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旱区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农田水分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毛瑞洪 严菊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57,66,共7页
在合阳基点3年(1991~1994)试验资料基础上,根据SPAC观点和农田水分平衡法,系统分析了渭北旱塬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冬小麦田水分收支状况和土壤贮水、供水、失水、耗水等水分循环规律,查明了冬小麦... 在合阳基点3年(1991~1994)试验资料基础上,根据SPAC观点和农田水分平衡法,系统分析了渭北旱塬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冬小麦田水分收支状况和土壤贮水、供水、失水、耗水等水分循环规律,查明了冬小麦的需水亏缺量,亏缺期;并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冬小麦产量和农田蒸散量的数学模型,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分平衡 冬小麦 土壤水分动态
下载PDF
夏闲地麦糠覆盖增产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毛瑞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38,共3页
渭北旱塬是陕西省主要粮食基地之一,但经常发生干旱,土壤水分不足限制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据我们试验,夏闲地麦糠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改土、肥田效果,是一项就地取材、投资小、见效快、易掌握的增产新技术,宜于渭北旱塬和其它旱地上推广.
关键词 干旱区 覆盖栽培 麦糠覆盖
下载PDF
渭北旱塬麦田水分循环及水分亏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瑞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7-91,共5页
渭北旱塬麦田土壤水分支出的主要途径是蒸散作用,收入则靠降水。经在本区的永寿县民丰村定点定位采用仪器观测,所取结果用平衡公式计算,麦田水分的收支基本入不敷出(降水量-麦田蒸散量)。因此,干旱缺水是该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 渭北旱塬麦田土壤水分支出的主要途径是蒸散作用,收入则靠降水。经在本区的永寿县民丰村定点定位采用仪器观测,所取结果用平衡公式计算,麦田水分的收支基本入不敷出(降水量-麦田蒸散量)。因此,干旱缺水是该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而抗旱保墒也就成为当地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水分蒸发量 土壤水分平衡
下载PDF
冬小麦粒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4
作者 毛瑞洪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7-38,共2页
根据在杨陵地区进行的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结合气象资料,采取对比法综合分析了冬小麦灌浆时段有利和不利的主要气象因素,得出该时段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也最大,并找到了适温指标。
关键词 冬小麦 粒重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麦糠覆盖是旱地蓄水保墒的新途径
5
作者 毛瑞洪 《陕西气象》 1990年第6期41-43,共3页
麦糠覆盖保墒的作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小麦播种后,在麦田上或等到小麦出苗后,在麦田或麦行间覆盖麦糠或铡碎成3-5厘米麦草及其它植物废弃物,直到小麦收获时为止。二是在小麦收获后、及时耕地灭茬的夏休地上,每亩用400-500公斤干麦糠... 麦糠覆盖保墒的作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小麦播种后,在麦田上或等到小麦出苗后,在麦田或麦行间覆盖麦糠或铡碎成3-5厘米麦草及其它植物废弃物,直到小麦收获时为止。二是在小麦收获后、及时耕地灭茬的夏休地上,每亩用400-500公斤干麦糠或铡碎麦草(3-5厘米长)均匀覆盖在地面上,待麦播前7-10天深翻入地内,用这种方法保蓄夏季雨水。这里所说的麦糠覆盖保墒法指的是后一种方式。一、覆盖保墒效果夏闲地经麦糠覆盖后,由于减少了蒸发,大大保蓄了农田土壤水分。据我所1986-1987年在永寿观测覆盖保墒的效果如表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保墒 小麦播种 小麦收获 农田土壤水分 永寿 县农科所 底墒不足 籽粒蛋白质 小麦品质 水分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