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基于“教育信息券”的构想与使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江星玲 熊才平 +2 位作者 杨文正 边志贤 张文超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用户缺乏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外在动机的问题,从教育信息资源的特征和用户使用信息资源过程入手,借鉴"教育信息券"的优势,提出用户"凭券使用、累计积分、定期结算、获得奖励"的激励机制。... 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用户缺乏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外在动机的问题,从教育信息资源的特征和用户使用信息资源过程入手,借鉴"教育信息券"的优势,提出用户"凭券使用、累计积分、定期结算、获得奖励"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数学建模将理论层面的认识引向实践可操作的桥梁优势,构建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计算机随机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不仅可以作为刺激用户主动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措施,还可以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的科学划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券 激励机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校学业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江星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24期116-117,120,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学业评价存在学业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过程缺乏反馈机制及教师缺乏专业教育测量与评价指导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学业评价的作用,特提出更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系统考评—反馈机制、加... 目前,我国高校学业评价存在学业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过程缺乏反馈机制及教师缺乏专业教育测量与评价指导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学业评价的作用,特提出更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系统考评—反馈机制、加强对教师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培训及注重评价的过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业评价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嵌入式治理: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的内在机理——基于G省T县的治理实践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江星玲 李小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8-39,共12页
“组团式”教育帮扶是东西部协作框架下教育帮扶模式的制度创新,对促进西部地区教育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成效,而现有研究仅对其效果进行经验判断,无法有效揭示“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机制。G省T县民族中学组团帮扶的实践表明,... “组团式”教育帮扶是东西部协作框架下教育帮扶模式的制度创新,对促进西部地区教育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成效,而现有研究仅对其效果进行经验判断,无法有效揭示“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机制。G省T县民族中学组团帮扶的实践表明,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在政治与文化嵌入、结构与关系嵌入、业务嵌入等多重嵌入机制作用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帮扶”与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协同耦合的网络化治理结构,通过所需与所能的适配性帮扶举措,实现了“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善治善政与持续发展。未来还需完善共生单元、优化共生模式、改善共生环境,将单向嵌入治理转为双向融合、协同共生的善治格局,促进“组团式”教育帮扶更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部协作 “组团式”教育帮扶 嵌入式治理 社会共生
下载PDF
教师持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
作者 江星玲 杨文正 《软件导刊》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为提高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328份中学教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影响中学教师持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关键要素及关系: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受到使用满意度、使用意向和促成因素的直接正向影响;感知有... 为提高教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328份中学教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影响中学教师持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关键要素及关系: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受到使用满意度、使用意向和促成因素的直接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促进用户持续使用资源的建议:以用户需求来设计开发资源,营造良好的资源使用氛围,提供优质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创建良好的使用环境,将激励作为用户持续使用资源的有效促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资源 结构方程模型 持续使用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文正 熊才平 +1 位作者 江星玲 周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97,共6页
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高效利用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深化的关键。研究首先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和基础教育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切入,明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然后,以比较优势、规模经... 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高效利用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深化的关键。研究首先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和基础教育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切入,明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然后,以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价值链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的动因,构建了"用户驱动、政府主导、企业承包、服务至上"的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最后,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分析了模式的运行机制,说明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在出资主体、开发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决策、经费划拨、资源规划和用户使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试图突破现有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的局限,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资源 公共服务 服务外包
下载PDF
优质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文正 熊才平 江星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5,共9页
系统动力学为研究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动态性、非线性和长期规划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运用基模分析法获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主要反馈结构;构建资源质量与用户使用系统动力学流图和方程;通过模型测试,围绕... 系统动力学为研究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动态性、非线性和长期规划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运用基模分析法获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主要反馈结构;构建资源质量与用户使用系统动力学流图和方程;通过模型测试,围绕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仿真。研究认为: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资源开发和使用激励机制,协调市场和政府两种信息资源配置方式,搭建资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反馈平台,构建良好的用户交流和信息化环境,采用价格调整、电子虚拟货币和积分等级形式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研究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策略提供参考和支持,以期形成资源"开发—使用—反馈—改善"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系统动力学 仿真
下载PDF
大学生使用微信偏好调查研究
7
作者 江星玲 欧继花 陈丹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24期22-24,共3页
为更好地利用微信开展数字化学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使用偏好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微信的社交功能、平台化功能;其中社交功能方面,偏爱语音和文字方式聊天;利用微信开展学习方面,偏爱文字、图片和5~10分钟的视频。
关键词 大学生 使用偏好 数字化学习 微信 学习资源
下载PDF
协同学视域下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江星玲 谢治菊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2,共8页
本研究在分析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以深度访谈、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协同学视角深度剖析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协同机理、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以期展现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机制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协同学理论核心... 本研究在分析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以深度访谈、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协同学视角深度剖析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协同机理、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以期展现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机制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协同学理论核心要素的梳理,认为协同学原理在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中具有良好的契合性。以贵州省台江民族中学为例,研究发现,东西部教育扶贫协同机理离不开扶贫协作政策、制度设计等外部控制参量的积极影响;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扶贫子系统的协同有序合作,形成自组织运动。尽管如此,由于目前我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顶层设计、协作关系、协作平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建议在完善上述三方面机制的基础上,将教育扶贫协作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协作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与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 东西部扶贫协作 教育帮扶 协同发展
原文传递
“名师进课堂”对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影响——以贵州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科生 江星玲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第5期72-78,共7页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手段。贵州民族大学基于“建设一流学科、开发一流课程、培养一流学生”的目标,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推行“名师进课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模式通过“把握前沿—开阔视野”“夯实基础—深化理...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手段。贵州民族大学基于“建设一流学科、开发一流课程、培养一流学生”的目标,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推行“名师进课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模式通过“把握前沿—开阔视野”“夯实基础—深化理论”“升华知识—创新实践”三个阶段开展教学,从激发好奇心、培养质疑态度,引导多维度思考问题等方面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表明,学生对“名师进课堂”认可程度较高。“名师进课堂”在对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培养质疑态度、引导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方面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推动了民族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名师进课堂 高校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