeV处 ,BES实验在BEPC对撞机上完成了Ds 介子纯轻子衰变 ,半轻子衰变和φπ+ 分支比的绝对测量 .文章详细描述了用于π与K识别的联合置信度方法 ,Ds单标记和双标记技术 ,以及计算Ds 衰变分支比的最大似然函数 .对所得物理结果做了讨论和评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衰变分支比 绝对测量 Ds介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