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樟树籽仁油、油茶籽油、全氢化棕榈油为原料的起酥油基料油的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毛锦远 马晓雨 +3 位作者 胡振瀛 余宁翔 朱雪梅 熊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28,共6页
采用专一性脂肪酶Lipozyme TL IM,将樟树籽仁油、油茶籽油和全氢化棕榈油按4个质量比(2∶2∶4, 2∶2∶5, 2∶2∶6, 2∶2∶7)进行sn-1,3位随机酯交换制备起酥油基料油,以物理混合物(PB)为对照对酯交换反应后产品(IP)的脂肪酸组成及熔点... 采用专一性脂肪酶Lipozyme TL IM,将樟树籽仁油、油茶籽油和全氢化棕榈油按4个质量比(2∶2∶4, 2∶2∶5, 2∶2∶6, 2∶2∶7)进行sn-1,3位随机酯交换制备起酥油基料油,以物理混合物(PB)为对照对酯交换反应后产品(IP)的脂肪酸组成及熔点、多晶形式、微观结构、甘油三酯(TAG)的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后仍有12.21%~16.91%的中链脂肪酸(MCFA)被保留;从DSC熔融曲线发现,相较于PB, IP只产生了一个响应值较弱的峰形,SFC曲线则表现一直陡峭下降的趋势,具有狭窄的塑性范围,是理想的高稳定起酥油基料油;微观结构上表现为更小(约20μm)球状晶体;IP中生成了新型的TAG种类(CPO, LaOP, LaPP, COS, CPS等)。总体而言,合成的起酥油基料油在能保证正常膳食长链脂肪酸(LCFA)摄入的同时,还能提供一定量MCFA的摄入,被人体快速吸收,具有一定的营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油茶籽油 全氢化棕榈油 酶促酯交换 中链脂肪酸 起酥油基料油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米渣蛋白糖基化反应产物结构和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小燕 毛锦远 +2 位作者 赵强 雷莉 熊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5,共8页
为了探讨谷氨酰胺转氨酶(TG)对植物蛋白美拉德反应改性的作用,本文利用米渣蛋白(RDP)分别与葡萄糖、核糖、麦芽糊精1:1进行干法糖基化反应,研究TG的添加(10μ/g的RDP)对反应产物结构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核糖与... 为了探讨谷氨酰胺转氨酶(TG)对植物蛋白美拉德反应改性的作用,本文利用米渣蛋白(RDP)分别与葡萄糖、核糖、麦芽糊精1:1进行干法糖基化反应,研究TG的添加(10μ/g的RDP)对反应产物结构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核糖与RDP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最大,TG酶能够提高糖基化反应接枝度;内源荧光λmax红移且强度降低,红外光谱显示不同产物的结构变化显著,但TG对产物的结构影响不大;糖基化反应可降低表面疏水性,而TG促其增大;糖基化反应主要是Lys和Arg含量减少,组氨酸含量增加,且核糖更利于与自由氨基的反应,TG对产物氨基酸组成无影响;糖基化产物溶液都是假塑性流体,核糖接枝产物表观粘度最大,TG促使表观粘度增高;三种糖基化产物动态模量随剪切频率增大而变化较大,其中核糖反应产物表现出类似凝胶特性,G′>G″且较RDP均增加,TG提高核糖、葡萄糖反应产物的G′与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渣蛋白 糖基化反应 谷氨酰胺转氨酶 流变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