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贫血患者术前应用静脉铁剂的疗效分析: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1
作者 毛淦 沈乾 +6 位作者 杜雨强 曾利武 刘炜圳 马先雄 张鹏 王征 陶凯雄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9-255,共7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贫血患者术前应用静脉铁剂的疗效,探究不同贫血类型患者对静脉铁剂治疗的反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贫血患者术前应用静脉铁剂的疗效,探究不同贫血类型患者对静脉铁剂治疗的反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静脉铁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匹配(PSM),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变化以及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并探究患者对静脉铁剂治疗的反应性。结果经1∶1PSM匹配后,两组各纳入结直肠癌贫血患者86例。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值分别为(3.54±0.53)×10^(12)/L、(86.72±14.09)g/L、(28.82±4.04)%、(80.23±10.87)fl、(25.26±4.35)Pg、(301.09±37.37)g/L,治疗后RBC、Hb、HCT、MCV、MCH、MCHC值分别为(3.84±0.63)×10^(12)/L、(99.15±12.80)g/L、(31.63±6.46)%、(86.72±9.17)fl、(28.80±3.77)Pg、(322.72±36.5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RBC、Hb、HCT、MCV、MCH、MCHC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RBC、Hb、HCT、MCV、MCH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MCH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输血比例高于治疗组(25.6%vs.12.8%,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38.4%vs.20.9%,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93±7.13)(d)、(11.70±5.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患者对静脉铁剂反应性无显著差别(P>0.05),而肿瘤部位为结肠、中重度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对静脉铁剂反应较好(P<0.05)。结论结直肠癌贫血患者术前应用静脉铁剂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术中输血及术后并发症,并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贫血 静脉铁剂 预后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雄 毛淦 +8 位作者 沈乾 吕剑波 曾祥宇 李承果 尹玉平 张鹏 王征 高金波 陶凯雄 《腹部外科》 202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所有病人于手术前后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病人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共纳入39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男性271例,女性123例,年龄(59.0±11.3)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病史者117例、糖尿病36例、冠心病29例。394例病人中胃癌145例,结肠癌129例,直肠癌120例。394例病人中,术后共发现VTE病人129例,发生率为32.7%。127例下肢DVT病人中,117例(92.1%)为无症状性下肢DVT,其中肌间静脉血栓106例(106/127,83.4%)。非DVT组与无症状DVT组比较,年龄、术前D-二聚体、术后第1天D-二聚体、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下肢DVT发生率较高,绝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常规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下肢DVT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死亡8例分析
3
作者 毛淦 吕剑波 +6 位作者 陈志亮 田红坤 万雅琪 蒋祈 曾祥宇 张鹏 陶凯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2-936,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临床病理学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且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的8例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临床病理学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且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的8例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病人中,3例初次手术病人及4例复发转移病人接受靶向药物治疗,1例病人因急腹症未行靶向治疗。7例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病人中,6例达到靶向治疗最大效应后行手术治疗,1例因疾病进展行手术治疗。中位手术时间为240(160~435)min;中位出血量为450(50~4500)mL。4例术后复发病人中,1例于术后28 d因肺癌术后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行二次手术探查发现左侧膈肌创面渗血,于术后1 d因腹腔出血死亡;1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二次手术取止血垫后感染症状未缓解,于术后15 d因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对症治疗后于术后8 d死亡。3例初次手术病人中,1例术后13 d突发呕血,行输血、急诊内镜止血治疗无效后死亡;1例术后7 d出现腹腔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肝总动脉栓塞后成功止血,转入重症监护室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于术后8 d死亡;1例因术中失血过多,行药物止血、输血等治疗无效,于术后2 d死亡。1例术中瘤内坏死感染灶入血导致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无效,于术后1 d死亡。结论对于行术前靶向治疗、复发转移多线靶向治疗并伴高手术风险行外科手术的GIST病人,临床医师术前应积极开展多学科讨论,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充分停用靶向药物,纠正不良反应、改善术前状况,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创面出血及肿瘤破裂风险,并加强术后管理,有望降低GIST病人围手术期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围手术期 死亡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2004―2022年单中心高危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68例报告)
4
作者 蒋祈 田红坤 +8 位作者 杜雨强 吕剑波 毛淦 沈乾 曾祥宇 刘炜圳 尹玉 平陶凯雄 张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5,共8页
目的分析2004―2022年国内三甲医院单中心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2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68例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4例,女234例;... 目的分析2004―2022年国内三甲医院单中心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2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68例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4例,女234例;年龄为(55±12)岁。患者均行开放、腹腔镜或内镜手术治疗,并分为2004―2010年、2011―2014年、2015―2018年及2019―2022年4个时间段分析。观察指标:(1)2004―2022年高危GIST患者临床资料情况。(2)2004―2022年高危GIST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2004―2022年高危GIST患者生存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004―2022年高危GIST患者临床资料情况。568例高危GIST患者中,2004―2010年、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分别为105、98、195、170例,分别占同期诊断GIST患者的33.55%(105/313)、24.14%(98/406)、27.46%(195/710)、20.21%(170/841)。2004―2010年、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高危GIST患者首发症状、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住院时间、辅助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①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腹腔镜手术比例均高于2004―2010年(P<0.05),2019―2022年腹腔镜手术比例高于2011―2014年和2015―2018年(P<0.05)。②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术中出血量>500 mL比例和术中输血比例均低于2004―2010年(P<0.05)。③2015―2018年、2019―2022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2004―2010年和2011―2014年(P<0.05)。④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辅助治疗比例均高于2004―2010年(P<0.05),2019―2022年辅助治疗比例高于2011―2014年(P<0.05)。(2)2004―2022年高危GIST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2004―2010年、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高危GIST患者肿瘤长径、核分裂象、DOG⁃1、SDHB、Ki⁃67、Ki⁃67表达水平、基因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①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DOG⁃1检测比例均高于2004―2010年(P<0.05),2015―2018年、2019―2022年DOG⁃1检测比例均高于2011―2014年(P<0.05)。②2015―2018年、2019―2022年SDHB检测比例均高于2004―2010年和2011―2014年(P<0.05),2019―2022年SDHB检测比例高于2015―2018年(P<0.05)。③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Ki⁃67检测比例均高于2004―2010年(P<0.05)。④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基因检测比例均高于2004―2010年(P<0.05),2015―2018年、2019―2022年基因检测比例均高于2011―2014年(P<0.05),2019―2022年基因检测比例高于2015―2018年(P<0.05)。(3)2004―2022年高危GIST患者生存情况。568例患者中,5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9(37~103)个月,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4.4%、73.9%,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1%、82.4%。2004―2010年、2011―2014年、2015―2018年、2019―2022年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5.7%、71.7%、86.7%、90.6%,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8%、87.1%、90.3%、92.6%,4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2015―2018年和2019―2022年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2004―2010年和2011―2014年(P<0.05),2015―2018年患者总生存率高于2004―2010年和2011―2014年(P<0.05)。结论2004―2022年单中心高危GIST患者首发症状、肿瘤部位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腹腔镜手术比例提升,术中大出血(>500 mL)及输血比例下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病理学检查逐渐规范,基因突变检测率及辅助治疗率均提高,但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高危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沈乾 毛淦 +7 位作者 吕剑波 曾利武 杜雨强 蒋祈 王征 高金波 张鹏 陶凯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分析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临床预测价值,为早期防治PE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间行腹腔镜手术... 目的分析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临床预测价值,为早期防治PE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间行腹腔镜手术的胃肠恶性肿瘤病人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PE病人作为研究组(PE组,46例),按1∶3的比例随机个体匹配同期未发生PE病人作为对照组(非PE组,138例)。结果PE组中PE确诊时间为术后(6±3)d,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胸闷、呼吸困难(30例,65.2%)、血氧饱和度下降(14例,30.4%)和胸痛(11例,23.9%)。临床体征主要包括呼吸急促(31例,67.4%)(>25次/min),心动过速(22例,47.8%)(>100次/min)。PE组术后总住院时间为(16±6)d,确诊PE至出院时间为(10±4)d,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冠心病、下肢DVT和手术时间≥3 h是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和下肢DVT是影响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年龄、手术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1,0.649,0.717,0.795。结论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PE症状多以胸闷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和胸痛为主;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及合并下肢DVT是胃肠恶性肿瘤病人行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胃肠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祈 杜雨强 +10 位作者 张城刚 杨明 范军 吕剑波 毛淦 沈乾 曾祥宇 刘炜圳 尹玉平 陶凯雄 张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中青年组(111例)和老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中青年组(111例)和老年组(37例),比较其临床病理和预后。结果:两组在新辅助化疗所致的贫血( χ^(2)=0.235, P=0.628)、白细胞减少( χ^(2)=0.613, P=0.434)、中性粒细胞减少( χ^(2)=0.011, P=0.918)及血小板减少( χ^(2)=0.253, P=0.615)等血液学并发症和恶心( χ^(2)=0.092, P=0.762)、呕吐( χ^(2)=0.166, P=0.683)、腹泻( χ^(2)=0.015, P=0.902)及黏膜炎( χ^(2)=0.199, P=0.766)等非血液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手术时间( t=0.270, P=0.604)、术中出血量( t=1.140, P=0.250)和R 0切除率( χ^(2)=0.105, P=0.75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2%、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172, P=0.141)。老年组胸腔积液( χ^(2)=7.007, P=0.008)和肺部感染( χ^(2)=10.204, 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与中青年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 t=0.494, P=0.482)和3年总生存率( t=0.013, P=0.9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但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老年人 术后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新宇 李承果 +8 位作者 吕剑波 毛淦 曾利武 杜雨强 林振宇 张鹏 蔺蓉 蔡开琳 陶凯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5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壶腹周围和非壶腹周围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5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壶腹周围和非壶腹周围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并分析影响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7例(23%)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干预后均好转出院。随访期间共5例患者死亡,行肿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中仅1例于术后30个月因疾病进展致死亡,其余均未出现复发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级、肿瘤部位均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非壶腹周围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位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的患者(P<0.01)。结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接受完整切除术后预后较好;与非壶腹周围相比,位于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十二指肠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淦 王涛 +9 位作者 杨文昶 沈乾 蒋祈 吕剑波 曾新宇 贾杰 刘炜圳 曾祥宇 陶凯雄 张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63例原发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06例,女557例;年龄为59(20~94... 目的探讨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63例原发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06例,女557例;年龄为59(20~94)岁。1163例患者中,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29例,设为合并组;未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034例,设为无合并组。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手术治疗与术后并发症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生存情况。总生存时间定义为手术治疗至末次随访或结局事件(如死亡、失访等)发生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129例合并组患者中,合并胃癌81例、食管癌39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1例。合并组原发胃间质瘤患者的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术前发生临床症状(无、有),胃间质瘤肿瘤长径(<2 cm、2~5 cm、5~10 cm、>10 cm),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5~10个/50高倍视野、>10个/50高倍视野),细胞增殖指数Ki-67(≤5%、>5%),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胃间质瘤肿瘤坏死(无、有),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无、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DOG-1(阳性、阴性),CD34(阳性、阴性)分别为92、37例,30、99例,9、120例,114、10、3、2例,126、1、2例,122、2例,112、8、5、4例,129、0例,121、8例,118、3例,117、12例;无合并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14、520例,585、449例,194、840例,383、360、201、90例,799、155、80例,851、143例,337、308、192、197例,960、74例,769、265例,850、80例,990、44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51.11、11.06,Z=-10.27、-5.34,χ^(2)=15.94,Z=-10.61,χ^(2)=9.86、24.10、5.52、6.37,P<0.05)。1163例患者中,12例术前拟诊为胃间质瘤(合并组),1例术前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合并组);1150例均为术中探查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2)手术治疗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合并组129例患者中,行开放手术72例,行腹腔镜或胸腔镜手术57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无合并组1034例患者中,行内镜手术治疗207例,行开放手术371例,行腹腔镜或胸腔镜手术456例(中转开放手术8例)。合并组和无合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78%(13/129)和2.321%(24/10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0,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1163例患者中,10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4(1~220)个月,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87.2%;合并组和无合并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2%和9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7,P<0.05)。(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胃间质瘤肿瘤长径(2~5 cm、5~10 cm、>10 cm),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核分裂象计数(>10个/50高倍视野),胃间质瘤肿瘤坏死是影响胃间质瘤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风险比=2.16,2.27,0.46,0.57,1.75,7.58,2.70,1.80,95%可信区间为1.52~3.07,1.60~3.22,0.29~0.71,0.34~0.94,1.11~2.77,5.29~10.85,1.67~4.38,1.08~2.9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胃间质瘤肿瘤长径、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核分裂象计数是胃间质瘤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91,1.82,2.10,7.11、2.75,95%可信区间为1.33~2.75,1.27~2.62,1.14~3.87,4.58~11.04,1.50~5.03,P<0.05)。结论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间质瘤肿瘤长径小,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更低;性别、年龄、胃间质瘤肿瘤长径、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核分裂象计数是胃间质瘤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肠间质瘤 食管癌 结肠癌 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胃肠外科医师围手术期贫血管理理念现状分析
9
作者 张鹏 毛淦 +6 位作者 童昕 沈乾 孙雄 闫超 李子禹 陶凯雄 季加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0-893,899,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胃肠外科医师围手术期贫血管理理念现状。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调查医师基本信息、贫血管理理念及贫血诊疗现状等。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235份,受调查医师来自... 目的 分析中国胃肠外科医师围手术期贫血管理理念现状。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调查医师基本信息、贫血管理理念及贫血诊疗现状等。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235份,受调查医师来自于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4名(82.6%)受调查医师认为贫血会影响胃肠道肿瘤病人的长期预后。针对病人术后短期预后,76名(32.4%)受调查医师认为轻、中、重度贫血均有影响;158名(67.2%)受调查医师认为中重度贫血有影响,轻度贫血无影响。36名(15.3%)受调查医师表示其管理的术前轻度贫血病人中行贫血治疗比例>50%,38名(16.2%)受调查医师表示其管理的术后轻度贫血病人中行贫血治疗比例>50%;175名(74.5%)的受调查医师表示其管理的术前中重度贫血病人中行贫血治疗比例>50%,165名(70.2%)受调查医师表示其管理的术后中重度贫血病人中行贫血治疗比例>50%。对于术前中重度贫血病人,222名(94.5%)受调查医师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输血;对于术后中重度贫血的胃肠道肿瘤病人,212名(90.2%)受调查医师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输血。在围手术期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贫血治疗药物使用上,63名(26.8%)受调查医师表示常规或经常使用静脉铁剂,受调查医师表示影响其选择静脉铁剂的因素主要为不良反应(63.4%,149/235)、静脉铁剂疗效(62.6%,147/235)及价格(55.3%,130/235)。30名(12.8%)受调查医师表示常规或经常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调查医师表示影响其选择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因素依次为对此类药物疗效不了解(45.1%,106/235)、增加血栓形成风险(36.6%,86/235)、潜在影响病人长期预后风险(35.7%,84/235)。结论中国胃肠外科医师已具备一定的围手术期贫血管理理念,但仍存在轻度贫血病人治疗重视程度不足、中重度贫血病人治疗手段单一及对铁剂治疗认识及应用不足等问题,围手术期贫血的规范化治疗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胃肠外科 医师 管理理念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伴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临床影像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新宇 李承果 +8 位作者 吕剑波 毛淦 沈乾 刘炜圳 林振宇 张鹏 蔺蓉 王征 陶凯雄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10-313,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RNET)的临床特点、诊治和伴淋巴结转移预后。方法2012年1月—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收治153例RNET患者,其中10例(6.5%)伴淋巴结转移,含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2~71岁,... 目的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RNET)的临床特点、诊治和伴淋巴结转移预后。方法2012年1月—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收治153例RNET患者,其中10例(6.5%)伴淋巴结转移,含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2~71岁,中位年龄为56.5岁。结果10例患者中肿瘤直径<1 cm者3例,1~2 cm者4例,>2 cm者3例。10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9例提示淋巴结转移;7例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其中6例提示淋巴结转移。1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其中2例行Miles手术,6例行Dixon手术,2例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Dixon手术。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9例患者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患者于术后40个月腹腔转移,综合治疗31个月后死亡。结论淋巴结转移在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中较为少见。影像学检查对判断淋巴结转移状态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伴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根治性切除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