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rTMS联合FES治疗对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华垚 杜厚伟 +7 位作者 陈超 张逸仙 陈清法 陈振强 江信宏 李菁 威晋 刘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1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康复科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伴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伪刺激+FES组(... 目的:探讨低频(1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康复科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伴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伪刺激+FES组(伪刺激组,45例),低频rTMS联合FES治疗组(低频rTMS组,47例)。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Fugl-Meyer (FMA)量表评估下肢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下肢痉挛严重程度,并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MA评分均显著提高,MAS评分和MEP值显著降低(P均=0.001);且治疗后,与伪刺激组比较,低频rTMS组FMA评分[16.0(13.0, 23.5)分比19.0(16.0, 27.0)分]提高更显著,MAS评分[1.5(1.3, 1.5)分比1.0(0.5, 1.5)分]和MEP值[(24.64±0.39)ms比(24.43±0.31)ms]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低频rTMS联合FES治疗较伪刺激联合FES治疗能显著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经颅磁刺激 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江信宏 方敏 +5 位作者 陈清法 杜厚伟 刘楠 陈荣华 黄华垚 张逸仙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7-872,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内皮祖细胞(EP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内皮祖细胞(EP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早期运动组(n=70)和对照组(n=70)。所有患者均接受高血压、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康复训练,运动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4 d介入运动训练。分别在运动前和运动30 d后评价血压、EPC和VEGF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运动30 d后,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患者收缩压较低[(128.3±7.8)比(143.5±7.3)mm Hg,P<0.001];运动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及EPC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早期运动组患者收缩压变化与EPC细胞数变化呈负相关(r=-0.718,P<0.001)。运动组患者30 d后NIHSS、FMA、MBI评分好于对照组(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运动训练(B=33.415,P<0.001)和EPC变化量(B=-49.154,P<0.001)是影响收缩压变化量的因素。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可促进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平稳,以收缩压为主,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 运动训练 血压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早期运动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内皮祖细胞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荣华 江信宏 +4 位作者 刘楠 杜厚伟 林菲菲 张逸仙 刘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5-868,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卒中(AIS)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共选取AIS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运动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基本康复训练,运动组在...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卒中(AIS)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含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共选取AIS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运动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基本康复训练,运动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训练。运动前及运动14d后,抽取患者静脉血5ml(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EPCs含量,另抽取5ml静脉血(非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EPCs细胞数、VEGF含量及NIHSS评分与组内运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14d后,运动组患者EPCs细胞数由[(27.93±6.08)个/m1]升高到[(457.49±73.02)个/m1](P〈0.05),对照组患者EPCs细胞数由[(28.29±5.93)个/ml]升高到[(81.87±9.92)个/m1](P〈0.05)。运动14d后,运动组VEGF的表达量[(968.19±67.40)ng/L]较对照组[(353.85±74.03)ng/L]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运动14d后NIHSS、FMA、MBI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训练能够促进AIS患者EPCs数量增加,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VEGF水平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康复训练 内皮祖细胞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线粒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培乐 张逸仙 +2 位作者 江信宏 陈鸿宾 刘楠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674-679,共6页
作为细胞的“动力中心”与新陈代谢信号传递中心,线粒体在脑缺血前、中、后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缺血性脑卒中后,mitoNEET、视神经萎缩蛋白1、线粒体分裂抑制因子-1等分子能够通过调节线粒体的状态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线粒体不仅是供能细胞... 作为细胞的“动力中心”与新陈代谢信号传递中心,线粒体在脑缺血前、中、后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缺血性脑卒中后,mitoNEET、视神经萎缩蛋白1、线粒体分裂抑制因子-1等分子能够通过调节线粒体的状态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线粒体不仅是供能细胞器,其生物发生与运动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元生长、分化和突触形成及神经环路的形成与重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各阶段的康复治疗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治疗 线粒体 神经保护 神经重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