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药在抗菌治疗中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1
-
-
作者
毛永超
-
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医院
-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5-37,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究中药在抗菌治疗中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了100例符合特定诊断标准的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中药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50例,治疗后阳性10例,细菌清除率为80.00%。对照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50例,治疗后阳性15例,细菌清除率为70.00%(P<0.05)。中药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7.24±1.56,治疗后为1.24±0.68,症状积分改善率为82.87%。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7.18±1.62,治疗后为2.04±0.84,症状积分改善率为71.56%(P<0.05)。中药组:CRP治疗前为52.48±12.76 mg/L,治疗后为10.24±3.68 mg/L,下降率为80.52%;PCT治疗前为2.76±0.84 ng/mL,治疗后为0.52±0.24 ng/mL,下降率为81.16%。对照组:CRP治疗前为51.96±13.12 mg/L,治疗后为15.48±4.96 mg/L,下降率为70.20%;PCT治疗前为2.80±0.88 ng/mL,治疗后为0.84±0.36 ng/mL,下降率为70.00%(P<0.05)。中药组:细胞壁合成抑制率为68.00%±8.45%,细胞膜破坏程度为75.00%±7.24%,耐药质粒消除率为55.00%(22/40)。对照组:细胞壁合成抑制率为45.00%±9.12%,细胞膜破坏程度为50.00%±10.08%,耐药质粒消除率为20.00%(8/40)(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5例,发生率为10.00%(5/50)(P<0.05)。结论:中药在抗菌治疗中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使其能够同时作用于细菌的多个生物学靶点,提高抗菌效果并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中药还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方式间接抑制细菌的生长,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
关键词
中药
抗菌治疗
多靶点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