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肿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毛景松 梁茂全 苏洪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碘油介入治疗肿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注入碘油剂量的不同,把符合纳入标准的肿块型肝癌病例分成两组,比较两组碘油沉积情况、术后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及生存率。结果:A组(大剂量组)碘油沉积情况优于B组(常规剂量组),... 目的:探讨大剂量碘油介入治疗肿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注入碘油剂量的不同,把符合纳入标准的肿块型肝癌病例分成两组,比较两组碘油沉积情况、术后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及生存率。结果:A组(大剂量组)碘油沉积情况优于B组(常规剂量组),以密实型沉积为主;甲胎蛋白下降所占百分数优于B组,碘油沉积与甲胎蛋白下降呈正相关。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26.2%及7.7%,高于B组生存率,两组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两组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碘油介入治疗肿块型肝癌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油 肝细胞癌 化疗栓塞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毛景松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9期91-93,F0003,共4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脏肿瘤样病变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先行多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得图像传至ADW 4.3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3软件进行重建,把腹主动脉做为输入动脉,下腔静脉做为输出动脉,选定合适的感兴趣区域,得到...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脏肿瘤样病变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先行多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得图像传至ADW 4.3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3软件进行重建,把腹主动脉做为输入动脉,下腔静脉做为输出动脉,选定合适的感兴趣区域,得到灌注图像及灌注参数,计算出BF、BV、MTT、PS和HAF各参数图中的参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肝癌组、肝血管瘤组、肝转移瘤组BF、HA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TT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肝血管瘤组、肝转移瘤组PS高于正常组,但肝癌组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组的BV高于其他三组(P<0.05),并随着时间延长不断继续强化,最后完全充填病灶,灌注量增加,在该区域的BV值均高于其他三组,可与肝癌及转移瘤鉴别,其他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F、MTT、HAF在正常肝组织、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V升高对血管瘤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并且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肝癌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仍需结合其他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转移瘤 肝血管瘤 多层螺旋CT 肝脏灌注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毛景松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107-10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 45例胰腺炎患者被分成轻型胰腺炎(n=26)及坏死性胰腺炎(n=19)两组,给予胰腺灌注扫描,比较两组CT灌注参数BF、BV、MTT、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周后,胰腺炎患者予常规增强CT扫描,...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 45例胰腺炎患者被分成轻型胰腺炎(n=26)及坏死性胰腺炎(n=19)两组,给予胰腺灌注扫描,比较两组CT灌注参数BF、BV、MTT、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周后,胰腺炎患者予常规增强CT扫描,判断灌注扫描对怀疑胰腺坏死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BF和BV水平显著低于轻型胰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PS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胰腺炎患者,CT灌注怀疑19例胰腺坏死,3周后复查CT增强检查,19例胰腺坏死中的17例出现阳性,2例出现假阳性,灌注排除坏死的患者中未出现胰腺坏死病例,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3.3%。结论 CT灌注成像对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 灌注 胰腺坏死
下载PDF
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鹏 管宇珩 +3 位作者 包晗 毛景松 张曦彤 徐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评估国产药涂球囊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的22例股动脉-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1、3和6个月时进行随... 目的:评估国产药涂球囊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的22例股动脉-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1、3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分析一期血管通畅率、Rutherford分级、患者再次入院治疗以及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入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个月时的踝肱指数(ABI)分别为0.39±0.18和0.69±0.21;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病变血管Rutherford分级分别为3.72±1.24和2.05±1.07。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术后逐渐改善,术后6个月时的一期通畅率为100%,随访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截肢以及死亡病例数均为0。结论: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可靠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 药涂球囊 介入放射学 疗效
下载PDF
腰椎爆裂骨折椎体松质骨内力学分布特点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延东 毛景松 杨丽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腰椎爆裂骨折的过程,观察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0.4、0.6、0.8、1.0、1.2 k N),...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腰椎爆裂骨折的过程,观察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0.4、0.6、0.8、1.0、1.2 k N),模拟腰椎爆裂骨折发生时椎体承受的不同等级的轴向压缩载荷。将连接椎体上下终板凹面顶点的连线7等分,在此基础上将L1椎体中的松质骨划分为7个具有统计节点的层面,每个统计层面划分成6个统计区。分别测量L1椎体松质骨内3个层面(第1、4、7层面)18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在同一等级载荷下对3个层面内的平均应力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腰椎椎体松质骨内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5个不同等级载荷下,第1、7层松质骨平均应力分别与第4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7层平均应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加载时,相比第1、7层应力,椎体松质骨中间层面(第4层)应力最小。结论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椎体松质骨内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接近椎体上下软骨板的松质骨应力较大,而椎体松质骨中间层面应力较小,椎体内应力集中分布在上下软骨板的特点与腰椎爆裂骨折所致终板破裂的生物力学机制相一致,提示腰椎椎体骨结构损伤可能与椎体内应力集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爆裂骨折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载荷下腰1椎体内应力分布规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延东 毛景松 +1 位作者 石先明 刘景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2-827,共6页
目的:观察腰1(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椎体内应力分布情况,探讨其应力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以层厚1mm进行T12~L2脊柱节段CT扫描,将原始数据存盘。运用3D软件、Auto CAD系统及ANSYS 6.0有限元软件... 目的:观察腰1(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椎体内应力分布情况,探讨其应力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以层厚1mm进行T12~L2脊柱节段CT扫描,将原始数据存盘。运用3D软件、Auto CAD系统及ANSYS 6.0有限元软件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400N、600N、800N、1000N、1200N),模拟脊柱的轴向压缩载荷;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压力(400N、600N、800N、1000N、1200N)的同时再施30N·m的弯矩,模拟脊柱的屈曲压缩载荷。将连接L1椎体上下终板凹面最低点的连线7等份,在此基础上将L1椎体中的松质骨划分为7个具有统计节点的层面,每个统计层面划分成9个统计区(椎体前部A1、A2和A3区,椎体中部M1、M2和M3区,椎体后部P1、P2和P3区)。测量L1椎体松质骨中间3个层面9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值,将9个统计区划分成6个组,分别为Ⅰ组A1、A2、A3,Ⅱ组M1、M2、M3,Ⅲ组P1、P2、P3,Ⅳ组A1、M1、P1,Ⅴ组A2、M2、P2,Ⅵ组A3、M3、P3。比较同一等级载荷下9个统计区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6个组内的松质骨应力值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分析L1椎体内不同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轴向加载时同一等级载荷下,Ⅲ组内P2松质骨平均应力值与P1、P3比较,Ⅳ组内P1与A1、M1比较,Ⅴ组内P2与A2、M2比较,Ⅵ组内P3与A3、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Ⅱ组内的数据经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后部P区(P1,P2,P3)的应力值与M区、A区比较最大,其中P2区应力最大。屈曲加载时同一等级载荷下,Ⅰ组内A2与A1、A3比较,Ⅱ组内M2与M1、M3比较,Ⅲ组内P2与P1、P3比较,Ⅳ组内A1与M1、P1比较,Ⅴ组内A2与M2、P2比较,Ⅵ组内A3与M3、P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内A1与A3比较,Ⅱ组内M1与M3比较,Ⅲ组内P1与P3比较,Ⅳ组内M1与P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前部A区(A1,A2,A3)的应力值与M区、P区比较最大,A2区应力最大。结论: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存在着应力分布的集中趋势;轴向加载时应力集中的部位靠近椎体后缘中央,屈曲加载时应力集中的部位靠近椎体前缘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载荷 应力分布 有限元
下载PDF
叉车风扇的选型设计
7
作者 李克忠 毛景松 +1 位作者 李元松 郑云华 《中国储运》 2018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冷却风扇是叉车散热系统中主要零件,也是整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正确合理地选择风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杭叉5吨平衡重式叉车为例,从产品特征、试验参数、测试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技术要点,归纳了风扇的选型设计方法。
关键词 叉车 风扇 散热 噪声
下载PDF
叉车风扇的选型设计
8
作者 李克忠 毛景松 +1 位作者 李元松 郑云华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5期158-159,共2页
冷却风扇是叉车散热系统中主要零件,也是整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正确合理地选择风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杭叉5吨平衡重式叉车为例,从产品特征、试验参数、测试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技术要点,归纳了风扇的选型设计方法。
关键词 叉车 风扇 散热 噪声
下载PDF
TACE治疗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肝癌367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胜强 梁茂全 +2 位作者 毛景松 邢榕 苏洪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88-229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疗效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对2006-01/2011-07收治的PHC患者367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并进...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疗效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对2006-01/2011-07收治的PHC患者367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青年组≤44岁(n=46),中年组45-59岁(n=172),老年组≥60岁(n=149),对不同年龄组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模型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3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mo,1-,2-,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8.8%、65.6%、35.1%、15.8%,中位生存时间为18mo.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肝癌患者6mo,1-,2-,3-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肿瘤大小在3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076),但老年患者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20.1%vs8.7%).结论:老年组的生存期优于中年组及青年组,而青年组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年龄组 原发性肝癌 生存期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预后和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王侃琦 毛景松 +1 位作者 赵扬 刘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归的生物指标仍未达成共识.[进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挖掘患者个体差异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辅助医疗决策、个性化诊疗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着重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式.[展望]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无法完全利用所有医学特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继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技术将提供更准确的分割结果.更深的网络结构可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患者的TACE预后,为医师提供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预测 疗效预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人工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防治
11
作者 杨洁敏 毛景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03-1108,共6页
血管通路异常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引起慢性肾脏病衰竭期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动静脉内瘘(AVG)因相对容易放置和用于早期透析治疗,被认为是血液透析中较常用的血管通路途径,但部分患者在植入后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内瘘成熟性失败... 血管通路异常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引起慢性肾脏病衰竭期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动静脉内瘘(AVG)因相对容易放置和用于早期透析治疗,被认为是血液透析中较常用的血管通路途径,但部分患者在植入后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内瘘成熟性失败,主要原因是静脉吻合口处新生内膜增生引起静脉狭窄,甚至血栓形成。AVG狭窄是AVG形成常见的血管通路功能障碍,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AVG狭窄是保证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针对AVG狭窄的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动静脉内瘘 狭窄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医学影像研究
12
作者 黄华 毛景松 +5 位作者 张晨 杨根东 赵静 黎翠竹 王成林 王立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自2019年12月全球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截至2020年2月1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医学影像检查已经成为快速诊断NCP疾病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武汉地区。本文总结了深圳地区已明确诊断的NCP病例,从影像表现,影像分... 自2019年12月全球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截至2020年2月1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医学影像检查已经成为快速诊断NCP疾病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武汉地区。本文总结了深圳地区已明确诊断的NCP病例,从影像表现,影像分期,特殊人群的影像表现三方面进行说明,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及影像医师对NCP的影像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 放射摄影术 X线计算机成像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潘杰 毛景松 +4 位作者 姚天虹 许书语 楚成超 李东 刘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74-177,共4页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于癌症排名的前列,已然对全世界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影像组学指高通量从影像学图像中提取大量图像特征,来量化肿瘤组织在医学成像中表现出的差异,其研究流程主要包括:(1)图像...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于癌症排名的前列,已然对全世界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影像组学指高通量从影像学图像中提取大量图像特征,来量化肿瘤组织在医学成像中表现出的差异,其研究流程主要包括:(1)图像的获取;(2)图像的分割;(3)特征的提取和量化;(4)特征的选择(降维);(5)模型的建立和评估。影像组学作为一种非侵入式、高效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等方面,为肝癌患者选择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本文主要探究近年来影像组学在肝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肝癌影像组学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肝癌 诊断 术前预测
下载PDF
新型碘油制剂及肝癌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洪瑞 陈虎 +2 位作者 朱靖 毛景松 刘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2-748,共7页
碘油因其特异性滞留于肝细胞癌组织的性质已成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栓塞剂。以碘油为载体,混合各类抗肿瘤药物制备成的新型碘油药物乳剂用于中晚期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策略已得到临床广泛研究... 碘油因其特异性滞留于肝细胞癌组织的性质已成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栓塞剂。以碘油为载体,混合各类抗肿瘤药物制备成的新型碘油药物乳剂用于中晚期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策略已得到临床广泛研究应用。但是不同碘油药物乳剂的适应症和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目前碘油乳剂普遍存在着稳定性能不佳的难题,限制了碘油乳剂在HCC介入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科学选用碘油药物乳剂及增加碘油乳剂的稳定性将是提高中晚期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的关键。对碘油联合药物的种类以及增加碘油乳剂稳定性的相关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油乳剂 稳定性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机器人设计及栓塞效果评价
15
作者 周俊强 梅子阳 +4 位作者 罗潇潇 程红伟 毛景松 刘刚 赵扬 《生命科学仪器》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常用选择。本文设计一款肝脏肿瘤介入栓塞的四自由度机器人系统,用于遥控完成外科医生对导丝导管的递送和旋捻的手术操作以避免术中辐射。在动物测试实验中,操作者通过主从方式远程操控机器...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常用选择。本文设计一款肝脏肿瘤介入栓塞的四自由度机器人系统,用于遥控完成外科医生对导丝导管的递送和旋捻的手术操作以避免术中辐射。在动物测试实验中,操作者通过主从方式远程操控机器人执行端将导丝、导管递送到兔VX2肝原位肿瘤供血靶动脉,并成功实施介入栓塞,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机器人系统可以初步满足介入栓塞的临床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手术机器人 导丝导管 主从控制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万小婷 包晗 +4 位作者 黎超 史居田 周熠 毛景松 苏洪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研究增强CT纹理分析与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7例HC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提取患者增强CT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中肿瘤部位形态、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等纹理特征。根据... 目的研究增强CT纹理分析与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7例HC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提取患者增强CT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中肿瘤部位形态、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等纹理特征。根据训练集动脉期、门静脉期纹理特征及两者间差异,分别建立线性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将所得模型应用于测试集,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HCC高分化或中低分化的效能。结果根据动脉期、门静脉期纹理特征及两者间差异所建立SVM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 75、0. 59、0. 57,动脉期SVM预测模型AUC最高,其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81%、66%。动脉期SVM预测模型对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预测效果最佳,明显优于门静脉期及两组间差异。结论根据动脉期CT纹理特征所获得的SVM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HCC病理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析 肝细胞癌 病理分化程度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探究
17
作者 于新设 张景云 +1 位作者 徐明 毛景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随机选取的54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9月,诊断患者宫颈癌髂总、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检查...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随机选取的54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9月,诊断患者宫颈癌髂总、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阳性符合率为24.1%、阴性符合率为75.9%;病理检查阳性符合率为81.5%、阴性符合率为18.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髂总动脉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1.4%;髂内动脉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61.5%;髂外动脉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38.5%;腹主动脉旁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20.0%。结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较好反映出淋巴结的大小、数目等信息,为后期的治疗准备了条件,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超稳定均相碘油配方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虎 程红伟 +2 位作者 任恩 毛景松 刘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538-2540,共3页
近年来,相比于化疗、放疗和肝脏移植等治疗方法,直接手术切除依旧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1].晚期肝癌患者因为肿瘤体积较大,肝硬化并发症以及具有术中潜在大出血风险而不适宜直接肿瘤切除治疗[2].为了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可切除... 近年来,相比于化疗、放疗和肝脏移植等治疗方法,直接手术切除依旧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1].晚期肝癌患者因为肿瘤体积较大,肝硬化并发症以及具有术中潜在大出血风险而不适宜直接肿瘤切除治疗[2].为了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可切除性,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降期后手术切除应运而生,其原理是将栓塞制剂直接注射进入病灶部位促使患者肿瘤变小再进行切除[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肝癌治疗 肿瘤体积 肿瘤切除 可切除性 配方技术 超稳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