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挖条件下节理围岩特性及其锚固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伟中 朱维申 +2 位作者 张玉军 永井哲夫 孙建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3-519,共7页
本文通过堆砌大比尺结构模型并进行地下洞室分步开挖模型试验,研究节理对洞室围岩变形和破坏的影响及锚杆对节理围岩的锚固效应.试验应用CCD画像处理法和光学照相法进行位移观测。
关键词 洞室开挖 节理围岩 锚固效应 模型试验 岩体
下载PDF
一种新的位移量测技术—CCD画像处理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任伟中 永井哲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A08期115-119,共5页
讨论了模型试验中各种位移量测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位移量测技术-CCD画像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小块体堆砌成的节理岩体断面模型试验中。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自动化程度高... 讨论了模型试验中各种位移量测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位移量测技术-CCD画像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小块体堆砌成的节理岩体断面模型试验中。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自动化程度高,精度较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画像处理 位移量测 模型试验 岩石变形
下载PDF
开挖条件下节理围岩锚固效应的模型试验研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维申 任伟中 +3 位作者 张玉军 张勇慧 永井哲夫 孙建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介绍了节理岩体中开挖洞室并加以锚固的模型试验。模型尺寸为180cmX140cmX15cm。共研究对比了14个不同工况。其变换因素为:两相互为正交的节理组具有不同倾角;不同节理间距;不同初始地应力和施加锚杆或不施加锚杆。结果表明,围岩变... 介绍了节理岩体中开挖洞室并加以锚固的模型试验。模型尺寸为180cmX140cmX15cm。共研究对比了14个不同工况。其变换因素为:两相互为正交的节理组具有不同倾角;不同节理间距;不同初始地应力和施加锚杆或不施加锚杆。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受节理变形控制而垮落区则完全由开挖自由面与不连续面的不利组合所制约。岩锚可以显著地减少围岩变形和破坏。最后,用离散元方法对一个试验工况做了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 节理围岩 锚固效应 模型试验 离散元分析
下载PDF
规则齿形不连续面的变形特性及其定量评价
4
作者 沈明荣 田中典明 +1 位作者 孙建生 永井哲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以研究不连续面的变形特性为目的,采用双曲线函数作为描迷不连续面剪切位移曲线的本构式,讨论了表征剪切位移曲线形态的关键因素,即:公式中的系数A,B.根据系数A,B的物理意义,分析了它们与垂直应力比、不连续面的起伏角i以及不... 以研究不连续面的变形特性为目的,采用双曲线函数作为描迷不连续面剪切位移曲线的本构式,讨论了表征剪切位移曲线形态的关键因素,即:公式中的系数A,B.根据系数A,B的物理意义,分析了它们与垂直应力比、不连续面的起伏角i以及不连续面的剪切面积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将双曲线函数的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了比较.由于模拟曲线能较为正确地描述初始剪切刚度以及峰值剪应力,使它能较为理想地表现剪切位移曲线,进而使该定量的评价方法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面 剪切位移特性 岩石力学 起伏角
下载PDF
一个新的节理岩体力学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建生 永井哲夫 樱井春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在节理岩体内建设地下空洞和隧道等岩土构筑物时,由于岩体变形的预测比较困难,设计时常只好采用经验的方法。本论文把节理岩体和锚杆加固后的节理岩体近似地作为等价连续体,提出了表现其力学特性的一个新的本构方程式。由于这一力学... 在节理岩体内建设地下空洞和隧道等岩土构筑物时,由于岩体变形的预测比较困难,设计时常只好采用经验的方法。本论文把节理岩体和锚杆加固后的节理岩体近似地作为等价连续体,提出了表现其力学特性的一个新的本构方程式。由于这一力学模型详细地反映了节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和节理面同锚杆的相互作用,并可以在通常的固体力学范畴内进行处理,借助于有限元方法,有可能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节理 地下空洞 锚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