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油气勘探区战略选择建议 被引量:18
1
作者 江文荣 李允 +2 位作者 蔡东升 WANG Bruce 张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2,共5页
非洲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主要可归纳为:古、中生代挠曲盆地,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板内裂谷盆地和大陆边缘进积三角洲盆地。通过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地质综合评价、不同勘探阶段的类比和最终勘探潜力分析,对非洲的沉积盆地进行了划分... 非洲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主要可归纳为:古、中生代挠曲盆地,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板内裂谷盆地和大陆边缘进积三角洲盆地。通过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地质综合评价、不同勘探阶段的类比和最终勘探潜力分析,对非洲的沉积盆地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非洲油气勘探区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对于油气勘探长期战略选区,原则上,优选低成本油气远景区,即使存在高风险,但亦可获得高回报;对于油气勘探中期发展策略选区,应该寻找地质条件好的油气资源区,投资中短期高利润项目;对于油气勘探中短期发展策略选区,一般应优选中低成本、低风险、低利润且短期能获得油气发现和勘探突破的有利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盆地类型 含油气系统 勘探潜力 勘探战略 勘探区
下载PDF
非洲油气勘探战略选区建议 被引量:20
2
作者 江文荣 刘全稳 蔡东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由于古生代-新生代板块活动,导致非洲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构造特征,形成和发育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主要可归纳为:古、中生代弯曲盆地,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板内裂谷盆地和大陆边缘进积三角洲盆地。不同的古地理环境使得不同类型... 由于古生代-新生代板块活动,导致非洲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构造特征,形成和发育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主要可归纳为:古、中生代弯曲盆地,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板内裂谷盆地和大陆边缘进积三角洲盆地。不同的古地理环境使得不同类型的盆地具有独特的物质充填和不同的富含油气系统,迄今钻探证实的富油气成藏系统可分为5个含油气系统。通过富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不同勘探程度盆地的地质条件类比以及各探区的潜在油气可采储量分析,对非洲油气勘探区进行了分类与综合评价,同时,结合投资区的环境和中国石油勘探公司的自身状况分析,按长期勘探战略、中期发展策略及短期获利3个层面提出了非洲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盆地类型 含油气系统 油气可采储量 勘探战略 勘探选区
下载PDF
珠三坳陷成岩作用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文荣 周雯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97,共7页
采用岩石学、矿物学、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有机包裹体以及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珠三坳陷成岩作用与油气聚集规律进行研究,认为珠三坳陷的成岩作用阶段处于早成岩期和晚成岩期A、B亚期,坳陷内两个主力成油(气)凹陷具有不同的成岩史,... 采用岩石学、矿物学、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有机包裹体以及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珠三坳陷成岩作用与油气聚集规律进行研究,认为珠三坳陷的成岩作用阶段处于早成岩期和晚成岩期A、B亚期,坳陷内两个主力成油(气)凹陷具有不同的成岩史,其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机理也不同,油气的分布与伊蒙泥层粘土矿物转化带关系密切。珠海组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形成对坳陷内油气聚集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坳陷 成岩作用 油气聚集 有机包裹体 油气藏
下载PDF
秦皇岛27/33区块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江文荣 李允 蔡东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是针对具体评价地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的整合,能最有效的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发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在秦皇岛27/33区块油藏评价中,从井资料入手,通过测井处理、地层对比、构造精细解释、地... 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是针对具体评价地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的整合,能最有效的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发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在秦皇岛27/33区块油藏评价中,从井资料入手,通过测井处理、地层对比、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反演和三维可视化解释,描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落实了圈闭规模,揭示了目的层明下段曲流河、网状河的沉积、展布和河流变迁的特征、相关沉积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含油气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秦皇岛33-1油藏是一个低幅度构造背景上的构造-岩性油藏,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精细解释 储层预测 反演 沉积 砂体 含油气性 秦皇岛27/33区块
下载PDF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文荣 张科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5期305-307,325,共4页
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新疆乌尔禾地区三叠系白口泉组储层孔隙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较BP神经网络以及线性回归法预测结果精度高。阐述了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孔隙度预测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雯雯 江文荣 李荣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根据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探针、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测试结果的分析 ,认为 :①文昌A凹陷和琼海凸起的珠海组和珠江组储集岩的两期有机包裹体中 ,第一期充填于石英碎屑内部... 根据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探针、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测试结果的分析 ,认为 :①文昌A凹陷和琼海凸起的珠海组和珠江组储集岩的两期有机包裹体中 ,第一期充填于石英碎屑内部或边缘的次生孔隙 (均一温度为 12 0~ 14 0℃ ) ,第二期主要充填于石英裂隙中 (均一温度为 15 0~ 170℃ ) ,反映两期油气运移时的古水体特征不同 ,包裹体中的烃类主要来自恩平组 ;②文昌B凹陷只有一期有机包裹体 ,充填于次生孔隙和裂隙中 (均一温度为12 0~ 14 0℃ ) ,包裹体中的烃类主要来自文昌组 ,油气运移时的古水体介质与文昌A凹陷不同。通过有机包裹体研究 ,认为油气运移时间文昌A凹陷油气系统为中渐新世至第四纪 ;文昌B凹陷油气系统为早中新世到第四纪 ,主要通过不整合和斜坡底砂岩沿鼻状构造脊侧向运移 ,并沿断层垂向运移 ;琼海凸起是被两个含油气系统夹持的鼻状古凸起 ,油气运移时间为晚渐新世至第四纪 ,油气主要来自文昌A凹陷油气系统 ,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有机包裹体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移 均一温度
下载PDF
网格参数选取对构造成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阳 江文荣 赵俊青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在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构造成图时,网格参数的合理选取常常被忽视。以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的点礁为例,通过对比不同参数的成图效果,讨论了网格参数选取对构造成图的影响。网格间距、搜索半径、网格节点位置等参数对准确成图均有较大影响... 在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构造成图时,网格参数的合理选取常常被忽视。以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的点礁为例,通过对比不同参数的成图效果,讨论了网格参数选取对构造成图的影响。网格间距、搜索半径、网格节点位置等参数对准确成图均有较大影响。通过将层位解释成果与其对应生成的网格成果在剖面上对比的方法,可以判断所选取的网格参数是否合理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参数 合理选取 构造成图
下载PDF
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技术评价优选方法与参数体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江文荣 张科 +5 位作者 贾怀存 胡根成 李进波 聂志勐 尹川 吕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9,共8页
针对海外常规油气勘探新项目地质、经济和政治等3个方面的特点,综合考虑这3个层面的决策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技术评价优选方法,并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评价目标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不同工程条件与不同地缘政治环境... 针对海外常规油气勘探新项目地质、经济和政治等3个方面的特点,综合考虑这3个层面的决策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技术评价优选方法,并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评价目标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不同工程条件与不同地缘政治环境开展技术评价的关键因素与评价影响因子的参数体系。该方法是一种半定量技术评价优选方法,适合于不同地质构造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以及不同资料掌握程度的勘探项目类比优选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在油气勘探新项目评价中,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为先决条件;在具备勘探潜力的前提下,开展勘探潜力、经济效益与政治环境综合分析,将投资效益与投资风险突显;勘探潜力分析要以区带评价为重点;发挥专家组经验,开展海外新项目的快速技术评估,以满足海外发展中机会把握与快速投资决策的需求。建议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评价要重视有利区带的研究,区块的获取要尽可能连片,以追求有利区带的有效涵盖,从而获得高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 油气勘探 新项目 技术评价 优选方法 参数体系 半定量
下载PDF
青藤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金其泉 谢守霞 +1 位作者 陶亮 江文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本文采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青藤碱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影响。青藤碱能降低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S-T段、T波抬高,但不影响心率。实验结果提示,青藤碱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拮抗作用。
关键词 青藤碱 垂体后叶素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在西湖凹陷HY7—1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文荣 颜慰信 +1 位作者 赵志刚 张川燕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的综合解释方法,它可以使解释人员从不同属性的三维数据体中快速获取各种信息.本文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方法,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对HY7-1油气藏的圈闭形态、砂体空间展布及沉... 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的综合解释方法,它可以使解释人员从不同属性的三维数据体中快速获取各种信息.本文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方法,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对HY7-1油气藏的圈闭形态、砂体空间展布及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综合解释与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7—1油气藏 全三维地震解释 沉积相 砂体
下载PDF
伊拉克中东部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怀存 刘铁树 +4 位作者 康洪全 王春修 江文荣 李明刚 文全 《资源与产业》 2015年第4期8-16,共9页
通过对伊拉克的区域构造背景与地层充填序列分析,明确被动大陆边缘期和前陆盆地发育期是伊拉克油气形成的主要时期。在评价与类比伊拉克中东部油气盆地的基础之上,详细分析典型油气田成藏特征,总结出迪卜迪拜盆地和伊拉克北扎格罗斯褶... 通过对伊拉克的区域构造背景与地层充填序列分析,明确被动大陆边缘期和前陆盆地发育期是伊拉克油气形成的主要时期。在评价与类比伊拉克中东部油气盆地的基础之上,详细分析典型油气田成藏特征,总结出迪卜迪拜盆地和伊拉克北扎格罗斯褶皱带石油地质条件形成整体上呈现南早北晚的规律,而区域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期次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其中,南部的迪卜迪拜盆地和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油气聚集成藏时期以晚中生代—古近纪为主,相对较早。北部的扎格罗斯盆地受晚中新世扎格罗斯造山运动的影响,油气藏最终定型较晚。另外,通过分析伊拉克中东部含油气盆地的成藏特征,指出北部的扎格罗斯褶皱带勘探潜力大于美索不达米亚和迪卜迪拜盆地,渐新统的砂岩是主要勘探对象。伊拉克中西部和西北部沙漠地区以发育古生界志留系的Akkas含油气系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潜力 油气成藏 海外勘探 伊拉克
下载PDF
批要精细 改要简略——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的几个技巧
12
作者 江文荣 曾秀英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作文批改 小学生 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 教学实践 标点符号 批改方法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断裂与油气藏 被引量:95
13
作者 朱伟林 江文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10,共5页
通过分析涠西南凹陷古湖泊沉降、充填与其断裂发育、活动速率的关系,明确了不同次级断裂对凹陷古湖泊发育演化的控制程度以及对烃源岩的分布、成熟、生烃、排烃、聚集场所等成藏条件的控制。根据影响断层封堵性的主要因素——岩性,运... 通过分析涠西南凹陷古湖泊沉降、充填与其断裂发育、活动速率的关系,明确了不同次级断裂对凹陷古湖泊发育演化的控制程度以及对烃源岩的分布、成熟、生烃、排烃、聚集场所等成藏条件的控制。根据影响断层封堵性的主要因素——岩性,运用概率理论定量评价断裂的封堵性及成藏的可能性,进一步明确凹陷今后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古沉淀环境 油气藏 盆地 油气分布
下载PDF
男人也爱撒娇
14
作者 江文荣 《医药与保健》 2005年第10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撒娇 男人 善解人意 张先生 喝酒
下载PDF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被引量:24
15
作者 江文荣 周雯雯 贾怀存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9-995,共7页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陆上油气勘探的日趋成熟,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已逐步成为全球油气利用的热点。通过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IHS公司等石油机构的数据库资料分析,认为目前世界海洋油气探明可...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陆上油气勘探的日趋成熟,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已逐步成为全球油气利用的热点。通过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IHS公司等石油机构的数据库资料分析,认为目前世界海洋油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3215亿桶(约1802.53×108t)油当量,占全球含油气盆地总储量的35.8%;主要分布在全球近海的12个区域。海洋待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通过对全球海洋重点盆地待发现油气规模与勘探状况分析,认为具有一类勘探潜力级别和二类勘探潜力级别的盆地或区带共16个;处于中等勘探程度的10个盆地待发现油气资源占全球海域油气资源总量的42%,展现出很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海洋油气 海外勘探 勘探潜力 待发现油气 利用前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