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曲线及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的研制
1
作者 涂春景 江崇民 张彦峰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61,共10页
目的:建立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本土化生长曲线和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以2015年和2020年中国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得到922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采用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loca... 目的:建立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本土化生长曲线和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以2015年和2020年中国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得到922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采用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GAMLSS)模型,分年龄、性别构建其身高、体重和BMI等指标的生长曲线,然后运用与中国成年人BMI界值点接轨的方法制定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的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结果:1)研制得到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BMI指标的系列生长曲线,以及BMI的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2)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各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中男、女生身高快速增长期分别为6~13岁和6~11岁。男、女生体重快速增长期分别为6~12岁和6~11岁。男、女生BMI最快增速分别在8~9岁和10~11岁,增速高峰期男生比女生早2年。3)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界值点高于内地界值点,尤其是8~13岁。运用本研究制定的界值点发现,中国澳门2015~2020年男、女生肥胖率分别增加了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生长曲线模型有效性良好,建议使用中国澳门本土化生长曲线和界值点对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澳门 儿童青少年 生长曲线 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
下载PDF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被引量:150
2
作者 江崇民 张彦峰 +5 位作者 蔡睿 张一民 王梅 孟亚峥 张铭 邹金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81,共12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国家体育总局于20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对全国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在2007年里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就此次调查的主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国家体育总局于20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对全国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在2007年里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就此次调查的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自我国政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全国城乡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所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居民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呈现多样化特点,使得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健身效果得到加强;居民主要选择附近的公共体育场所参加体育锻炼,初步显现了近年来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成效,大大方便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有:1)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激增,使得大部分人由于忙于工作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2)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3)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仍以自发性为主,一些活动不能吸引更多居民更持久地参加,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效果;4)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居民体育消费以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消费为主;5)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其中,城乡差异5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居民 体育锻炼 现状 分析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分布及增龄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江崇民 张一民 +2 位作者 张彦峰 邹亮畴 籍晓蕾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28,共13页
随着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等的进行,人体的身体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选取济南、广州、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3~69岁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DEXA对受试对象的全身及各部位身... 随着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等的进行,人体的身体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选取济南、广州、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3~69岁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DEXA对受试对象的全身及各部位身体成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其中,男性分为3~6岁、7~29岁和30~69岁3个阶段;女性分为3~6岁、7~12岁、13~39岁和40~69岁4个阶段。进入成年后,我国城镇居民体重还在继续增长,但绝大部分是脂肪,男性约在88%,女性约在95%,而肌肉含量和骨矿物质保持平稳并略有下降。我国城镇居民身体脂肪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增龄性规律,男性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向心性聚集,随年龄增长全身脂肪的50%~60%含量聚集在身体躯干部位,四肢的体脂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的脂肪随年龄的增长则主要向躯干和大腿两个部位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体成分 体脂 增龄 中国
下载PDF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研制 被引量:91
4
作者 江崇民 于道中 +1 位作者 季成叶 蔡睿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体育锻炼是增强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运用专家论证、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研究制定了适应于我国 3~ 6 9岁年龄人群的体质测定标准。本《标准》主要包含 :各年龄段人群的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表。
关键词 体质 测定 标准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 被引量:37
5
作者 江崇民 张一民 +1 位作者 张彦峰 孟亚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31,39,共9页
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论证和理论思辨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和标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1)采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 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论证和理论思辨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和标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1)采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可以较为准确、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或现状,能够较为科学的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评价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其构成要素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强度作为评价主体,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依据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情,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划分为"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两个等级。4)经常锻炼的评价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体育锻炼 评价 经常锻炼 偶尔锻炼 中国
下载PDF
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江崇民 蔡辉煌 张彦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62,共10页
从国家组织的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了北京市 1985年和 2 0 0 0年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 15年来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 ,但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 ,机... 从国家组织的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了北京市 1985年和 2 0 0 0年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 15年来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 ,但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 ,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小学生 体质 动态分析 北京
下载PDF
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环境测试走、跑运动能量消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江崇民 邱淑敏 +3 位作者 王欢 牟希涛 张彦峰 尚文元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0-36,共7页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我国成年男性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完成4.8km/h、6.4 km/h、8.0 km/h三个速度的走、跑运动,使用Cortex MetaMax 3 B测...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我国成年男性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完成4.8km/h、6.4 km/h、8.0 km/h三个速度的走、跑运动,使用Cortex MetaMax 3 B测定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走、跑时平板运动跑台测试和场地测试之间气体指标、心率和能量消耗指标有明显差异。两种测试方法得来的数据存在线性相关。使用ICC系数和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相同速度下平板运动跑台走、跑和场地走、跑的能量消耗差异显著,只有直接测量场地走、跑的能量消耗才能反映日常生活中和体育健身活动中走、跑运动的真实状况。应用直线回归分析建立了平板运动跑台测试和场地测试两种方法之间的转换推导公式,根据跑台测试结果推算场地测试耗氧量和能量消耗,但由于样本量较少,该公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跑台测试 场地测试 能量消耗
下载PDF
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0
8
作者 江崇民 张一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32,88,共9页
结合我国古代医学、现代医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回顾我国体质学的由来、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并重点论述当前我国体质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体质学发展的思考。研究认为,中国“体质”一词最早来... 结合我国古代医学、现代医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回顾我国体质学的由来、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并重点论述当前我国体质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体质学发展的思考。研究认为,中国“体质”一词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形神合一”是我国古代体质观的精华。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体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研究”。成熟于“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建立。2000年在我国开展了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7~19岁)、成年(20~59岁)和老年(60~69岁)人群的体质监测工作。标志着体质研究已上升为我国体育科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的体质研究应该尽快提升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化,以便科学和便捷地指导国民进行体育健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国民体质监测 评价 中国
下载PDF
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40
9
作者 江崇民 张一民 《体育科研》 CSSCI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身体成分评价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常用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一旦机体内部各成分比例失衡,将会严重危险人类的健康,所以,关注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多年的研究证实,身体成分评价的理论模型多见于"2-成... 身体成分评价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常用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一旦机体内部各成分比例失衡,将会严重危险人类的健康,所以,关注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多年的研究证实,身体成分评价的理论模型多见于"2-成分"模型和"多-成分"模型。现在较为流行的测量和评价方法包括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和双能量X吸收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成分 体脂率 测量 评价
下载PDF
澳门市民体质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崇民 张一民 +1 位作者 苏立忠 施美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5,共13页
目的:通过对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以期探讨澳门市民体质的特征,为政府及时了解市民体质现状,制订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对象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69周岁的澳门市民,... 目的:通过对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以期探讨澳门市民体质的特征,为政府及时了解市民体质现状,制订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对象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69周岁的澳门市民,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原则抽取样本。严格遵守统一的测试细则对研究对象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澳门3-69岁人群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增长、稳定和衰退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指标间表现出的阶段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阶段,基本上表现为先素质、再形态、后机能的发展次序;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后,则体质衰退下降的顺序依次为:先素质、再机能、后形态。无论是形态还是机能或素质指标,女性的生长发育均早于男性,这体现了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结论:揭示了澳门市民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各指标在不同年龄的阶段性,以及不同指标的阶段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市民 体质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下载PDF
中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区域差异比较 被引量:47
11
作者 蔡睿 李然 +3 位作者 张彦峰 张铭 王梅 江崇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8,共8页
我国自1997年来先后3次对群众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625人。调查内容涉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方式、消费、目的和需求等。研究表明,我国居民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和... 我国自1997年来先后3次对群众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625人。调查内容涉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方式、消费、目的和需求等。研究表明,我国居民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和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区域趋势相似,具有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区域高于内陆区域。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的质量、消费水平、锻炼中断等方面。北方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和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均略高于南方,同时表现出参与频度较高、持续时间较短、锻炼强度较低等特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一类人群的比例在全国各区域的分布均衡,差异较小,约占总人数的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体育锻炼 区域 差异 比较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家庭体育锻炼行为特点及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09
12
作者 王富百慧 王梅 +5 位作者 张彦峰 武东明 冯强 蔡睿 王欢 江崇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8,共8页
利用2015年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数据,采用家庭户匹配法,通过婚姻与代际关系的匹配整合家庭变量,分析我国家庭中各成员锻炼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家庭中各成员的锻炼行为具有"一老一小多,中坚力量少"的特点... 利用2015年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数据,采用家庭户匹配法,通过婚姻与代际关系的匹配整合家庭变量,分析我国家庭中各成员锻炼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家庭中各成员的锻炼行为具有"一老一小多,中坚力量少"的特点。家庭中的儿童青少年受升学压力客观驱动,主观积极性不高。成年人锻炼参与程度低,锻炼项目较为单一,但体育的社会价值逐渐在家庭中发挥作用。2)家庭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成员锻炼行为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核心家庭成员的锻炼程度最高,联合家庭中的成员锻炼程度最低。3)居住环境对家庭成员锻炼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呈现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表现为两种梯度进化关系。4)在同一家庭中,各成员体育锻炼行为有同质化趋势,家庭核心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家庭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员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锻炼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互动关系,呈现双向社会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体育锻炼 行为特点 影响因素 代际互动关系
下载PDF
三种加速度计测量多种身体活动的效度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欢 王馨塘 +2 位作者 佟海青 欧阳安 江崇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0,65,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评价3种常用加速度计(GT3、RT3以及SWA)在走跑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测量效度。方法:30名受试者完成走跑类和日常生活类活动的测量。走跑活动分为4个速度(3km/h、4.5km/h、6km/h和7.5km/h),在室内场地上完。生活...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评价3种常用加速度计(GT3、RT3以及SWA)在走跑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测量效度。方法:30名受试者完成走跑类和日常生活类活动的测量。走跑活动分为4个速度(3km/h、4.5km/h、6km/h和7.5km/h),在室内场地上完。生活类活动有坐姿看书报、站立、擦桌子、擦地板、踢毽。在每种活动测试中,受试者同时佩戴3个加速度计以及气体代谢分析仪Cosmed K4b2,以Cosmed K4b2为校标比较3个加速度计的效度。结果:1)加速度计对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测量效度不同。对走跑活动的测量效度相对较高(快速走时误差只有5%);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测量效度较低(从20%到100%的误差)。对上肢活动的测量误差显著大于下肢活动;对从坐姿到站立活动的能耗变化不能识别。2)加速度计对于不同强度活动的测量效度不同。低强度和高强度活动时加速度计与校标值(K4b2测量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中等强度活动时的测量效度较好。3)三种加速度计比较,对于走为主的身体活动,GT3的测量效度相对较好(误差范围小于10%);对于ADL活动和跑步,Sensewear Armband的测量效度相对较好。结论:加速度计的测量效度与身体活动类型、强度以及仪器自身性能等有关。不同加速度计的测量效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要连续测量成年人多种活动(包括走跑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能耗,Sensewear Armband的总体效度好于GT3和R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加速度计 效度 GT3 RT SWA
下载PDF
中国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彦峰 江崇民 +2 位作者 蔡睿 邹金辉 武东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共7页
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中国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差异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高于乡村,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传统"项目上存在趋同性、在"时... 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中国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差异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高于乡村,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传统"项目上存在趋同性、在"时尚、现代项目"上存在差异性,中国城镇居民在正规体育场所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物性、观赏性消费高于乡村;在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上具有人本化特征,在体育锻炼中断年龄上具有年轻化特征、中断理由呈趋同化;在体育锻炼的参与方式、兴趣形成的社会化程度上,城镇高于乡村;中国乡村居民对"群体活动组织、引导,科学健身方法"等需求高于城镇。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是造成城乡体育锻炼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设施、科技资源的非均衡性是影响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城乡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不同是造成城乡体育锻炼水平差异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乡村 居民 体育锻炼 差异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国民体力活动水平的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彦峰 江崇民 +2 位作者 蔡睿 武东明 李纪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10,22,共9页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上扬。同时,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意识...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上扬。同时,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意识的差异,这种差异带来了国民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的改变。利用2010年第3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成年人群体力活动的调查资料,进行成年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居民各单项体力活动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交通类、工作类体力活动水平完全静坐类人群和闲暇时间体育锻炼活跃度2(重度)的人数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家务类体力活动水平活跃度2(重度)的人数比例高于东、中部地区;2)北方地区交通类、工作类、家务类、闲暇时间体育锻炼活跃度1(中度)的人数比例高于南方地区;3)我国居民总体体力活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趋势相似,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完全静坐类、体力活动活跃类人数比例高于西部,沿海区域高于内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民 体力活动水平 区域特征
下载PDF
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然 张彦峰 +3 位作者 张铭 蔡睿 王梅 江崇民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4,共6页
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625人。结果表明,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多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两倍。改变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现状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重要工作。通过对是否参加体育锻炼... 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625人。结果表明,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多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两倍。改变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现状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重要工作。通过对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两类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特征是:乡村人数比例大;性别差异较小;40岁及以上的人数较多;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等职业的人数比例大;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数比例大;以走为工作主要方式;闲暇时间里更多选择静态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水平较低。对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体力活动过多的劳作方式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比较 群众体育 现状 调查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骨骼肌含量和骨骼肌力量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温煦 王梅 +1 位作者 张一民 江崇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1,74,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镇居民骨骼肌含量和骨骼肌力量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在济南、西安、成都、广州4个城市中抽取1 013名3-69岁的我国城镇居民(男468人,女545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测试方法测... 目的:了解我国城镇居民骨骼肌含量和骨骼肌力量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在济南、西安、成都、广州4个城市中抽取1 013名3-69岁的我国城镇居民(男468人,女545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测试方法测试受试者的身高、体重、握力等体质指标;采用双能X光全身骨密度仪(DEXA)测试受试者的全身骨骼肌含量和上、下肢骨骼肌含量;选用运动功能分析仪MES01 S20测试受试者的下蹲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年龄组间差异。结果与结论:1)我国城镇居民的骨骼肌含量在3-19岁期间,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快速增长。男性与女性均在20-24岁左右达到峰值,其后骨骼肌含量呈逐渐缓慢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2)我国城镇居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握力和下蹲力都迅速提高,均在30-40岁左右达到峰值。握力达到峰值过后,出现比较平缓的小幅下降;下蹲力在达到峰值后,也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较握力明显;3)骨骼肌含量的下降和单位数量骨骼肌产生力量的水平下降共同作用引起了骨骼肌力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居民 骨骼肌含量 骨骼肌力量 增龄
下载PDF
中国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富百慧 江崇民 +1 位作者 王梅 张彦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34,共11页
借助队列分析视角研究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利用事件史分析法解释引发锻炼行为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代际行为变化折射出的女性锻炼意识和行为的转变。研究发现,社会变革过程中,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随之... 借助队列分析视角研究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利用事件史分析法解释引发锻炼行为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代际行为变化折射出的女性锻炼意识和行为的转变。研究发现,社会变革过程中,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随之发生改变,锻炼目的、项目、方式、持久性等均呈现显著代际差异。城乡成年女性锻炼行为的变化表现为趋同与分化并存的特点,队列效应展示了导致城乡差异背后的复杂机制。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代际特征,传统习俗对女性观念及行为的束缚仍在延续。体育锻炼行为和观念上的代际差异呈现缓慢延续状态,并具有阶段性特点,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体育锻炼行为 代际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职业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基于加速度计和活动日志数据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欢 江崇民 +5 位作者 蔡睿 刘欣 钱竞光 徐亮亮 徐凯 武东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研究目的:采用加速度计与日志两种方法采集不同职业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计算达到国际PA指南的比例,分析达标人群的体力活动特征因素,为今后体力活动的评价和干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办公室工作者、保洁、服务员、交通协... 研究目的:采用加速度计与日志两种方法采集不同职业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计算达到国际PA指南的比例,分析达标人群的体力活动特征因素,为今后体力活动的评价和干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办公室工作者、保洁、服务员、交通协管人员、工厂的一线工人作为非体力劳动、轻体力劳动、中等强度劳动、大强度劳动人群4类职业人群。研究对象佩戴加速度计GT3X连续佩戴1周,同时使用"日志法",填写说明记录每日(24h)体力活动的日记。研究结果:1)4类职业人群的体力活动有明显差别。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工作日以"分钟"累计的MVPA时间和活动能耗递增,而静坐时间递减。而以10min为单位计算的MVPA集中在10~16 min,4类职业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休息日4类职业的MVPA时间显著低于工作日,静坐时间高于工作日。2)使用"分钟"MVPA参数计算不同职业人群达到PA指南的比例≥60%,其中工厂体力劳动达到100%。基于Bout参数,人群达标率9%~19%,体力劳动者的达标率低于非体力者。3)不同职业PA达标人群的日常体力活动主要以步行为主,其中上下班步行是最主要的活动。结论:不同职业人群体力活动水平和特征不仅与职业劳动强度、是否上班有关,还与所用测量仪器以及评价参数有关,加速度计不同的参数具有不同的评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加速度计 体力活动指南 中等强度
下载PDF
中国人步行能耗以及步行锻炼建议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欢 江崇民 +3 位作者 刘欣 何仲涛 徐亮亮 李纪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3,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场地步行的能耗特征,以确定中度和大强度的身体活动(PA)的步频切点,并将身体活动指南转化成中国步行锻炼目标。方法:受试者226名(男117,女109),平均年龄21.7(±0.2)岁,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成4个6min的测试,... 目的:通过测量场地步行的能耗特征,以确定中度和大强度的身体活动(PA)的步频切点,并将身体活动指南转化成中国步行锻炼目标。方法:受试者226名(男117,女109),平均年龄21.7(±0.2)岁,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成4个6min的测试,测试速度从低到高依次是3.8km/h、4.8km/h、5.6km和6.4km/h。使用间接测热法测量不同速度下的能耗。采用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s确定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步频切点。结果:相同速度下,女性每分钟的步频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单位体重能耗(ml/kg/min)没有显著性差异。对应于中等强度(3 METs)和大强度(6 METs)的步频,男女数据一起分析时,分别是110步/min和130步/min。但分开分析时,男、女之间在切点上有细微的差别。结论:为了达到身体活动指南的要求,中国成年人应该有至少以110步/min的步频行走30min,或以相同的步频每天走3 300步,或步行2km。步行速度达到130步/min以上时,会提供额外的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能量消耗 步频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