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美托咪定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宋一凡
江林昊
+1 位作者
杨谦梓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4,共9页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神经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的药物。相比于麻醉科其他药物,右美托咪定没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且没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与其...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神经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的药物。相比于麻醉科其他药物,右美托咪定没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且没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与其他麻醉药配伍可明显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介导可唤醒的镇静效应。传统认为右美托咪定通过α_(2)肾上腺素受体发挥作用,可以发挥降低血压、舒张血管和降低心率的作用,但对于其如何影响脑内神经环路尚不清楚。近年来关于右美托咪定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证实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等核团参与其介导的镇静作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参与其介导的镇痛作用,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和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参与其介导的体温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变化,为理解右美托咪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α_(2)肾上腺素受体
镇静
镇痛
神经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尿石素A对小鼠异氟醚麻醉所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许敏慧
程晓雷
+2 位作者
许继岩
江林昊
夏天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尿石素A(UA)对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所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麻醉组和UA组,每组8只。UA组小鼠于麻醉前2 d每天腹腔注射200μL UA溶液...
目的:探讨尿石素A(UA)对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所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麻醉组和UA组,每组8只。UA组小鼠于麻醉前2 d每天腹腔注射200μL UA溶液,空白对照组和麻醉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麻醉组和UA组小鼠制备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模型,空白对照组小鼠不作处理。采用Y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轮替正确率、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条件恐惧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Y迷宫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轮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1);与麻醉组比较,UA组小鼠轮替正确率明显升高(P<0.01)。条件恐惧实验中情境记忆测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与麻醉组比较,UA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线索记忆测试,各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和m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麻醉组比较,UA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和m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UA可以改善小鼠的POC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UA的抗炎活性可抑制POCD小鼠的中枢炎症且上调mBDNF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素A
异氟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类淋巴系统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董瑞
韩玉强
+1 位作者
江林昊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3-868,共6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人格、社交及认知功能改变,以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但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类淋巴系统是由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脑脊液转运系统,可清...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人格、社交及认知功能改变,以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但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类淋巴系统是由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脑脊液转运系统,可清除神经毒性物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定。类淋巴系统损伤机制可从大脑废物清除角度综合解释PND的诸多病理生理改变,有望成为干预PND发生发展的集束化靶点。本文对类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及类淋巴系统与PND相关诱发因素间的潜在联系进行综述,以期为PN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脑膜淋巴管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水通道蛋白4
老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胶质细胞脂质代谢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敏慧
周艺铭
+3 位作者
苏燕
江林昊
许继岩
夏天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8-1172,共5页
小胶质细胞(MG)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驻留免疫细胞,是CNS损伤时的第一道防线。MG功能的维持需要大量的能量。在葡萄糖利用受限时,脂质可以作为大脑的能量来源,脂质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
小胶质细胞(MG)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驻留免疫细胞,是CNS损伤时的第一道防线。MG功能的维持需要大量的能量。在葡萄糖利用受限时,脂质可以作为大脑的能量来源,脂质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MG脂质代谢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靶向脂质代谢的药物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MG脂质代谢的具体机制入手,简要介绍脂质代谢对MG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在AD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发生机制
5
作者
沈祎涵
徐涵笑
+2 位作者
江林昊
许敏慧
夏天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6-479,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可能参与AD的进程。正常的线粒体轴突转运过程主要由微管、分子马达和连接蛋白参与,而AD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以通过干扰这些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可能参与AD的进程。正常的线粒体轴突转运过程主要由微管、分子马达和连接蛋白参与,而AD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以通过干扰这些蛋白来损伤线粒体轴突转运,如积聚的β-淀粉样蛋白(Aβ)会损害分子马达的功能,异常修饰的Tau蛋白会降低微管的稳定性,突变型早老蛋白-1(PS1)可以通过激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来诱导部分相关蛋白的磷酸化,使线粒体轴突转运出现障碍,导致突触功能失调。本文围绕AD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轴突转运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早老蛋白-1
原文传递
题名
右美托咪定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宋一凡
江林昊
杨谦梓
罗艳
机构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2293730,T2293734)。
文摘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神经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的药物。相比于麻醉科其他药物,右美托咪定没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且没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与其他麻醉药配伍可明显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介导可唤醒的镇静效应。传统认为右美托咪定通过α_(2)肾上腺素受体发挥作用,可以发挥降低血压、舒张血管和降低心率的作用,但对于其如何影响脑内神经环路尚不清楚。近年来关于右美托咪定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证实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等核团参与其介导的镇静作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参与其介导的镇痛作用,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和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参与其介导的体温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变化,为理解右美托咪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α_(2)肾上腺素受体
镇静
镇痛
神经机制
Keywords
dexmedetomidine
α_(2)adrenergic receptor
sedation
analgesia
neural mechanism
分类号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石素A对小鼠异氟醚麻醉所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许敏慧
程晓雷
许继岩
江林昊
夏天娇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01636)。
文摘
目的:探讨尿石素A(UA)对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所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麻醉组和UA组,每组8只。UA组小鼠于麻醉前2 d每天腹腔注射200μL UA溶液,空白对照组和麻醉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麻醉组和UA组小鼠制备长时程异氟醚麻醉模型,空白对照组小鼠不作处理。采用Y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轮替正确率、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条件恐惧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Y迷宫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轮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1);与麻醉组比较,UA组小鼠轮替正确率明显升高(P<0.01)。条件恐惧实验中情境记忆测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与麻醉组比较,UA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线索记忆测试,各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和m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麻醉组比较,UA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和m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UA可以改善小鼠的POC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UA的抗炎活性可抑制POCD小鼠的中枢炎症且上调mBDNF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
尿石素A
异氟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Keywords
Urolithin A
Isoflurane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terleuki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分类号
R7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淋巴系统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董瑞
韩玉强
江林昊
顾小萍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徐州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学院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3-86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1193,82001132,81730033)
十三五强卫工程-重点人才项目(ZDRCA2016069)
南京大学医学院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021)。
文摘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人格、社交及认知功能改变,以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但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类淋巴系统是由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脑脊液转运系统,可清除神经毒性物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定。类淋巴系统损伤机制可从大脑废物清除角度综合解释PND的诸多病理生理改变,有望成为干预PND发生发展的集束化靶点。本文对类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及类淋巴系统与PND相关诱发因素间的潜在联系进行综述,以期为PN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脑膜淋巴管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水通道蛋白4
老年
Keywords
Glymphatic system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 orders
Aquaporin 4
Aged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胶质细胞脂质代谢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敏慧
周艺铭
苏燕
江林昊
许继岩
夏天娇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8-1172,共5页
文摘
小胶质细胞(MG)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驻留免疫细胞,是CNS损伤时的第一道防线。MG功能的维持需要大量的能量。在葡萄糖利用受限时,脂质可以作为大脑的能量来源,脂质也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MG脂质代谢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靶向脂质代谢的药物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MG脂质代谢的具体机制入手,简要介绍脂质代谢对MG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在AD中的作用。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脂质代谢
Keywords
Microglia
Alzheimer's disease
Lipid metabolism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阿尔茨海默病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发生机制
5
作者
沈祎涵
徐涵笑
江林昊
许敏慧
夏天娇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6-479,共4页
文摘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可能参与AD的进程。正常的线粒体轴突转运过程主要由微管、分子马达和连接蛋白参与,而AD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以通过干扰这些蛋白来损伤线粒体轴突转运,如积聚的β-淀粉样蛋白(Aβ)会损害分子马达的功能,异常修饰的Tau蛋白会降低微管的稳定性,突变型早老蛋白-1(PS1)可以通过激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来诱导部分相关蛋白的磷酸化,使线粒体轴突转运出现障碍,导致突触功能失调。本文围绕AD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轴突转运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早老蛋白-1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Mitochondrial axonal transport
Beta-amyloid
Tau protein
Presenilin-1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美托咪定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宋一凡
江林昊
杨谦梓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尿石素A对小鼠异氟醚麻醉所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许敏慧
程晓雷
许继岩
江林昊
夏天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类淋巴系统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董瑞
韩玉强
江林昊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胶质细胞脂质代谢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许敏慧
周艺铭
苏燕
江林昊
许继岩
夏天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5
阿尔茨海默病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发生机制
沈祎涵
徐涵笑
江林昊
许敏慧
夏天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