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术:减重代谢外科术式新选择
1
作者 乔钰涵 程吕佳 +4 位作者 吴丽娜 伍振鹏 向林 江云颂 杨景哥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89,共6页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与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越来越多新术式的涌现,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术具有显著的体重减轻效果及良好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肥胖合并症改善效果,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使其有望成...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与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越来越多新术式的涌现,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吻合术具有显著的体重减轻效果及良好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肥胖合并症改善效果,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使其有望成为除胃袖状切除术、Roux-en-Y胃旁路手术外有前景的手术方式。由于随访时间相对较短,需要进行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与临床试验检验其安全性、长期疗效。现将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胃袖状切除术 双通道吻合术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胃窦切缘与幽门的距离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及减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伍振鹏 乔钰涵 +8 位作者 向林 江云颂 彭居正 吴丽娜 程吕佳 关炳生 庄子康 杨景哥 王存川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4-11,共8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中不同胃窦切缘与幽门的距离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减重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SG的肥胖症患者45例,并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中不同胃窦切缘与幽门的距离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减重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SG的肥胖症患者45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G1组:胃窦切缘距幽门2 cm;G2组:胃窦切缘距幽门4 cm;G3组:胃窦切缘距幽门6 cm。在LSG术前以及术后的1月、3月、6月和1年采集相关数据,包括体重、BMI、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EWL)、总体重减轻百分比(%TWL)、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GERD-HRQL)评分等,并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间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体重、BMI下降和%TWL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ERD-HRQL评分中,与术前相比,各组间术后1月的总分及胃灼热分数均明显升高(P<0.05)。术前2例伴有GERD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1年随访中发现了6例新发的GERD,分别为:G1组1例,G2组3例和G3组2例,各组间GERD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方案与术后体重变化明显相关:G1组术后平均BMI下降和术后平均%TWL的变化较G2和G3两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G术后患者GERD-HRQL评分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的胃窦切缘距离与术后GER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相比于4 cm和6 cm,胃窦切缘距幽门2 cm可能是LSG术后获得更好减重效果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胃窦切缘距离 胃食管反流病 肥胖症 减重手术
原文传递
胃袖状切除术后袖状胃胸腔内上移的原因与防治
3
作者 江云颂 杨景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67-871,共5页
袖状胃胸腔内上移(ITSM)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后潜在的并发症,与中心性肥胖、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操作、术后体重下降等因素有关。通过CT、食管胃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造影等相关检查,可辅助诊断。LSG同期对食管裂孔疝修补是预防ITS... 袖状胃胸腔内上移(ITSM)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后潜在的并发症,与中心性肥胖、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操作、术后体重下降等因素有关。通过CT、食管胃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造影等相关检查,可辅助诊断。LSG同期对食管裂孔疝修补是预防ITSM的关键。急性ITSM易造成嵌顿等严重后果,需迅速干预,而术后远期ITSM影响生活质量,也需手术干预。对于有ITSM高复发风险的病人,如较大食管裂孔缺陷、胃狭窄等病人,若无Roux-en-Y胃旁路术(RYGB)禁忌证且能接受手术风险,建议修正为RYGB,并结合其他手术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代谢手术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 袖状胃胸腔内上移 肥胖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