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遂昌好川墓地五件出土绿松石珠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炎 毛灵林 +3 位作者 吴君 杨曦 代路路 杨明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8-574,共7页
目前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较快,为古代玉器的加工技术、产源研究提供了无损研究手段。利用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中M52号墓出土的五件绿松石珠进行无损测试,期望判断其可能的产地来源。红外谱... 目前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较快,为古代玉器的加工技术、产源研究提供了无损研究手段。利用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中M52号墓出土的五件绿松石珠进行无损测试,期望判断其可能的产地来源。红外谱学特征显示,3468和3514 cm^(-1)处可见红外吸收锐谱带,是由于ν(OH)伸缩振动所致;3058 cm^(-1)附近可见ν(MFe,Cu—H_(2)O)伸缩振动,1014,1066和1134 cm^(-1)处为ν3(PO_(4))伸缩振动。与标准绿松石红外谱相比,缺少1637 cm^(-1)处峰,此处为δ(H_(2)O)弯曲振动,可能与样品在地下埋藏时间过久有关。除天然绿松石吸收峰外,在2890和2838 cm^(-1)处出现吸收峰,分属亚甲基(—CH_(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对称振动峰,在1452 cm^(-1)附近也可以观察到其变形振动峰,此外在1552 cm^(-1)附近可见ν(C C)伸缩振动。这两处有机物吸收峰结合出土位置于红色漆痕处推断,可能存在微量生漆残留。两处基团峰与生漆漆酚的红外谱学特征基本相符,存在样品埋藏时间过久,漆器在土中腐朽后沾染到样品表面的可能性。EDXRF数据中显示五件样品主量元素含量与理论值相比稍低,硅含量稍高,存在含硅杂质矿物,微量元素中锌和钡的含量较高,Zn含量均在1151~1540 mg·kg^(-1),Ba含量均在1910~3570 mg·kg^(-1),对比前人文献与湖北十堰及周边地区出产绿松石的元素数量级更为接近,可作为判断五件绿松石珠玉料来源的一个证据。通过显微照相对五件绿松石珠制作工艺进行观察,可见五件样品均存在定向的抛磨痕迹,且可见明显的一定数量的抛磨小面,边缘可见线切割痕迹,证明当时的好川文化先民已经具有加工打磨长宽不大于1 cm珠的能力;加工珠形的方式是将不规则玉料原料分多个小面打磨直至成为桶珠形状,而非直接进行弧面打磨;钻孔周边可见明显平面,孔形状较规整,近圆形,有抛磨痕迹,说明好川墓地先民当时已具有钻孔工艺。研究表明,好川地区绿松石可能来自于湖北十堰及其周边地区的矿带,浙西南地区自好川文化开始就使用较纯净的绿松石作为漆器镶嵌装饰,埋藏过程中黏附漆类物质对绿松石表面造成一定污染,镶嵌玉石漆器的制作工艺自良渚文化后有所传承,且好川墓地先民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绿松石加工能力。这对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好川文化玉料来源问题奠定基础,对考古学中好川及周边地区文化起源与交流探讨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红外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 好川墓地 矿源产地特征
下载PDF
浅析遂昌县古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
作者 毛灵林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古民居是历代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和共同财富,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它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地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旅游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遂昌先民曾经创造... 古民居是历代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和共同财富,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它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地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旅游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遂昌先民曾经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成果,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很多经典性的文化遗产没能保存到今天,但从现有保存下来的饱经沧桑的小部分遗存也能看到先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文化遗产保护 经济发展 保护与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